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为了解枣庄市市中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市中区2003年儿童死亡材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新生儿死亡率为12.94‰,婴儿死亡率为16.9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9.05‰。结论5岁以下儿童死亡绝大多数发生在婴儿期,婴儿死亡中的多数又发生在新生儿期,因此,控制婴儿死亡的关键是控制新生儿死亡。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西城区5岁以下儿童生命监测工作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北京市西城区1991-1993年5岁以下儿童生命监测的结果。新生儿死亡率为7.7‰,婴儿死亡率为10.24‰,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2.13‰,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的75。.18%,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84.43%,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依次为先心、肺炎、出生窒息、颅内出血。本文同时分析了影响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主要疾患,提出了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3.
仪征市4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疾病监测方法了解4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以科学的措施有效地控制和降低儿童的死亡率。方法:对疾病监测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4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结果:1992~2002年全市共死亡4岁以下儿童959例,占死亡总人数的24.58‰,占活产儿童总人数的16.76‰。其中新生儿占41.19%,婴儿占24.19%,1~4岁占34.62%,死亡原因最多的为损伤与中毒,占37.96%。结论:4岁以下儿童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意外死亡所占比例较高,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为切实掌握我市孕产妇、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采取相应干预措施,确保2000年孕产妇死亡率降至17/10万以下,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至34‰和4‰以下等主要指标的顺利实现,我们对我市一九九六年孕产妇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孕产妇死亡率为56.3/10万,与我市九○年基调的201/10万相比较下降72%。婴儿及5岁以下死亡率分别为19.3‰和21.5‰,其中农村分别为32.3‰和35.5‰。与一九九0年基调的36.2‰相比较有所下降,农村下降不明显。通过调查,基本掌握我市孕产妇、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及主要死因,为降低孕产妇、儿童残废率及制定我市妇幼保健措施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1999-2003年莆田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莆田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变化趋势及主要死亡原因,实施《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探讨实施《纲要》措施。[方法]对1999-2003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死因进行分析。[结果]5岁以下儿童和婴儿死亡率逐年下降,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1999年的20.1‰降至2003年的14.1‰;婴儿死亡率从1999年的16.4‰降至2003年的12.2%,儿童死亡死因专率也呈下降趋势。[结论]实施《纲要》措施效果显著,本市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重要疾病为:早产、肺炎、出生窒息和先天异常,重点人群为婴儿。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深圳市南山医院辖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水平及死因。[方法]对深圳市南山人民医院辖区1996~2001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0.05‰,婴儿死亡率为7.10‰,新生儿死亡率为5.27‰;男童死亡率为12.97‰,女童死亡率为7.00‰;暂住儿童死亡率14.95‰,常住儿童死亡率1.66‰。早产及低出生体重、肺炎是新生儿和婴儿期的主要死因,意外是1~5岁儿童的重要死因。[结论]辖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处于较低水平,加强围产期保健.预防和减少意外死亡,控制感染,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1991~2012年我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变化趋势及主要死因,为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01~2013年)》发布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数据,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1~2012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逐年下降,2012年我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分别为13.2‰和10.3‰,较1991年下降了78.4%和79.4%;其中2012年城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分别为5.9‰和5.2‰,较1991年下降了71.8%和70.0%,2012年农村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分别为16.2‰和12.4‰,较1991年下降了77.2%和78.6%。0~1岁儿童主要死亡原因依次是围生期疾病、先天畸形及呼吸系统疾病。1~5岁儿童主要死亡原因依次是损伤与中毒、先天畸形及染色体异常、呼吸系统疾病。结论:1991~2012年我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明显下降;农村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高于城市,但差距在逐年缩小。应针对主要问题采取多种切实有效的措施降低我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工作重点应集中在农村地区。  相似文献   

8.
黄燕  张雅琴  汤成毅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2):5821-5822,5824
目的了解2001~2010年海南省婴儿死亡率和主要死因别死亡率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海南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网收集的2001~2010年监测点儿童死亡资料,计算城乡婴儿死亡率及婴儿死因别死亡率。结果 2010年海南省全省、城市、农村婴儿死亡率分别为13.30‰、4.19%o和15.00%o,较2001年(27.30‰、8.61%o和30.37‰)分别下降了51.28%、51.34%、50.61%,;2001~2010年海南省婴儿的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肺炎死亡率有明显下降趋势,先天异常死亡率呈上升的趋势。结论降低婴儿死亡率的重点地区是农村,特别应注意早产低出生体重、先天异常造成的死亡。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及死因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报道了1990~1996年辽宁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结果中的死亡率及前5位死因动态变化情况及分析结果。结果表明新生儿、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由199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以1991年为基数)的20.2‰、29.8‰、30.2‰降至1996年的14.4‰、19.3‰、23.3‰;前5位死因均主要是出生窒息、肺炎、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先天性心脏病、其它先天异常或颅内出血,多年来死因顺位无有意义的变化;实际死亡率的动态变化与到2000年“使1990年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一”的承诺目标死亡率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新生儿、婴儿、5岁以下儿童实际死亡率的年平均递减率分别为5.4%、6.9%、5.1%,都分别高于承诺目标死亡率的年平均递减率(分别为4.0%、4.0%、4.4%);辽宁省1996年的婴儿死亡率(19.3‰)已达到承诺目标死亡率(19.9‰),新生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可望分别在1998年(预测新生儿死亡率为12.9‰)、1999年(预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9.9‰)达到承诺目标死亡率(分别为13.4‰、20.1‰)。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农村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南省1992年40个《综合性妇幼卫生保健》项目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调查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U5MR)为122.94‰,婴儿死亡率为100.73‰,死亡在男、女性别上无显著差异。但婴儿死亡有明显季节变化,且不同出生地点及不同接生方式的婴儿死亡率均有显著差异。文中还对儿童死亡年龄构成及死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示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加强农村医疗保健服务,是降低儿童死亡率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1.
1997年我国部分地区多死因填写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专题调查描述我国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中对多死因填写的状况。方法 对我国四个死因点1997年15317例死亡的死因实际填写情况进行审核后归纳、汇总并计算有关指标。结果 死亡原因的平均报告情况数为1.72,有随死亡组年龄增加而上升的趋势。根本死因为循环系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和糖尿病的平均编码数为1.70以上,在前10位死因中,不同程度地伴有其他影响居民健康的疾病。结论 对多数死亡不宜对一种死因  相似文献   

12.
某医院40年住院病人疾病构成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本文对某医院1955年~1995年住院病人疾病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呼吸系病、消化系病、肿瘤、循环系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等变化较大;肺炎、消化性溃疡呈明显下降趋势,冠心病、脑血管病呈明显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3.
科室主任管理职能与基本素质探讨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人力资源在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科室主任作为医院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院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科室主任因其技术和管理双重职责所具备的管理职能、基本素质和领导艺术在日常工作中显得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14.
医院统计在医院要素分配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为支持医院内部要素分配调整改革,医院统计应展开与要素分配有关的项目进行统计,为医院要素分配向高、精、尖、绩效好的医务人员倾斜提供统计数据。方法 应用ExCEL软件的合并功能对病人信息和病案信息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提取、重新整合统计,制成简明易懂的统计报表给予反馈公布,作为医师提取个人奖酬、职称晋升或聘任竞岗的考核依据。结果通过统计作用实现了劳动价值创造,调动了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促使医院经营理念成为引导个人自觉行为的杠杆,实现了医院提高综合竞争实力的整体效应。结论 要素分配中统计工作应遵循公平、合理、反映医院经营理念的原则和利用网络科技实现高效管理并且应与改革同步,深化统计内涵,完善医院的统计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全面了解山东省直管保健食品、矿泉水及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产品自身检验技术能力,为加强企业检验室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年申请办理省级卫生许可证的保健食品、矿泉水及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的检验人员的学历、专业、专业培训、开展卫生理化及微生物检验项目进行分析.[结果]333家生产企业,建有检验室的占99.4%.从业人员大学及以上、专科、中专及以下分别占4.9%、17.7%和77.4%.检验、生物、医药及化工、食品、非相关专业、无专业者分别占3.7%、7.1%、18.8%、5.8%、18.0%和46.6%.接受过专业培训者占73.4%,企业对自己加工制作的产品能按标准要求检验卫生理化和微生物项目的占20.5%.[结论]企业自身检验技术能力较低,应加强检验室建设,提高检验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医院2011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总结当前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现象,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有效降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方法 随机抽取医院2011年抗菌药物药品的出库记录,对抗菌药物种类和药品进行排序.结果 共纳入15 788份处方,2011年医院使用排名前5位的抗菌药物种类为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硝基咪唑类和大环内酯类,分别占24.18%、15.96%、11.71%、10.95%、8.77%;使用数量排名前10位的抗菌药物为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甲硝唑和头孢哌酮、阿奇霉素、头孢吡肟、头孢丙烯、头孢地尼、哌拉西林/舒巴坦、克拉霉素,分别占21.71%、8.04 %、4.71%、4.29%、3.86%、3.20%、2.44%、2.00%、1.64%、1.37%.结论 喹诺酮类和头孢菌素类在医院使用较为普遍,青霉素类抗菌药物仍然占有很大比例,临床应该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合理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避免经验性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透明质酸生产车间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并对其控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按GBZ 159-2004检测方法对该车间进行了全面的职业卫生调查和检测。[结果]甲醇、乙醇、氢氧化钠、粉尘、噪声和高温是其主要危害因素。其中甲醇合格率44.4%;氢氧化钠、粉尘和噪声的合格率均为100.0%;高温作业分级为Ⅰ和Ⅱ级。[结论]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上,该厂措施得力,防尘、毒、噪设施齐全,总体评价结果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但部分岗位仍有甲醇污染超标情况,尚需加强治理。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各级医院就诊病人疾病构成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 为比较各等级医院收治病人的病种构成,探讨病人就诊流向的合理性。方法 随机抽取广东省各地级市的各级医院,收集门诊和住院病人的诊断及年龄、性别、医疗保障形式等资料。结果 门诊和住院病人以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各等级医院收治病人的严重程度呈现一定梯度,但差异并不明显。结论 病人就诊流向仍存在较大的不合理性,高等级医院的特点和优势没有充分体现,导致卫生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19.
小人群寿命表编制方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本文以北京市一个地区的六万多人口为例,提出编制小人群寿命表的方法。(1)累计几年的人口数和死亡数,计算该期间的平均寿命。(2)用一年的人口资料计算期望寿命(?)后,对其进行校正。校正方法可用婴儿死亡数的 Poisson 分布的95%上限值,计算婴儿死亡率编制寿命表,计算(?)_0或应用正态分布的原理,计算(?)_0的单侧90%可信限的下限值(?)作为对总体(?)_0的近拟估计。该文还论述了年龄组死亡率为0的估计及人口数与期望寿命方差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红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疾病构成与费用情况的调查 ,以了解本地区的社区门诊疾病谱及其特征 ,从而为确定解决社区常见健康问题的临床策略和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随机的原则 ,随机抽取该中心 2 0 0 1年门诊处方 12 0 0份 ,进行疾病构成及费用情况的统计分析。结果 :门诊疾病构成以感冒、胃炎、高血压等常见病、多发病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为主。每张处方平均费用为 36 30元 ,医保每张处方平均费用 (5 1 2 0元 )明显高于现金支付 (30 10元 ) ,P<0 .0 1。药费所占比例较高 ,占 81 98%。结论 :社区门诊服务利用是经济的 ,单处方费用明显低于大型综合医院 ,较好的节约了卫生资源 ,且以常见病、多发病为主。因此应制定相应政策 ,合理引导病人 ,形成“小病在社区 ,大病进医院”的就医新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