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及尿沉淀细胞中P16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的方法检测55例膀胱癌组织及尿沉淀细胞P16基因启动子异常甲基化频率。分析其甲基化程度与膀胱尿路上皮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及尿沉淀细胞P16基因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27.3%(15/55)和21.8%(12/55);癌组织及尿沉淀细胞P16基因甲基化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性和浅表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及尿沉淀细胞P16基因甲基化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基因甲基化在不同病理分级和不同性别间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16基因甲基化是膀胱尿路上皮癌发生的早期事件,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浸润性发展相关。尿沉淀细胞P16基因启动子异常甲基化状态可作为无创性诊断膀胱尿路上皮癌并且判断其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在膀胱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TRAPPCRELISA法检测32例膀胱癌患者尿液及14例非膀胱肿瘤患者尿液脱落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并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32例膀胱癌患者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65.6%,14例非膀胱肿瘤患者尿脱落细胞仅1例端粒酶活性阳性。膀胱癌与非膀胱肿瘤患者的端粒酶活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与膀胱肿瘤的分级、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尿细胞学检查。结论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敏感性较高,可用于膀胱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术后随访。  相似文献   

3.
马建波  廖于峰  魏任雄  贾广成 《浙江医学》2010,32(6):843-845,848
目的 探讨膀胱癌患者尿沉渣细胞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CpG岛的甲基化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病理确诊的39例膀胱癌标本,采用甲基化特异PCR方法检测膀胱癌肿瘤组织和配对的尿沉渣RASSF1A基因启动子CpG岛的甲基化异常频率,同时以45例非肿瘤性泌尿系疾病患者及14例健康志愿者的相关检测情况作为对照,分析膀胱肿瘤患者RASSF1A基因异常甲基化的情况.结果 膀胱癌组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61.5%,24/39)显著高于非肿瘤组(4.4%,2/45)(P〈0.01),非肿瘤组与志愿组间(阳性率为0)并无明显差异(P>0.05);尿沉渣RASSF1A基因甲基化对膀胱癌诊断的敏感性为61.5%(24/39),特异性为95.6%(43/45).性别、年龄、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与RASSF1A基因甲基化均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膀胱癌肿瘤组织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为69.2%(27/39).膀胱癌肿瘤组织和配对的尿沉渣同时出现RASSF1A基因甲基化为20例,同时仅出现非甲基化为8例,两者明显相关(P〈0.05).结论 RASSF1A基因异常甲基化可能是膀胱癌的早期事件,其异常甲基化状态可能成为非侵入性诊断膀胱癌的分子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膀胱癌患者尿沉渣细胞中PTEN基因启动子CpG岛的甲基化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临床病理确诊39例膀胱癌,采用甲基化特异PCR(MSP)的方法,检测膀胱癌肿瘤组织和配对的尿沉渣PTEN基因启动子CpG岛的甲基化异常频率,同时以45例非肿瘤性泌尿系疾病患者及14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结果膀胱癌肿瘤组织和配对的尿沉渣PTE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53.8%(21/39)和48.7%(19/39),两者密切相关(r=0.381,P=0.017)。膀胱癌组尿沉渣PTE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48.7%,19/39)显著高于非肿瘤组(11.1%,5/45)(2χ=15.37,P=0.000),非肿瘤组与志愿组间(阳性率为0)并无明显差异(P>0.05);尿沉渣PTEN基因甲基化对膀胱癌诊断的敏感性为48.7%(19/39),特异性为91.5%(54/59)。性别、年龄、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与PTEN基因甲基化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结论 PTEN基因启动子异因异常甲基化可能是膀胱癌的早期事件,尿沉渣PTEN基因启动子异常甲基化可能是膀胱癌早期诊断分子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宫颈脱落细胞中O6-甲基鸟嘌呤- DNA甲基转移酶(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在宫颈癌临床早期诊断和筛查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对照组20例,CINI、CINII、CINIII期患者各50例和宫颈癌患者50例,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宫颈脱落细胞中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并进行比较。结果宫颈癌和CINI、II、III期患者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82.0%(41/50)、24.0%(12/50)、50.0%(25/50)和80.0%(40/50),而对照组未检测到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对照组比,宫颈癌组和CINI、II、III期组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阳性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宫颈癌组中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其临床分期及组织分化程度有显著相关性(均P<0.05)。结论 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可能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助于宫颈癌的早期辅助诊断和筛查。  相似文献   

6.
韩惟青 《海南医学》2013,24(13):1951-1953
目的观察尿脱落细胞CK20在膀胱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检测方法检测35例膀胱癌患者尿脱落细胞CK20的表达情况,并与30例非肿瘤疾病患者CK20的表达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5例膀胱癌患者尿脱落细胞CK20 mRNA阳性率为94.29%(33/35),而非肿瘤疾病患者阳性率仅为3.33%(1/30),两组CK20 mR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RT-PCR检测法检测尿脱落细胞CK20 mRNA的敏感性为94.26%,特异性为96.67%。不同膀胱癌病理分期、分级的尿脱落细胞CK20 mRNA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脱落细胞CK20在膀胱癌尿液中表达的敏感率及特异性较高,是目前较为理想的一种膀胱肿瘤标记物,RT-PCR检测法检测尿脱落细胞中CK20有助于膀胱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膀胱癌患者尿沉渣细胞中RUNX3基因启动子CpG岛的甲基化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临床病理确诊39例膀胱癌,采用甲基化特异PCR(MSP)的方法,检测膀胱癌肿瘤组织和配对的尿沉渣RUNX3基因启动子CpG岛的甲基化异常频率,同时以45例非肿瘤性泌尿系疾病患者及14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结果膀胱癌肿瘤组织和配对的尿沉渣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64.1%(25/39)和56.4%(22/39),二者密切相关(r=0.420,P=0.008)。膀胱癌组尿沉渣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64.1%,25/39)显著高于非肿瘤组(6.7%,3/45)(χ2=31.015,P=0.000),非肿瘤组与志愿组间(阳性率为0)并无明显差异(P>0.05);尿沉渣RUNX3基因甲基化对膀胱癌诊断的敏感性为64.1%(25/39),特异性为94.9%(56/59)。浸润性(≥pT2)和表浅性(≤pT1)膀胱癌RUNX3基因甲基化阳性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63,P=0.001)。性别、年龄、病理分级与RUNX3基因甲基化均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结论 RUNX3基因启动子异因异常甲基化可能是膀胱癌的早期事件,尿沉渣RUNX3基因启动子异常甲基化可作为非侵入性诊断膀胱癌并且判断其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DBCCR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检测4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和8例正常膀胱粘膜组织中DBCCRI基因甲基化程度,x^2检验分析其甲基化程度与膀胱癌病理分级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正常膀胱组织未检测到DBCCR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膀胱移行细胞癌启动子甲基化扩增阳性化率达42.5%,与膀胱癌病理分级分期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DBCCR1基因启动子异常高甲基化是其失活的主要机制之一,也是膀胱移行细胞癌中一早期事件。  相似文献   

10.
尿脱落细胞E2F3 mRNA检测在膀胱癌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检测膀胱癌患者尿液脱落细胞中E2F3 mRNA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检测58例膀胱癌患者,15例泌尿外科非肿瘤患者以及10例健康志愿者尿液脱落细胞E2F3mRNA的表达,并与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相对照。结果用RT-PCR法检测尿脱落细胞E2F3 mRNA用于诊断膀胱癌的敏感性为81.03%,高于尿脱落细胞学检测(41.38%)(χ2=19.206,p<0.05),两种方法诊断膀胱癌的特异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分化程度及不同临床分期膀胱癌患者之间尿脱落细胞E2F3 mRNA的阳性表达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17,p>0.05;χ2=0.132,p<0.988)。结论RT-PCR法检测膀胱癌患者尿液脱落细胞中E2F3 mRNA的方法可以作为诊断膀胱癌的无创性方法。  相似文献   

11.
周巍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6):132-134
目的通过检测尿液中的核基质蛋白22,探讨其在膀胱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6~12月在我院就诊的189例可疑膀胱癌患者的尿液标本,对其进行尿液核基质蛋白22检测与尿液脱落细胞学检查,比较这两种检查方法对膀胱癌的诊断结果。结果尿液核基质蛋白22和脱落细胞学检测的敏感性分别为80.0%和57.6%,特异性分别为40.4%和94.2%,两组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种检查方法对膀胱癌的阳性预测率分别为68.8%和29.1%,两者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尿液核基质蛋白22作为新的标记物在临床应用中对患者创伤性较小、敏感度较高,在膀胱癌的诊断中与尿脱落细胞结合筛查可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①目的 探讨应用Meta分析判定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和膀胱肿瘤的相关性.②方法 采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两种模型,合并效应尺度OR,并汇总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在膀胱肿瘤诊断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评价该标志物的效度.③结果 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计算OR合并为27.15;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计算OR合并为33.87(95%可信区间为25.87~44.36),将同质的23项研究结果加权合并后,膀胱肿瘤组累积为1238例,对照组累积为1136例,检测此标志物敏感度为0.7649,特异度为0.9067,阳性似然比为8.20,阴性似然比为0.26.④结论 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是一种理想的膀胱肿瘤生物学标志物,meta分析结果为将此标志物用于膀胱肿瘤的诊断提供了详实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尿液脱落上皮细胞3、7、9、17号染色体畸变对于膀胱癌诊断的价值。方法分别对30例膀胱癌患者和20例非肿瘤血尿患者应用FISH试剂盒检测膀胱癌,使用荧光标记的DNA探针与3、7和17号染色体的着丝粒区以及9p21位点相结合,检测尿路上皮细胞基因的改变。在组织学诊断的基础上评估FISH检测的价值。结果30例膀胱癌患者FISH检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100%和97%。结论FISH是一种无创的膀胱癌诊断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的优点,对膀胱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尿脱落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 mRNA检测在膀胱移行癌诊断和监测复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51例膀胱移行癌、33例膀胱良性疾病患者和10例健康体检者晨尿中脱落细胞MMP-9 mRNA的表达,并与尿脱落细胞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MMP-9检测膀胱移行癌的敏感性(98.04%)显著高于尿脱落细胞学(62.75%,P<0.05),但特异性无明显差异(P>0.05)。膀胱移行癌患者MMP-9 mRNA表达强度明显高于膀胱良性疾病患者和对照组(P<0.05);且随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逐渐升高。结论:尿脱落细胞MMP-9 mRNA检测具有高度敏感,对膀胱移行癌早期诊断和术后监测复发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尿液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测定在膀胱癌术后复发监测中的价值。方法定期收集60例膀胱癌患者术后3年的尿液,采用PCR-ELISA法检测尿液中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用以指导膀胱镜检查并确定诊断。结果14例患者的尿液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呈阳性,其中10例确诊复发;而2例复发的患者端粒酶活性呈阴性,尿液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在膀胱癌术后患者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0%和87.5%。结论尿液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测定是膀胱癌术后复发检查中的有效手段,可指导有针对性的膀胱镜检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尿沉渣中尿路上皮细胞miR-193a、miR-3189、miR-22、miR-34a、miR-124-1甲基化状态,评估用于诊断膀胱癌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安徽省立医院泌尿外科96例术前膀胱癌和62例正常对照组患者中段晨尿50~100 mL并提取尿沉渣尿路上皮细胞DNA,利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尿沉渣尿路上皮细胞DNA中miR-193a、miR-3189、miR-22、miR-34a、miR-124-1甲基化状态,对比膀胱癌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尿成渣miRNA甲基化状态差异.结果 miR-193a、miR-3189、miR-22、miR-34a、miR-124-1在膀胱癌患者尿沉渣中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88.54%、80.21%、60.42%、36.46%、42.71%,正常对照组分别为9.68%、14.52%、29.03%、22.58%、27.42%;miR-193a诊断膀胱癌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54%、90.32%,联合miR-3189、miR-22、miR-34a、miR-124-1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到97.92%、74.19%.结论 联合检测miR-193a、miR-3189、miR-22、miR-34a、miR-124-1在膀胱癌患者尿沉渣中的甲基化状态能提高膀胱癌诊断的敏感性,可能成为膀胱癌无创诊断的潜在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尿生存素(surviyin)检测结合脱落细胞检查在膀胱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中医院泌尿外科2005年6月至2006年6月患者尿液:膀胱癌患者47例,泌尿系统非尿路上皮肿瘤患者22例,泌尿系非肿瘤患者9例,健康志愿者8例.ELISA法检测尿中survivin浓度,同期行尿脱落细胞涂片病理学检查.结果 膀胱癌组尿survivin测定结果和其他各组相比阳性比例显著提高(P<0.01);膀胱癌组尿脱落细胞检查较survivin检测阳性率显著降低(P<0.01),但特异性较高(P<0.05),两种诊断方法敏感性与特异性差异的大小还与膀胱癌的分级相关.结论 尿survivin检测结合脱落细胞检查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膀胱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