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MMD)又称作脑底异常血管网病,是一种双侧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tery,ICA),大脑前动脉(anterior cerebral artery,ACA)及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起始部进行性狭窄或闭塞,颅底代偿形成异常血管网为特征的脑血管疾病。根据脑血管造影的相关研究,该病为双侧颈内动脉一同受累。  相似文献   

2.
<正>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是先天性颅底血管发育异常引起颅底动脉环狭窄或闭塞,导致颅内异常血管网形成的一种较少见的疾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确诊该病的金标准。由于有创,不易首选。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是一项无创的脑血管狭窄和闭塞的检查方法,与磁共振血管成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烟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9例烟雾病患者均行CT平扫和MSCTA检查,在工作站上做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多平面容积重建(MPR)。结果14例脑出血,4例脑梗死,1例大脑发育不良,MSCTA可清晰显示狭窄、闭塞的颈内动脉、颅底异常血管网,其中双侧颈内动脉闭塞12例,单侧颈内动脉闭塞伴同侧大脑后动脉狭窄1例,单侧大脑中动脉闭塞6例,侧支血管表现为相应血管及其分支的粗大、增多、迂曲延长。结论MSCTA可以清晰显示烟雾病血管改变特点,检查方法简单、快捷,VR重建能显示狭窄血管的三维空间关系,较好地显示颅底烟雾状血管,而MIP和MPR在显示细小血管方面较好。CTA是怀疑此病的首选无创筛查方法,为手术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监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底各条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常规检查大脑中动脉(MCA)、颈内动脉终末段(ICA1)、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眼动脉(OA)、颈内动脉虹吸弯段(CS),必要时检测前交通动脉(ACOA)、后交通动脉(PCOA),检查内容为: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期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搏动性、声频、频谱形态等。结果: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前、发病后、恢复期都有不同的变化。结论:通过TCD常规检查能及时了解血管狭窄、闭塞和供血不足等病变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对烟雾病的诊断意义。方法烟雾病患者共35例,经体格检查显示所选患者没有高血压病史。应用本院1.5T磁共振成像扫描仪对所选患者进行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结果磁共振血管成像显示:35例患者中,有24例患者左右两侧的颈内动脉末端显示狭窄闭塞;10例患者左侧或右侧的单侧颈内动脉末端显示狭窄闭塞;所有患者的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的主干显示狭窄闭塞;4例患者显示大脑后动脉的主干狭窄闭塞。9例患者显示为血管跳跃征。21例患者的磁共振血管成像显示大脑后动脉扩张。4例患者的磁共振血管成像提示为颈外动脉分支扩张。35例患者的脑底动脉环血管周围显示迂曲或团块状的烟雾血管影像表现,在闭塞血管的同侧可显示单侧的异常血管网。对于双侧血管网异常患者可表现为一侧烟雾血管较多见。结论磁共振血管成像对烟雾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具有无创简便易行特点,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
吴文军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8):1313-1314
目的探讨烟雾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诊断价值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烟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辅助检查结果及治疗。结果本组成人(7例)多于儿童(3例);儿童临床表现以脑缺血症状为主;脑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显示颈内动脉虹吸部末端和大脑前或中动脉近端狭窄或闭塞,并有脑基底部异常血管网形成。结论烟雾病儿童主要表现为脑缺血症状;脑MRA或DSA的异常征象是早期诊断烟雾病的重要依据。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改善烟雾病预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颈部血管彩超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101例疑似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颈部血管彩超诊断。比较经颅多普勒超声、颈部血管彩超单独检查与联合检查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检出率,分析经颅多普勒超声与颈部血管彩超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颈部血管彩超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检出率99.01%与经颅多普勒超声单独检测的91.09%和颈部血管彩超单独检测的93.0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颅多普勒超声单独检测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检出率与颈部血管彩超单独检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颅多普勒超声影像学显示:患者存在颅内外动脉狭窄138处,其中检出大脑中动脉狭窄38处,前动脉狭窄12处,大脑后动脉狭窄28处,颈内动脉终末段狭窄8处,基底动脉狭窄22处,椎动脉狭窄30处。其中轻度狭窄67处、中度狭窄38处、重度狭窄21处、完全闭塞12处。颈部血管彩超影像学显示:患者存在颅外动脉狭窄146处,其中检出大脑中动脉狭窄40处,前动脉狭窄14处,大脑后动脉狭窄29处,颈内动脉终末段狭窄9处,基底动脉狭窄23处,椎动脉狭窄...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螺旋CT(SCT)及CT血管造影(CTA)对烟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6例烟雾病患者均行SCT及CTA检查。结果SCT发现脑梗塞42例,脑室轻度扩大12例,局脑萎缩10例,基底节区出血1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8例。CTA均见不同程度的颈内动脉末端狭窄或闭塞,其中双侧狭窄闭塞30例,单侧狭窄闭塞16例;大脑中动脉狭窄闭塞76支,大脑前动脉狭窄闭塞62支,大脑后动脉狭窄闭塞28支;46例均显示脑底异常血管网。结论SCT平扫结合CTA可良好显示烟雾病造成的脑实质病变及血管异常,是诊断烟雾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与MRA、DSA比较评估急性脑梗死血管情况的临床意义。方法2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经TCD检查颈内动脉终末段(TI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颅外段(EICA)、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获得其血流方向、血流速度、频谱形态及搏动指数(PI)等参数。脑血管病变发生的频率与95例健康对照组比较,做统计学处理。并对治疗组86例行MRA检查,14例行DSA检查,比较符合率。结果治疗组血管病变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86例行MRA检查,73例符合,13例假阳性,敏感性为85%;14例行DSA检查,10例符合,2例假阳性。结论TCD检查无创,结合MRA检查提高脑血管病变的诊断准确性,可作为常规工作的筛选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10.
<正>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MM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颅内脑血管疾病,常表现为双侧颈内动脉末端和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起始端血管内膜逐渐异常增厚,出现进行性血管腔狭窄甚至于闭塞,从而引起颅底异常血管网,因脑血管造影形似烟雾而得名~([1])。典型的烟雾病可经全脑DSA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烟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S iem ens 1.0T超导型MR I系统行三维时间飞跃法(3D-TOF)MRA,分析70例烟雾病的MRA表现。结果MRA发现双侧颈内动脉末端狭窄闭塞49例;单侧颈内动脉狭窄闭塞21例;大脑前、中动脉狭窄闭塞70例;大脑后动脉狭窄闭塞8例;血管跳跃征18例;颈外动脉分支代偿性扩张19例,大脑后动脉代偿扩张43例。脑底异常烟雾血管70例。结论MRA是一种无创伤性诊断烟雾病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2.
烟雾病指双侧颈内动脉(ICA)末端及大脑前、中动脉起始部进行性狭窄或闭塞,以颅底软脑膜和穿通动脉形成细小密集的吻合血管网为特征的慢性脑血管闭塞性疾病,该病血管造影呈烟雾状,故又称“烟雾病”。病因不明确,以往需用脑血管造影来明确诊断,现在MRI和MRA的发展不仅可对此病定性诊断.还可了解因动脉狭窄或闭塞继发的脑实质病变。已成为该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眩晕或头晕患者通过TCD检测进一步了解病因。方法采用TCD检测仪,检测大脑中动脉(MCA)、前动脉(ACA)、颈内动脉终末段、后动脉(PCA)、椎动脉(VA)、小脑后下动脉(PI-CA)及基底动脉(BA),并记录血流速度、频谱形态、血流声频、搏动指数等指标。并分为40岁以下、40—59岁、59岁以上三个年龄段分别观察TCD异常表现发生率。结果300例患者中,有223例检查出异常,占74.33%,其中有58例表现为椎基底动脉异常,占总人数的19.33%,检出率较高。〈40岁有4例发现血管狭窄,占所有血管狭窄的比例为1.79%,发生率为11.11%;40~59岁〈40岁有130例发现血管狭窄,占所有血管狭窄的比例为58.30%,发生率为97.01%;〉59岁有89例发现血管狭窄,占所有血管狭窄的比例为39.91%,发生率为68.46%;各年龄段间血管狭窄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40~59岁显著高于〉59岁及〈40岁;〉59岁组显著高于〈40岁组。结论眩晕或头晕患者中血管狭窄发生率与年龄呈正相关,因此血管狭窄为老年眩晕或头晕的重要发病原因之一,值得引起临床医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成人出血型烟雾病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54例成人出血型烟雾病患者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DSA血管造影。结果 54例患者中累及大脑前动脉31例,累及大脑中动脉19例,同时累及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18例,其中82.76%闭塞,7例累及大脑后动脉,6例出现基底动脉异常,7例合并动脉瘤。结论出血型烟雾病血管病变不仅累及大脑前、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及基底动脉亦可累及,动脉闭塞多于狭窄,可出现于单侧型烟雾病,可合并动脉瘤,DSA检查是诊断烟雾病的最主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烟雾病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慢性进展性脑血管病,迄今缺乏有效治疗方法,其病变特点为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和Willis环自发进行性闭塞、狭窄,颅底及基底节区异常血管网和广泛的血管吻合形成[1]。从2006年10月至2012年6月我们采用颞浅动脉敷贴术治疗16例烟雾病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背景介绍】1955年日本首例报道了烟雾病,1965年Suzuki首次将该病命名为Moyamoya病,即烟雾病[1]。烟雾病又名脑底异常血管网病,是一组以颈内动脉虹吸段及大脑前、中动脉起始部狭窄或闭塞,脑底出现异常的小血管网为特点的脑血管病。因脑血管造影时呈现许多密集成堆的小血管影,似吸烟时吐出的烟雾,故名烟雾病[2]。本病病因尚不明确,有学者认为与家族遗传或者先天因素有关,大多数  相似文献   

17.
烟雾病的新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雾病为原因不明的颅底动脉进行性狭窄以致闭塞的疾病。由一侧颈内动脉发展到双侧颈内动脉,先影响颅底动脉环的前半部,后影响其后半部,最终造成颅底动脉环的全部闭塞。病程中伴有脑底异常血管网的形成及颅内、外吻合血管的建立。临床上儿  相似文献   

18.
经颅多普勒诊断脑血管痉挛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应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颅内血流状况,诊断脑血管痉挛(CVS)并经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SDC)证实,说明TCD诊断CVS的可靠性。方法应用TCD检测2000-2005年CT已经明确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Ⅰ~Ⅲ级患者49例(Ⅳ~Ⅴ级患者病情严重不宜做血管造影检查,因此不做讨论)。于患病后第1天开始,每隔3d监测一次,动态观察10d。观察血管参数:大脑中动脉(MCA)、颈内动脉终末段(TICA)、颈内动脉颅外段(IC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s)、平均血流速度(Vm)以及大脑中动脉与颈内动脉颅外段(ICA)峰值流速的比值(∨MCA/∨ICA),同时行SDC检查证实。结果49例患者中,TCD提示CVS者26例,痉挛条数33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显示CVS者31例,痉挛条数36条,TCD诊断CVS的敏感率为83.8%,TCD诊断CVS特异性为91.6%。结论TCD技术与SDC相比具有操作简便、价廉、实时无创、敏感有效,容易重复检查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 ultrosonography,TCD)对脑动脉狭窄或闭塞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09年3月在南华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因患缺血性脑血管病住院行TCD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的69例作为研究对象,将TCD与DSA的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根据病变血管不同将结果分为大脑中动脉(MCA)组、颈内动脉(ICA)组、椎动脉(VA)组、基底动脉(BA)组及锁骨下动脉(SUB-A)组。以DSA结果为诊断标准,对比TCD诊断各组血管狭窄或闭塞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判定TCD诊断脑血管狭窄或闭塞的可靠程度,探讨脑血管狭窄或闭塞的合理检查程序。结果 TCD诊断MCA、ICA、VA、BA、SUB-A各组血管狭窄或闭塞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33%、91.23%,56.52%、97.39%,76.19%、96.58%,93.33%、94.44%,88.89%、99.22%。TCD对MCA、BA、SUB-A狭窄或闭塞诊断的敏感性较高,对MCA、ICA、VA、BA、SUB-A狭窄或闭塞诊断的特异性较高。结论 TCD对脑动脉狭窄或闭塞是无创、可行和经济的筛查方法,可用于可疑病例的初步诊断;TCD与DSA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对颈动脉狭窄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对颈动脉狭窄患者行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PTAS)前后血流动力学的研究,探讨PTAS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5例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一过性脑缺血或脑梗死患者,经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CDI)及脑血管造影(DSA)诊断为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并行PTAS。于行PTAS治疗前后行CDI超声,检测狭窄段颈内动脉血流;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同侧大脑中动脉血流,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PTAS治疗后,狭窄段颈内动脉血流速度明显降低(P<0.01);同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增高,脉动指数升高(P<0.01)。结论PTAS不仅能使狭窄段血流速度恢复,而且能提高远端的血流速度,明显改善远端脑组织低灌注现象,减少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