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腹膜透析(PD)是治疗终末期肾脏病方法之一,但由于腹膜透析液的生物不相容性,引起腹膜结构功能的破坏,最终导致腹膜纤维化,这是长期腹膜透析治疗的主要并发症,也是患者最终退出腹透治疗的主要原因。现代药理学实验证明,许多中药成分具有抗纤维化作用,某些中药用于腹透患者,可预防或延缓腹膜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黄芪腹透液提高腹膜透析效能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医药在腹膜透析中的应用价值,为提高腹透效能、改善超滤和防治腹透相关性腹膜硬化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35例持续性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行常规腹膜透液,治疗组在腹透液中加入黄芪注射液,治疗14 d后对比观察患者透析充分性、超滤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透析充分性、超滤量在治疗后均得到明显改善,并且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腹膜透析患者使用含黄芪成分腹透液进行透析治疗,可以提高透析充分性,增加超滤量,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为中药制剂在提高腹透效能、改善超滤等方面提供了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3.
1病例资料 患某,女性,61岁,58kg,于2010年11月19日因"肾功能异常3年,腹痛5d"入院。患者于3年前脑溢血入院时检出肾功能异常(具体数值不详),未予治疗,今年7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查Scr 2000μmol/L,HGB 54g/L,诊断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肾性贫血。当月行腹膜透析置管术并腹膜透析治疗,腹透方案为CAPD(2.5%腹透液2000mL×2袋+2.5%腹透液2000mL×1袋)。2010年11月15日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腹泻,腹透引流液浑浊,腹透超滤量减少,遂收入院治疗。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余年,最高达220/100mmHg,长期服用氨氯地平片5mg,每日1次控制血压;有脑溢血病史,致使右侧肢体偏瘫。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创可贴在连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腹膜透析导管(腹透管)和晚期(手术6周后)出口护理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护理腹透管时,在距导管出口约5-6cm处用创可贴中间部分复合垫从导管下面向上紧祭包裹腹透管,再用两端胶带作蝶形固定。晚期出口常规消毒待干后,将创可贴中间复合垫贴在导管出口处,两端用胶带固定。结果:腹透管固定牢固,未出现牵拉、损伤等现象。导管出口处皮肤完好,无感染。结论:创可贴用于保护腹透管和晚期出口的护理,安全、有效、经济。  相似文献   

5.
腹膜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脏病的有效方法.尽管腹透技术发展较快,但仍存在不少并发症,特别是家庭腹膜透析时因患者本人或其家属一方面缺乏足够的腹透知识,另一方面缺少无菌技术知识,因而家庭腹膜透析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笔者通过对2001年4月-2004年5月出院的50例家庭腹膜透析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0%.现就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6.
田敏  吴艳  申美容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1):161-162
目的:观察自动化腹膜透析应用于新置管腹透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症状及引流情况,为新置管腹透患者提供更适合的治疗模式。方法:我中心对实验组40例新置管腹膜透析患者采用APD的持续循环式腹膜透析模式治疗,对照组39例新置管腹膜透析患者采用间隙性腹膜透析(IPD)治疗。观察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的腹部症状、引流情况及超滤量。结果:实验组40例患者均能顺利过渡为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治疗,各项指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APD治疗模式应用于新置管腹透患者,减少了交换透析液过程中的大量工作,可以节约护理人力成本,同时降低了腹膜炎和导管感染的危险,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正>腹膜透析(PD),尤其是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是终末期肾病替代治疗的重要方式[1]。早期发现并正确处理腹透并发症能有效延长腹膜透析患者的透析年限及透析成功率。我院肾内科对腹膜透析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含麦冬注射液的普通腹透液,对正常、腹膜炎模型大鼠进行腹膜透析,观察其对腹腔防御机制的影响和透析并发腹膜炎的疗效。方法:按随机法将40只清洁级SD大鼠分为模型麦冬透析组(A组)、析模常规透型组(B组)、正常麦冬透析组(C组)、正常常规透析组(D组)4组,每组10只。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入大肠杆菌造成腹膜炎模型。分别以含生药1g/ml麦冬注射液的腹透液和不含麦冬注射液的普通腹透液对模型和正常大鼠透析,透析持续7天,期间观察各组动物的精神状态、进食、大小便、有无烦躁、寒战等一般情况,透析结束后检测腹透液常规、腹透液细菌培养+菌落计数及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功能。结果:A组、C组及D组腹透液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均显着低于B组(P〈0.05或P〈0.01),而A、C、D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各组腹透液蛋白质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B组的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及吞噬指数显著低于A组、C组及D组(P〈0.05或P〈0.01);C组的吞噬百分率显著高于D组,而两组的吞噬指数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含麦冬注射液的腹膜透析液能减轻腹膜透析腹膜炎的发病程度,其主要机制可能通过免疫调节增强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提高腹腔防御机制。同时,未见该剂量的麦冬注射液对腹腔有明显的刺激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透治疗患者透析液引流不畅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9例腹透患者发生透析液引流不畅的原因及护理措施。结果9例患者均及时纠正了透析液引流不畅,恢复了正常腹膜透析。结论加强腹膜透析患者的观察,注意预防腹透导管移位和腹膜炎的发生,加强患者的培训和随访,保障营养,保持大小便通畅等护理,能降低因透析液引流不畅引起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0.
腹膜透析(PD)是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的主要替代疗法之一。近年来接受腹膜透析的患者呈上升趋势,PD相关的并发症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腹内压升高、胃肠道功能紊乱、急性腹部并发症、超滤衰竭等均是PD患者的并发症…。腹透管漂移(以下简称漂管)是指腹透导管的腹腔内端向上漂移至真骨盆,可导致腹透液引流不畅,时间延长,超滤量减少,甚至造成患者最终退出PD治疗。腹内压升高、胃肠道功能紊乱及急性腹部并发症等均可能引起漂管。我院通过对16例肠淤张引起导管漂移的。  相似文献   

11.
慢性肾功能衰竭腹膜透析并发症的中医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腹膜透析(简称腹透)是治疗尿毒症的一项重要措施,用于临床已有数10年的历史,对挽救延长病人生命,改善临床症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腹透会出现各种并发症,我们应用中医护理预防腹透并发症,对减轻病人痛苦,保证腹透的顺利进行起到积极作用。下面谈谈我们的做法和体会。1腹透常见并发症及护理1.1低蛋白血症慢性肾衰病人在腹透前久病缠绵,食欲不振,纳差,口淡无味,恶心,神疲乏力,加之腹透治疗时丢失蛋白甚多,导致蛋白摄入减少造成常见的低蛋白血症。护理时注意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病人因低蛋白血症体质耐力差,既要注…  相似文献   

12.
腹膜透析是利用人体腹膜作为半透膜,向腹腔内注入腹膜透析液,借助腹膜毛细血管内血浆及腹腔内透析液的溶质浓度和渗透压梯度差,通过弥散和渗透原理以清除机体代谢废物(包括尿素氮、肌酐、胍类等)和过多的水分,同时从腹透液中补充必要的电解质,从而达到清除毒素及多余水分,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的治疗目的。笔者现将对腹膜透析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吴限  孙伟  冯松杰 《江苏中医药》2004,25(12):60-62
腹膜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病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但长期腹膜透析往往导致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透析疗效及生活质量。收集近年来中医药在改善腹透患者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缓解腹透有关并发症等方面的相关文献,总结疗效并提出问题,同时对其今后的研究方向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4.
舒静  张小鹿  张熙  顾向晨  王怡 《陕西中医》2010,31(12):1597-1600
目的:观察黄芪对腹透患者腹透效能和腹透相关病理症状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黄芪胶囊(黄芪)口服与黄芪注射液静滴配合腹膜透析治疗脾肾气(阳)虚型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62例,并设对照组,分别观察患者腹膜透析效能,以及患者营养状况、慢性炎症水平和心脏超声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提高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血红蛋白水平、降低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腹膜透析效能和腹膜转运特性无明显影响。结论:黄芪有助于提高脾肾气(阳)虚证型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降低炎症水平,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5.
肾特康配合腹膜透析治疗3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肾特康配合腹膜透析治疗3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观察叶任高,任国辉,杨永铭,李惠群,李小萍,孙建实笔者用中药肾特康胶囊配合腹膜透析(腹透)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结果能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60例符合透析指征的非可逆性慢...  相似文献   

16.
腹膜透析是利用腹膜浓度梯度和渗透梯度,通过弥散和渗透原理以清除机体代谢废物和潴留过多的水分。腹透导管植入术是膜膜作为半透膜,向腹腔内注入透析液,借助两侧的毛细血管内血浆及腹膜腔内的透析液中的溶质排除废物和水分,导管植入术成功与否及术后护理直接关系到能否进行腹膜透析。我科从2010年5月2011年5月共做腹膜透析植管术60例。腹透导管植入术55例采用标准的Tenckhoff直管。5例采用鹅颈管,现将60例导管植入术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是治疗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的一种重要方法,具有价格低廉、操作简便、患者可在家中自行透析等优点,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缓解医院工作压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尤其适用于心肺功能差,无法耐受血液透析和建立动静脉瘘困难者[1]。大量透析登记资料显示,腹膜透析开始前3 a患者的存活率优于血液透析患者[2],并且越来越多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将腹膜透析作为首选治疗。尽管近年来腹膜透析技术有了较大的改进,但CAPD患者生存率仍较低。本文旨在综述CAPD患者退出腹透的原因及护理进展。1腹膜透析退出的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8.
《辽宁中医杂志》2017,(10):2097-2100
目的:探讨尿毒康合剂对腹膜透析患者的透析效能及腹膜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符合标准的终末期肾脏病腹膜透析患者82例,为2013年7月—2015年11月的病例。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按随机对照设计、根据入选标准分为两组,分别41例,对照组采用维持性腹膜透析方案;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尿毒康合剂治疗,均持续治疗3个月。治疗前和治疗3月时测定腹透液FN、TGF-β1值及血清HMGB-1、Hs-CRP、IL-6值,将Vu、RRF、KT/V、Vd作为评价透析效能的指标,同时对比两组间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两组治疗3月时腹透液FN、TGF-β1值降低,腹透液Vu、RRF、KT/V降低,Vd升高,血清HMGB-1、Hs-CRP、IL-6值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治疗3月时腹透液FN、TGF-β1值较低,腹透液Vu、RRF、KT/V较低,血清HMGB-1、HsCRP、IL-6值较低(P0.05);对照组有效率73.17%低于研究组90.24%(P0.05)。结论:尿毒康合剂能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的透析效能,延缓肾功能恶化,具有抑制腹膜纤维化和肾脏微炎症的作用,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膜透析并发真菌性腹膜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对间歇腹膜透析法 (IPD)和连续性非卧床性腹膜透析(CAPD)并发真菌性腹膜炎患者47例,用鱼腥草注射液加入腹透液中进行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47例均系住院患者,其中男24例,女23例;年龄在22岁~62岁之间.平均年龄48岁。病人均在我院行外科手术插腹透管.均并发真菌性腹膜炎。2 治疗方法2.1药物 鱼腥草注射液2ml/支(含鱼腥草生药2g,河南省固始制药厂)。腹透液100ml/袋(上海长征制药厂)。2.2 使用方法 每天早晨腹透冲洗3次,然后在每1000ml腹透液中加鱼腥…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含红花腹透液对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效能的影响。方法: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腹膜透析治疗,治疗组每日于第3周期用含红花腹透液治疗。结果:治疗组尿素清除指数、肌酐清除率与超滤量指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腹透液中加入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能够提高腹膜透析效能,增加超滤量,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