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报告我科经CT诊断的脑外伤后脑积水48例,其中急性型3例,慢性45例,均经脑脊液分流术治疗,效果满意,文中对本病的发生机理,诊断、手术方法及并发症的防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3.
任安州 《河北医学》1999,5(7):22-23
目的 分析重型脑外伤后脑积水的诊治经验,方法 统计本院5年来收治脑外伤后脑积水例数,发病率,主要表现及治疗效果。结果 轻度脑积水26例,保守治疗1-3个月治愈18例,8例积水加重,中~重度脑积水51例,2例行脑室心房分流术49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愈37例,好转12例,死亡2例,死于心肺功能衰竭。结论 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时CT检查及妥善处理,可降低重型脑外伤的死残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外伤并发脑积水的发病机制、诊治方法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2000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27例脑外伤并发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7例脑外伤患者中,治愈22例,其临床症状、体征有不同程度改善,4例效果不明显(包括感染1例),1例死于全身衰竭。结论脑外伤并发脑积水多属急性型,颅脑外伤后宜行急性期颅内压监护,当压力>15mm Hg(1mm Hg=0.133kPa)时,应作持续脑室外引流排出血性脑脊液,可减少脑积水的发生。脑外伤并发症的防治在预防脑积水形成中也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报告脑外伤后经CT扫描复查证实的脑积水36例,颅高压性脑积水25例,正常压力性脑积水11例。34例成年人均作了侧脑室-腹腔分流术。2例幼儿均作了侧脑室-上矢状窦分流术。36例作了45次手术。均获成功,术前凡有颅高压征象者,术后均获解除,其他征象也得以解除或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对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治疗脑外伤并发脑积水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与评价。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8月该院收治的60例脑外伤并发脑积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者分为轻中度脑积水组(42例)及重度脑积水组(18例),对所有患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观察临床疗效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42例轻中度脑积水组患者中显效24例,有效14例,有效率为95.2%;18例重度轻脑积水组患者中显效6例,有效4例,有效率为55.6%,两组总有效率为83.3%。组间比较轻中度脑积水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重度脑积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度脑积水组患者术后3个月与术前相比GCS评分显著增高,V/BP值及脑室周围水肿带直径均显著降低(P<0.05),重度脑积水组患者的上述各项指标则与术前相比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对于脑外伤并发脑积水患者采取脑室-腹腔分流手术疗效显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轻中度外伤性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效果较重度脑积水患者更佳,因此临床上对脑外伤性脑积水患者应及早发现并予以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9.
汪春雷  朱洁 《医学综述》2013,19(15):2824-2826
目的探讨脑外伤后脑积水发生的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2年1月因颅脑外伤在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7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脑积水分为脑积水组和非脑积水组,比较两组在性别、年龄、有无颅骨骨折、有无脑挫裂伤、有无合并脑室出血等11个相关指标上有无差异。结果脑积水组及非脑积水组患者在脑挫裂伤发生率、脑室出血发生率、硬膜下血肿发生率、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率、开颅手术率、昏迷发生率、脑脊液升高率等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骨骨折和硬膜外血肿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脑室出血、硬膜下血肿、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压力升高是脑外伤后脑积水发生的风险因素。结论脑室出血、硬膜下血肿、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压力升高为脑外伤后发生脑积水的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黄强 《中外医疗》2016,(5):62-63
目的:探析脑外伤后脑积水发生的风险因素。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08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2例脑外伤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脑积水将其分为脑积水组与非脑积水组,各31例,观察脑外伤后脑积水发生的风险因素。结果脑积水组脑挫裂伤发生25例(80.65%),脑室出血24例(77.42%),硬膜下血肿22例(70.96%),昏迷24例(77.42%),开颅手术26例(83.87%),TSAH 8例(25.81%),脑脊液压力升高6例(19.35%)与非脑积水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得知发生脑积水的独立因素是脑室出血、脑脊液压力升高、TSAH及硬膜下血肿。结论脑室出血、脑脊液压力升高、TSAH及硬膜下血肿是脑外伤患者发生脑积水的独立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早期脑室分流及颅骨修补治疗颅脑外伤术后脑积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早期一次性脑室腹腔分流及颅骨修补在颅脑外伤术后脑积水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早期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及颅骨修补手术的颅脑外伤病例,对其临床资料、并发症及其预后进行总结.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均在伤后3个月内进行,术后并发分流管阻塞2例(4.4%),颅内感染2例(4.4%);术后意识及神经功能障碍不同程度的改善40例(88.9%);恢复良好24例(53.3%),中度残疾11例(24.4%),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脑积水、脑膨出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早期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及颅骨修补手术并发症少,可明显改善患者意识及神经功能障碍,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昏迷病人鼻饲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神经外科2011年12月-2012年12月1年间收治的50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各种鼻饲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措施。结果: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使病人尽快恢复。结论:对于颅脑损伤昏迷病人进行鼻饲之后需要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保障病人的健康。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 is a major public health issue. The complexity of TBI has precluded the use of effective therapies.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HBOT) has been shown to be neuroprotective in multiple neurological disorders, but its efficacy in the management of TBI remains controversial. This review focuses on HBOT applications within the context of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TBI. We also discuss its potential neuroprotective mechanisms. Early or delayed multiple sessions of low atmospheric pressure HBOT can reduce intracranial pressure, improve mortality, as well as promote neurobehavioral recovery. The complimentary, synergistic actions of HBOT include improved tissue oxygenation and cellular metabolism, anti-apoptotic, and anti-inflammatory mechanisms. Thus HBOT may serve as a promising neuroprotective strategy that when combined with other therapeutic targets for TBI patients which could improve long-term outcomes.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患者术后发生继发性脑积水的相关因素,为临 床上如何早期防治继发性脑积水提供指导方案及理论依据。方法:对按同一标准纳入的107例于2010年6月至2013年 6月入住宁夏医科大学附属总医院神经外科STBI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对年龄、性别、手术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lasgow coma scale,GCS)、术后是否继发脑室系统出血、手术前/后颅脑CT中脑导水管及环池结构情况、腰椎穿刺 术与继发性脑积水形成之间的关系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术后继发性脑积水的危险因素与保护因素,并着 重对保护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患者术前(OR=0.099,95% CI:0.028~0.350)/术后(OR=0.088, 95% CI:0.012~0.649)GCS评分低、术后脑室系统出血(OR=0.168,95% CI:0.029~0.979)、术前(OR=0.134,95% CI: 0.038~0.473)/术后(OR=0.221,95% CI:0.055~0.882)颅脑CT中脑导水管及环池结构不清均为STBI术后患者继发性脑积 水的危险因素;腰椎穿刺术(OR=75.885,95% CI:9.612~599.122)为STBI术后患者继发性脑积水的保护性因素。且术 后脑积水主要发生于术后2周内和2周~3个月,对照组脑积水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腰椎穿刺组(P<0.05),术后3个月后2组 之间继发性脑积水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STBI术后患者,在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早期辅 以行腰椎穿刺术可显著降低术后急性期、亚急性期继发性脑积水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讨颅脑创伤慢性期垂体各型激素低下发病情况及替代治疗的效果。 方法 以120名颅脑创伤慢性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和CT影像学资料,并于伤后6个月和12个月分别测定患者垂体生长激素(G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甲状腺激素(TSH)、促性腺激素(LH/FSH)缺乏和抗利尿激素(ADH),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颅脑创伤后垂体功能低下的影响因素。另外对垂体功能低下患者行GH替代治疗,评估替代治疗的疗效。 结果 伤后12个月患者GH、ACTH、TSH、LH/FSH和ADH缺乏发病率分别为19.2%、3.3%、0%、12.5%和1.7%,与伤后6个月比,患者GH缺乏发病率无明显改变,而其他激素缺乏均有一定程度恢复。垂体功能低下组BMI、缺氧比例、弥漫性脑肿胀比例、经手术清除的脑内血肿比例和头颅CT总分数均显著高于非垂体功能低下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缺氧、弥漫性脑肿胀和头颅CT总分数是颅脑创伤后垂体功能低下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行GH替代治疗发现,治疗后垂体功能低下组患者残疾程度评分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 结论 颅脑创伤后GH和LH/FSH缺乏发生率高且持久,BMI、缺氧、弥漫性脑肿胀和头颅CT总分数是颅脑创伤后垂体功能低下的独立危险因素。GH替代治疗有利于垂体功能低下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放射性肺损伤的中医药防治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医药对放射性肺损伤的防治方法。方法根据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发展规律、临床症状、辅助检查、病理特点等对其进行归纳分类,分为隐匿期、急性期、发展期3期,分别予以益气养阴、润肺止咳,清热解毒、宣肺化痰,益气活血、补肾纳肺等对症治疗。结果分期后临床中、西医师均能比较容易掌握放射性肺损伤中医药防治的时机和方法,能及时、适当地给予中医药辅助治疗;配合中药治疗急性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白细胞减少、半年复发转移的发生率降低,患者精神、食欲、睡眠等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结论本方法简单、实用,打破了西医不能辨证论治的惯例,适合于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杨向丽  王毅  陈旭义  祝捷  张赛 《重庆医学》2016,(6):721-723,726
目的 比较中重度颅脑外伤(TBI)患者受伤1年后与健康人群睡眠障碍的发生率,观察TBI患者睡眠障碍与伴发不良症状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观察中重度TBI患者,通过随访方式观察TBI患者1年后的睡眠状况,及伴发焦虑、抑郁及疼痛.以健康人群作为对照,采用同样方法观察睡眠状况和伴发不良状态.睡眠障碍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问卷(PSQI),抑郁状态使用患者健康状况问卷-9 (PHQ-9),焦虑状态使用广泛性焦虑异常量表(GAD-7),疼痛评分采用类比标尺法.结果 连续入选TBI患者129例.患者平均年龄38岁,入院时平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为9.37分,77.52%患者为男性.TBI组患者PSQI整体评分为(5.54±3.94)分,与对照组(2.67±1.71)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4.19%的患者出现睡眠障碍(PSQI>5分,总分21分).结论 睡眠障碍是中重度TBI患者受伤1年后的常见病症,经常伴发抑郁、焦虑或者疼痛.  相似文献   

19.
放射性肺损伤的中医药防治方法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中医药对放射性肺损伤的防治方法。方法 根据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发展规律、临床症状、辅助检查、病理特点等对其进行归纳分类,分为隐匿期、急性期、发展期3期,分别予以益气养阴、润肺止咳,清热解毒、宣肺化痰,益气活血、补肾纳肺等对症治疗。结果 分期后临床中、西医师均能比较容易掌握放射性肺损伤中医药防治的时机和方法,能及时、适当地给予中医药辅助治疗;配合中药治疗急性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白细胞减少、半年复发转移的发生率降低,患者精神、食欲、睡眠等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结论 本方法简单、实用,打破了西医不能辨证论治的惯例,适合于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老年颅脑损伤并发精神障碍致病因素和临床特点,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 随机选取2011年1月~2013年4月75例老年颅脑损伤并发精神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病情严重程度、损伤部位和并发精神障碍之间关系.结果 颅脑损伤无论轻重其精神障碍类型均以躁狂型和痴呆型为主,分别占全部精神障碍类型的37.33%和29.33%;在损伤部位上,额颞叶精神障碍类型为噪狂型和精神分裂型,而顶叶、多个部位、胼胝体损伤则四种精神障碍类型均可见,脑干损伤则以痴呆型为主.在临床效果上,躁狂型临床效果最满意,治愈率为100%,痴呆型临床效果最差,治愈率为45.45%,其他的抑郁型和精神分裂型治愈率分别为81.82%和57.15%.结论 额叶和颞叶脑挫裂伤以躁狂型最多见,脑干损伤以痴呆型为主,治疗后躁狂型临床效果最满意,痴呆型最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