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翁庚民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8):1562-1563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主要受累对象是绝经后女性,其患病率为5%~20%,发病高峰年龄在60-70岁。临床治疗上,雌激素、VitD3类、二膦酸盐、降钙素等药物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由于费用、副作用、保健观念等原因,许多药物未能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中医治疗本病有肯定的疗效,探讨中西医结合防治本病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所引起的腰背部疼痛、活动不利、身高缩短、驼背甚至骨折等临床表现,严重影响中老年妇女的生活质量。已有众多研究证实补肾方药能够明显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有效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并且具有整体疗效好、副作用少的中医独有优势。本文从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探讨补肾方药干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机制,为补肾方药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及证候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筛选出91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型的标准进行辨证分型,发现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及证侯分布规律,以对今后中医诊治绝经后女性PMO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本研究对118例正常绝经后女性通过本研究设计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剔除和脱落标准后,运用QCT骨密度测量仪[QCT3000 Bone Densitoming(Version2.0R)]进行T12-L2椎体骨密度测量,从中筛选出91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患者;再由两位中医教授对每一位受试对象进行双盲对比症候观察,所得的临床资料根据其临床证候进行具体的辨证分型(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制定的<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症候部分>),统计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q检验,全部数据由SPSS11.5统计软件处理,P<0.05表示差异具有显著性,并分析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在绝经后妇女人群中的大致分布情况.结果:本研究发现91例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分布规律;骨质疏松症患者中肝肾阴虚型最多44例占48.35%,肾阴虚型19例占20.88%,肾阳虚型12例占13.19%.脾肾阳虚型10例占10.99%,脾胃虚弱型6例占6.59%.但通过单因数方差分析,各型骨量减少程度无显著性差异.同时分析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主要证候为腰膝酸软或疼痛79例,占86.81%,初步认为对于原发性骨质疏松这样一个涉及多脏腑的复杂病变,不应简单的以骨量降低的多少进行临床分型.对于本病的治疗仍以"肾主骨"理论为主,注重与肝、脾的密切联系.着眼于整体进行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4.
正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降低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骨病~([1])。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是发生于绝经后女性的一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无绝经后骨质疏松病名,根据其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归为骨痿、骨痹范畴。2016年由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与美国内分  相似文献   

5.
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医药防治思路,针对目前中医药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应发挥中医"治未病"优势,开展预防研究;完善疗效评价体系,研制具有中医辨证特色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生存质量量表;设计严格的随机对照试验,以提供中医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高质量的临床证据。  相似文献   

6.
骨质疏松症相当于中医中的"骨痿",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尤为密切。肾虚、肝虚、脾虚、血瘀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本病本虚标实,以本虚为主,需遵循补肾、健脾、活血调肝的治疗原则。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进行阐述,丰富中医药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老龄化人口不断增加,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也相应不断增高,由此引起疼痛及骨折的发生,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一大原因。特别是女性进入绝经期后,由于卵巢功能下降,骨吸收的速度明显超过骨形成,骨量速迅减少最终导致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属中医的“骨痿”范畴。我们根据目前的研究文献及中医“肾主骨,脾肾相关论”,“血瘀论”的观点,根据刘庆思教授主编的中西医结合防治骨质疏松症书中的提到的辩证分型和方药,自拟强骨康复方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观察,自2006年-2009年,对门诊68例患者进行了初步临床观察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马伟  牟慧琴  马占洋 《中医杂志》2012,53(13):1152-1154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妇女的常见疾病,中医在病因病机的认识方面归纳为:肾精亏虚、脾胃虚弱、肝郁血虚、瘀血阻滞、体质说、感受外邪、骨络失养,为中医药有效防治本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骨松健骨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芪骨胶囊及碳酸钙D3片,治疗组口服骨松益骨方及碳酸钙D3片。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7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松健骨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有较好疗效,能够有效缓解疼痛,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医病机及治则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涉及多个脏腑,与肾肝脾胃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血瘀进一步促进本病的发生。从肾肝脾论治为主,并强调活血化瘀,是中医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总体精神。  相似文献   

11.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医病机探讨及防治法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是目前重要的医学研究课题,西医一般采用性激素、补钙、活性维生素D等治疗,但存在剂量难以掌握、疗效不够确切、长期大量应用会引起并发症或副作用等问题、本文用中医理论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病机及主要治疗法则,旨在对该病的防治有所怀益。1.补肾填精法中医理论认为‘“肾主骨生髓”,“肾藏精,精生髓……,腿养骨,……”.说明髓与骨均依赖肾精的充养,因此,肾精充足,则骨得所养.髓充骨健诺肾精不足,骨髓空虚,骨失所养,则骨质松脆,即可导致骨质疏松症。中医又认为,肾能主宰人体的生长、发…  相似文献   

12.
"肾虚"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骨质疏松症是单位骨体积内骨量减少 ,松质骨的骨小梁变疏松 ,皮质骨变薄 ,从而产生腰背四肢疼痛、体态改变以致出现“龟背”甚至骨折 ,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伴随年龄增加妇女绝经的骨质疏松症属原发性 ,是由于绝经造成内分泌腺体功能紊乱 ,影响正常的骨代谢 ,使骨吸收大于骨形成 ,骨量逐渐丢失 ,造成骨质疏松。1 中医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认识骨质疏松的临床主证及发病机理当属中医的“肾虚腰痛”、“肾精不足”、“骨痿”、“骨痹”、“骨枯”等范畴。本病的发生发展与肾密切相关。肾藏精生髓主骨、主水、主生殖和生长发育。肾藏精 ,精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研究对乌鲁木齐地区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进行临床观察,以期为中西医结合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提供线索。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诊治并且同意参加本项研究的10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自拟"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调查量表"对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内容包括:舌苔、脉象、年龄、身高、体重、饮食习惯等。参考《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血瘀证诊断标准》和《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析数据,探索出乌鲁木齐地区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包括主证、兼证。结果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00例患者中,23例肝肾阴虚,占23%;77例脾肾阳虚,占77%;7例脾肾阳虚兼气虚血瘀,占7%;3例脾肾阳虚兼心阳虚,占3%;1例脾肾阳虚兼气血亏虚,占1%。乌鲁木齐地区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生率与年龄、体重、锻炼、日照、营养因素关系密切(P均0.05)。结论乌鲁木齐地区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有两个主证和一个重要兼证。围绝经期女性以肝肾阴虚为主证,其余绝经时间较长、年龄较大女性以脾肾阳虚为主证,高龄女性合并严重的脆性骨折多以脾肾阳虚兼气虚血瘀。由于3例兼有心阳虚患者合并有呼吸循环系统疾病,1例兼有气血亏虚患者合并有左股骨颈骨折并进行全髋置换,术后对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故心阳虚及气血亏虚不作为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兼证。  相似文献   

14.
《山东中医杂志》2016,(9):777-780
目的 :调查绝经后女性低骨量人群中医证候,探讨鹿角补骨颗粒组方特点,为"治未病"理论指导下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Ⅰ型提供依据。方法:分别纳入绝经后低骨量女性163例(低骨量组)、骨量正常女性132例(正常组),采集中医四诊信息,获得低骨量组中医证候,运用方证对应方法,分析鹿角补骨颗粒组方特点及其适用人群。结果:低骨量组阳虚证45.4%(肾阳虚27.0%、脾肾阳虚18.4%),肝肾阴虚证40.5%,血瘀气滞证14.1%,且较之正常组,低骨量组在口干、视物模糊、耳鸣、眼干、倦怠乏力、畏寒、腰痛、膝痛等临床症状方面更为明显(P0.05),方证对应分析其基本病机是阴阳两虚且以阳虚为主,鹿角补骨颗粒药物分析提示其以右归丸为主且合用左归丸加减,并兼顾活血理气之法。结论:绝经后女性低骨量人群存在阴阳两虚且以阳虚为主的病机特点,以补肾温阳、壮骨益髓为主的鹿角补骨颗粒,契合其病机,可以应用于绝经后女性低骨量人群的防治方案中。  相似文献   

15.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的常见类型,随着人类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越来越受到医疗界的重视,中医药治疗显示出较大优势。中医治疗主要从肾虚、脾虚、肝郁、血瘀等病因入手,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进行辨证论治。本文通过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医论治方向进行综述,以期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2008—2009世界骨健康年发布了《骨质疏松防治中国白皮书》显示,我国至少有6 944万人患有骨质疏松症,以绝经后妇女占绝大多数,由于骨属于雌激素依赖性组织,因而骨质疏松症在自然绝经后及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人工绝经)后妇女属高发疾病。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症重视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骨碎补总黄酮治疗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68例,按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35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采用口服骨碎补总黄酮,对照组口服骨化三醇胶丸治疗,半年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为8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碎补总黄酮治疗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骨质疏松性骨痛,效果优于骨化三醇胶丸。  相似文献   

18.
我国已经逐渐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骨质疏松症尤其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已经影响到中老年妇女的生活质量。如何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收集大量关于葛根素的试验及临床报道,从骨质疏松症临床、成骨细胞的增殖、破骨细胞的抑制及骨强度等方面分析,总结了近几年其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防治方面取得的重大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9.
雌激素及其受体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女性绝经后随年龄增长,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骨量迅速丢失。雌激素替代疗法在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具有重要作用。为更深刻地认识和探讨雌激素和骨质疏松的关系,就雌激素及其受体在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可能作用机制及效果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以全身骨痛及易于骨折为特征的代谢性骨病,根据临床症状该病属于中医学"骨痹""骨痿"等范畴,古籍中记载其发病机制大多与肝、脾、肾等脏腑相关,对于其治疗大多以补肾健脾益肝为主。近年来研究发现,中医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效果明显,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就中医对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病名、病因病机、分型及中医治疗现状进行分析,以期为今后的辨证治疗提供借鉴与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