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鼠全脑缺血再灌流后海马区NOS活性的变化。方法:采用大鼠4血管关闭方法制作全脑缺血再灌流模型。实验动物分为假手术组、缺血10min组、再灌注1、2、3d组。测定脑缺血再灌流后海马区NOS活性的变化。结果:全脑缺血曹澡注后海马组织NOS活性被激活上调。结论:NO可能参与了海马CA1区迟发性神经元死亡(DND)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脑缺血和再灌注期间的羟自由基变化及氯胺酮对其影响。方法 制作沙土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脑缺血10分钟,再灌流60分钟,分为手术组、缺血组、血再灌流组和氯胺酮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纹状体和海马羟自由基(OH)三磷酸腺苷(ATP)和多巴胺(DA)含量。结果 海马二羟基苯(2,3-DHBA)一缺血组和缺血再灌流组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2,3-DHBA的含量高于缺血组;脑缺血和再灌注  相似文献   

3.
采用大鼠全脑缺血模型、观察脑缺血再灌流过程中海马神经元的病理变化,并用尼莫地平(钙拮抗剂)及MK-801(NMDA受体拮抗剂)治疗,观察其对迟发性神经元坏死的疗效,旨在探讨钙及兴奋性氨基酸在海马神经元缺血损害中的作用,为缺血性脑损伤的治疗探索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的研究已经肯定了一氧化氮(NO)参与脑缺血的损伤过程,选择易于透过血脑屏障的ωN-硝基左旋精氨酸(L-NNA)并采用不同剂量,观察其对脑缺血时脑区NO生成的影响。1 材料和方法 雄性SD大鼠(每组1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10min组、脑缺血10min+L-NNA(0.5mg/kg)组、脑缺血10min+L-NNA(1mg/kg)组和脑缺血10min+L-NNA(5mg/kg)组,实验当日所用的L-NNA按需溶于1mL生理盐水(pH7.0),于缺血前30min腹腔注射,假手术组用1…  相似文献   

5.
大鼠脑缺血再灌流时检测血中脑细胞胞浆酶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大鼠脑缺血灌流时脑细胞浆酶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K-BB)、乳酸脱氢酶(LDH)以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AST)的含量。结果:脑缺血20min,血中CK、CK-BB和LDH的含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或P〈0.01)。脑缺血再灌注后血中CK、CK-BB、LDH和AST的含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脑缺血组。结论:脑  相似文献   

6.
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流后脑组织P53及P21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流后P53、P21蛋白的表达及其与迟发性神经元死亡(DND)的关系。方法 在4 血管闭塞法全脑缺血模型上,采用HE及LSAB染色法,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检测脑组织P53、P21蛋白的表达,以及蛋白合成抑制剂放线菌酮对其的影响。结果 全脑缺血15 m in 再灌流后,脑组织P53、P21蛋白表达增加,且两者分布接近。海马结构、丘脑、下丘脑等白质区(再灌流后6 h)较皮层、海马的神经细胞核(24 h)先检测到P53、P21蛋白,72 h 表达达高峰。并且以缺血损伤最严重的海马CA1 区P53、P21蛋白表达为强。另外,放线菌酮可抑制脑组织P53、P21蛋白的表达,并对DND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结论 全脑缺血再灌流损伤后,脑组织P53、P21蛋白表达增加,放线菌酮可抑制其表达,并对DND起保护作用,提示P53、P21蛋白参与了全脑缺血后DND的凋亡机制,并对其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大鼠脑缺血再灌流海马及皮层一氧化氮合酶(NOS) 的变化。方法 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梗死(MCAO) 模型,用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黄递酶(NADPHd) 染色法观察NOS阳性细胞的变化。结果 海马及皮层NOS阳性细胞在缺血15 分明显增多,1 小时减少,6 小时有所恢复;再灌流15 分又显著减少,1 小时渐增多,24 小时皮层出现较多NOS阳性的毛细血管和大量胶质细胞。结论 本实验结果符合NO 在缺血早期增加和再灌流后期大量增加的变化,支持NO参与脑缺血再灌流损害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小檗碱对小鼠海马CA1区迟发性神经元坏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Pulsinelli-Brierley4血管结扎致SD大鼠全脑缺血(10min)再灌流模型,分别观察了早期不同再灌流时间(12、24、48h)点上,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的超微结构以及早灌7d时光镜结构变化,同时观察了小檗碱对CA1区迟发性神经元坏死的影响。结果显示脑缺血再灌流早期,CA1区神经元超微结构发生明显改变,7d时光镜下绝大部分细胞脱失,而用药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在相应时间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gSO4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流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线栓法将SD大鼠制成脑缺血再灌流模型,分组测定脑组织Na+-K+-ATPase活性、MDA、NO含量。结果:治疗1组(300mg·kg-1)和治疗2组(600mg·kg-1)与对照组比较,Na+-K+-ATPase活性增加,MDA、NO含量降低,且治疗2组比治疗1组作用更明显。结论:MgSO4对脑缺血再灌流损伤有保护作用,600mg·kg-1较300mg·kg-1更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鼠全脑缺血再灌流后海马区NOS活性的变化。方法 :采用大鼠 4血管关闭方法制作全脑缺血再灌流模型。实验动物分为假手术组、缺血 10min组、再灌注 1、2、3d组 ,测定脑缺血再灌流后海马区NOS活性的变化。结果 :全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组织NOS活性被激活上调。结论 :NO可能参与了海马CA1区迟发性神经元死亡 (DN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蛋白激酶C与脑组织缺血性损害有密切关系,且证明可调节一氧化氮合成酶的活性。作为PKC抑制剂,灯盏花素可抑制蛋白激酶C的活性,但其对大鼠海马CAl区缺血/再灌注损害的作用和机制需深入研究。方法:四血管闭塞复制大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PKC抑制剂灯盏花素对海马CAl区NO浓度、局部脑血流量及CAl区锥体细胞密度变化的影响。结果:PKC抑制剂灯盏花素对大鼠海马CAl区缺血/再灌注脑组织的作用为降低CAl区局部NO的产生、明显改善脑组织的rCBF和显著降低该区锥体细胞的脱失。结论:PKC抑制剂对大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所致海马CAl区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的保护作用与其降低局部NO的产生及增加局部脑血流量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蛋白激酶C与脑组织缺血性损害有密切关系,且证明可调节一氧化氮合成酶的活性。作为PKC抑制剂,灯盏花素可抑制蛋白激酶C的活性,但其对大鼠海马CAl区缺血/再灌注损害的作用和机制需深入研究。方法:四血管闭塞复制大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PKC抑制剂灯盏花素对海马CAl区NO浓度、局部脑血流量及CAl区锥体细胞密度变化的影响。结果:PKC抑制剂灯盏花素对大鼠海马CAl区缺血/再灌注脑组织的作用为降低CAl区局部NO的产生、明显改善脑组织的rCBF和显著降低该区锥体细胞的脱失。结论:PKC抑制剂对大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所致海马CAl区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的保护作用与其降低局部NO的产生及增加局部脑血流量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观察了NOSmRNA在Wistar大鼠DND模型中的表达,对NO与DND模型中PCD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NOSmRNA在正常组织中即存在,缺血期可能是表达高峰期。提示:NO在DND过程中可能是启动PCD死亡基因,导致选择性易损神经细胞发生PCD的重要外在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大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脑组织NO含量和NOS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和神经元型NO合酶(nNOS)是否参与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的发病机理。方法采用栓红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观察脑组织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变化及nNOS抑制剂7-硝基吲唑(7-NI)对再灌注期两者的影响。结果缺血30分种NO含量和NOS活性显著升高,缺血3小进两者下降;再灌注30分种NOT和NOS再次升高,而再灌注3小时两者又下降。7-N  相似文献   

15.
海人酸致痫动物模型脑内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在癫痫发生中的作用及NOS抑制剂的作用。方法采用海人酸致痫大鼠模型并应用NOS抑制剂L-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分别在致痫后30分钟、60分钟取海马组织,匀浆后测定NO及NOS水平。结果致痫30分钟后海马NO含量显著升高,至60分钟恢复正常;NOS活性水平增高>50%;L-NAME明显抑制大鼠的痫性发作,应用NOS抑制剂组大鼠海马NO、NOS含量明显下降。结论癫痫发作后脑内NO、NOS活性增强,NOS抑制剂通过抑制酶活性使NO生成降低,并完全抑制痫性发作。NOS活性受抑制>48%即可产生明显效果。提示NO可能有内源性致痫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NO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流过程中对病理改变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利用光、电镜及TUNEL法观察了NNLA干预后局灶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 缺血、再灌流1d时光镜下皮质、海马区均可见神经细胞呈坏死样改变;电镜下半影区神经细胞的改变仅见于核染色质凝集(类似凋亡小体)和小胶质细胞核变形,以细胞凋亡为主;小剂量给予NNLA干预后坏死和凋亡的病理改变均较手术对照组轻。TUNEL显示与病理改变结果一致。结论 局灶性脑缺血后,调节NO生成量在适当范围,可以达到保护、防止神经细胞进一步损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脑缺血后脑组织NO含量和NOS活性变化及三七总皂甙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了探讨一氧化氮 (NO)在缺血神经元坏死中的作用机制及三七总皂甙 (PNS)是否通过影响NO的变化而起脑保护作用。  方法 用栓线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测定脑缺血后不同时间脑组织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成酶 (NOS)活性变化及PNS对其的影响。  结果 缺血后 3 0分钟脑组织NO含量和NOS活性均显著升高 (P <0 0 1 ) ,而PNS能防止脑缺血后两者的升高。NO含量与NOS活性呈显著正相关。  结论 NO在缺血神经元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PNS是通过降低NO的含量而起保护脑组织作用  相似文献   

18.
BACKGROUND AND PURPOSE: The mechanism of the neuroprotective effect of FK506 in relation to nitric oxide (NO) production has not been clarified in vivo. We hav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FK506 on ischemia-induced NO production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pathogenesis of delayed neuronal death (DND) in rats. METHODS: In vivo microdialysis was performed in the hippocampus of male Sprague-Dawley rats (250-350 g). Dialysat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every 3 min. In the ischemia group (n=16), global ischemia was induced for 21 min and reperfusion was achieved. In the FK506 treatment group (n=25), FK506 (1 mg/kg, i.v.) was administered 21 min prior to the onset of global ischemia. Sham operations were done (n=15). The levels of NO(2)(-) in the dialysate samples were determined by the Griess reaction. The animals were decapitated 7 days after ischemia. Coronal brain sections were stained with hematoxylin and eosin. RESULTS: In the ischemia group, the NO(2)(-) level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during ischemia. In the FK506 treatment group,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the NO(2)(-) level during ischemia. In histological examinations, FK506 treatment showed a neuroprotective effect against DND. CONCLUSIONS: The effect of FK506 inhibiting NO production contributes to the neuro-protective effect of FK506 on DND in the hippocampus.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脑缺血大鼠脑组织NO含量及NOS阳性神经元数量的影响,为临床上防治慢性脑缺血引发的疾病提供指导。方法 54只Wistar大鼠,分为NO含量组和NOS阳性神经元组,每组再分为模型组、治疗组、假手术组,利用结扎大鼠两侧颈总动脉制作大鼠慢性脑缺血模型,硝酸还原酶法测NO含量,NADPH-d组织化学方法染色NOS阳性神经元,光镜下观察。结果治疗组各时间点NO含量和NOS阳性神经元数量较模型组减少。结论依达拉奉对慢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