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分析研究社区饮食干预护理在糖尿病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12月在社区服务中心接收的2型糖尿病患者一共有20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饮食干预护理。结果干预以后,试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6.53±0.21)mmol/L;餐后2 h血糖水平(10.34±2.12)mmol/L;对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9.24±0.82)mmol/L;餐后2 h血糖水平(14.05±2.26)mmol/L,试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糖尿病控制中采取社区饮食干预护理,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15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75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护理后两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糖和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围产期综合护理合并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在妊娠糖尿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9年2月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合并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血糖水平和焦虑情况,同时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的血糖水平和焦虑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观察组空腹血糖(5.9±0.7)mmol/L、餐后2 h血糖(8.7±1.4)mmol/L、焦虑评分(34.5±2.3)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95.00%高于对照组70.00%(P 0.05)。结论在妊娠糖尿病中,应用围产期综合护理合并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帮助患者更好的控制血糖水平,降低焦虑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对于母婴健康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9年5月孝感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我效能、血糖及生活质量水平。结果观察组干预后GSES(47.13±5.62)分,高于对照组的(34.32±6.74)分,SF-36中躯体功能(70.05±12.53)分、社会功能(76.43±13.34)分、心理功能(71.37±12.47)分、物质功能(74.63±10.98)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3.14±9.70)分、(63.87±10.24)分、(62.16±10.04)分、(64.79±9.52)分,有统计学差异(P <0.05)。观察组干预后空腹血糖(7.43±0.55)mmol/L、餐后2 h血糖(9.93±0.73)mmol/L、糖化血红蛋白(6.13±1.24)g/L,均低于对照组的(8.50±0.42)mmol/L、(12.10±1.17)mmol/L、(7.24±1.44)g/L,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在糖尿病患者中实施延伸护理的效果。方法将12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延伸护理干预。结果两组干预前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延伸护理1年,观察组口服降糖药物依从性91.67%,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空腹血糖(7.04±0.98)mmol/L、餐后2 h血糖(9.25±1.21)mmol/L、糖化血红蛋白(7.32±0.63)%均低于对照组的(8.22±1.12)mmol/L、(10.42±1.40)mmol/L、(8.03±0.70)%(P0.05);再次住院率3.33%低于对照组的15.00%;护理满意96.67%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延伸护理干预,能够提高降糖药物应用依从性,降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增加护理满意度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孕妇妊娠期的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04/2014-10我院收治的106例糖尿病孕妇,按照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53).对所有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的观察终点为妊娠末期,对患者干预前后的血糖控制水平、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在围生期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记录.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4.47±0.87)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5.89±0.79)mmol/L,餐后2 h血糖(6.46±1.01)mmol/L也明显低于对照组(7.24±1.21)m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的早产、妊高症以及胎膜早破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孕妇新生儿出现高胆红素血症和低体质量儿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孕妇妊娠期的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临床护理中应当给予糖尿病孕妇患者足够的重视.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相应的管理计划,通过药物治疗,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行为干预等方面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控制患者的血糖,降低新生儿的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应用厄贝沙坦和氨氯地平联合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患者76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血压控制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7.8%(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分别为(5.96±0.55)mmol/L和(6.77±0.83)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联合应用厄贝沙坦和氨氯地平,可有效提高血压和血糖控制效果,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超前护理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老年患者的临床应用影响。方法 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老年患者共36例,采取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超前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出院时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血糖水平、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空腹血糖、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前护理能够更有效的控制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血糖水平,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并发神经痛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2016年4月—2018年4月选取我院收治的346例老年糖尿病合并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化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神经痛(VAS)评分情况、患者护理前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情况及患者治疗后的依从性。结果通过治疗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情况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情况及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临床针对老年糖尿病合并神经痛患者,采用良好的护理干预方式能够有效缓解疼痛度,血糖情况有效改善,同时提升了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后的依从性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在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接受同样的血压血糖控制治疗,但前者接受综合护理,后者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治疗和护理前后的血压变化、空腹和餐后2 h的血糖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的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治疗和护理后,两组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得到显著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内治疗和护理前后、两组治疗和护理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综合性护理,可显著改善的血压和血糖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96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观察,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优质组、对比组,每组各48例。对比组给予常规护理,优质组实施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1)优质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事件发生率为41.67%,胎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8.75%;对比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事件发生率为77.08%,胎儿并发症发生率为5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991 1,33.068 7,P0.05)。(2)优质组、对比组餐后2 h血糖水平分别为(6.3±0.5)mmol/L、(12.1±2.4)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6.391 2,P0.05);优质组、对比组空腹血糖水平分别为(5.3±0.9)mmol/L、(11.0±3.1)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233 8,P0.05)。(3)优质组、对比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3.2±2.7)分、(84.4±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419 2,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有效控制血糖,改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妊娠结局,减少母婴生产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多样性护理方案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多样性护理方案。记录两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前后空腹血糖检测结果变化情况、患者对本次护理满意度。结果经不同方法护理后研究组空腹血糖降低至(5.15±0.37)mmol/L、对照组降低至(7.03±0.68)mmol/L(P0.05);研究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高达(90.90±2.15)分,对照组对本次护理满意度仅为(79.82±3.41)分,两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提供多样性护理方案可显著提高其护理效果,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3例,对照组23例,分别接受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和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PBS2、GHbA1c以及空腹C肽四项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5.9±0.8)mmol/L,PBS2(8.2±1.4)mmol/L,GHbA1c(8.7±1.4)%,空腹C肽水平(1.8±0.2)μg/L;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9.2±1.4)mmol/L,PBS2(14.6±1.3)mmol/L,GHbA1c(11.3±1.2)%,空腹C肽水平(0.9±0.3)μg/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健康指导应用于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3月对某单位1000例员工进行疾病筛查,其中高血压糖尿病患者180例作为观察组,采取健康指导护理干预,另选取同期150例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并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血压、血糖改善情况、遵医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等指标均明显低于护理前,观察组护理后的收缩压(118.14±1.43)mm H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5.66±0.95)mm Hg;舒张压(74.19±1.32)mm H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9.41±2.59)mm Hg;空腹血糖(4.13±0.35)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76±0.94)mmol/L;餐后2 h血糖(5.47±0.69)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65±1.55)mmol/L;且疾病知识、均衡饮食、按时服药及血糖监测等遵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7.22%(175/1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67%(112/1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指导具有显著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的血压,降低血糖,值得在社区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对比常规护理(对照组,n=40)与综合护理干预(研究组,n=50)应用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生活质量GQOL评分、ALT、AST、ALB分别为(69.75±±5.17)分、(45.28±20.16)U/L、(48.52±25.13)U/L、(35.66±5.79)g/L,均优于对照组的(58.77±4.37)分、(59.87±22.33)U/L、(56.98±26.32)U/L、(32.01±5.22)g/L(P0.05);同时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更好地改善肝功能指标与生活质量,可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那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将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69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35例给予那格列奈治疗,对照组34例给予瑞格列奈治疗。结果实验组糖化血红蛋白[(6.11±1.07)%]、空腹血糖[(6.10±1.12)mmol/L]、餐后2 h血糖[(8.09±2.21)mmol/L]少于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8.22±3.31)%、空腹血糖(8.51±3.40)mmol/L、餐后2 h血糖(11.7168±5.23)mmol/L],其总有效率(94.29%)高于对照组(70.59%),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那格列奈可有效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高,安全性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衰竭疾病患者使用中医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分析,为临床中医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3月接收的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衰竭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有27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联合中医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24 h尿微量白蛋白为(1.23±0.53)g;血肌酐为(67.34±12.02)μmol/L;尿素氮为(5.4±0.8)mmol/L;对照组24 h尿微量白蛋白为(3.57±0.54)g;血肌酐为(78.57±16.66)μmol/L;尿素氮为(7.3±1.7)mmol/L;观察组平均生存评分为(82.8±7.8)分,对照组为(70.4±8.2)分,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护理结合中医护理能够让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病情得到改善,让患者生存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初始使用胰岛素笔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作用。方法将120例初始使用胰岛素笔的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随机分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理后比较,其糖化血清白蛋白(183.27±21.45)μmol/L、糖化血红蛋白(5.85±0.63)%、空腹血糖(6.07±0.70)mmol/L、餐后2 h血糖(7.84±0.83)mmol/L水平更低,两者相比差异明显(t_1=15.39,t_2=14.81,t_3=9.99,t_4=10.98,P均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初始使用胰岛素笔治疗糖尿病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值得今后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中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接收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此次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使用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依从性为95.00%,对照组为80.00%(P<0.05)。两组护理前餐后2 h后血糖含量、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空腹血糖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餐后2 h后血糖含量、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空腹血糖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 2017年1月—2019年6月选取医院10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干预,对照比较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TBIL(8.2±4.1)umol/L、ALT(26.8±10.8)U/L低于常规组的(28.1±6.3)umol/L、(48.2±13.0)U/L,AST(32.4±6.4)U/L高于常规组的(10.3±4.6)U/L(P 0.05)。试验组良好生活行为评分(92.2±2.3)分、按时按量用药评分(90.4±2.4)分、坚持锻炼评分(90.8±2.8)分、病情自我监测评分(91.7±2.2)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2.1±1.3)分、(70.3±1.6)分、(73.2±1.3)分、(74.3±1.3)分(P 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98.00%,高于常规组的80.00%(P0.05)。结论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能够的有效改善肝功能,促使治疗依从性提升,临床认可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