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肖瑜  余伟波 《光明中医》2014,(9):1846-1847
目的通过对82例老年人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脉象变化进行分析、归纳,并初步探讨与年龄、椎体压缩程度、西医相关生化客观指标的关系,从而为中医辨证用药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对在我院60岁以上82例符合标准患者的脉象进行观察,可将其大致分为沉细、弦细、涩脉、弦紧四种脉象,并分别从年龄组、椎体压缩程度、血红蛋白、心率比较脉象之间的差别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60-70岁患者,以涩脉为主,其次是弦紧脉;70-80岁患者是以沉细脉为主;80-90岁患者则弦细脉为主。弦紧、涩脉脉象的老年人比弦细、沉细脉象的老年人血红蛋白平均值值要高,彼此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另外,弦紧与涩脉之间和弦细与沉细脉象之间的血红蛋白平均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弦细、沉细脉象的老年人多具有轻度贫血[1];对于弦紧、弦细脉象的患者的平均血压值大于涩脉、沉细脉象患者的血压值,另外对于弦紧、弦细脉象患者多伴有高血压病史;椎体压缩不到1/3以沉细脉象为主,椎体压缩在1/3-1/2是以涩脉为主,椎体压缩在超过1/2是以弦细脉象为主;结论患者脉象变化与年龄、椎体压缩程度、西医相关生化客观指标均相关,临床上可根据患者脉象变化初步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并指导患者中药辨证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统计近30年相关文献中动脉硬化闭塞症舌脉象的分布情况,并分析近9年来临床439例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舌脉象分布情况,研究舌脉象在动脉硬化闭塞症中医辨证论治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对近30年与动脉硬化闭塞症相关文献中的舌脉象进行描述记录,回顾首诊为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439例,提取其舌脉象进行记录,应用统计学软件对舌相及脉象进行频次分析。结果文献中出现前3位的舌色为:舌红、舌淡、舌暗;前5位脉象为:沉脉、细脉、弦脉、涩脉、迟脉。临床病例中出现前3位舌色为:舌暗、舌红、舌紫;脉象出现频率前5位的症状依次为:弦脉、细脉、沉脉、滑脉、涩脉。结论文献及临床实际病例中舌脉象分布略有差异,但舌象、脉象变化可较客观地反映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疾病主要证候特点及临床规律,为中医辨证动脉硬化闭塞症辨证论治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统计近30年相关文献中动脉硬化闭塞症舌脉象的分布情况,并分析近9年来临床439例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舌脉象分布情况,研究舌脉象在动脉硬化闭塞症中医辨证论治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对近30年与动脉硬化闭塞症相关文献中的舌脉象进行描述记录,回顾首诊为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439例,提取其舌脉象进行记录,应用统计学软件对舌相及脉象进行频次分析。结果文献中出现前3位的舌色为:舌红、舌淡、舌暗;前5位脉象为:沉脉、细脉、弦脉、涩脉、迟脉。临床病例中出现前3位舌色为:舌暗、舌红、舌紫;脉象出现频率前5位的症状依次为:弦脉、细脉、沉脉、滑脉、涩脉。结论文献及临床实际病例中舌脉象分布略有差异,但舌象、脉象变化可较客观地反映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疾病主要证候特点及临床规律,为中医辨证动脉硬化闭塞症辨证论治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陈聪  洪静  郭睿  刘璐  王忆勤 《辽宁中医杂志》2019,46(10):2076-2079
弦脉是众多脉象中指下感觉较为明确的脉象,古人对弦脉有较为丰富的论述,现代医家运用新的研究方法对弦脉亦有了新的认识。弦脉对于肝胆病、高血压病、冠心病等有重要的提示性诊断作用。通过收集历代医家有关于弦脉记载的文献资料,整理古今医家对弦脉的脉象特征、形成机理、诊断意义等方面的认识,有助于进一步探索弦脉的临床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5.
1.以脉象揭示某一病证 《痉湿暍病篇》有:“夫痉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疟病篇》:“疟脉自弦……。”《水气病篇》:“脉得诸沉,当责有水”;“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等均为以脉示病,辨证的典型。指出紧如弦的脉主痉病;弦脉主疟病;沉脉或沉小脉主水。再如“腹满脉微弦”,“寒疝脉弦紧”等亦是以脉象揭示病证的。 2.以脉象鉴别病证异同 (1)辨病名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篇》:“脉数虚者为肺痿,数实者为肺痈”。肺痿、肺痈的病变部位虽均在肺,但肺痿是肺的津液过度耗损,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临床常见脉象的分布情况,为脉象客观化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调查和分析了全国23个省市、55家单位的156位高级职称中医师在临床诊脉过程中的体会。结果:(1)156位中医师临床体会过的脉象按出现频次由高到低排在前十位的依次为弦脉、数脉、沉脉、滑脉、迟脉、浮脉、细脉、结脉、代脉、虚脉;(2)110位中医师认为临床常见的脉象按出现频次由高到低排在前十位的依次为弦脉、数脉、滑脉、沉脉、浮脉、细脉、迟脉、虚脉、缓脉、结脉;(3)130位中医师描述的涩脉特征涉及不流利、脉形细、脉率慢、脉律不齐、脉力不足、脉位沉、脉形短等8个方面的特征;(4)117位中医师描述的紧脉特征涉及紧张度甚于弦脉、有力、脉率偏快、脉位偏浮等四个方面的特征。结论:为进一步研究脉象客观化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医临床常见脉象分布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临床常见脉象的分布情况,为脉象客观化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调查和分析了全国23个省市、55家单位的156位高级职称中医师在临床诊脉过程中的体会。结果:(1)156位中医师临床体会过的脉象按出现频次由高到低排在前十位的依次为弦脉、数脉、沉脉、滑脉、迟脉、浮脉、细脉、结脉、代脉、虚脉;(2)110位中医师认为临床常见的脉象按出现频次由高到低排在前十位的依次为弦脉、数脉、滑脉、沉脉、浮脉、细脉、迟脉、虚脉、缓脉、结脉;(3)130位中医师描述的涩脉特征涉及不流利、脉形细、脉率慢、脉律不齐、脉力不足、脉位沉、脉形短等8个方面的特征;(4)117位中医师描述的紧脉特征涉及紧张度甚于弦脉、有力、脉率偏快、脉位偏浮等四个方面的特征。结论:为进一步研究脉象客观化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陈涛  陈茂华  梁嵘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5):1236-1238
运用中医医案OLAP系统,对4400例名医医案的脉象进行概率统计及与病因病机、病证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表明,脉象中复脉的出现频率要远大于单脉.两者之比为4.27:1.在单脉病案中以细脉、弦脉、数脉、沉脉、滑脉、弱脉、浮脉、濡脉出现的频率最高;在复脉病案中则以沉细脉、弦滑脉、弦数脉出现的次数较多;迟脉不是寒证主脉;数脉在外感病中也主风证;虚证多细脉;弦脉为肝胆病的主脉,且湿热为患亦多见.  相似文献   

9.
目的:沉脉是临床中常见的脉象,而仲景对脉诊的运用颇为灵活,独具匠心,时至今日,仍为临床脉诊运用之典范,在辨证意义上也有很多特殊之处。故本论文期望通过整理《伤寒论》中该方面的条文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使仲景脉法能够更好的运用于临床。方法:本论文全面的整理了《伤寒论》中涉及沉脉的所有条文,并从生理性沉脉和病理性沉脉两个方面对其临床意义进行了探讨。结果:沉脉主里证。并可分为里阳虚证、营血不足、痰饮病、水热互结、瘀血内结、里有积滞、邪热内扰七种证型。结论:仲景脉法博大精深,系统整理《伤寒论》中有关脉法的条文,必能提高中医的临床疗效,更好的为人类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脉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366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观察,发现治疗前冠心病可见脉象有12种,分别为:弦脉、滑脉、沉脉、迟脉、缓脉、细脉、弱脉、涩脉、数脉、结脉、代脉、促脉,治疗后以弦脉、滑脉为主,并进一步讨论了其对于判断冠心病的病性病位、指导辨证施治及推断预后转归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对清代医家吴瑭所著《温病条辨》中主要以脉象为用方凭据的18种脉象与方剂之对应关系进行整理、分析,即浮脉-银翘散,浮洪脉-白虎汤,沉数有力-大承气汤,沉数无力-二加减复脉汤,左脉沉-加减桃仁承气汤,右寸大-清营汤去黄连,左寸盛-栀子豉汤,右寸实大-宣白承气汤,有脉洪数-麻杏石甘汤,左脉弦-青蒿鳖甲汤,右脉弦-加减泻心汤,弦紧脉-大黄附子汤等.以冀为临床合理应用温病方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对清代医家吴瑭所著《温病条辨》中主要以脉象为用方凭据的18种脉象与方剂之对应关系进行整理、分析,即浮脉-银翘散,浮洪脉-白虎汤,沉数有力-大承气汤,沉数无力-二加减复脉汤,左脉沉-加减桃仁承气汤,右寸大-清营汤去黄连,左寸盛-栀子豉汤,右寸实大-宣白承气汤,有脉洪数-麻杏石甘汤,左脉弦-青蒿鳖甲汤,右脉弦-加减泻心汤,弦紧脉-大黄附子汤等.以冀为临床合理应用温病方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脉象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指导临床辨证施治。方法:对25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脉象以及TNM分期脉象变化进行调查研究,探讨其脉象分布规律和形成机理。结果:25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脉象中,细脉出现次数最多,其次是弦脉、滑脉、数脉、沉脉等。非小细胞肺癌TNM分期脉象分布特征为:弦脉在非小细胞肺癌TNM分期中呈逐渐降低趋势,细脉呈逐渐增高趋势。结论:非小细胞肺癌脉象中细脉、弦脉、滑脉最为多见,结合临床症状,可以推断气虚、阴虚、痰湿是非小细胞肺癌发生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因素。非小细胞肺癌早、中期以标实为主,故弦脉多见,随着病情发展,标实转为次要方面,气阴两虚更为突出,所以,晚期弦脉减少,细脉增多。弦脉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多提示邪盛或病进。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归纳贫血性疾病的脉象特征。方法: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对976例贫血性疾病脉象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其主要表现形式及在贫血性疾病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贫血性疾病脉象主要以细脉、滑脉、弱脉、沉脉、弦脉多见。结论:贫血性疾病脉象具有特征性,可为临床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提供一些新的线索,值得临床借鉴运用。  相似文献   

15.
弦脉     
弦脉为具有独立意义之单因素脉象。弦脉的指感是脉管绷直、挺然指下、按之不移、端直以长。弦脉的客观形象描述是很重要的,如“状如弓弦”“琴瑟弦”“筝弦”“丝弦”等。弦脉是纲领脉之一,在弦脉的基础上,再加上相关因素,可以构成各种弦脉类派生衍化脉象。弦脉的兼脉有浮弦、沉弦、弦伏、弦数、弦迟、弦小紧、弦细、弦紧、弦紧微细等。弦脉可以与其他脉象或因素(如实、牢、革等脉)组合成某些脉搏有力的复合性质的脉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国医大师临床医案中心系疾病的脉象分布规律。方法:用Excel表格将搜集到的国医大师医案予以记录,记录要点为病证(或病名)、病因病机、初诊脉象及复诊脉象。记录完毕后,首先对脉象总体分布规律进行探讨,观察临床中脉象的分布规律,然后对心系疾病脉象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结论:中医难,难在识证。而识证的关键在于脉诊,脉诊可以定性、定位、定量、定势。脉诊乃四诊方法之一,在疾病的诊断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诊断疾病和判断疾病转归、预后的重要依据,历来为医家所重视。我们在漫长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脉诊为中心的辨证论治方法。通过对16位国医大师1 707例医案的分析,发现临床上因疾病复杂多变,患者的脉象多为复合脉或相兼脉,其中单一脉仅68例;在传统的28种脉中,细脉、弦脉、沉脉、数脉、滑脉及其相兼脉最为常见,其次为弱脉、浮脉、结脉、代脉、濡脉、缓脉等,从此结果来看,现代慢性消耗性疾病增多,虚证略多于实证。从119例心系疾病的医案中总结出细脉、沉脉、弦脉出现频次最多,其中细脉出现57次,沉脉出现41次,弦脉出现39次,其他脉象如弱脉、涩脉等交替出现,但总体频次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心系疾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性痴呆中医证候要素及分布规律。方法:通过查阅有关老年性痴呆的古代中医文献与现代治疗老年性痴呆的文献研究,将老年性痴呆和常见的伴随症状、体征组成中医证候要素调查表。结果:调查显示临床症状出现率最高的是健忘、神情呆滞、头懵头晕,其次视物模糊、腰酸膝软、行为古怪等,出现频率低的临床症状有肢体浮肿、小腹坠痛、肌肤甲错、两颧潮红等。舌象是以舌淡红、薄白苔为主,舌体及舌质多正常。脉象共有20种,单一的脉象有8种,两种组合的脉象有10种,3种组合的脉象有2种,弦脉和细脉在单相脉中最常见,弦细脉和细涩脉在复合脉象中出现率较高,还有一种沉细弱脉3者组合的脉象所占比例也较高。结论:此次分析归纳老年性痴呆的证候要素及分布规律将为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研究老年性痴呆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季节变化对脉象的影响。方法:将医师诊脉与ZM-IIIC型智能化脉象仪检测相结合,对1062例在校健康大学生进行脉象测定,然后对各种脉象在四季中出现的比率分别进行比较。结果:弦脉在春季出现的比率明显高于其它季节(P<0.01),沉脉在冬季出现的比率明显高于其它季节(P<0.01),迟脉、数脉、细脉、浮脉、滑脉、缓脉、实脉在四季出现的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洪脉则未出现。结论:季节变化与弦脉、沉脉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脉象春弦冬沉的理论与实际情况相符合,而夏洪秋浮的理论的实际意义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黄帝内经》以降相关文献的梳理,概述浮脉、沉脉的脉象特征与临床意义的发展轨迹,以正本清源,为脉象的规范化研究及指导临床实际提供一定依据。结果表明,现今所认识的浮脉、沉脉,无论从诊脉方法还是内涵,与古代尤其是《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中所记载的"浮""沉"脉不完全相同:1)古人认为浮脉、沉脉可以是生理脉象;2)古人用浮、沉表述疾病状态下脉位浅、深的动态变化;3)古人用静态的浮脉、沉脉反映人体的生理、病理特征。中医对浮脉、沉脉脉象特征及临床意义的认识是在发展中逐步完善的。  相似文献   

20.
弦脉是脉诊中常见的一种脉象,其形态特点是:端直以长,直上直下,如按琴弦。《素问·玉机真藏论》曰:“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临床上,弦脉有病理、生理之分。病理性弦脉多见于肝胆病、疼痛、痰饮、疟疾等证,如现代医学所说的高血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毒性肝炎等疾病中;生理性弦脉多见于四时平脉中的春脉,五脏平脉中的肝脉,常人平脉中的老人脉等。 笔者就在临床中所观察到的有关弦脉的生理病理脉象,作一归纳整理。1 病理性弦脉 笔者从1999年3月1日~2000年3月1日,对700例高血压病、600例老年慢性支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