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尚勇  高会敏 《中外医疗》2016,(3):146-148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乌司他丁应用对患者炎症相关因子以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整群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于该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其中观察组患者于麻醉诱导后经静脉泵入乌司他丁1.2万U/kg,并向CPB预冲液中混入0.6万U/kg乌司他丁,主动脉开放前5 min向体外循环机中加入0.6万U/kg乌司他丁,对照组以等容量、方法 生理盐水代替,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期炎症相关因子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差异性.结果 两组患者MMSE评分及POCD结果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MMSE及POCD结果 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IL-6、IL-10、TNF-α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应用乌司他丁可有效降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并可抑制体外循环的炎症反应,降低患者术后脑损伤,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200例老年胃癌手术患者分成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患者在术前与术后均给予乌司他丁,对照组仅给予生理盐水。结果在术中,观察组的尿量为(441.7±78.5)mL,显著性低于对照组的(613.2±81.2)mL(P <0.05)。在治疗后,观察组的联想学习及对照组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视觉再生、联想学习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 MMSE、视觉再生、联想记忆的评分分别为24.4±1.5、9.7±1.7、12.4±1.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1.1±1.0、8.7±1.5、11.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术毕、术后1 d、术后3 d,观察组患者的血清 S100β蛋白水平分别为(0.099±0.024)、(0.074±0.026)、(0.061±0.022)μ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138±0.042)、(0.110±0.034)、(0.075±0.031)μg/L(P <0.05)。结论乌司他丁不仅能够改善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同时也能够降低术后血清 S100β蛋白的水平,对患者的脑组织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24例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2例),观察组患者在术前与术后均给予乌司他丁,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结果两组患者在术中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的联想学习以及对照组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 MMSE )、视觉再生、联想学习评分均显著小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MMSE、视觉再生、联想记忆的评分分别为(23.2±1.3)、(9.0±1.5)与(11.2±1.6),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的(19.9±1.0)、(8.0±1.3)与(10.1±1.5)(P<0.05)。在术毕、术后1 d、术后3 d,观察组患者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分别为(0.092±0.024)、(0.072±0.026)与(0.060±0.016)μg/L,均显著小于对照组的(0.146±0.042)、(0.116±0.034)与(0.073±0.021)μg/L(P<0.05)。结论乌司他丁不仅能够改善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及程度,同时也能够减少术后血清S100β蛋白的水平,对患者的脑组织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在成人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作用。方法:46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23)和对照组(n=23),试验组在麻醉诱导后开始恒速静脉输注乌司他丁6 000 U/kg(30 min内输完),然后以1000 U/kg·h的速率持续静脉输注至手术结束,术后连续三天使用乌司他丁6 000 U/kg;对照组则不使用乌司他丁。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体外循环开始后1 h(T2)、体外循环停止后1 h(T3)、体外循环停止后24 h(T4)、体外循环停止后72 h(T5)抽取动脉血,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并对两组术后早期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和体外循环前相比,两组患者的血浆TNF-α、IL-6浓度在T2~T5各点增加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2~T4各点试验组患者的血浆TNF-α、IL-6浓度较对照组患者低,具有显著差异性(P<0.01);试验组术后出血及库血使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在成人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中使用可明显降低血清中炎症介质,减轻渗出,减少库血使用。  相似文献   

5.
陈江山  李鹏  兰志勋 《西部医学》2011,23(9):1689-1691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及血清细胞因子差异。方法选取骨科60例择期行髋关节置换老年患者,在全麻下分别接受手术,术前1d及术后1d采用MMSE行认知功能评价。在麻醉诱导前(T1)、拔管前(T2)、术后6h(T3)、术后24h(T4)行血清S-100β浓度测定,术后3天测定血TNF-α、IL-6水平。结果术后24h乌司他丁组MMSE评分较术前降低分值为(-1.23±2.73)分,对照组为(-4.87±3.7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2~T4血清S-100β浓度高于T1,乌司他丁组T3、T4高于T1,乌司他丁组T3、T4血清S-100β浓度升高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天TNF-αI、L-6均高于术前,但乌司他丁组升高幅度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外周细胞因子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心脏炎症反应状态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CPB心脏手术患者70例,采用SPSS16.0软件生成随机数字分为试验组(乌司他丁)和对照组(等量生理盐水)各35例,对比两组患者麻醉后切皮前(T1)、CPB 30 min(T2)、术毕(T3)、术后24 h(T4)血浆炎症反应因子及心肌酶学指标。结果:T1时刻,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浆IL-6、IL-8、TNF-α、外周血白细胞(WBC)、单核细胞测定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T2、T3、T4时刻,试验组患者的血浆IL-6、IL-8、TNF-α、外周血WBC、单核细胞测定值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的血浆IL-6、IL-8、TNF-α、外周血WBC、单核细胞测定值均高于T1时刻(P< 0.05);T1时刻,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清CK-MB、cTnI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T2、T3、T4时刻,试验组患者的血清CK-MB、cTn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的血清CK-MB、cTnI水平均高于T1时刻(P <0.05)。结论:乌司他丁可显著减轻CPB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炎症反应水平,对心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血清S100β蛋白(S100β)、尿酸、格拉斯哥评分(GCS)的动态改变,以及乌司他丁早期干预对其影响。方法:心肺复苏ROSC后老年患者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及乌司他丁组(UTI组),UTI组使用乌司他丁进行早期干预,检测两组在ROSC后0,1,3,7d的血尿酸、S100β以及GCS评分。结果:血尿酸两组于0d时无明显差异(P>0.05),1,3,7d时UTI组高于C组(P<0.01);S100β于0,1d时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3d、7d时UTI组低于C组(P<0.01);GCS评分在0,1,3d无显著性差异(P>0.05),7d时UTI组高于C组(P<0.01)。结论:乌司他丁能显著提高心肺复苏后脑功能的恢复;这种影响可能与尿酸的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
9.
乌司他丁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在体外循环(cardiopulmonreal bypass,CPB)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对炎性细胞因子以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体外循环下行瓣膜置换术病人36例,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U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8例。U组给予乌司他丁1.2×10^4U/kg,C组予与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CPB开始后1h(T2),CPB停止后1h(T3),CPB停止后24h(T4)抽取动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浓度。结果两组病人血浆TNF-α、IL-6和IL-10的浓度,在T2~T4各时点与CPB前比较均明显增加(P〈0.05);T2-T4时点U组血浆TNF—α和IL-6浓度明显低于C组(P〈0.01),IL-10浓度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抑制CPB过程中促炎细胞因子TNF—α和IL-6的释放,促进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释放,调节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之间的平衡,从而减轻体外循环期间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高迁移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HMGB1)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0年05月至2020年9月在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甘美医院行择期手术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患者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60~84岁,体重46~74 kg,ASA分级Ⅰ~Ⅲ级;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U1、2、3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5例。实验组在麻醉诱导前经静脉滴注乌司他丁0.5万U/kg、1万U/kg、1.5万U/kg,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生理盐水静滴。记录患者年龄、学历、住院天数、术后VAS评分等一般情况;收集患者入室后5 min(T1)、出PACU前5 min(T2),术后1 d(T3)、3 d(T4)静脉血,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试验监测患者HMGB1浓度;使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法评估患者术前(T1)、术后1(T2)、3(T3)、5(T4)、7(T5)d认知功能状况。  结果  HMGB1浓度在各组患者均表现T2、T3、T4时刻较T1时刻升高(P < 0.05),但T4时刻较T3时刻稍有回落(P < 0.05);术毕时间点,1.5万U/kg的UTI组的HMGB1上升得不如空白组明显(P < 0.05);术后第1天,1.0万U/kg、1.5万U/kg剂量组HMGB1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各组患者基础MMSE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剂量UTI组在术后1 d和3 d MMSE评分均呈现下降趋势(P < 0.05),术后5 d、7 d与术后1 d相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1 d、3 d,对照组MMSE分数明显比1.5万U/kg乌司他丁组低(P < 0.05)。  结论  1.5万U/kg乌司他丁可降低全麻择期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POCD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循环血中HMGB1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血浆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鄄FABP)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C(CK鄄MB)快速敏感反映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心肌损伤的能力,探讨乌司他丁对心肌H鄄FABP和CK鄄MB变化的影响。方法:择期心脏瓣膜置换患者28例,随机分成乌司他丁组(Ⅰ组,n=14),对照组(Ⅱ组,n=14)。分别在中心静脉开放后(T1),体外循环前即刻(T2),主动脉开放即刻(T3),主动脉开放1h(T4)、2h(T5)、3h(T6)、18h(T7),抽取中心静脉血测定血清中H鄄FABP和CK鄄MB。结果:两组患者H鄄FABP值在体外循环前即明显升高,主动脉开放即刻升高数十倍,主动脉开放1h达到高峰,主动脉开放3h明显下降(P<0.05),主动脉开放18h降到体外循环前水平。乌司他丁组H鄄FABP值在T3、T4、T5点均低于对照组,在T3点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患者CK鄄MB升高的时间迟于H鄄FABP,仅在主动脉开放时才有明显变化,出现峰值时间和H鄄FABP相同,但持续时间要长于H鄄FABP。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相比CK鄄MB值在各时点无统计学差异。结论:H鄄FABP与CK鄄MB相比具有变化早恢复快的特点,乌司他丁能减缓其变化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腺苷预处理对老年患者瓣膜置换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PDCD)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瓣膜置换手术、年龄大于或等于60岁的老年患者60例,分为腺苷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腺苷组于体外循环停搏液中加入腺苷2 mmol/L。使用简易智力量表(MMSE)、数字广度测验(DSpT)、数字符号测验(DSyT)、循迹连线测验(TMT)和小故事记忆测试(SMT)等5项量表,分别于术前、术后7 d及术后2周对患者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术后有2个或2个以上的测验项目出现功能恶化认为该患者发生了POCD。结果 60例患者完成了术后7 d的神经心理学测试,对照组和腺苷组的POCD发生率分别为40.0%和23.0%,腺苷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完成测试患者57例,对照组29例,腺苷组28例。两组POCD发生率分别为8例(27.6%)和6例(2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腺苷预处理可降低术后7 d时体外循环下瓣膜置换术后老年患者POCD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徐丽丽  严敏  沈建军 《上海医学》2012,35(12):1013-1016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老年眼眶肿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及Tau蛋白和β淀粉样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择期行眼眶肿瘤摘除术的老年患者80例,年龄≥65岁,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Ⅰ或Ⅱ级,随机分入乌司他丁组和氯化钠溶液组。乌司他丁组在手术切皮前(10000U/kg)和术后第1、2、3天(5000U·kg-1·d-1)缓慢静脉注射乌司他丁。氯化钠溶液组给予等容量0.9%氯化钠溶液。术前1d和术后3d采用认知功能筛查工具简易智力状况检查(MMSE)进行认知功能测试,以术后测验评分的降分值下降≥该项测验的标准差,则认为该患者发生POCD,于术前(T0)、术毕(T1)、术后3h(T2)、术后1d(T3)、术后3d(T4)各时间点测定血清Tau蛋白及β淀粉样蛋白水平。结果乌司他丁组术后3d的MMSE评分显著高于氯化钠溶液组同时间点(P<0.05)。氯化钠溶液组术后POCD发生率为27.5%(11/40),显著高于乌司他丁组的2.5%(1/40,P<0.05)。氯化钠溶液组在T1、T2、T3时间点的Tau蛋白和β淀粉样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T0时间点和乌司他丁组同时间点(P值均<0.05)。结论乌司他丁能降低行眼眶肿瘤摘除术的老年患者的Tau蛋白和β淀粉样蛋白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和预防POCD的发生,具有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内皮糖萼的影响及其肺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择期行二尖瓣置换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乌司他丁组(20例),分别在体外循环开始时给予生理盐水50 mL或乌司他丁2×104 U/kg。观察切皮前(T0),体外循环10 min(T1),停止体外循环后1 h(T2),术后8 h(T3)时患者动脉血中内皮糖萼成分syndecan-1和抗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T0,T2及T3时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diff erence of alveolar arterial oxygen partial pressure,PA-aO2)。结果:在T0时,血浆syndecan-1和TNF-α含量,以及OI和PA-aO2,对照组和乌司他丁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T1和T2时syndecan-1和TNF-α含量较T0时均升高,在T2时达高峰;与对照组比较,乌司他丁组在T1,T2和T3时syndecan-1和TNF-α含量均降低(P<0.05)。与T0相比,在T2和T3时,两组患者OI均降低,PA-aO2均升高,但乌司他丁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改善二尖瓣置换患者术后肺换气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TNF-α释放,减少血管内皮糖萼脱落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联合乌司他丁对二尖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液的保护作用,为更合理地应用氨甲环酸和乌司他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96例行二尖瓣置换术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氨甲环酸联合鸟司他丁组(A组)、氨甲环酸组(B组)、乌司他丁组(C组)、对照组(D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4、12h测定4组患者的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二聚体(D—D)水平,同时记录术后输血量,0-8、9-16、17-24、24h以后4个时间段的引流量。结果:4组患者术后1、4、12h的PLT计数和Hb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B组、C组术后各时间点PLT计数和Hb与D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术后1、4h的PT和APTT水平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B组、C组术后各时间点PT和APTT水平与D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术后1、4h的FIB和D—D水平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术后12hFIB和D—D水平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B组、C组术后各时间点FIB和D-D水平与D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术后0-8、9-16、17-24h引流量、总引流量及输血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甲环酸联合乌司他丁对二尖瓣膜置换术患者有血小板保护作用和抗纤溶作用,显著减少术后输血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刘鸿昊  张麒  许建威  高柯  刘超 《重庆医学》2016,(18):2510-2512
目的:探讨主动脉瓣置换(AVR)术后患者生存质量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102例 AVR术后患者,使用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估患者术前、术后生存质量变化,并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手术年龄、瓣膜有效开口面积(EOA )、人工瓣膜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5例患者在随访过程中死亡,患者在术后1年相对基线调查显示生存质量明显提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较大的EOA、生物瓣的置换可使患者有较高的健康量表评分,并均呈正相关。结论 AVR术后患者生存质量受瓣膜类型及人工瓣膜EOA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失眠原因及护理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替换术后失眠护理措施。方法 :对 6 0例心脏瓣膜替换术后失眠病人实施疼痛、心理护理并减少环境刺激因素。结果 :5 8例病人术后心功能明显改善 ,2例仍有轻度失眠障碍。结论 :心脏瓣膜替换术后失眠护理能促进术后早日康复 ,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对瓣膜置换手术患者体外循环脑组织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瓣膜置换手术患者30例,按入院顺序分为大剂量组12例、小剂量组11例和对照组7例,3组分别在体外循环中加入乌司他丁2.4×104U.kg-1、1.6×104U.kg-1和生理盐水1 mL.kg-1;观察各组体外循环前后各时点颈静脉球和桡动脉IL-6检测差值(△IL-6)变化。结果体外循环前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循环开始30 m in时大剂量组与对照组和小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小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温至33℃时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循环结束后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具有降低体外循环前后脑IL-6含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
依达拉奉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脑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脑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择行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n=14),对照组(n=16)。实验组依达拉奉0.5mg/Kg在麻醉诱导后5min静脉滴注及另外0.5mg/kg于主动脉开放前5min加入体外循环机内;对照组则不用依达拉奉。两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后5min(T1)、主动脉开放后5min(T2)、1h(T3)、2h(T4)、6h(T5)和24h(T6),采集患者颈内静脉血,检测血清S-100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丙二醛(MDA)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两组S-100蛋白、NSE、MDA和TAOC浓度在T2-5时间段高于T1(P<0.01);实验组S-100蛋白、NSE和MDA浓度在T2-5时间段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实验组SOD活性和TAOC浓度在T2-5时间段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依达拉奉可减轻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脑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提高SOD活性,减少MDA产生,增强TAOC,抑制脂质过氧化,减轻脑组织缺血再灌注造成的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