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后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及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 8 2例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 16例术后发生了心律失常 ,其中以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最高 ,为 60 .0 %,其次为法乐氏四联症、左房粘液瘤、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室间隔缺损 ,最低为房间隔缺损 (5 .6%)。心律失常的发生与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前心功能差似乎成正向联系。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以房性心律失常为主。 16例经针对促发因素及对症处理后 ,均恢复正常心律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我院收治的 41 2例心脏直视手术患者中 ,1 1 8例术后发生心律失常患者作回顾性分析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1 8例病人中男 66例 ,女 5 2例 ,年龄 4~ 66岁 (平均 36.6± 1 2 .2岁 )。其中二尖瓣置换术 2 8例 ,主动脉瓣置换术 1 8例 ,二尖瓣加主动脉瓣置换术 38例 ,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1 8例 ,右室双出口矫正术 2例 ,完全性大动脉错位矫正术 2例 ,法乐氏四联症矫正术 1 2例。本组不包括术前已存在的心律失常。1 .2 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的种类 :1 1 8例病人中室性心律失常 5 0例 ,房性早搏 1 6例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3.
心脏直视手术中及术后心律失常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脏直视手术中及术后心律失常原因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罗军综述朱晓东审校心律失常是心脏直视术中及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包括室上性、室性心律失常和传导阻滞3大类。其中以室上性心律失常最常见,占...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了68例体外循环心脏局部深低温手术,病人有18例术后发生了膈肌升高,半侧者15例,双侧者3例,作者认为膈肌升高是因为心脏局部深低温损伤了膈神经而致,术式,心脏局部降温方式与其发生率有关,而主动脉阻断时间不影响其发生率,本文还对隔肌升高的临床表现,危害,恢复时间及其预防措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后缺血性脑损伤是一严重并发症,重者甚至危及生命。2005年2月-2007年2月,我们共收治16例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后缺血性脑损伤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小儿心脏直视术后心律失常的原因及处理枣庄市立医院(277102)蒲斌叶广华刘洪林李金来我院自1986年5月至1996年12月共行小儿心脏直视手术212例,术后发生心律失常42例。现将其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42例中,男27例,女1... 相似文献
7.
研究证明,生长抑素(简称SS)是一种由D细胞释放,广泛存在于胃肠道粘膜内的一种激素。体外循环(CPB)期间受低温、低流量灌注等非生理性因素影响,胃肠功能常常发生改变。本文对16例CPB心脏病人在低温CPB期间的血浆内SS水平进行了测定,试图探讨(CPB)期间的SS变化规律及临 相似文献
8.
报告经治体外循环术后早期高热所致的心律失常13例.其体会是:床边监护仪对术后病人肛温持续监测,为预防高热及的所致的心律失常提供了可靠的参数;经降温后部分患者心律失常可自行消失,但严重者降温后须行药物治疗和同步电除颤复律;高热致心跳骤停者应紧急开胸行心肺复苏术,开胸后于双侧胸腔灌注冷盐水降温对复苏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病因、危险因素、防治方法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分析21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神经系统并发症为急性脑缺血、缺氧19例,急性脑出血2例,其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100%),头痛呕吐(100%),病理反射阳性(100%),抽搐(71.4%),偏瘫(61.9%);死亡8例,病死率为38.09%,生存并完全康复者4例,占19%。结论: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病程凶险,致残、致死率高,重在预防。 相似文献
10.
<正> 心脏直视术后室上性心律失常和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约为10—40%,而以瓣膜换置术的发生率为最高.心脏直视术后室上性心律失常和房室传导阻滞的病因仍不十分清楚。可能与局部损伤、冠状动脉病变、房室结动脉有空气栓 相似文献
11.
65例心脏直视术后呼吸机相关肺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心脏直视术后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心脏直视术后进行机械通气的65例VAP患者的临床资料、致病菌及相应的治疗对策。结果本组病例VAP发生率为7%,死亡率为23.1%,其主要致病菌为革兰氏阴性(G-)杆菌,占73.73%,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是主要的致病菌;革兰氏阳性(G+)球菌,占22.03%,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占4.24%,主要是白色念珠菌。结论心脏术后VAP的发生率高,死亡率也较高,必须针对相关因素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根据病原学和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生素,才能提高心脏术后VAP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早期发现心脏直视手术中及术后的心律失常,并及时处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本文就我院近20年来的110例心脏直视手术在术中及术后发生的心律失常进行分析如下。 1 资料与结果 本组110例,男70例、女40例。先心病年龄6至22岁。风心病年龄28至49岁。110例病人中发生心律失常64例。其中房缺7例发生心律失常5例,室缺64例心律失常36例,法三4例心律失常3例,法四7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婴幼儿心脏直视术围手术期的合适治疗方法。方法对1992年12月-2002年3月共617例婴幼儿围手术期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死亡39例,死亡6.32%,术后发生并发症99例,发生率为16.0%。结论婴幼儿心脏直视术围手术期的治疗,重点在于输液成分和量的控制、血管活性药物的合理应用以及呼吸道的管理、防止多器官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脏手术48例。治愈43例,早期死亡5例。经验是术前改善心功能,控制呼吸道炎症,术中良好的体外循环管理,室间隔缺损不作右心室切口,四联症右室肥厚肌束切除要少,流出道予以补片加宽,术后辅助呼吸,用呼气末正压,常规用增强心肌收缩力药物。 相似文献
15.
16.
17.
迟发性心包填塞(late cardiac tamponade,LCT)是心脏直视术后少见的并发症,早期症状隐匿、不典型,临床易延误诊断与治疗,后果严重,应充分重视。我院自1985年5月至2003年10月,心脏直视手术978例,共发生LCT7例(0.7%)。1临床资料本组7例,男性3例,女性4例;年龄6~58岁。瓣膜置换术4例,心脏畸形矫治术3例;术前心脏功能Ⅳ级3例,Ⅲ级4例;低蛋白血症1例;术中肝素3mg/kg抗凝,每小时追加1mg/kg维持,术后用鱼精蛋白中和。全部患者缝合2/3心包,常规胸骨后心包置引流管,持续引流并计量。术后出血多者用止血敏、维生素K1、立止血、鱼精蛋白。瓣膜置换术… 相似文献
18.
我所1984年10月至1987年3月对3例心脏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了心脏直视手术,均痊愈出院,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例1,男,57岁,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合并 相似文献
19.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0,(10)
目的分析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的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结果。方法选择2017年11月至2019年5月我院接受的83例患者作为对象,结合护理方式的差异随机分组,甲组41例患者实施的是常规护理,乙组的42例患者实施的是整体护理指导,干预后对结果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比两组案例的满意率情况,乙组和甲组的满意人数分别是40例和30例乙组的满意率95.2%,甲组的满意率是73.1%,乙组的满意率高于甲组。对比两组案例护理前后的SDS和SAS评分,护理后乙组的评分明显低于甲组。对比两组案例的并发症情况,对比可知,乙组的并发几率低于甲组。结论针对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的案例实施整体护理方式,整体优势明显,能改善不良情绪和心理等,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值得实施和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