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脑梗死中医辨证分型与IL-6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不同证型与免疫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的关系。方法:采用中风病专家经验辨证量表对30例ACI患者进行证候评分.N时利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其IL-6含量.再按证候评分将患者分成火热证组与非火热证组,对比2组患者IL-6的变化水平。结果:火热证组在发病的72小时内、第7天、第14天血清中IL-6均显著高于非火热证组:且2组患者在上述3个时段的血清IL-6均呈逐渐下降趋势,火热证组IL-6的下降有显著性差异。结论:IL-6的升高水平可以作为判定ACI火热证与非火热证的微观学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黄连解毒汤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火热证的疗效及其对IL-6、TNF-α影响。方法 63例脑梗死急性期火热证病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1例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连解毒汤,2周为1个疗程。结果 2组治疗后血浆TNF-α、IL-6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治疗组减少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火热证证型评分未见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火热证证型评分明显减少(P0.0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黄连解毒汤可以降低TNF-α、IL-6,降低神经功能缺损,减轻火热症状。  相似文献   

3.
急性脑梗死证型与炎性细胞因子IL-1β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雅文 《西部中医药》2008,21(12):10-11
目的:在国内外现有的研究基础上探讨急性脑梗死中医证型与IL-1β的关系;揭示中风不同证型的本质和物质基础,为今后中风分型研究和干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3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IL-1β含量,同时按症候评分将患者分为火热证组(17例)与非火热证组(15例),对比2组患者IL-1β的变化水平。结果:①72小时内火热证组IL-1β含量明显高于非火热证组(P〈0.05),第7天和第14天火热证组与非火热证组IL-1β含量无显著性差异。②3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的72小时内、第7天、第14天血清中IL-1β逐渐下降。火热证中,72小时内与第7天、第14天IL-1β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1),非火热证中无显著性差异。结论:IL-1β升高水平可作为判定脑梗死患者处于急性期或恢复期的微观指标,同时也可作为判定急性脑梗死火热证与非火热证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脑梗死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痰瘀证与炎症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0例脑梗死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分为痰瘀证和非痰瘀证各30例,进行神经心理学量表评分及炎症因子血清IL-6和TNF-α水平检测,探索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痰瘀证组患者神经心理学量表MMSE、Mo CA评分均明显降低,血清IL-6、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与非痰瘀证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瘀证组神经心理学量表评分与血清IL-6、TNF-α水平呈负相关。结论:脑梗死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痰瘀证的认知功能障碍程度更严重,炎症细胞因子可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心衰患者中医证型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相关性。方法:慢性心衰患者100例,中医辨证分为气阴虚和气阳虚证型组,分别计算主症积分和证候总积分,检测TNF-α、IL-1和IL-6水平,进一步分析比较上述指标在气阴虚与气阳虚证型组间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气阳虚组平卧困难主症积分及证候总积分高于气阴虚组(P<0.01);22组TNF-α、IL-1、IL-6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气阳虚组各项指标水平高于气阴虚组。3相关分析显示,TNF-α、IL-1及IL-6水平均与气阴虚、气阳虚证候积分呈正相关(r=0.335,P<0.01;r=0.202,P<0.01;r=0.201,P<0.01)。提示CHF气阳虚证较气阴虚证为重。结论:CHF患者TNF-α、IL-1和IL-6水平与中医证型存在相关性,气阳虚高于气阴虚,TNF-α、IL-1及IL-6可能在气阴虚向气阳虚证候演变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其血清水平可作为气阴虚、气阳虚微观辨证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唐珍香 《中医药导报》2007,13(11):14-15
目的:观察脑梗死急性期TNF-α、IL-1β含量变化与中药的干预作用。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均给予控制血压、抗脑水肿等常规治疗,治疗组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和补阳还五汤治疗,对照组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30 d后观察对比两组疗效及TNF-α、IL-1β的含量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5%,对照组为84.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TNF-α、IL-1β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显著。结论:中药补阳还五汤的配合应用能提高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黄芩苷的解热作用及对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黄芩苷对酵母性发热大鼠的解热作用及对致热性细胞因子的影响,以探讨其对酵母性发热大鼠解热的可能机制.方法:sc酵母(2 g·kg~(-1))复制酵母性大鼠发热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黄芩苷高、中、低剂量组,观察药后各组体温变化;采用双抗体夹心ELSIA法测定发热高峰大鼠血浆、下丘脑及脑脊液中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并将黄芩苷3个剂量组的温度变化率与IL-6,IL-1β,TNF-α含量变化率分别作相关性分析.结果:黄芩苷高剂量组较其他组能明显降低发热大鼠的体温,并且能降低大鼠血清、下丘脑、脑脊液中的IL-6,IL-1β,TNF-α含量.相关分析表明黄芩苷对大鼠的体温变化率与IL-1β在血清、下丘脑、脑脊液的变化率呈正相关(r=0.873,P<0.05),与TNF-α的含量变化率也呈正相关(r=0.862,P<0.01).结论:黄芩苷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主要与减少TNF-α和IL-1β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8.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证型与IL-6、TNF-α相关性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是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的原因不明的全身性疾病.目前对本病的发病机理尚未明确.我们既往研究表明[1],AS活动期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AS的中医证型与IL-6、TNF-α水平之间的相关性,为中医辨证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9.
急性脑梗死中医证型与血尿酸水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 (ACI)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尿酸水平的关系。方法 10 2例ACI患者辨证分型为肝阳上亢 18例 ,风痰瘀阻 2 1例 ,痰热腑实 2 0例 ,气虚血瘀 2 8例 ,阴虚风动 15例 ,测定各型患者血清尿酸含量 ,并与 2 2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结果 对照组与ACI患者比较 ,两者间高尿酸血症的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 ( 2 =2 .5 2 ,P >0 .0 5 ) ,但气虚血瘀型、风痰瘀阻型检出率高于对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 ) ;阴虚风动型血尿酸水平低于对照组 ,风痰瘀阻型、气虚血瘀型高于对照组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或 0 .0 5 ) ,肝阳上亢组型、痰热腑实型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以“痰”、“瘀”为主证型的ACI患者血尿酸水平较其他证型偏高 ,提示高尿酸血症有血瘀、痰凝等证候者 ,降低血清尿酸水平对保护血管内皮细胞、预防脑卒中可能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邹国庆 《新中医》2023,55(20):63-65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中医证型与头颅MRI 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74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及头颅MRI 检查,观察各中医证型急性脑梗死头颅MRI 责任病灶检出率、病灶分布情况及病灶表现。结果:174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以风痰阻络证、气虚血瘀证多见。头颅MRI 共检出责任病灶170 例,检出率97.70%。不同中医证型头颅MRI 责任病灶检出率相近。痰热腑实证患者病灶主要分布在前循环皮质,占47.62%;气虚血瘀证、肝阳暴亢证患者病灶主要分布在后循环皮质,分别占53.19%、61.90%;阴虚风动证、风痰阻络证患者病灶主要分布在基底节,分别占54.84%、48.00%。痰热腑实证患者病灶多表现为大片状,占61.90%;气虚血瘀证、肝阳暴亢证、阴虚风动证、风痰阻络证患者病灶多表现为小片状,分别占59.57%、66.67%、64.52%和60.00%。结论:急性脑梗死中医证型与头颅MRI 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可将辨证分型与头颅MRI 检查相结合,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基于高效液相的黄连药性物质组群对实热证模型大鼠IL-1β、IL-6、IL-8、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皮下注射2,4-二硝基苯酚复制大鼠实热证模型,分别使用黄连水煎液、热性趋势标记物、寒性趋势标记物,在模型复制后0.5h按体重(10ml/kg)灌胃进行治疗,测定IL-1β、IL-6、IL-8、TNF-α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IL-1β、IL-6、IL-8、TNF-α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水煎液组、寒性趋势标记组、IL-1β、IL-6、TNF-α含量明显降低(P<0.05),热性趋势标记组IL-6、IL-8、TNF-α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基于高效液相的黄连药性物质组群对实热证模型大鼠IL-1β、IL-6、IL-8、TNF-α含量升高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初步探讨甘草酸对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 ALI)防治作用的相关机制。方法采集35例ALI病人和29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者血清样本,qPCR检测缺氧诱导因子(HIF-1α)、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ELISA检测IL-6、TNF-α的含量;再脂多糖(LPS)处理肺上皮细胞株(A549)复制急性肺损伤模型,甘草酸干预治疗,ELISA、qPCR、WB的方法检测HIF-1α、IL-6、TNF-α的表达,CCK8检测细胞抑制率,然后干扰HIF-1α基因表达后再检测相关因子的表达。结果 ALI患者血清中HIF-1α、IL-6、TNF-α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同时,体外LPS复制的ALI模型组细胞HIF-1α、TNF-α和IL-6的表达也较未处理的对照组显著升高,表明HIF-1α、TNF-α和IL-6和ALI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CCK8结果显示LPS能显著抑制细胞生长,但甘草酸能明显改善LPS对细胞的生长抑制,同时,甘草酸干预细胞的HIF-1α、TNF-α和IL-6表达均显著低于ALI模型组,表明甘草酸通过降低炎症相关因子来发挥...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脑脉泰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ACI)的临床疗效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64例A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每组32例,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脑脉泰胶囊,每日3次,每次2粒,疗程为2周,比较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及各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脉泰胶囊能减少炎症细胞因子表达、改善脑血流灌注,明显控制脑梗死的进展及复发.  相似文献   

14.
孟令盘 《中医临床研究》2012,4(3):42+44-42,44
目的研究通心络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IL-6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机制。方法 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通心络组和常规对照组,两周后观察疗效和血清IL-1、IL-6水平的变化。结果通心络组有效率95%,对照组有效率7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IL-6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IL-1、IL-6均显著下降,且通心络组的IL-1、IL-6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常规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通心络能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IL-6水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表达水平的关系,为NAFLD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参数。方法:将NAFLD患者130例按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分为5型,即脾虚湿痰证(32例)、肝郁脾虚证(30例)、痰瘀互结证(30例)、湿热内蕴证(34例)和肝肾不足证(4例,因样本数太少,未纳入统计分析),测定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并以同期不嗜酒的30名健康人为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NAFLD不同中医各证型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TNF-α、IL-6水平在中医各证型间按脾虚湿痰证→肝郁脾虚证→痰瘀互结证→湿热内蕴证依次升高,湿热内蕴证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高于其他三个证型(P0.05);痰瘀互结型血清TNF-α、IL-6水平高于脾虚湿阻证、肝郁脾虚证(P0.05),但肝郁脾虚与脾虚湿痰两证型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NAFLD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在不同中医证型间的表达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升免口服液进行体内抗肿瘤实验,研究其抗肿瘤作用及相关机理。方法:H22瘤株接种于昆明种小鼠,连续11天灌服升免口服液后,ELISA法检测H22荷瘤小鼠外周血IL-1、IL-6、TNF-α含量。结果:升免口服液提高荷瘤小鼠外周血白介素1、6,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得以改善与增强。结论:升免口服液对H22荷瘤小鼠有明显抑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火热证候与其卒中特异性生存质量的关系。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经中医辨证后分为火热组和非火热组,应用卒中专用量表“卒中影响量表(SIS)”评价患者生存质量。结果在卒中影响量表各维度中,交流和记忆/思维两维度评分火热组明显低于非火热组。结论火热证与非火热证脑梗死患者生存质量存在差异。火热证脑梗死患者其交流和记忆/思维方面的生存质量较差,可能与其火热证的证候特点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观察喜炎平注射液对LPS致急性肺损伤大鼠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以探讨其治疗急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尾静脉注射LPS(2mg/kg)建立大鼠ALI模型,采用ELISA法检测造模后2h、4h、6h后大鼠BALF中TNF-α、IL-1β、IL-8、IL-4、IL-6和IL-10的含量,考察喜炎平注射液的影响。结果:LPS诱发ALI过程中,大鼠BALF中TNF-α、IL-1β、IL-6、IL-8、IL-4、IL-10含量均明显升高,TNF-α、IL-1β、IL-4及IL-10含量在LPS注射2h时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IL-6、IL-8含量在LPS注射2h时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给予喜炎平注射液后各时间点上述变化均得到一定改善。结论:喜炎平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促炎因子的释放而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并探讨其与血脂的关系。方法:将406例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分为风火上炎证、风痰瘀阻证、痰热腑实证、气虚血瘀证和阴虚风动5个证型,统计各证型所占的比例;同时选取74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入院次日对所有人员进行TG、TC、LDL-ch及HDL-ch水平检测。结果:406例患者中风痰瘀阻证139例、占34.2%,气虚血瘀证97例、占23.9%,痰热腑实证86例、占21.2%,均显著高于其他证型;与对照组比较,各证型中TG、TC、LDL-ch水平均明显升高,其中痰热腑实证型明显高于其他证型。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医证候分型以风痰瘀阻及气虚血瘀证型为主,痰热腑实及风痰瘀阻证型患者的TG、TC、LDL-ch水平较高,中医的痰瘀可能与血脂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不同中医证型血小板活化的演变规律。方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测定10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组体内LPA、AP和CD62P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阳亢腑实组、痰瘀阻络组、气虚血瘀组CD62P、LPA、A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阳亢腑实组、痰瘀阻络组、气虚血瘀组各组CD62P、LPA、AP水平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各中医证型均表现血小板活化增高,但各证型之间血小板活化水平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