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豚鼠肠系膜下神经节(IMG)及其支配的结肠段联合标本上,用微电极进行胞内记录。结果表明:①肠段预置张力为零时,约50%IMG 细胞有自发的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EPSP)活动,但无慢突触电位活动;②扩张肠管除30%受试细胞出现f-EPSP或背景f-EPSP增加外,有46%的细胞出现缓慢的去极化电位;③扩张结肠引起IMG 细胞去极化期间,串刺激腹下神经诱发的迟慢兴奋性突触后电位(ls-EPSP)幅值增大;④牵拉肠管,仅在38%受试细胞诱发f-EPSP或背景f-EPSP增加。提示:从远段结肠到IMG存在有胆碱能和非胆碱能机械感觉径路。牵拉纵肌和扩张环肌是这一径路的适宜刺激。  相似文献   

2.
3.
银杏叶总黄酮对豚鼠肠系膜下神经节细胞ls-EPSP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银杏叶总黄酮(TFG)对交感神经节细胞迟慢兴奋性突触后电位(ls-EPSP)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细胞内记录技术和离体神经节灌流。结果豚鼠肠系膜下神经节(IMG)细胞静息电位为(-53·1±6·5)mV(n=54);重复电刺激(10V,1ms,20Hz,4s)与IMG相连的腹下神经,在IMG有61·1%(33/54)的细胞可诱发ls-EPSP,其电位的幅度与时程分别为(7·7±1·8)mV和(97·4±17·4)s(n=33);用TFG(100~500mg/L)灌流,其中有78·8%(26/33)细胞的ls-EPSP出现抑制,幅度与时程均表现降低和缩短,且表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另有21·2%(7/33)的细胞无明显反应。由TFG引起的ls-EPSP抑制可被低钙/高镁Krebs液可逆性阻断,但不受胆碱或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影响;亦可被低钠(58mmol/L)、高钾(20mmol/L)的Krebs液和河豚毒(10μmol/L)所增强,并可被四乙基铵(1mmol/L)所减弱。结论TFG可不同程度抑制IMG内大多数细胞的ls-EPSP,其作用离子机制可能与Na+内流减弱和K+外流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介绍一种利用豚鼠肠系膜下神经节(IMG)—结肠段联合离体标本进行神经节细胞内电位与肠段纵肌或环肌舒缩运动二者同步记录的方法。同一装置还可用于观察牵拉纵肌或扩张环肌所引起神经节细胞电活动的变化。结果提示,肠系膜下神经节及其所支配的结肠段在离体条件下依然能完成以胆碱能传递为主要中介的短反射调节,其紧张性活动的效应主要在于抑制环肌收缩。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离体大鼠颈上神经节烟碱传递的影响.方法:应用细胞内生物电记录技术观察了EGb761给药前后,离体大鼠颈上神经节f-EPSP的幅值、膜电位、膜电阻、Ach和Carb引起的膜除极化反应及高钙易化f-EPSP的幅值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在10-6~10-3g/L浓度下,EGb761能可逆性地部分或完全地抑制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EPSP),抑制作用在高钙溶液中仍然存在,但不影响外源性乙酰胆碱(Ach)和氨甲酰胆碱(Carb)引起的膜除极化反应;EGb761单独灌流对细胞膜电位、膜电阻无明显影响.结论:10-6~10-3g/L的EGb7611对离体大鼠颈上神经节突触烟碱传递的抑制作用与突触前机制有关,可能抑制了突触前膜的钙离子内流.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在豚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I/R)过程中,银杏内酯B(GB)对豚鼠离体腹腔神经节(CG)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30只豚鼠随机分为三组,正常组、I/R组和I/R+GB组(2.5×10-4 mol/L).建立豚鼠肠I/R模型,通过细胞内生物电记录和应用HE染色技术观察GB对CG神经元的保护作用.结果 模型组动物CG神经元损伤.胞内记录表明GB可不同程度地改善并恢复CG神经元的生理功能,使细胞膜电位趋于稳定;给予去极化方波刺激后,在正常组有70.1%(61/87)细胞产生动作电位,I/R组仅有12%(3/25)产生动作电位,I/R+GB组有42.4%(20/48)细胞发生去极化,31.2%(15/48)细胞产生动作电位(P<0.05).HE染色观察,在灌流GB后,CG神经元数量明显多于I/R组(P<0.05).结论 银杏内酯B在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对豚鼠离体CG神经元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肠系膜下神经节—远端结肠的形态与功能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肠系膜下神经节 (inferior mesenteric ganglion,IMG)属交感神经节中的椎前神经节 ,位于脊柱前方的同名动脉根部附近 ,通常与四组神经连接 ,即节间神经 (intermesentericnerve,IN)、腰内脏神经 (splanchnic nerve,SN )、腹下神经(hypogastric nerve,HN)、结肠神经 (colonic nerve,CN ) ,其中结肠神经将其与远端结肠连于一体 ,构成肠系膜下神经节 -远端结肠 (IMG- distal colon)联合模型的基础。近年研究表明 ,IMG不单纯是中枢神经系统向外周效应器传递信息的中继站和节后神经元的聚合体 ,也不仅可接受来自脑和脊髓的兴奋 ,而且还能接…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全结肠腔内压力测定、结肠运输功能试验和术中探查三者相结合方法,对慢运输结肠段进行定位研究,以达到治疗结肠慢运输型便秘(STC)的目的。方法 21例STC手术患者中,12例采取三者相结合的方法对病变结肠段作出了较准确的定位,根据定位对4例施行了升结肠 横结肠切除,3例横结肠切除,5例横结肠 降结肠 乙结肠切除。结果 12例患者均达到治愈目的,无便秘复发、顽固性腹泻及明显腹胀。结论 全结肠腔内压力测定、结肠运输功能试验和术中探查三者相结合的方法对慢运输结肠段的定位有较好的指导意义。通过选择性结肠段的切除即可避免复发便秘和顽固性腹泻的发生,又可保留部分结肠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大鼠体外远段结肠的运动模式及其特征。方法:用时空图记录35只SD大鼠离体远段结肠的运动模式和药物干预下的神经源性和肌源性特征。结果:在大鼠远段结肠中观察到节律性运动复合波、微小波、分节运动和长距离收缩运动(LDC),LDC到达远段结肠与其他运动模式形成不同组合。河豚毒素和利多卡因阻断远段结肠LDC,改变节律性运动复合波,促进微小波活动,进而引发分节运动;继之加入的氯贝胆碱诱发长时程LDC样运动和强有力的远段结肠逆向收缩。L-硝基精氨酸可阻断LDC,改变远段结肠的运动复合波形式。结论:大鼠远段结肠参与LDC发生,尚可见节律性运动复合波、微小波、分节运动和逆向收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