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输血后丙型肝炎76例周平,关键,张木森,张丽英,罗远超为了解输血后丙型肝炎的临床特点,我们对1991年以来所收治的76例输血后丙型肝炎进行了临床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病例来源76例患者均选自本院1991年1月至1993年12月住院治疗患者...  相似文献   

2.
输血后及散发性丙型肝炎对比观察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传染科凌美霞,黄华芳,熊开钧,杨泽川为了探讨输血后和散发性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我们对近期住院的34例丙型肝炎进行了对比分析。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文34例均为1989年11月~199...  相似文献   

3.
输血后丙型肝炎32例临床分析和振坤杨存葆索智敏近年来,丙型肝炎病毒(HCV)已成为输血后肝炎的主要原因,约80%~90%输血后肝炎由HCV引起。由于丙型肝炎易慢性化,易癌变,又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故应引起临床重视。现将本院1990年10月~1996年...  相似文献   

4.
王淑珍 《山东医药》1996,36(11):40-40
输血后丙型肝炎32例临床分析济南铁路局中心医院(250001)王淑珍1975~1995年,我们收治输血后丙型肝炎32例。患者均有受血史。输血后首次就诊的平均年龄为52(20~69)岁,受血至发病时间为1~6个月,平均潜伏期为9.8周;病程4~32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老年丙型肝炎的感染途径及输血后丙型肝炎的自然病程。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433例70岁以上老年丙型肝炎、肝硬化及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患者的病例资料,统计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途径、HCV RNA分型,并统计输血后丙型肝炎患者自输血发展至肝硬化及肝癌的时间。结果(1)感染途径以输血为主,在433例患者中,输血后感染丙型肝炎有207人,占总人数47.81%;经牙科治疗感染人数为49人,占总人数11.32%;有131人无明确感染途径,占总人数30.25%。(2)HCV RNA 分型:175人在治疗过程中未检查 HCV RNA 分型,占总人数40.42%。在检查 HCV RNA分型的患者中,1型145人,占56.20%;2型101人,占39.15%。(3)输血后丙型肝炎的进程:自输血至肝硬化的年数中位数为18年,至肝癌的年数中位数为20年。不同 HCV RNA 分型的输血后丙型肝炎患者的进程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老年丙型肝炎患者的感染途径以输血为主,输血后18~20年可进展为肝硬化或肝癌。对于高危人群,要定期检查肝功能,必要时检查抗-HCV、HCV RNA,早期明确诊断并行抗病毒治疗,以减少丙型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输血后与散发性丙型肝炎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观察输血后与散发性丙型肝炎病理学。作者收集经临床和病理确诊的慢性丙型肝炎40例肝穿刺活检,其中输血后丙型肝炎25例,散发性丙肝15例。证实了肝脂肪变、小叶肝细胞调落及坏死、肝窦周单核细胞浸润及汇管区炎伴淋巴滤泡形成是丙型肝炎五项最基本病变,按病变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分别计算各种病变的检出率及其积分,结果表明输血后及其发性丙肝所检出的病变极类似,但按病变积分,则前者的碎屑坏死、桥型坏死和窦周单核细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丙型肝炎2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西医结合治疗丙型肝炎25例谭孝琼,陈姝华我院传染料1992年7月~互99。1年8月收治25例丙型肝炎(HC),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法,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l对象与方法对象25例中男16例,女9例,年龄6~52岁;病程10d~5年,肝功异常18例...  相似文献   

8.
输血后丙型肝炎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解输血后丙型肝炎的发病情况,北京协和医院、华西医科大学、北京医科大学和上海医科大学4个单位共同协作,于1993年4月至1994年11月进行了输血后丙型肝炎的前瞻性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并对健康献血员进行了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的检测。北京协和医院的结果发现,献血员中抗-HCV的阳性率以市区志愿献血员为低(0.42%),其次为农村献血员(5.60%),市区职业献血员最高(14.49%)。输血后丙型肝炎的发病率在随访3个月以上的受血者中,抗-HCV阳性率分别为:北京协和医院15.34%(14/91),华西医科大学24.59%(15/61),上海医科大学13.18%(12/91)和北京医科大学1.53%(1/65),而同期输血后乙型肝炎的发病率和以往相比明显下降。表明现有献血员的各项筛选尚不能完全排除输血后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急性丙型肝炎18例临床分析刘树嘉,曾一清,李许庆,周蓉蓉我们对1991年4月至1992年5月住院的老年人急性丙型肝炎,经临床分析和一年随访,观察其特点。临床资料老年组18例,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60~78岁,平均66.7岁;对照组为同期住...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各器官功能减退,免疫功能低下,易发生感染,为探讨老年人输血(浆)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采用EIA法检测有输血史半月以上的老年人30例,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一、病例选择 30例为本院内外科1990年至1992年4月住院,曾有输血(浆)半月以上的老年人及本科现症老年病人。既往均无肝炎病史,年龄60~74岁,平均66岁,另选10例正常健康人为对照组。根据采血时是否已发生输血后肝炎,分成发病、未发病2组。  相似文献   

11.
输血后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自然病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输血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临床特征及自然病程。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与前瞻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定期随访检查。结果在89例HCV感染者中输血时间主要集中在1987~1995年(67%),其中以1990~1994年为最多(48%),1995年以后输血后丙型肝炎感染率明显下降(0.9%);在89例患者中输血原因分别为手术48例(54%),外伤、车祸、骨折10例(11.2%),重型肝炎2例(0.2%);在89例患者中输血距离首次诊断时间为1年~21年,平均为11.5年;在89例患者中有70例诊断为慢性丙型肝炎,16例诊断为肝硬化,3例诊断为肝细胞癌,其中有16例给予普通干扰素治疗,除1例10年后发展为肝硬化外,其余病情稳定,无进展,有10例给予长效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随访肝功能无异常。结论经输血感染丙型肝炎主要集中在1990~1994年,1995年以后发病率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12.
维持性血液透析致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维持血液透析致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7年12月31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透析中心血液透析的99例患者中感染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输血情况,与透析相关的感染控制措施及血清转氨酶、胆红素、白蛋白以及HCV RNA、HCV抗体和肝脏B超检测指标等.结果 99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中有20例感染HCV,患病率为20.2%,其中HCV感染患者的年龄平均为(63.3±10.9)岁,透析龄为(79.9±38.7)个月;发现HCV感染的平均持续时间为(32.6±22.6)个月,其中最长的1例患者为103.5个月.HCV感染者中有16例(80%)感染HCV前有输血史.曾有4例患者血清HCV RNA阳性,其中1例经应用干扰素治疗半年后持续HCV RNA转阴,1例1月后HCV RNA自行转阴,其余2例患者血中HCV RNA仍阳性.抗HCV阳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年龄及透析龄均明显大于抗HCV阴性者.实行严格感染控制措施后血液透析患者平均每年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新发病例(1.2%)较前(5.3%)明显下降(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输血(P=0.001)及透析龄(P=0.001)是血液透析患者HC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输血及透析龄是血液透析患者感染HCV的独立危险因素.实行严格感染控制措施可降低血液透析患者HCV感染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本地区输血后丙型肝炎的感染现状,我们将近年来我院诊治的丙型肝炎病案资料分析报告。 资料与方法 1994年6月~1996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丙型肝炎患者64例,均符合1995年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讨论修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男42例,女22例,平均年龄40.3岁(4个月~72岁)。HBsAg、HBcAg、抗-HBe、抗-HBc、抗-HAV-IgM,抗-HCV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试剂为上海科华实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HCVRNA、HBV DNA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主要经输血后传播的疾病,因其感染后容易慢性化,是发生肝硬化及肝癌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对住院的48例丙型肝炎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为1992年-1998年我院住院的丙型肝炎患者。其中男性33例,女性15例,年  相似文献   

15.
血液透析患者乙、丙型肝炎感染的状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患者乙、丙型肝炎感染状况及感染途径。方法对4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用套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RTPCR)检测了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及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RNA),用第二代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丙型肝炎抗体、乙型肝炎标志物(HBVM)。结果透析患者乙型肝炎感染率53.1%,丙型肝炎感染率69.4%。输血组乙、丙型肝炎感染率大于未输血组;透析程24个月以上者丙型肝炎感染率大于透析12个月以内者(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透析年限的增加是丙型肝炎感染的主要因素,提示透析程的危险度大于输血危险度。20份血站提供的血制品有3份HCVRNA阳性,20份复用透析器经消毒处理后检测出2份HCVRNA阳性,9例工作人员HCVRNA及HBVDNA均阴性。结论加强透析室的管理及工作人员的防护,减少输血及透析器的复用,对减少透析中乙、丙型肝炎感染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诱发Ⅰ型糖尿病酮症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诱发Ⅰ型糖尿病酮症一例何有成,陆玮伦,姚集鲁女性,51岁。因反复转氨酶升高一年余,抗-HCV持续阳性9个月,6年前和2年前有2次输血史,诊断为慢性丙型肝炎,于1993年4月6日入院接受干扰素治疗。患者1979年因多饮、多尿、乏力...  相似文献   

17.
丙型病毒性肝炎多数经输血传播,其危害性大,易演变为慢性肝炎,甚至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后果。其护理有特殊性,现总结我院自1992年5月~1998年5月收治的急性丙型肝炎32例资料心理护理体会。 一、一般资料 男17例,女15例,年龄22~66岁,诊断根据临床及抗HCV或HCV-RNA阳性,临床类型:急性黄疸型11例,急性无黄疸型21例。均有输血史,其中因上消化道出血输血9例,因妇科或产科出血6例,因手术输血17例。  相似文献   

18.
输血后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自然病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了解输血后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的临床特点及自然病程。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与前瞻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定群随访观察。结果(1)在99例HCV感染病例中,输血时间主要集中于1989—1994年,其中1990—1992年最为多见。(2)99例随访患者中,90例临床诊断为慢性丙型肝炎,9例诊断为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3)99例患者自输血距首次诊断丙型肝炎的时间为(7.4± 6.6)年,其中9例患者首次诊断丙型肝炎肝硬化距输血时间为(12.7±5.8)年。(4)在63例男性患者中, 慢性丙型肝炎59例,丙型肝炎肝硬化4例;36例女性患者中,慢性丙型肝炎31例,丙型肝炎肝硬化5例;按男女分组比较丙型肝炎与肝硬化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丙型肝炎肝硬化组患者病程中均有反复肝功能异常,并且两氨酸氨基转移酶异常时波动的幅度较大。(6)本组病例在观察期间未发现肝癌的发生。结论(1)在广州地区,目前经输血感染HCV的可能性较1995年前大幅度降低。(2)9.1% (9/99)的慢性丙型肝炎感染者在HCV感染13(12.7±5.8)年左右已进展为肝硬化(代偿期)。(3)对于反复出现肝功能异常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应尽可能采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进行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9.
血清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检测表明,美国输血后非甲非乙型肝炎中90%是由HCV感染引起。急性HCV感染常无特异性临床表现,约三分之一患者可在输血后出现黄疸,约60%输血后非甲非乙型肝炎患者转氨酶可持续升高6个月或更长。在一项研究,输血后HCV抗体阳性并转氨酶升高者,若血清中检出HCV RNA,则证实HCV是慢性肝炎的主要原因。本文对131例输血相关性丙型肝炎的临床转归作一随访研究。 作者对某医院肝病中心自1980年2月至1994年6月收治的213例有输血史HCV抗体阳性慢性肝炎患者进行评估,将其中82例有多  相似文献   

20.
不同方法治疗输血后丙型肝炎99例疗效随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9年以来,我们采用4种方法共治疗急性输血后丙型肝炎99例,并进行6个月以上的随访,报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9例住院患者,男性61例,女性38例;年龄13~71岁,平均为36±10.8岁。全部病例均符合急性肝炎的诊断标准,且发病前20~150天有接受输血或血浆史,抗-HCV或/和HCV-RNA(PCR法)阳性,其中11例合并HBV-M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