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邹秀君 《卫生职业教育》2006,24(24):137-137
目的阐述罕见的婴儿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对1例胚胎性横纹肌肉瘤行光镜、免疫组化观察分析。结果本病发病的高峰年龄为2—5岁,绝大部分在10岁以下,本例患者是生后6个月的婴儿,显然是属胚胎时期形成的恶性肿瘤。肿瘤位于睾丸旁,犬部分瘤细胞的细胞核为梭形,并呈束状交错排列,其间夹杂着的小圆形瘤细胞是幼稚的胚胎性瘤细胞,该细胞核深染,有明显的病理性核分裂,在生物学上,这种细胞越多,则肿瘤的恶性程度越高。肿瘤细胞表达Actin(横纹肌)(++);MyoD(+);Vimentin(++);NF(-);肿瘤间质血管平滑肌Actin(平滑肌)(++)。结论此型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具有特殊的组织学表现和侵袭性生物学行为。发病年龄越小,其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2.
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胚胎性横纹肌肉瘤(embryonal rhabdomyosar-coma,ERMS)是横纹肌肉瘤(RMS)的一种分型,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但是近年来随着恶性肿瘤发病率的不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提高宫颈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的认识、诊治水平。方法:通过对文献的复习,回顾性分析14例宫颈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病好发于青春期晚期及生育年龄,主要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和宫颈息肉样肿块,病理上大多为ⅠA期,治疗上主要为手术伴化疗。结论:宫颈胚胎性横纹肌肉瘤治疗宜选择综合手术、化疗的方案,年轻患者注意考虑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MS)来源于向横纹肌分化时的原始间叶细胞,并由不同分化程度的横纹肌细胞组成的软组织恶性肿瘤。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收治的1例卵巢胚胎性横纹肌肉瘤术后复发肠系膜胚胎性横纹肌肉瘤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总结其病理特点、病程及治疗情况,以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6.
1 病例介绍刘某 ,女 ,6岁 ,扎旗人 ,于 2 0 0 0年 3月 16日入院 ,其母代诉 :右耳流脓 2个月 ,恶心呕吐来院治疗。入院检查所见 :患儿呈重病容 ,发育营养均可 ,双眼瞳孔等大 ,光反应良好 ,眼球运动自如 ,颈部轻度抵抗。右耳道脓性分泌物 ( )嗅有臭味 ,右耳道充满息肉样组织 ,右侧轻度面瘫 ,右耳后肿胀瘘孔鼓膜不能窥视。鼻部及咽喉均未见明显改变 ,听力传音性耳聋。心肺肝脾均正常 ,未出现病理反射。化验检查 :RBC5 .6× 10 12 /L ,血红蛋白 16 g/L ,WBC1.6× 10 9/L ;分叶中性80 % ,淋巴球 15 % ,嗜酸性 5 %。腰穿压力正常 ,糖及…  相似文献   

7.
横纹肌肉瘤( rhabdomyosarcoma,RMS)是起源于肌祖细胞的高度恶性肿瘤[1].2013年WHO软组织肿瘤分类将RMS分为4个亚型,即胚胎型、腺泡型、多形型、梭形细胞或硬化型[2].胚胎型RMS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发生在睾丸的RMS极为罕见[3].目前,RMS国内外相关文献均为散发个例报道,影像学表现尚未...  相似文献   

8.
宫颈胚胎性横纹肌肉瘤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10.
<正> 1 病例报告 病例1:男,2岁,下腹部包块,反复肉跟血尿3月,排尿困难3天入院。患儿小便中偶含有13色胶冻物。查体:下腹部膨隆,可扪及一圆形肿块,直径4.0cm,质中,表面光滑,活动度可。CT:下腹部巨大囊实性占位。术中:膀胱内有较多胶冻样物质及坏死组织,其后壁有一新生物:3.0×2.0×3.0cm3  相似文献   

11.
龚根强 《医学争鸣》2008,29(14):1294-1294
1 病例报告患儿,女,7岁,主因间歇性右上腹疼痛伴发冷、发热2 wk,皮肤巩膜黄染1 wk入院.入院查体:T:38.3℃,皮肤巩膜黄染,腹稍膨隆,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余正常.CT示肝门部实性占位病变,大小3 cm×3 cm×4cm,肝内胆管扩张,肿块位于左右肝管及肝总管后方,向前挤压肝门部胆管;B超示肝大小正常肝内胆道增粗.肝门部所见为实性包块.肝功:ALT 116 U/L,AST 91 U/L,ALP 624 U/L,GGT 290 U/L,TBiL 274.4 μmol/L.DBiL 214.3 μmol/L.人院后给予保肝对症支持治疗5 d后,在全麻下行肝门部肿块切除、胆肠吻合术.术中冰冻切片报告:间质瘤.术后治疗1 wk,肝功能2 wk后完全恢复正常,病理回报:肝门胆管胚胎型横纹肌肉瘤.患儿3 mo后再次出现腹痛、黄疸,对症治疗1mo,后因肝功能衰竭于术后4 mo死亡.  相似文献   

12.
报道2例阴道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  相似文献   

13.
程铮 《右江医学》2001,29(6):497-497
患者方某某 ,男 ,4岁。其母无意中发现其盆腔包块 3天 ,回顾病史 ,有尿频、尿急史 1周 ,近 1周来小儿每次解小便时必下蹲 ,用双手捂住下腹部 ,当时未引起注意 ,其余无异常。拟“盆腔巨大包块”收住。入院查体 :T 36 .7℃ ,P 96次 /分 ,R 2 4次 /分 ,一般情况良好 ,发育正常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两肺呼吸音清 ,未闻及干湿性罗音 ,心率 96次/分 ,律齐 ,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 ,肝脾肋下未触及 ,下腹部可触及一包块 ,约 8cm× 7cm× 7cm大小 ,质硬、光滑 ,可推动 ,压痛 ( ) ,反跳痛 (- ) ,移动性浊音 (- ) ,脊柱及四…  相似文献   

14.
宋薇 《广东医学》2008,29(1):14-14
患者,女,41岁,于2004年2月出现右眼突出,头颅CT示右眼眶内占位,行眶内肿物部分切除减压术,术后病理示:胚胎型横纹肌肉瘤.免疫组化:Myogenin核( ),Desmin胞浆( ),术后即行CAV方案化疗1周期(环磷酰胺0.8 g,第1天;表阿霉素40 mg,第1天;长春新碱1 mg,第1天)及右眶肿瘤适形放疗,累积剂量DT2 000 cGy/10f,疗后复查CT示右眶肿瘤明显缩小,遂行手术治疗,术后送检组织未见肿瘤细胞,行右眶瘤床区放疗推量至DT 4 600 cGy/23f,同年7月患者再次出现右眼肿胀、突出,诊断为右眶肿瘤复发,再次行右眶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眶隔后,与周围组织边界不清,大小约3 cm×2.5 cm×1 cm,切面质细腻呈鱼肉样,术后病理与前次相符,术后行6周期化疗(异环磷酰胺2 g,第1~3天,表阿霉素100 mg第1天,21 d为1周期),疗后复查眼眶CT、胸片、B超等均无异常.  相似文献   

15.
膀胱横纹肌肉瘤临床很少见,且恶性程度很高,我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儿男,6岁,因尿频、尿急、尿痛半个月,加重伴血尿3天,门诊以“急性肾炎、泌尿系感染”收住儿科。患儿于半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频、尿急、尿痛,且夜尿增多,每晚20次左右,量少色赤,但无浓茶样或洗  相似文献   

16.
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是一种由分化程度不同的横纹肌母细胞所构成的高度恶性肿瘤。笔者收治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据文献报道,源于胆道系统的胚胎型横纹肌肉瘤极少见[1].临床医生对此常认识不足而造成误诊、延误治疗.笔者报道1例,并对其误诊误治的原因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8.
19.
20.
横纹肌肉瘤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软组织肉瘤,约占小儿恶性肿瘤第5位,男性多于女性,1岁以下占4%。现将所遇1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儿,女,130 d。1个半月前,家长发现其左胸壁、腋下有一肿块,质硬,不活动,呈进行性增大,去山东省立医院小儿外科行胸部CT平扫示:左侧第2、3肋沟外侧示一约6·0 cm×6·0 cm×6·0 cm大小软组织肿块影,其内及两侧均见弧形及斑片状高密度灶,第2、4肋骨及左侧肩胛骨均受压,边缘较清,左侧胸膜增厚。CT诊断:左侧胸壁软组织肿瘤,倾向胚胎类肿瘤。行肿物切除。术中所见肿瘤位于左胸壁肌肉上,约8·0 cm×7 cm×6·5 cm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