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在2015年9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肱骨髁上骨折儿童中选出4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组,对照组患儿行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儿行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儿术后3个月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100%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7.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疗效确切,利于促进患儿骨折的愈合和肘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不稳定性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6例不稳定性肱骨骨踝上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3例。研究组患儿行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儿行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儿骨折恢复优良率为92.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不稳定性肱骨髁上骨折疗效较好,术后骨折恢复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35例GartlandⅢ型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术后石膏托外固定。结果:术后3~4周均获骨折临床愈合,按照Flynn肘关节临床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27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94.2%。均未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手法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疗效较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联合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联合手法复位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式手术复位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复位联合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可加快骨折愈合,恢复肘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行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行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结果:优良率观察组86.54%,对照组79.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1.92%,对照组6.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效果显著,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与对比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与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3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15例)和观察组(18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优良率、肘内翻发生率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4.44%(17/18),与对照组80.00%(12/15)相比显著较高,且组间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肘内翻发生率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等,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采用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的效果显著好于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且前者具有创伤少,住院周期短,费用低,功能锻炼佳等优点,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结合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5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例予手法复位结合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对照组15例予手术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观察治疗后第1周、4周、3个月、6个月后HSS肘关节评分、骨折愈合情况及并发症。结果:治疗4周后,优良率治疗组为70.0%,对照组为66.7%,治疗后3个月、6个月两组优良率均为100%,两组各时相点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结合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复位固定方式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结果:优良率观察组95.0%,对照组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肘屈伸受限、提携角测量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踝上骨折疗效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分析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儿童Gar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院收治并手术治疗的126例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资料。其中切开复位组85例:男60例,女25例;闭合复位组41例:男27例,女14例。统计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6个月采用Flynn肘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肘关节评分并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末次随访时间6个月至2年,平均8.4个月。随访期间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4~3.0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6个月闭合复位组优良率(85.4%)与切开复位组(81.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闭合复位组有2例术后发生尺神经损伤症状,发现后立即拔除尺侧克氏针并给予营养神经治疗,术后1.5~2.0个月症状消失。闭合复位组3例发生明显肘内翻,行肱骨髁上截骨矫形。结论: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均可获得满意疗效。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中出血量少、手术创伤小,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内固定术后应用中药内服外敷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两组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加用活血化瘀方内服外敷。结果:肿胀、疼痛消失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3个月,优良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6个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内服外敷可促进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内固定术后肿胀及疼痛消失,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时机对治疗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利弊。方法:选取我院78例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儿童,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在伤后3~5d予骨折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石膏外固定术;对照组在伤后24h内行急诊手术治疗,予骨折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石膏外固定术,比较两组疗效、平均手术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0.00%,对照组优良率为89.47%,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30.28±1.56)min,平均住院天数(8.00±0.45)d,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34.08±1.78)min,平均住院天数(5.79±0.36)d,比较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手术时机对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无明显影响,急诊手术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延期手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不同手术时机各有利弊,可根据医院条件作出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应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方法该次实验选择该院2016年3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8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固定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实验组运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运用常规手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等情况,以此来具体明晰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术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治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结果实验组54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治疗效果、患儿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术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改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与开放复住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与开放复住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自2008年1月~2013年6月共治疗86例Gartland Ⅱ型和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有46例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有40例采用开放复位外侧克氏针交叉固定,随访6~40个月,比较术后Flynn肘关节功能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均达到解剖复位,根据Flynn评分,肘关节功能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闭合复住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6%,包括克氏针松动移位2例、肘关节活动差3例、肘内翻2例、尺神经损伤2例;开放复位组并发症率为17.5%,包括切口感染1例,克氏针松动移位1例、肘关节活动差3例、肘内翻2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具有与开放复位术相同的临床疗效,但手术创伤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手法闭合复位联合外侧入路或交叉入路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35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18例行手法闭合复位联合外侧入路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外侧入路组),17例手法闭合复位联合交叉入路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交叉入路组),随访时间8~30月个后根据Flynn评价标准对肘关节功能进行评定。结果外侧入路组优良率为94.44%,交叉入路组优良率为88.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闭合复位结合外侧入路和内外交叉入路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都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但外侧入路组优于交叉入路组,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其操作熟练程度采取合适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结合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4月—2017年6月收治的9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切开复位,观察组采用手法复位结合经皮克氏针固定,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肘关节功能(HS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HSS评分较对照组高,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结合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疗效确切,改善肘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探讨外侧小切口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Ⅲ型)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江门市新会区中医院收治86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Ⅲ型)患儿,根据不同的术式进行分组,观察组采用外侧小切口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后侧入路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平均切口长度明显更短,平均术中出血量明显更少,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平均骨折愈合时间明显更短,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78.04%)对比,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5.56%)明显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17.07%)对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明显更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传统后侧入路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对比,采用外侧小切口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效果更为显著,有利于提高手术安全程度,促进骨折的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摘 要目的:比较闭合与切开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 Jakob Ⅱ型肱骨外髁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厦 门市儿童医院 2017 年 3 月至 2020 年 3 月期间收治的 41 例 Jakob Ⅱ型肱骨外髁骨折患儿,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闭合组和切 开组,闭合组 21 例给予骨折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切开组 20 例给予骨折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比较两 组治疗患儿的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住院费用、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伤口感染率。 结果:闭合组患儿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 95.24 % 与切开组的 90.00 %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闭合组 患儿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住院费用、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切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闭合组患儿无发生术后感染病例,切开组发生术后伤口感染导致骨髓炎 1 例,经伤口清创、静脉抗感染等治疗后骨折愈合, 但术后随访 28 个月肘关节功能恢复仍差,伸直受限约 20 °,屈曲受限约 10 °。两组患儿均未发生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 肱骨小头缺血性坏死、鱼尾状畸形。 结论:儿童 Jakob Ⅱ型肱骨外髁骨折行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疗效与切开复位相同, 同时创伤更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18.
正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肘关节骨折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对于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有~([1]):手法复位夹板或石膏外固定术,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及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和患者家属对于美观的要求,对于需要行手术治疗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成为当前医学发展的趋势。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复位判断指标系统成为闭合复位成功的金标准,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复位判断指标系统包括:Baumann角(B角)及提携角(C角)、肱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多平面交叉内固定治疗GartlandⅡ和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多平面交叉内固定治疗GartlandⅡ、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213例,男141例、女72例;年龄1岁7个月至12岁,中位数6岁。左侧122例、右侧91例。骨折Gartland分型,Ⅱ型61例、Ⅲ型15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36 h,中位数5 h。闭合复位骨折后,先从肱骨外髁前外侧缘和后外侧缘经皮向骨折近端内侧各打入1枚克氏针,两针于矢状面上在骨折线近端交叉。然后伸肘关节至30°~45°位,在肱骨内上髁下方经皮再置入1枚克氏针,3枚克氏针在冠状面上于骨折线近端交叉。记录手术时间、术中X线透视次数及患儿住院时间,随访观察骨折愈合、肘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213例,手术时间18~43 min,中位数32 min;术中X线透视4~21次,中位数10次;住院时间3~7 d,中位数5 d。213例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中位数13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3~5周,中位数4周。术后1年,依据Flynn肘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评价疗效,本组优196例、良10例、一般7例。均未发生尺神经损伤、骨筋膜室综合征、骨化性肌炎及缺血性肌挛缩等并发症。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多平面交叉内固定治疗GartlandⅡ、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骨折愈合好,有利于肘关节功能恢复,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0.
朱磊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0):103-103
目的:探讨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1年2月-2008年1月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165例,所有骨折均为闭合性骨折,无神经血管损伤。患者年龄5~12岁。平均7.8岁。从肘关节的功能和外观两方面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术后随访时间7~30个月,平均16个月。所有骨折均为术后3~5周达到临床愈合,并拔除克氏针,治疗过程中未出现骨折再移位。术后无一例肘内翻等并发症。按Flynm评分:优63例,良69例,一般33例,差0倒。肘关节伸屈活动丢失是影响治疗结果的主要原因,但这种活动受限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有所改善。结论: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可以获得良好的肘关节功能和外形,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