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0 毫秒
1.
目的对广州地区男性不育患者的精液进行常规分析,了解广州地区男性不育患者精液质量的现状。方法按照《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精液检查与处理实验室手册》(第5版)的标准,应用西班牙人类精液分析系统(SCA)对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的2268例不育男性患者的精液进行常规检测和采用改良巴氏染色法分析精子正常形态率。分析指标包括精液体积,精液p H值,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前向运动精子总数,精子正常形态率等参数,并根据年龄分为≤25岁、26-30岁、31-35岁、36-40岁、≥41岁共5组,分析比较各组精液参数。结果 2268例不育男性精液中正常者366例(16.1%),异常者1902例(83.9%),其中精液体积异常210例(9.26%),精液p H异常330例(14.55%),精子浓度异常289例(12.74%),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异常1038例(45.77%),精子正常形态率异常1055例(46.51%),无精子症41例(1.79%),各年龄组中36-40岁、≥41岁两组精液体积、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前向运动精子总数明显低于其他三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州地区不育男性精液检查中,精液质量正常比例呈下降趋势,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精液质量也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川南地区不育症男性精液质量情况,探讨男性年龄对精液质量的影响,为男性不育症的临床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川南地区5405例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统计,分析指标包括精液量、精子浓度、精子活率、活力、pH值等,并根据年龄分为<30岁、30~40岁、>40岁3组,分析比较各组精液参数。结果精液常规分析结果中,各项指标均正常占23.0%(1244/5405);精液质量异常占77.0%(4161/5405),无精子症占6.4%(345/5405)。异常精液参数主要以精子活力异常(85.4%,3257/3816)为主,精子活率异常(65.4%,2497/3816)次之。各年龄组间精子活力和活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且随年龄的增加有下降趋势。小于30岁组的精液量高于>40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随年龄增加精液量减少。结论川南地区男性不育患者的精液随年龄增长对精子活力、活率及精液量有一定影响,精子活力及活率异常是导致生育力低下的主要原因,及早就诊对不孕不育夫妇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3.
1091例不育男性年龄与精液变化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小建  闵丽华  李晓洁  邓涵滔 《四川医学》2009,30(11):1815-1817
目的分析不育男性精液常规性状与年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7年12月~2008年4月在我中心接受精液检查的不育男性精液进行了整理。将1091例不育男性精液数据常规指标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比较不同年龄组(≤24、25~29、30~34、35~39、≥40岁)间正常精液的密度,活动度差异以及异常精液组年龄变化趋势,同时分析接受不育检查患者的年龄分布。结果接受精液检查的患者年龄在20~60岁之间,其中以30岁人数最多;分析正常组精子密度发现,30~34岁组密度最高,为(71.47±33.71)×10^6/ml,但是与其他年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比较不同年龄组间精液活动度,A、B、C级精子组间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级精子随年龄增长有下降趋势。分析异常精液组患者,异常精液占总统计样本的31.62%,其中无精症患者占6.97%,少弱精患者为6.87%,弱精症患者占17.78%,均不存在年龄变化的差异(P〉0.05)。结论男性不育与年龄不存在差异,不育可发生在生育期男性的任何阶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抗缪勒氏管激素(AMH)与女性年龄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19例女性的血清检查结果,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受试者血清AMH水平。比较各年龄组女性的血清AMH水平,分析年龄与血清AMH水平的相关性。结果:17~25岁组和26~30岁组的AMH水平均明显大于31岁以上各组(P<0.05),31~35岁组、36~40岁组、41~45岁组、46~55岁组AMH水平逐渐降低(P<0.05)。年龄与血清AMH的关系为y=-0.25x+12.07。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血清中的AMH水平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 回顾性分析至笔者医院生殖中心行孕前检查的男性精液常规分析报告,探究不同年龄男性精液质量差异以及精液液化时间与精子活力等精液质量指标有无相关性等问题。方法 收集并汇总男性精液分析报告1209例,按年龄进行分组,比较各组间精液质量差异;比较液化时间与其他精液质量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40岁组各项精液参数显著下降(P<0.01);液化正常组中,精子活力正常与异常的报告分别有630例和346例,而液化异常组中,分别有129例和10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液化正常组中pH值<7.2、7.2~7.8及>7.8分别有73、661及11例,液化异常组中则分别有13、180及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男性40岁后精液质量显著下降;液化时间与精子活力及pH值具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背景过去十年,糖尿病病人的死亡率显著下降。但尚不了解所有收入组获益是否均等。我们调查了收入对糖尿病病人死亡趋势的影响。方法基于这个人群,回顾定群研究,1994年4月1日—2005年3月31日,根据地区收入分层,对加拿大安大略省年龄≥30岁的糖尿病病人的死亡率变化做了对照。结果总体,年龄和性别校正后,年度死亡率从1994/1995年的4.05%[95%CI(3.98%,4.11%)]降至2005/2006年的2.69%[95%CI(2.66%,2.73%)]。与最低收入组(31%,P<0.001)比较,最高收入组死亡率下降幅度明显要大(36%)。这种趋势在年龄较轻组(30~64岁)最为突出:最低与最高收入组的死亡比率加大>40%,女性为1.12~1.59,男性为1.14~1.60。收入对年长组死亡率趋势的影响要小得多,他们的药费有补助金:本研究期间与收入相关差异仅上升为0.9%。解释1994—2005年糖尿病病人总体死亡率呈下降趋势;然而最高收入组比最低收入组下降的幅度要大,尤其是年龄30~64岁者。这些发现说明,即便在公费医疗机构,收入对糖尿病者的健康影响呈增长趋势。为了澄清这些与收入相关的死亡率差异因素,还...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6):154-157
目的 分析2015—2019年赣北地区精液常规检查结果变化。方法 对14 429例来我院辅助生殖科男科实验室进行精液相关项目检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精液分析仪等相关设备进行精液常规检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项目指标包括精液量、精子浓度、精子活率、活力、p H值等;并按照年龄分为20岁、20~29岁、30~39岁及≥40岁四个组,分析各组精液参数相关性;比较5年间精液质量各参数变化趋势情况。结果 14 429例男性患者中,精液质量报告为正常比例为44.82%(6467/14429);精液质量报告为异常比例为55.18%(7962/14429),其中无精子症的比例为5.25%(418/7926)。异常组各精液质量指标与正常组相比,异常组的精液量呈现显著下降(P0.05),而精子浓度、总活率、前向运动百分率呈现较明显的下降(P0.01)。各年龄组中≥40岁年龄组患者精液异常率最高,该年龄组精液浓度、前向运动百分率及精子总活力与其他各年龄组相比,患者精液异常率呈显著性差异(P0.05),但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地区男性精液异常的主要原因是精子活力和活动率下降,精液浓度降低。本研究调查分析了赣北地区中育龄男性的精液参数的变化,从而初探现代社会发展变化对男性精液质量、生育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目前人类生殖能力呈下降趋势。WHO统计育龄夫妇不孕不育症的发病率约20%,男性因素占到40%~60%,其中最常见的原因为精液质量异常[1]。研究发现随着男性年龄的增长,睾丸间质细胞数量下降,生殖细胞数量减少,男性的精子数量和质量降低[2,3],精子活动率在40岁时下降趋势最明显,精子DNA片段显著增多,几乎是年轻男性的两倍,精子DNA的完整性对于体外受精的成功和正常胚胎发育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不同人群气虚体质分布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气虚体质在不同人群的分布状况。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研的方法对北京市城区、乡镇、农村人口16岁以上的395人进行气虚体质分布状况的调查。结果气虚体质在成年人群样本中的出现率为19%;农村人口比乡镇和城市人口更容易出现气虚体质;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现气虚体质;男性40岁以后出现气虚体质的概率较40岁以前的各年龄段明显增加,40岁以前的各年龄段气虚体质出现率没有明显的随年龄增长的趋势。41~48岁气虚体质的出现率明显高于40岁以前的各年龄段以及49~56岁年龄段。57~64岁气虚体质的出现率最高,64岁以后反而有下降的趋势。女性在22岁之前较少出现气虚体质,29~35、36~42、43~49、50岁以后气虚体质的出现率呈递增趋势。结论气虚体质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状况不同。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γ-谷氨酰转移酶与年龄、性别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探讨。方法将2016年1月至7月来本院的健康体检者共计2000例作为研究资料,将人群按照性别的不同分为两组:男性组和女性组,每组各1000例。再按照年龄将这些人分组:20~25岁年龄组、25~30岁年龄组、30~35岁年龄组、35~40岁年龄组、40~45岁年龄组、45~50岁年龄组、50~55岁年龄组、55~60岁年龄组、60岁以上年龄组,每一组年龄段选择符合要求的为200例,另外1~14岁儿童组,共计有200例,分为男性组与女性组,每组为100例。对他们的γ-谷氨酰转移酶进行测定。结果男性与女性γ-谷氨酰转移酶变化趋势大体相同,随年龄增加而增加,但60岁以后会出现下降的趋势。结论在正常人群中,性别不同,GGT会随着年龄的变化表现出一定的变化趋势,我们要了解GGT在正常人群不同性别与年龄段的生理性变化,这样可以更准确地在临床上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济高速发展期院前成年死亡患者死亡年龄的变化趋势。方法对五年内的院前成年死亡患者的年龄,以每十岁为一基本单位,统计不同年龄组的人数及其所占比例,并与其他年份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院前成年死亡患者中18~20岁年龄组所占比例是3.69%,21~30岁组为6.37%,31~40岁组为7.37%,41~50岁组为10.28%,51~60岁组为11.73%,61~70岁组为14.08%,70岁以上年龄组为46.48%,18~20岁及21~30岁两年龄组所占比例呈相对稳定或下降趋势,各年间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31~70岁这四个年龄组所占比例呈逐年增加趋势,但各年间相比较,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70岁以上年龄组仍是院前成年死亡病例的主要人群,占所有死亡病例的48.64%以上,而60岁以上者更高达60.56%,与其他年龄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院前成年死亡者中,仍以70岁以上老年人为主,而31~60岁中年人呈逐年增加趋势,这与我国已进入老年社会,居民年龄构成趋于高龄化的变化趋势相一致。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内蒙古地区汉族成年人体重指数与脂肪厚度年龄变化与性别差异。方法:对1077名汉族男女的体重、身高、皮褶厚度进行测量。结果:(1)男女体重指数随年龄增长呈增长趋势,45岁之前男性体重指数大于女性,之后女性大于男性;(2)男女皮褶厚度随年龄增长变化趋势为男性在30岁之前增长呈上升趋势,30岁之后进入相对平台期;女性在20~25之间为平台期,25岁之后快速增长,35岁达到第一个高峰,然后下降40岁进入第一个低谷,之后又持续升高。结论:各年龄段的男女平均体重指数绝大部分有显著性差异,只有在45岁组无差异;皮褶厚度男女各个年龄段均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
鲁南地区正常成年男子精液质量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鲁南地区正常成年男性的精液质量状况。方法随机对460例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居住地的被调查者精液标本的量、液化时间、pH值及正常形态精子百分比、精子密度、精子活动力、精子活动率、精子动力学参数、精子穿透力、精子尾部肿胀率、精子顶体完整率等进行分析;同时对精浆果糖和抗精子抗体(AsAb)进行测定。结果460例正常男性的精液量、pH值、液化时间、精子密度、精子前向运动率、精子存活率、正常形态精子比率与WHO规定的参考值标准比较,仅正常形态精子相符率达100%,其余指标均存在一定的下降趋势;与我国卫生部制定的供精者精液质量要求,各项指标的符合率均明显下降。并且精液量、pH值、精子密度、精子前向运动率、精子存活率、正常形态精子、精子穿透力、精子尾部肿胀率、精子顶体完整率等检测结果在年龄<25岁组均低于≥25岁组,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组均高于≥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组,城镇居民组均低于农村居民组。其中在各组别中以精子密度变化最为明显,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近年来鲁南地区正常成年男性的精液质量指标均存在一定的下降趋势,揭示本地区男性精液质量不容乐观,应重视男性生殖健康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男性精液质量与年龄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2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泌尿外科行生育健康咨询(备孕人群)和婚前检查、体检的男性1 150例,按年龄分为<26岁组(n=56)、26~<31岁组(n=336)、31~<36岁组(n=438)、36~<41岁组(n=210)及≥41岁组(n=110),比较不同年龄组精液常规检测参数。结果 1 150例男性年龄18~66岁,平均(33.1±5.8)岁,其中行生育健康咨询(备孕人群)646例、婚前检查及体检504例。1 150例男性中精液质量异常结果 584例(50.78%),其中精子向前运动异常率与精子总活力异常率高于精液检测的其他项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组液化时间、pH值及精子浓度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6~<31岁组精液量、精子总数最高,≥41岁组最低,各组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子向前运动百分率与精子总活力随年龄增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41岁组最低(P<0.05)。结论 男性精液异常主要表现为精子总活力及向前运动异...  相似文献   

15.
贺平 《华夏医学》2007,20(5):1073-1074
单纯性肾囊肿是老年人常见病之一,文献报道发病率为0.52%[1]~9.48%[2]。笔者总结了300例50岁以上中老年干部体检肾脏B超结果,对肾囊肿的患病情况作一调查。现报告如下。1调查资料本组调查300例老年干部中,男265例,女35例;其中50~59岁84例,60~69岁118例,70~79岁79例,80岁以上19例。2结果2.1肾囊肿患者40例,占受检人数13.3%,其中男38例,女2例,分别占受检男、女的14.3%、5.7%,男性明显多于女性。2.2除80岁以上组外,肾囊肿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50~59岁组、60~69岁组、70~79岁组、>80岁组,肾囊肿分别为3例、11例、23例、3例,分别占该年龄段患…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精液粘稠度与精液质量的关系,本文对81例生育男性和125例不育男性精液作粘稠度测定,并用有效活精指数评价精液质量,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检测对象 生育组:81例生育男性,年龄23~32岁,其配偶妊振10~32周,产前检查正常。不育组:125例不育男性为婚后同居1年以上,配偶体检正常而未孕的男性患者,年龄22~40岁。1.2 检测方法 所有受试者禁欲5~7天,手淫排精,全部置  相似文献   

17.
杨东  鲜红  腾文顶  何生燕 《四川医学》2009,30(12):1887-1889
目的了解成都市正常育龄男性精子质量状况,促进优生优育工作。方法对836例育龄男性完整精液标本进行分析,并根据年龄分为〈25岁、25-29岁、30-35岁、36-39岁、〉40岁5组,分析比较各组精液参数。结果836名育龄男性精液量(2.85±0.92)ml,pH值(7.46±0.16),精子密度(77.15±53.88)×10^6/ml,精子活率(67.36±18.41)%,a级精子(30.08±12.90)%,a+b级精子(49.81±14.92)%。其中正常组515例(61.60%),异常组321例(38.40%)。异常组中,225例精子活力异常(70.09%),215例精子活率异常(66.98%),86例精液量异常(26.79%),54例精子密度异常(16.82%),8例pH值异常(2.49%),7例无精子(2.18%)。结论我市育龄男性精子质量基本处于WHO规定的标准内,但精子活力下降比例较高。在不同年龄分组研究中25-29岁年龄组精子质量好于其他年龄组,随着年龄增加精子质量呈下降趋势,在育前保健中应重点针对精子活力下降状况,开展保健服务,以利于优生优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广州及其周边地区健康男性的精液质量情况。方法选择广东地区1040例正常男性志愿者进行精液质量检查及流行病问卷调查。结果1040例健康男性的精液量、精子总数、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率和精子正常形态率的第5百分位数值分别为1.5 ml、51.58×106/一次射精、20.30×106/ml、20.29%和4%,其中所有参数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的精液分析正常值标准有740例(71.15%),≥40岁组精子前向运动率和精子正常形态率与<30岁组及30~39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州地区健康男性精液参数中精液体积、精子总数、精液浓度以及精子正常形态率的第5百分位数值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精子的前向运动率则低于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评估男性精液质量时要考虑年龄对精液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60岁以上人群生化指标水平,通过体检指标初步评估该人群的健康状况。方法对宁夏体检中心2013年5月-2013年12月所有受检者进行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氨基转移酶(GGT)、尿素氮(BUN)、肌酐(Cre)、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尿酸(UA)、葡萄糖(GLU)等项目检测,比较不同年龄段、性别间各项指标的异常率。结果调查人群中男性ALT、GGT、TG的水平60岁~组高于70岁~组,70岁~组高于80岁~组,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P<0.05);BUN、Cre和HDL-C的水平60岁~组低于70岁~组,70岁~组低于80岁~组,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而UA的水平60岁~组高于80岁~组,70岁~组的水平最低(P<0.05)。女性中ALT的水平60岁~组高于70岁~组,70岁~组高于80岁~组,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P<0.05);UA的水平60岁~组低于70岁~组,70岁~组低于80岁~组,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P<0.05)。性别间比较,TC、HDL-C、LDL-C三项指标的异常率女性均高于男性(P<0.05);GLU的异常率男性高于女性(P<0.05)。结论 60岁以上人群的各项生化指标不容乐观,应加强各项指标的监测,为该人群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年龄对精子存活率的影响。方法对乌鲁木齐市568例男性不育症患者的精液进行回顾性分析。检查分析记录:精子密度、活率和存活率,结果依据年龄分3组,即21~30岁(组1)、31~40岁(组2)、41~50岁(组3)。结果 3组的精子密度、活率与精子存活率的均值均逐渐下降,组1与组2相比以及组1与组3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但组2与组3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男性不育症患者的精子存活率随着年龄增长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