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肾炎     
0240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附5例报告曹肇慧等天津医药8(11):653,1980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又称恶性肾炎。文中报道了天津医学院20年来收治较典型的5例:发病年龄为9~29岁,平均17岁,于2~7月间发病。2例无感染史,1例1年前患结核,2例有发烧、咽痛史;5例均有肾衰竭,临床表现有蛋白尿、血尿、突发少尿(或无尿)、于发病3天~8周末就诊时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肾损害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肾损害的临床表现、免疫学特点、肾脏病理改变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女60例,男2例,平均年龄(36.8±10.7)岁]伴肾损害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肾脏病理特征及预后. 结果:88.1%患者尿渗量减低,49例(79%)存在肾小管酸中毒(RTA),其中Ⅰ型44例(89.8%),Ⅱ型2例(4.1%),Ⅲ型3例(6.1%).47例(75.8%)存在低钾血症,9例(14.5%)存在肾性尿崩症,1例(1.6%)存在Fanconi综合征.43例(69.4%)有蛋白尿,尿蛋白0.42~7.51 g/d[平均(1.17±1.16)g/d],其中41例(95.3%)尿蛋白<2g/d,均为小管性蛋白尿,2例(4.7%)尿蛋白>3.5 g/d,4例(6.5%)有镜下血尿,9例(14.5%)存在慢性肾功能不全.45例(72.6%)存在高球蛋白血症.血清自身抗体阳性率高低依次为:抗SSA(86.0%),ANA(77.4%),抗SSB(52.6%),RF(39.5%),抗心磷脂抗体(21.6%),抗RNP抗体(15.3%).肾脏病理56例为间质性肾炎,其中6例伴系膜增生及IgA沉积,2例伴肾小球膜性病变,6例肾小管间质及小球基本正常.56例平均随访(37.5±38.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1个月),5年、10年人肾存活率均为100%. 结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肾损害以尿浓缩功能减低和RTA伴低钾血症最为常见,肾脏病理主要为间质性肾炎,少部分患者可有系膜增生伴IgA沉积、肾小球膜性病变,远期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隐匿性肾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我们于2000~2003年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该病130例,取得满意疗效. 临床资料:所有病人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1)轻至中度蛋白尿和(或)肾小球性血尿;(2)无水肿、高血压和肾小球滤过率减少;(3)或在体检时偶然发现;(4)排除继发性隐匿性肾炎综合征;(5)如仅有蛋白尿,可称为单纯性蛋白尿,如仅为血尿,可称为单纯性血尿.130例病人中,男性62例,女性68例;年龄8 ~68岁,病程2周至3年;血尿并蛋白尿50例,单纯蛋白尿42例,单纯血尿38例;肾阳虚(含脾肾气虚、气阴两虚及无证可辩的单纯蛋白尿)72例,肾阴虚(包括无症可辩的单纯血尿)58例.  相似文献   

4.
非IgA性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诊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IgA性系膜增殖性肾炎发生率在美国较低,仅占因轻度蛋白尿;肾病综合征,血尿及氮质血症而作肾活栓病人的5%~10%,但国内本病则较常见,北京医科大学报告占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24.7%而南方似乎更多,我们的资料占37%。本病青年多见,男稍多于女。临床表现国外报告绝大多数为无症状性蛋白尿、镜下血尿、大量蛋白尿(肾病综合征范围)伴或不伴镜下血尿,1/3的病人有轻度高血压,25%~50%的病人诊断时已有轻~中度氮质血症,个别病人可有尿红细胞管型或肉眼血尿;血清补体水平,免疫球蛋白、抗核抗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临床病理及预后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目的:分析114例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患者的临床、病理、免疫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1996年12年间,114例原发性FSGS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免疫病理特点,以及其中45例长期随访结果. 结果:1985~1996年12年间,原发性FSGS占同期肾活检的2.62%,平均发病年龄28.54±12.34岁.临床表现为蛋白尿者占93.0%(肾病综合征范围蛋白尿占21.9%),血尿51.8%(肉眼血尿14.9%,镜下血尿36.8%),高血压43.8%.肾活检时已发生肾功能不全者占47.4%,随访中22.2%发展至尿毒症,激素治疗有效率小于10%.肾功能不全者与肾功能正常者相比,前者高血压更为常见(P<0.05),小管间质病变重[尿渗量明显降低(P<0.05),尿溶菌酶升高(P<0.001)].肾小球全球硬化的比率显著升高(P<0.001),节段性硬化病变更为明显,并伴有更为显著的小管间质损伤,大量炎细胞浸润. 结论:①原发性FSGS好发于中青年,病程隐匿,进展较快;②临床上蛋白尿最为常见,其次是血尿,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高血压,肾小球全球/节段性硬化及肾小管间质病变,肾组织细胞浸润的程度与预后相关;③对激素治疗反应差,临床治疗应着重控制高血压,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6.
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一侵犯全身的多系统受累疾病 ,常累及肾脏引起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 ,肾功能衰竭是这类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狼疮肾炎大都有程度不等的蛋白尿或血尿[1] ,如何早期观察肾脏受损状况 ,我们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了 5 0例SLE患者尿中微量白蛋白 (Alb)和IgG含量 ,并与活动期及非活动期患者相比较 ,旨在探讨尿白蛋白和IgG的含量与狼疮肾炎早期肾脏改变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 5 0例 ,男性 10例 ,女性 40例 ;年龄 1…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导应用环磷酰胺治疗全身性红斑狼疮(SLE)的七年经验。42个住院病人,女性37例,男性5例。发病年龄为15~62岁,15~30岁者占71%,83%病例血中狼疮细胞反应阳性,80%病例有高丙种球蛋白血症,85%病例血沉率升高(超过40毫米/小时),55%病例有贫血(血红蛋白低于10克/100毫升),30%病例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少于100,000/立方毫米),25%病例白细胞减少(白细胞少于4,000/立方毫米),77%病例尿检查异常,6例表现为典型的肾病综合征。对31例有显微血尿及/或显著蛋白尿的患者进行了肾活检,结果2例正常,10例为狼疮性肾小球炎,呈轻度局灶性基底膜增厚及增生性改变;19例为狼疮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球严重受累伴有肾小管和间质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1989~1998年,我们收治过敏性紫癜患儿102例,其中紫癜性肾炎20例,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4例、女6例,年龄除1例2岁外,余为5~12岁。发病时间为3~5月份11例,9~11月份9例。临床表现为镜下血尿17例,蛋白尿1例,浮肿19例,高血压3例,氮质血症2例。其中只有镜下血尿5例,无症状性蛋白尿+血尿11例,肾病综合征+血尿3例,肾病、肾炎综合征+肾功能不全1例。经给予控制感染、抗凝、激素(应用强的松,重症静滴地塞米松)、中药及对症治疗,对15例患儿进行了1~10年随访,除1例肾…  相似文献   

9.
22年肾活检资料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65,自引:5,他引:60  
目的了解我国肾脏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病理类型与临床表现间的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1979年1月~2000年10月10002例因肾脏疾病而行肾活检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及临床表现.结果本组患者行肾活检时的平均年龄31.4±13.0(范围1~78)岁,男性5654例(56.5%),女性4348例(43.5%).男性占本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63.4%,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34.4%,遗传性和先天性肾脏疾病的52.5%,小管间质性疾病的57.2%,新发现和罕见肾脏疾病的73.3%,终末期肾脏疾病的62.5%,未分类肾脏疾病的64.6%.新月体肾炎和狼疮性肾炎(LN)均以女性发病为主(分别为62.5%,85.0%),余均以男性占多数.肾脏病患者的高发年龄段为20~39岁.其中IgAN、MsP、FSGS、IgMN、MPGN、LN、CREGN和抗GBM肾炎最多见于20~29岁,EnPGN、HSPN为13~19岁,MN为30~39岁,骨髓瘤和血管炎为40~49岁,DN和淀粉样变性为50~59岁.本组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尿检异常型(Uab)(41.75%),以下依次为肾病综合征(NS)(26.37%)、肉眼血尿型(GH)(13.93%)、慢性肾衰(CRF)(7.68%)、高血压型(HT)(5.18%)、急性肾衰(ARF)(3.02%)、急性肾炎综合征(ANS)(1.17%)、急进性肾炎综合征(RPGN)(0.90%).NS患者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系膜增生性病变(MsP)(29.3%)和膜性肾病(16.0%),Uab为IgAN(29.6%)和MSP(22.0%),ANS为EnPGN(76.9%),ARF为急性间质性肾炎(20.8%)和急性肾小管坏死(16.1%),RPGN为新月体肾炎(54.0%),  相似文献   

10.
急进性肾炎(rapidly progressive glomerulonephritis,RPGN)于1942年首先由Ellis进行了临床描述。其后,1966年Heptinstall进一步为之下了病理诊断的定义。文献也有称之为“亚急性肾炎”、“急性少尿性肾炎”、“无尿性肾炎”及“恶性肾炎”等。该病可分为继发性及原发性两大类,前者包括肺出血肾炎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及韦格内肉芽肿等。本文将只着重讨论原发性RPGH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诊断临床表现本病好发于中年男性。部分有前驱呼吸道感染者起病较急,但多隐袭起病。病情进展急骤,临床上除具备血尿(100%病例有血尿)、蛋白尿、浮肿及高血压等急性肾  相似文献   

11.
狼疮肾炎的病理与临床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狼疮肾炎的病理改变与临床的联系。方法 对4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患者行肾活检,并进行病理分型,分析各病理类型的临床特点。结果 Ⅱ、Ⅲ、Ⅳ型狼疮肾炎常呈现出临床活动,Ⅴ型临床上呈现非活动状态;Ⅳ型血尿、肾功能不全发生率高,Ⅴ型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肾脏病理急性活动指数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活动指数及抗dsDNA抗体滴度无相关性。结论 狼疮肾炎的病理改变与临床表现有一定联系,但二者之间不平衡  相似文献   

12.
<正>肾损害是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常见并发症,临床表现为无症状性血尿或蛋白尿、肾病综合征、急性肾炎综合征、急进性肾炎等,病理类型亦呈现多样化,包括膜性肾病、新月体肾小球肾炎、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1]。2011—2016年,我院收治了3例以过敏性紫癜肾炎为首发表现的IE患者,复习文献资料发现国内尚无同类病例报告,现将3例IE合并过敏性紫癜肾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治过程及预后情  相似文献   

13.
迟发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及血清免疫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迟发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血清免疫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迟发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特征、免疫学特征,并与非迟发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迟发组系统性红斑狼疮从发病到确诊时间(3.0个月至20年,平均56.1个月)与非迟发组(1周至7年,10.5个月)比较,明显延长(P<0.05)。迟发组确诊时病情活动指数(4~15分,平均12分)比非迟发组(7~26分,平均21分)低(P<0.05)。迟发组皮疹、光过敏、肾损害的发生率分别为18.5%、11.1%、25.9%,比非迟发组(50%、27.7%、61.2%)少见(P<0.05),而关节炎、继发性干燥综合征发生率分别为77.7%、44.4%,高于非迟发组(53.9%、9.2%,P<0.05)。迟发组抗SSA抗体、抗SSB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1.8%、25.9%,明显高于非迟发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迟发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起病隐匿,病情发展慢,损害轻,在临床表现和血清免疫学检查有其特征。  相似文献   

14.
不同类型IgA肾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12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IgA肾病(IgAN)患者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59例IgAN患者。根据其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将其分为孤立性镜下血尿型、尿检异常型、反复发作肉眼血尿型、血管炎型、大量蛋白尿型、高血压型等七型。对各类型患者进行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的回顾性分析。结果:IgAN患者759例,平均起病年龄(30·0±10·0)岁,男女性别比为0·98:1。其中,孤立性镜下血尿型占2·8%,反复发作肉眼血尿型13·2%,尿检异常型42·9%,新月体型7·2%,大量蛋白尿型10·9%,高血压型18·9%。各类型IgAN患者的临床表现有显著不同:孤立性镜下血尿型以镜下血尿为唯一临床表现,临床表现较轻。尿检异常型为IgAN中最多见的一种类型,47%的患者在体检中发现,因而起病隐匿。反复发作肉眼血尿型起病年龄为24岁,与平均年龄相比差异显著(P<0·001),69%的患者在起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腹泻等前驱症状。血管炎型以血尿为主要临床表现,起病时常合并有大量蛋白尿[(3·35±2·90)g/24h],肾功能不全(SCr1·23±1·05)mg/dl。大量蛋白尿型青年男性多见,起病即表现为大量蛋白尿[(5·26±3·37)g/24h],与其他各型相比有显著区别(P<0·05),常合并有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等预后不良因素。高血压型亦以男性多见(男∶女1·87∶1),与平均男女比例相比有显著区别(P<0·001),起病年龄平均为33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63.2%的患者起病即有肾功能损伤。结论:不同类型IgAN在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等方面均有显著不同,提示它们在发病机制、治疗方法上均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5.
近 3年来 ,我院对过敏性紫癜 ( HSP)患者检测尿液微量蛋白 ,即 β2 -微球蛋白 ( β2 - MG)及 α1-微球蛋白( α1- MG)含量 ,以期早期发现紫癜性肾炎 ( HSPN) ,进而预测 HSP患者预后并指导治疗。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选择已确诊的 55例 HSP住院患者 ,其中男 38例 ,女 17例 ;年龄 10~ 4 0岁 ,平均 2 3.5岁。临床表现为出血性皮疹、关节疼痛及胃肠道症状等 ,其中15例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及肾功能异常 ;4 0例尿化验检查及血肌酐等均正常。另设正常对照组 50例 ,男 38例 ,女 12例 ,年龄 10~ 4 0岁 ,平均 2 4岁。以上二组均采用放免分析…  相似文献   

16.
紫癜性肾炎临床病理与预后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分析了成人41例紫癜性肾炎(HSP)患者临床分型、病理与预后的关系,将其分为反复发作性肉眼血尿型(R-GH),尿检异常型(Uab),肾病综合征型(NS),高血压型(HT),急进性肾炎型(RPGN)5型。而以Uab、HT型多见。按HSP的病理改变分为Ⅰ~Ⅵ级,25例远期随访(范围10~92个月;X42.1个月)结果显示:临床上高血压与大量蛋白尿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而反复肉眼血尿则显示预后良好,50%Ⅳ~Ⅵ级病变者治疗无效,进入临床分级C、D级。作者认为肾活检不仅有助于HSP的诊断,而且是了解预后的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17.
回顾性分析克林霉素导致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旨在提高对克林霉素相关肾损害的认识.方法:2008年8月~2011年3月间,选取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全军肾脏病研究所22例克林霉素治疗后出现AK1患者,均无明确慢性肾脏疾病史,排除容量、感染、尿路梗阻等因素导致的AKI.结果:(1)一般情况:22例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9例,年龄范围20~ 70岁,平均(44.46±11.53)岁,使用克林霉素治疗的病因包括上呼吸道感染、牙痛和无菌手术后常规预防性抗感染治疗等,通常剂量0.5~0.75g,2次/d.(2)临床表现:AKI发病距用药的中位时间为1d (0.5h~4d),常见首发症状包括:恶心、呕吐、上腹不适(54.55%),腰痛(22.73%),腹痛(22.73%)和水肿、胸闷(13.64%)等;少尿和无尿患者分为13例(59.09%)和7例(31.82%),16例(72.73%)有发作性肉眼血尿,仅3例(13.64%)和1例(4.55%)用药后有发热和皮疹.(3)辅助检查:16例(72.73%)有轻~中度贫血,无1例嗜酸细胞增多.尿检以少量蛋白尿(0.44 ±0.35) g/24h为特点,3例存在大量均一型血尿( 355~12 500) 万/ml,仅1例尿嗜酸细胞增多(100个/ml).肾小管功能受损的指标包括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视黄醇结合蛋白、溶菌酶、胱抑素C等均明显升高.克林霉素淋巴细胞转化试验阳性率为81.25%(13/16).(4):肾活检病理:18例接受肾活检者肾组织免疫荧光检查均阴性,组织学示肾小球病变轻微,但肾间质单核细胞浸润和肾小管炎明显;16例(88.89%)患者病理诊断急性间质性肾炎,2例(11.11%)则诊断急性肾小管坏死.(5)治疗:16例(72.73%)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19例(86.36%)短期口服泼尼松(30 mg/d).(6)预后:13例少尿患者在7~14d后尿量增多,出院时均摆脱肾脏替代治疗.出院后1个月除1例血清肌酐(SCr)仍异常外(137 μmol/L),其余恢复正常,半年后复查SCr全部患者均正常.结论:克林霉素导致肾脏损害的临床突出表现为发作性肉眼血尿和少尿性AKI,罕见以往认为常见的发热、皮疹及嗜酸细胞增多等临床表现,肾小管功能损伤明显,淋巴细胞转化试验阳性率高.多数患者肾活检组织学改变符合AIN,70%患者需要肾脏替代治疗,但近期肾功能恢复良好,其对远期预后的影响尚有待长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8.
既往一般认为新月体性(crescentic)肾炎预后一定很差。近年来虽然此类肾炎死亡率仍相当高,但由于采用了抗凝、免疫抑制剂、大剂量类固醇以及透析、血浆置换等疗法,已使其预后改善不少。作者对近10年来的66(儿童22、成人44)例新月体性肾炎进行了研究。包括病因不明者43例,链球菌感染后1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9例,结节性多动脉炎及过敏性紫癜各2例。凡新月体占50%以下者列为Ⅰ组(23例);50~80%者为Ⅱ组(24例);大于80%者为Ⅲ组(19例)。临床表现主要为急性发作性少尿、无尿、通常伴有数日至数周肉眼血尿。约1/5患者具有肾病综合征。大部分病例,特别是Ⅱ和Ⅲ组的患者血尿素氮及肌酐升高,血压亦升高。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隐匿性肾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我们于2 0 0 0~2 0 0 3年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该病130例,取得满意疗效。临床资料:所有病人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1)轻至中度蛋白尿和(或)肾小球性血尿;(2 )无水肿、高血压和肾小球滤过率减少;(3)或在体检时偶然发现;(4 )排除继发性隐匿性肾炎综合征;(5 )如仅有蛋白尿,可称为单纯性蛋白尿,如仅为血尿,可称为单纯性血尿。130例病人中,男性6 2例,女性6 8例;年龄8~6 8岁,病程2周至3年;血尿并蛋白尿5 0例,单纯蛋白尿4 2例,单纯血尿38例;肾阳虚(含脾肾气虚、气阴两虚及无证可辩的单纯蛋白尿) 72例,肾阴虚(包括…  相似文献   

20.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具有多种自身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SLE几乎都可发生肾病变,若出现血尿、蛋白尿、管型尿、即可诊断狼疮肾炎。我们1998~2004年采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36例重症狼疮肾炎,取得较好的疗效。在治疗过程中进行了仔细观察及加强护理,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