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士排班表的改进方法,科学合理地安排护理人力资源。方法改革传统的周排班方式为月排班方式,重新设计格式,使用Excel办公软件打印排班表。结果月排班表利于增强护士长与护士之间的理解和支持,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减轻护士长的工作压力,保证护理工作的连续性。结论在班次相对固定、护士相对稳定的科室,月排班方式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拓展Excel软件的功能,改进制作护士排班表的方法,科学合理地安排护理人力资源,提高护理管理者工作效率。方法:施行弹性排班,应用Excel软件的计算功能自动计算休假,检验排班结果,按月计算工作量。结果:新的排班表符合弹性排班原则,提高了办公信息化程度,避免了护理管理者手工计算休假和统计护士工作量,提高排班质量。结论:新的排班表适合护理工作按需配置人力的要求,有利于护理人力资源合理分配,操作简单快捷,提高管理工作质量,适合医院绩效考核工作开展。  相似文献   

3.
正护士排班是护士长的工作职责之一,科学合理的排班能激励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升护士满意度,确保护理工作顺利有序开展。目前,最常用的护士工作周排班表模式已运行多年,具有简单、随机的优点,但需要护士长每周调配班次,存在效率低下、计划性差、与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脱节等不足。我科自2015年1月起取消护士周排班表,参考国外护理排班经验[1],使用自行设计的月排班表,护士长能够根据科室工作及护士休  相似文献   

4.
护士排班需求表在人性化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盛莉  韩峰 《中国疗养医学》2010,19(2):117-117
目的使用护士排班需求表,合理安排护理班次,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减少安全隐患。方法护士在护士长排班前3天填写需求表,写明休班原因及具体时间,护士长根据个人实际情况给予酌情安排班次。结果护士长排班效率提高,护士调班及临时请假次数均明显减少。结论使用护士排班需求表,实行人性化护理管理,护士掌控时间的主动性增强,可以合理解决工作与生活中的矛盾,既满足了护士的个人需要,又调动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护理工作质量,保证各项护理工作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将“一周护理工作重点”栏纳入护理人员排班表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一周护理工作重点”栏纳入护理人员排班表模式应用于护士长的日常管理,并对其内容及应用做出具体要求,评价应用效果.结果 启用“一周护理工作重点”栏纳入护理人员排班表模式后,医院护理部的各级指令能快速而准确的传达,使护士长在日常护理管理中工作重点更为突出,使护士的执行目标更具有针对性.结论 “一周护理工作重点”栏纳入护理人员排班表模式提高了护士长的管理效能,提升了护士的执行力,使护理工作能快速有效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6.
内分泌科护理人员排班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内分泌科应用更科学合理的排班方式。方法:护士长在每位护士每周完成40小时工作的前提下,根据内分泌科护理工作的特点进行班次微调,通过试运行,确定排班方案。结果:缩短了护士在频繁轮班中对班次的适应过程;便于护士长管理;调动了夜班护士的工作热情,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率。结论:目前,护士缺编严重,科学合理的排班方法将会更好地调动护士的积极性、促进护理队伍的稳定性,使护士全身心地投入到护理事业中去。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护士长对现代护理管理排班原则的执行和具体落实情况.方法 采用自制的《护士长排班原则执行情况调查表》对排班护士长和所在病室各层次护士进行调查.调查表由10条闭合式条目和1条开放式条目组成,闭合式条目回答问题分4个等级.结果 52位护士长和230名护士参与了调查,其中护士长认为排班优良率达99.2%;护士认为排班的优良率为96.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绝大多数护士长能应用现代护理管理的排班原则指导护理排班,护士长的排班安排得到大多数护士的认同,但护士长和护士对排班的感知仍存在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护理管理信息系统在神经外科病区实施弹性排班的效果。方法:工作量信息来源于工作量统计查询;护士以往排班情况统计信息和护士个人排班特殊需求信息来源于护理工作管理系统。根据以上信息对病区护士进行弹性排班。结果:护士长每次排班所需时间由1.5 h减少到0.5 h。结论:在神经外科弹性排班中应用护理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提高管理效率,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护理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9.
目的:改革护士排班模式和工作流程,提高护理人力资源利用及护理服务质量。方法:于2011年3~9月,对医院部分科室护理排班班次、工作时间及相关流程进行改革,比较改革后排班模式与改革前传统排班模式下两组护理人力资源、临床护理工作负荷、工作质量及临床满意率等指标。结果:改革后的排班模式在人均周工作时间、夜班工作时间、护理质量评分、服务满意率均较传统排班模式有明显的改善。结论:改革后的排班方式使护理人力资源的利用更科学、更合理,能为病人提供更人性、更安全的护理服务,也有益于护士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0.
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模式下排班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模式下新的护理排班方法,以便合理利用现有的护理人力资源.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层级全责一体化由2名责任护士相对固定3-6个月、4名全夜班护士相对固定1~3个月和其他为辅助护士班次也相对固定2~4周所组成的护理排班模式,并重新设立各班护理岗位和工时,拟定相应的护理排班原则。结果新排班模式每天交接班次数和时间比原排班模式都减少40%、参与人数减少39%;新排班模式在每天早、中、晚特殊时段护士工作总时数分别比原排班模式增加了2、1、5.5h;收费准确率从原排班模式的68%提高到新排班模式的95%;科主任、医生和护士自身的工作满意麦均有大幅度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护士的工作满足感提高。结论新的护理排班方法使护理人力资源安排更科学、合理和人性化。  相似文献   

11.
梁潇  郝素文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1):118-119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科护士排班方法的效果。方法:对急诊流水组的32名护士和1名护士长采用优化急诊科护士排班方法。每组护士设立1名五年以上护师或主管护师的带班组长,8 d轮回1次,8 d工作时间48 h,平均每天工作6 h。结果:护理人力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和发挥,减少了护士累计工作日,每月可减少6~8个班次。流水组护士反映,工作时间、休息时间集中,班次安排合理,得到了院内工作人员的认可。结论:在目前急诊护理人力资源紧缺、护士劳动强度大、患者需求增加的情况下,为了保证患者安全,管理者应更合理、科学地安排护士工作时间,充分利用和发挥有限的人力资源,保证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护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应用Excel软件的功能,快速检验排班的准确性,应用统计功能统计护士出勤数,提高护理管理者的工作效率.方法 应用Excel软件的条件格式及函数功能检验排班结果的准确性,应用表格的统计功能统计护士出勤.结果缩短了排班时间,提高了排班者的工作效率.避免了护理管理者进行手工统计护士出勤及休假,节约了时间,减轻了工作量.结论 应用Excel软件进行排班及统计,操作简单快捷,提高了管理工作质量和办公信息化程度.  相似文献   

13.
护士排班工作是医院护理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1].目前国内医院护士排班主要由护理管理人员依据经验进行手动排班,往往忽略了护士对不同班次意愿程度的考虑.为了解决护理管理人员在护士排班工作上耗费大量时间的问题以及不同护士对不同班次的偏好问题,本工作在劳动法条件和客观条件的约束下建立排班模型;同时根据护士对不同班次的意愿度调查,利用蒙特卡罗方法进行随机抽样、判别,进而得到一定周期内的护士排班表.该方法利用计算机程序实现,从而有效地节约了护理管理人员的排班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利用随机抽样与意愿度相符的方法,从而有效地结合了护士在排班过程中的意愿度,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护士长排班原则执行情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护士长对现代护理管理排班原则的执行和具体落实情况。方法采用自制的《护士长排班原则执行情况调查表》对排班护士长和所在病室各层次护士进行调查。调查表由10条闭合式条目和1条开放式条目组成,闭合式条目回答问题分4个等级。结果52位护士长和230名护士参与了调查,其中护士长认为排班优良率达99.2%;护士认为排班的优良率为96.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大多数护士长能应用现代护理管理的排班原则指导护理排班,护士长的排班安排得到大多数护士的认同,但护士长和护士对排班的感知仍存在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弹性排班与手术室护士资源分配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目的 通过对手术室护士实行弹性排班 ,探讨在人力资源不变的情况下对手术室护士的最佳利用。方法 与传统周期性排班相比 ,比较弹性排班前后手术室护士直接护理时间、时间的利用率以及护士达标率的差异。结果 弹性排班前护士的年直接护理时间为 (915 .4 7± 179.0 9)h ,年人均护理时间利用率为 5 3.2 0 % ;弹性排班后年直接护理时间为 (116 6 .5 7± 2 37.2 1)h ,人均护理时间利用率为 6 8.10 %。两组经统计学检验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护士工作量达标率弹性排班后有明显提高 (P <0 .0 1)。结论 弹性排班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直接护理时间、护理时间的利用率及工作量的达标率。表明弹性排班可以突出科学化管理的护理理念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护士连续性排班模式和层级管理体制在产科爱婴病房实施对护患的影响,实施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的层级管理,护理排班方法采用连续性三班制.结果:实行护士层级管理,体现了不同层级护士的自我价值,保证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人力安排的均衡性,遇到繁忙危急时刻护士精神压力减轻.但中午无午休、夜班时间长,护士感觉疲劳,是否对护士身心健康造成影响有待继续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改进排班模式,提升专科护理服务水平.方法 采用白班责任护士4周内相对固定的排班方式.比较改进后(2009年3-8月)和改进前(2008年同期)出院病人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交接班时间、病人享有责任护士护理时数.结果改进前后相比,在护士服务主动性、态度语言以及专科宣教3方面病人满意度提高,交接班时间缩短、病人享有责任护士护理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改进后的排班模式充分有效的利用了有限的人力资源,并且提高了病人护理服务满意度以及专科护理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8.
正护理工作是医院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面对护理人员不足的问题,如何合理排班达到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既可以推行整体护理又能保证护理质量是值得护理管理者探讨的课题。护理弹性排班,是指护士长根据患者数量及工作量的多少灵活调动工作人员,根据护士工作能力的不同,安排不同的班次[1]。本研究通过选取已在国内公开发表的关于弹性排班对护理质量影响的相关文献进行Meta分析,以评估弹性排班的效果,为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提供循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实施责任大包干排班方法及工作模式对深化护士层级管理、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病区护士长的统一领导下,重新调整护士岗位和职责,实施责任大包干,重组和细化工作职责和流程,分层级使用护士,合理使用有限人力,使护理工作从护士单独履行转变为责任小组共同完成.结果 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护士对基础护理工作的认识,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显著减少了护理纠纷和各类临床事件的发生.结论 实施责任大包干排班模式能优化护士层级的科学管理,合理利用有限人力资源,增强各级护士的工作责任心,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护理人员对连续性排班模式认可度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护理人员对连续性排班模式的认可度,为进一步开展连续性排班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的调查表,对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大部分护士能认识到连续性排班模式的优势,能为患者提供连续性、均衡、高质量的护理服务.结论 连续性排班模式使护理人力资源的使用更科学合理,并有利于护理服务和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