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orem自护模式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96例痴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运用OREM自理模式针对患者自理能力采用不同的护理系统提供相关的护理与指导,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出院前一天,对两组患者的自理能力病人满意度进行比、认知能力,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以上三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 P〈0.01)结论:OREM自护模式应用于痴呆患者,可增强痴呆患者的自理能力,延缓痴呆发展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消痰散结方含药血清对胃癌细胞系基因甲基化的影响,探讨该方抗癌作用机制.方法 培养胃癌细胞系MKN45、BGC823,制备消痰散结方药物血清.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空白血清组(无药大鼠血清)、药物血清组(消痰散结方药物血清)、5-Aza-CAR组(5-Aza-CAR).CCK-8测定细胞活力,RT-PCR法测定P16基因表达,Methylight法测定基因P16甲基化水平.结果 5-Aza-CAR和消痰散结方含药血清给药后72h后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在MKN45细胞系中经过5-Aza-CdR和消痰散结方含药血清给药后72h后细胞增殖分别降低为76.14%和83.15%,在BGC823细胞系中经过5-Aza-CdR和消痰散结方含药血清给药后72h后细胞增殖分别降低为76.17%和83.44%,且消痰散结方药物血清组细胞增殖率明显低于5-Aza-CdR组.5-Aza-CAR和消痰散结方药物血清均能逆转P16基因甲基化,增加P16 mRNA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消痰散结方可以有效抑制胃癌细胞生长,逆转P16基因甲基化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抑癌基因P16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已在大部分叶瘤中发现P16基因有点突变或缺失,CpG岛过度甲基化。它与癌症的关系非常密切,如果P16基因发生了点突变,缺失或者CpG岛过度甲基化,则会使细胞无限增殖,从而引起肿瘤的发生。本文就P16基因的结构,功能,与肿瘤的关系以及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前景作一简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4.
胃癌癌前病变p16抑癌基因表达及胃炎消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胃癌癌前病变(PLGC)组织中p16抑癌基mRNA水平的表达及胃炎消的调控作用.方法:胃镜病理证实为PLGC病例共40例,分为胃炎消治疗组25例,维酶素对照组15例,治疗前、后胃黏膜固定部位活检标本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标记的方法,做p16 mRNA转录水平的检测.结果:胃炎消组症状总有效率84.00%,病理疗效以中度异型增生为好,作用优于对照药维酶素;在PLGC 组织中,p16抑癌基因在mRNA水平有表达的缺失,且其随病变的进展而表达逐渐下降;胃炎消能使p16抑癌基因mRNA的表达上调.结论:胃炎消对PLGC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该作用可能与本方上调PLGC组织中与细胞周期调控因子相关p16抑癌基因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冯璇    寇玉    薛峰  纪安来  倪庆   《陕西中医》2021,(8):1020-1023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治疗胃黏膜异型增生(GED)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多发性肿瘤抑制因子1(p16)和染色体10上缺失的磷酸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甲基化的影响。方法:将92例GE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6例。两组均进行西医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加服半夏泻心汤,治疗3个月后,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评分并据此评估其疗效。抽取观察组治疗前后外周静脉血提取DNA,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治疗前后p16、PTEN基因甲基化情况,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p16、PTEN基因甲基化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各条目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82.61%高于对照组54.35%(P<0.05); 观察组p16、PTEN基因甲基化率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治疗GED患者可明显减轻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且可抑制p16、PTEN基因的甲基化,从而延缓了GED患者病情向癌变进展。  相似文献   

6.
中药对肿瘤癌基因及抑癌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是危害身体健康的严重疾病,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是各种肿瘤发生、发展的基础。近年来中药防治恶性肿瘤已取得了较明显的疗效。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中药防治肿瘤的机理成为研究热点,因此综述了中药对肿瘤癌基因及抑癌基因表达影响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7.
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中的阴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癌症发生是癌基因(阳)和抑癌基因(阴)逐渐不平衡表达的结果,二者在调控细胞生长和增殖过程中发挥相反作用。以癌基因myc和抑癌基因p53为例,说明在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中同样存在阴阳。阴基因p53的阴中之阴是抑制细胞生长促进细胞凋亡;阴中之阳是修复受损DNA,使细胞继续存活。阳基因myc的阳中之阳是促进细胞生长和增殖;阳中之阴是诱导细胞凋亡。阐明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中的阴阳作用,对于癌症全面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是一类由大小为19~24个核苷酸(Nucleotide,NT)构成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研究发现,miRNA通过调控相应靶基因的表达等多种途径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研究发现miRNA在肿瘤的能量代谢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如参与葡萄糖、脂肪及氨基酸等的代谢。随着研究进展,越来越多的miRNA被人类发现,其功能也在不断的被发现,不同的miRNA在同一肿瘤细胞内发挥不同的作用,如作为抑癌基因或者癌基因;同一miRNA在不同细胞也会有相反的作用。这些作用的发现为人类治疗疾病,尤其是肿瘤,如肺癌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途径。目前中医药及中药提取物的研究发展迅速,它们在治疗肿瘤中也同样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不同miRNA在肺癌中所发挥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随着医学研究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医学研究已深入到分子基因水平。生命现象、疾病、中医证候都可以从DNA或基因水平的研究获得最本质的答案。中医认为“有诸内必形诸外”,“治病必求于本”, 即外在表现的不同,一定有内在病理基础的差异。中医的证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机体对内外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10.
任玲  徐力 《江苏中医药》2014,46(7):79-81
近年来,胃癌中医证型与基因的相关性研究成为了热点,目前以下几个基因的异常状态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并且其变化可指导辨证分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p53基因、HER-2基因、EGFR基因、ER、PR等。但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目前辨证分型仍不规范统一;其次,研究多为小样本、单因素,研究结论缺乏特异性和敏感性;最后,还有很多基因的证型相关性研究仍是空白,特别是胃癌转移相关基因。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在规范中医辨证分型的基础上,选择多个基因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研究,深入了解转移相关机制,切实提高基因检测对中医药临床治疗的指导性。  相似文献   

11.
我院1990年1月1997年12月,经内镜诊断,病理证实的132例胃癌进行回顾性分析,为提高诊断水平,减少漏误诊率,现将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132例中2029岁,男2例,女2例,占3%;3039岁,男6例,女3例,占6.7%;4049岁,男17例,女4例,占15.8%;5059岁,男42例,女9例,占38.5%;6069岁,男32例,女7例,占30%;7079岁,男5例,女3例,占6%;男总计为104例,占79%,女总计为28例,占21%。男女之比为3.71∶1,高发年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芪龙方对胃癌癌前疾病/胃癌的防治作用及芪龙方对病变胃粘膜 p53,c-myc,H-ras等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期从分子水平解释该药物的作用机理。方法:取新生3天的 Wistar 大鼠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每天每只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溶液40μg/0.1ml 灌胃,连续10天。药物高、中、低治疗组每只分别灌服芪龙方液0.1g/0.1 ml、0.05 g/0.1 ml、0.025 g/0.1 ml。阳性对照组灌服增生平液每只0.05 g/0.1 ml,以上各组均每天1次。至第21天断乳后,阴性对照组动物灌服生理盐水10ml/kg 体重,药物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服芪龙方液10 g/kg、5 g/kg、2.5 g/kg 体重。阳性对照组灌服增生平液5 g/kg 体重,均每天1次,连续给药24周,至第56周末处死动物,胃标本常规石蜡包埋、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对 p53,c-myc,H-ras 基因斑点杂交。结果:阴性对照组胃组织肉眼即见肿瘤。光镜下发现95%标本有萎缩性胃炎或伴胃粘膜异型增生,38%的标本发现胃腺瘤或胃腺癌。芪龙方各剂量能显著降低MNNG 诱发的大鼠胃粘膜异型增生、胃腺癌和腺胃癌的发生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0.05),尤其是芪龙方高剂量组,未发现有腺瘤或胃癌,呈现较好的剂量效应关系。芪龙方各剂量组病变胃 p53、c-myc、H-ras 基因表达较阴性对照组均明显下降,且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并且基因表达的降低与大鼠胃癌发生率减少相一致。结论:芪龙方对 MNNG 诱发的大鼠胃癌胃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及对 p53,c-myc、H-ras 基因表达与胃癌发生率呈正相关。芪龙方用药后上述癌基因表达受到抑制、胃癌发生率下降,随用药剂量增加,癌基因的表达量明显下降。这从分子水平部分解释了癌基因表达与胃癌发生的关系以及芪龙方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3.
我国胃癌发病率相当高,约占全国肿瘤死亡人数的五分之一,进展期胃癌根治手术后5年生存率为50%左右,而早期胃癌根治手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因此,提高早期胃  相似文献   

14.
胃癌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峰 《中医药导报》2006,12(4):82-84
文章总结分析了目前中医对胃癌病因病机的认识主要是虚证论、邪实论、血瘀论三种观点,而中医药对胃癌的治疗主要是用于改善胃癌癌前病变、术后的扶正辅助治疗和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中医药在治疗胃癌的不足主要表现在抗癌效应不强、剂型单一、治疗机理不明确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陈曦  马红  吕晔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7):1809-1811
通过整理近年来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文献,综述各种致病因子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的表达变化及其规律,介绍治疗方法及相关疗效,希望对今后的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胃癌是老年人常见病 ,其临床症状隐匿、不典型 ,多数患者因确诊时已属中晚期而失去了机会。为了提高老年患者胃癌的防治效果 ,笔者对 3 2 1例老年胃癌患者标本作了临床病理分析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笔者收集了 1997— 2 0 0 0年作胃大部切除或全胃切除手术共 3 2 1例 ,胃标本均作连续病理切片检查证实。其中男 2 19例 ,女 10 2例 ,男∶女为 2 .14∶1,与文献报道基本相符[1] 。年龄 60~ 86岁 ,平均 66.5 8岁。1 2 主要症状与体征 上腹不适或隐痛 149例 (44 .9% ) ,上腹胞胀 10 2例 (3 1.9% ) ,食欲减退 79例 (2…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青年人胃癌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我院2004年—2010年青年人胃癌54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青年人胃癌多发生在胃窦部,组织分型以低分化腺癌为主。结论青年人胃癌症状隐匿,误诊率高,分化程度低,预后差。应提高对青年人胃癌的认识,重视胃病检查,早期诊断及治疗,以提高其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胃癌占消化道癌肿的1/2,是中老年易患的癌肿,发病高峰年龄50~70岁。但青年人胃癌并不罕见。我院在1988年至今的15年中,共检出胃癌1208例,而30岁以下胃癌患者有52例,占4.30%。对其中31例胃癌病理切片中作了幽门螺杆菌(HP)检查,其阳性率为22例,占70.97%。1一般资料52例胃癌中男23  相似文献   

19.
胃癌是最常见、最多发和危害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存在着较大差异.在我国,据最新的调查资料显示,胃癌的病死率在各种恶性肿瘤病死率中位于肺癌、肝癌之后排在第3位[1].胃癌病理分型系统众多,传统分型以形态结构和细胞组织学特性为基础,不同组织类型的胃癌,其形态结构和生物学行为各异.胃癌的病理学特征与患者的生存期、治疗效果及预后等有着密切关系.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给胃癌的诊断与治疗带来了更加光明的前景,逐渐形成以传统病理形态学方法为基础,以分子生物学特征为研究热点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20.
邓博  贾立群  姚暄 《北京中医》2012,(2):154-158
正胃癌(gastriccarcinoma)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发达国家中,胃癌居癌症新发病数第4位,在我国在各种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排在第2位。目前对中晚期胃癌治疗效果仍不理想,所以早期诊断治疗,是目前提高胃癌存活率的唯一有效措施。胃癌的早期诊断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