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中药的煎法 我国历代名医很重视中药的煎煮方法。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到“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卤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中说“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这讲的就是煎法的重要。  相似文献   

2.
3.
中药汤剂加减灵活,服用方便,吸收好,但必须重视煎服方法,如不当则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疗效。历代医家对汤剂的煎服方法都十分重视,明代李时珍说:“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如剂多水少,则药不出,剂少水多,又煎耗药力也。”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中也说:“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与不效,全在于此。……方虽中病,而煎法失度,药必无效。”  相似文献   

4.
中医治疗疾病,重在辨证论治,但中药汤剂的正确煎服法是增强疗效的重要环节。多年来我们在临床护理中观察到不可忽视中药的煎服法,现举例如下: 病例1:李××,男,45岁,干部,以“血管神经性头痛”收入院。患者有偏头痛史4年,此间因家庭事致复发加重,表现为左侧头角刺痛,头昏目眩,口干纳差,  相似文献   

5.
潘晓丽 《光明中医》2009,24(5):955-956
关于药物的服法问题,当代中医临床处方用药已经很少有人重视这个问题了,并且由于忽视服法而产生的问题也日益严重.曾听不少医生讲桂枝汤临证运用疗效欠佳,但分析原因,大多只着眼于辨证药物等方面,很少想到是否问题出在服法上.笔者认为药物的煎服法正确与否,事关临床疗效.现将桂枝汤的服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冬季伤风感冒,请中医诊治,医生所开中药汤剂处方中,往往有紫苏;夏季伤风感冒,即外感风热时,则在医生所开中药汤剂处方中,常见有薄荷。这是因为紫苏这味中药味辛性温,具散寒解表作用;而薄荷这味中药,则味辛性凉,具疏散风热的作用,从而达到不同的治疗作用。尽管二药功效有别,但在处方中,往往都注明“后下”二字,甚至医生还再嘱咐一番:当把其他药煎煮20分钟后,再将紫苏、薄荷的一半加到煎药锅内,盖上锅盖,再煎5~10分钟,作为第1煎喝;再煎第2次时,同样在煎煮20分钟后,再将紫苏、薄荷的另一半加到煎药锅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药则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中药汤剂煎服法与临床疗效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本文仅从中药汤剂煎服法与临床疗效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浅析《伤寒论》之药物煎服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景云  高山 《河南中医》2008,28(9):9-10
《伤寒论》是汉代大医学家张仲景所著。它以坚实的中医基础理论为依据,又总结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因而具有很高的科学性和实践性。《伤寒论》中不仅辨证详细,组方严谨,用药精炼,配伍有度,而且对药物的煎、服方法都作了详尽的阐述,对指导我们中医临床仍发挥着极其重大的作用,对此重视与否直接影响临床疗效。故本文特将《伤寒论》中有关药物的煎服法浅析如下,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相似文献   

9.
10.
明代李时珍指出:“凡服汤剂,虽药品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卤莽造次,火候失度,则药无功”。清代名压徐灵胎也说过:“药虽中病,而煎法失度,当必无效。”为使中草药能充分发挥其疗效,下面将中药汤剂的  相似文献   

11.
徐荣谦 《光明中医》2010,25(8):1516-1517
<正>1煎药前的准备1.1煎药的器具的选择目前各地使用的煎药器具有砂锅、铁锅、铜锅、铝锅、搪瓷杯、不锈钢锅等。各种器具性能不尽相同。1.1.1铝锅不耐强酸和强碱,从pH1~2或pH9~10的煎液中可检出铝离子,故对酸碱性不很强的复方仍  相似文献   

12.
1中药的煎法我国历代名医很重视中药的煎煮方法。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到“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卤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中说“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这讲的就是煎法的重要。1·1忌用热水煎药中药材表层的淀粉、蛋白质等成份会因受热而糊化或凝固,阻碍有效成份的浸出。所以在煎药时用凉开水为好,加水量至超过药面2~3cm,浸泡30~60min,以药物浸透为度。1·2煎药的器皿用具以陶器、瓷器为佳。陶瓷器导热均匀,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药物成份发生化学反应。不宜使…  相似文献   

13.
今日药师下病房查病历时,忽然外科主任(他是学西医的)突询问中药如何煎服。做为这最普通最基本的问题,我当时照本宣读,按照教科书的说法为他解说。但事后及结合多年的经验总觉得有许多不妥之处。  相似文献   

14.
15.
<正>历代医家对中药的煎服方法颇为重视,如李时珍说:观夫茶味之美恶,饭味之甘餲,皆系于水火烹饪之得失,即可推矣。清代名医徐灵胎也认为:煎煮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方虽中病,而煎法失度,药必无效。《伤寒论》作为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较为全面且理论联系实际的古代临床著作,载方113首,用药91味,组方严谨。张仲景不仅创立了六经辨证的辨证纲领,而且对于方药的应用也有独到之处。其所载方药的煎煮方法、服用方法以  相似文献   

16.
浅谈中药的煎服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煎药法与服药法是汤剂运用的一个重要环节,尽管药物的配伍与剂型的选择十分严密,若煎服法不当,则药亦无功。正如李时珍曰:“只服汤药,虽品特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卤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无功”。徐大椿亦说:“病之愈不愈,不但方必中病,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其法,则非特无功,而反有害,此不可不知也”。这说明  相似文献   

17.
<正> 五味子来源于木兰科植物五味子、华中五味子的成熟果实,具有收敛、补气、宁心等功效。近年发现本品具有适应原样作用和双向调节功效,临床应用日趋广泛。据调查,目前临床配方所用五味子多整个入药,不作粉碎处理。笔者认为,五味子入汤剂宜捣碎,方能保证其药效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8.
谢若男 《中药材》1997,20(9):483-484
中药的特殊煎法在临床上给患者暨调配处方的药师带来困难。为使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本文从工作实际出发,论述了中药特殊煎法(先煎、后下、冲服、烊化、包煎、另煎)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9.
赵鸿汉  田辉 《光明中医》2010,25(5):850-852
改进中药煎服法能使患者立刻由危转安,快速康复痊愈,据我临证多年经验总结,改变了人们意识中中药疗效慢而西药疗效快的旧观念和说法,同时也证实中医所谓治外感如将(迅、猛),治内伤如相(沉、稳)的用药规律。按照不同的病因、病机施以相对应急、准确的方药立取、立煎、立服采用每四小时一次,六小时一次服法实有覆杯而愈,立竿见影之神效。煎药要用煤火或电磁炉,不能用煤气和煤油炉煎药(挥发药效),最好不用现在时尚的煎药机煎的药,因煎药机煎的药,过滤太清保证不了原药效能,且代装量不够,起不到应有的功效。我的研治经验是:成人一般服药量一次不能低于250毫升,低于此量在人体内循环不周达不到疗效,确保该量可以行满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疗效彰显。过多服药也无大用都提前排泄了。改进服法对于急性发作性疾病是非常必要,经济、实惠。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