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解决食道心房调搏导管电极一次到位问题。方法 :采用度量改良中指同身寸 ,并乘以 11倍 ,作为导管电极长度起搏心脏 ,中止 2 1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结果 :显效 19例 ,有效 2例 ,心动过速均被中止 ,胸闷、心悸、血压下降等症状和体征均恢复正常。结论 :此法定位准确 ,抢救患者迅速、方便、显效 ,为抢救患者开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中指同身寸与食道心房调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祖国医学用中指中节同身寸度量取穴,具有一定的价值。本用改良的中指中节同身寸度量食道心房调搏的导管电极,其直线回归方程y↑Λ=28.27 2.22x,但实际应用不便;再经统计学处理,电极到达左房中部约相当于本人9.45-10.87同身寸,在应用组20例中获得成功。此法简单易行,准确性高。  相似文献   

3.
对于心动过缓,阿托品实验阳性的病人,如因外科疾病需手术治疗,为防止病人在麻醉手术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心动过缓,需为其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多予以安装临时人工起搏器,从2004年10月~20005年10月,我们以食道调搏起搏代替临时人工心脏起搏共5例,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1984年以来,我们应用食道心房调搏测定窦房结与房室结传导功能44例,心脏负荷试验40例,旁道电生理检查与房室传导不应期测定13例,治疗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13例,现将初步工作小结如下。仪器与方法应用 FD-1型多功能心脏程序刺激仪,将心内膜起搏电极从患者前鼻孔插入食道,观察食道心电图。选择 P 波振幅最高部位固定并与调搏器相连。起搏电压25—35V 脉宽6—10ms,以,Ⅱ导心电图观察,确定为有效起搏后开始检查。窦房结功能的测定一、受检对象:44例中男30例、女14例,年龄21—78岁,其中非病窦组32侧,病窦组12例。按常规方法测定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窦房传导时间(SACT)、固有心率  相似文献   

5.
王玲 《当代医学》2009,15(27):41-42
食道心脏调搏,是一种无创伤的临床电生理诊断和治疗技术,它包括食道心房调搏和食道心室调搏。应用食道调搏仪检查,记录体表心电图,测量人体心脏各个部位的电生理参数,诱发某种不易观察到的心律失常,为一些疾病诊断提供确切的依据。经食道心房起搏测定SAOT以及SNBT为非创伤性检查,便于推广,但仍应结合临床其他资料全面分析,这样才能对窦房结功能及SSS的诊断作出更全面的判定。  相似文献   

6.
7.
李静  郑萍  罗秀锋  李长青  梁月香 《华夏医学》2006,19(6):1098-1099
目的评价食道心房调搏(TEAP)在射频消融(RFCA)及起搏器植入(PM)术前患者的初选、定位等方面的价值及检查过程中的经验。方法对112例患者进行TEAP检查。结果112例患者中有81例异常,其中房室结双径路28例,房室旁路24例,病窦2例,迷走神经张力过高致窦缓15例,其他12例。结论TEAP是一种有效、简便的电生理检查方法,检查过程中重视药物激发试验的配合,可明显提高阳性率,并可为RFCA及PM术前的初步定位及起搏器类型的选择提供较好的电生理资料,便于在刚开展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的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8.
9.
食道心房调搏自1973年由Montoyo应用于临床以来,经临床工作者不断努力和探索,得到广泛普及,并取得了重大进展,使之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无创性电生理检查和治疗方法。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阵发性室上速电生理检查方面所获参数,与创伤性电生理检查的结果相近,相关性显著。在抗心律失常和抗心绞痛药物评价和做为冠心病诊断的辅助检查方法等也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重点介绍食道心房调搏在心律失常和冠心病中应用的某些进展。一、隐匿性预激综合征的诊断和旁路不应期的测定:部分预激综合征的病人,旁路只能逆向传导.常规心电图和调搏电图上均无心室预激的表现,旁路的存在可根据如下情况诊断:1.阵发性室上速  相似文献   

10.
11.
张敬文  吴明 《海南医学》2001,12(5):34-3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冠心病发病率逐年增加 ,虽然诊断冠心病的手段日趋成熟 ,但对老年、经济条件不允许行冠脉造影检查、行动不便、不能行平板运动检查的患者 ,食道心房调搏负荷试验为诊断冠心病较为理想的检查方法。1、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选择临床上不典型的患者 ,平时 12导联心电图正常 ,而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 32例 ,(其中右冠病变 6例 ,前降支病变 16例 ,回旋支病变 10例 ) ,在造影前行食道心房调搏负荷试验 ,其中男性 2 2例 ,女性 10例 ,年龄 6 0— 78岁 ,其中 8例为高血压病 ,3例有糖尿病。1.2 试验方…  相似文献   

12.
13.
心房调搏术,过去都应用经静脉途径。但由于该途径是创伤性的,所以开展受到限制。经食道心房调搏开始于七十年代初期,1982年国内开始有报道。此法简便安全,无论在病房、门诊抑或基层医疗单位均可开展。介绍如下: 基本操作方法一、调搏器与调搏电极:调搏器有固定频率型和按需型两种。调搏电极可用单极或双极。由于双极刺激主要局限于电极附近的范围,不像单极容易引起胸部骨骼肌被刺激而收缩。因此一般多应用双极调搏导管。有一种带气囊的双极调搏导管,  相似文献   

14.
我科自 2 0 0 1年 7月份开展食道心房调搏以来 ,已成功检查了 12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本组病例共 12例 ,男 9例 ,女 3例 ,年龄 37~ 45岁 (平均 40岁 ) ,6例临床诊断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4例为病窦综合症 ,2例为预激综合症 ,都采用DF -5A食道电生理刺激仪进行检查。1  检查前准备1 1 检查前二天起停用治疗或导致心律失常的药物 (如洋地黄、心律平等 ) ;1 2 检查前空腹及排空小便 ,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镇静剂 ;1 3 刺激仪充电 ,心电图机接上地线 ;1 4 心电监护仪 ,除颤机待用状态 ;1 5 食道电极导管用 75 %酒精浸泡 2 0~ 30…  相似文献   

15.
应用自行研究设计的食道心房调搏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在7例眩晕和心动过缓患者进行食道心房调搏中,对A1A1,S1S2,S2R2和A2A3等4项指标的700多对数据进行自动分析检测,并与人工测量做对比研究。检测结果,全部指标的人工测量结果与计算机自动检测的结果非常相关(r值均≥0.997,P<0.001)。与人工测量相比,自动检测系统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准确快速且省时省力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医院麻醉学副教授David C.chung应邀于1985年4月18日在广州讲学。主要阐述了经食道心房调搏的一些临床应用问题,特摘译供参考。一、经食道心房调搏的历史食道位于后纵膈,左房后壁的大部分和左室后壁  相似文献   

17.
吞服利多卡因在食道心房调搏中的应用赵淑荣李慧敏范碧辉(四平市第一人民医院136001)临床上进行食道调搏检查时,插入导管比较困难,因患者对检查恐惧,不能很好地配合作吞咽动作,检查过程中又因电极对食道的烧灼样刺激而引起精神紧张,影响检查结果,或者对刺激...  相似文献   

18.
硬膜外麻醉下经食道心房调搏在胆道手术中应用夏晓琼作者单位:安徽省巢湖地区医院麻醉科238000胆道手术中最常见而且最为严重的并发症是胆—心反射,为了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我院自1992年10月起对这类病人作了选择性的经食道心房调搏。1临床资料和方法1.1...  相似文献   

19.
20.
内容提要:本文对70例成人行经食道心房调搏负荷试验,并以动态心电图监测下踏车运动试验作对照.结果表明,以心电图ST参数为标准时两试验对冠心病诊断价值相近;非ST参数△RST和△QTc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低于ST参数.对影响心房夺获的主要因素及试验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