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肖融  吴薇莉  张伟 《华西医学》2007,22(4):708-710
目的:评估Liebowitz社交焦虑量表中文版在成都市大中学生社交焦虑障碍流行病学调查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方法:成都市大中学生社交焦虑障碍流行病学调查中确诊的160名社交焦虑障碍患者及1900名正常对照者完成了Liebowitz社交焦虑量表的评定。结果:当Liebowitz社交焦虑量表分界值为总分≥30分时,敏感度为92.5%,特异度为52.6%,阳性似然比为1.95;当Liebowitz社交焦虑量表分界值为总分≥38分时,敏感度为84.4%,特异度为69.7%时,阳性似然比为2.79。结论:Liebowitz社交焦虑量表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在成都市大中学生中的应用价值良好,可以作为社交焦虑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的筛查量表,但当Liebowitz社交焦虑量表作为自评量表使用时个别条目及指导语的措词需要进一步修订。  相似文献   

2.
陈英 《护理学报》2009,16(16):74-75
目的 研究护理大专生的社交焦虑与人格类型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Leary编制的交往焦虑量表和成人版艾森克人格问卷对100名在读护理大专生进行调查,由学生进行自评,对量表得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00名护理大专生交往焦虑得分(40.54±7.33)高于常模水平(P<0.05);交往焦虑与艾森克人格问卷-内外向评分(59.15±10.10)呈负相关(r=-0.618、P<0.001),与艾森克人格问卷-神经质评分(46.60±11.01)分呈正相关(r=0.474、P<0.001).结论 (1)护生社交焦虑程度较高.(2)护理大专生群体人格特征性格偏外向,情绪稳定,符合护理职业要求.(3)社交焦虑与人格类型密切相关.性格越外向,社交焦虑程度越低,性格中神经质越明显,社交焦虑越高.(4)临床带教老师在实习中热情鼓励学生,指导学生学会有效沟通技巧,以减轻护生的社交焦虑.  相似文献   

3.
陈英 《护理研究》2008,22(8):742-743
[目的]了解护理大专生社交焦虑情况.[方法]采用Leary编制的交往焦虑量表(IAs)对50名在读护理大专生进行调查,由护生自评.[结果]50名护理大专生得分高于普通大学生(P<0.05),男生得分高于女生.[结论]指导护生学习有效沟通技巧,提高护理大专生在社交中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4.
护理大专生社交焦虑情况调查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英 《护理研究》2008,22(3):742-743
[目的]了解护理大专生社交焦虑情况。[方法]采用Leary编制的交往焦虑量表(IAS)对50名在读护理大专生进行调查,由护生自评。[结果]50名护理大专生得分高于普通大学生(P〈0.05),男生得分高于女生。[结论]指导护生学习有效沟通技巧,提高护理大专生在社交中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护理实习大专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其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188名护理实习大专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理实习大专生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和恐怖因子得分高于国内常模(P<0.01);积极应对得分与消极应对得分均低于常模(P<0.01或P<0.05);消极应对得分与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护理实习大专生消极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护理教育者应对护理实习大专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社交焦虑障碍的成人依恋类型与其人格特质的关系,为进一步了解社交焦虑障碍的发病机制提供基础。方法:选择2004-06/2005-03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就诊的社交焦虑障碍住院和门诊患者以及成都市大中学生社交焦虑障碍流行病学调查中18岁以上的阳性检出者82例(社交焦虑障碍组),同时,建立配对正常对照组82人,为成都市大、中学师生等以及成都市机投镇社区居民。采用成人依恋量表,中国人人格量表问卷调查。结果:164名研究对象均进入结果分析。社交焦虑障碍组在外向性、才干、人际关系3项得分上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善良因子社交焦虑障碍组得分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行事风格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社交焦虑障碍组在严谨小因子上更明显表现为不切实际,缺乏合作。社交焦虑障碍组在情绪上更明显表现为急躁、冲动、容易发脾气和难以控制情绪,以及情绪表达上更压抑和掩饰。处事态度上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自信方面社交焦虑障碍组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在追求成功和成就的态度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提示成人依恋恐惧型的人格特征患社交焦虑障碍的风险最大。结论:①社交焦虑障碍患者的人格特征与正常人的人格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异。②社交焦虑障碍在人格特征上大的倾向比较一致,但不同成人依恋类型的人在人格特征上有一定的区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社交焦虑障碍的成人依恋类型与其人格特质的关系,为进一步了解社交焦虑障碍的发病机制提供基础。 方法:选择2004—06/2005—03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就诊的社交焦虑障碍住院和门诊患者以及成都市大中学生社交焦虑障碍流行病学调查中18岁以上的阳性检出者82例(社交焦虑障碍组),同时。建立配对正常对照组82人,为成都市大、中学师生等以及成都市机投镇社区居民。采用成人依恋量表,中国人人格量表问卷调查。 结果:164名研究对象均进入结果分析。社交焦虑障碍组在外向性、才干、人际关系3项得分上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善良因子社交焦虑障碍组得分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行事风格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社交焦虑障碍组在严谨小因子上更明显表现为不切实际,缺乏合作。社交焦虑障碍组在情绪上更明显表现为急躁、冲动、容易发脾气和难以控制情绪,以及情绪表达上更压抑和掩饰。处事态度上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自信方面社交焦虑障碍组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在追求成功和成就的态度上两组差异元统计学意义。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提示成人依恋恐惧型的人格特征患社交焦虑障碍的风险最大。 结论:①社交焦虑障碍患者的人格特征与正常人的人格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异。②社交焦虑障碍在人格特征上大的倾向比较一致,但不同成人依恋类型的人在人格特征上有一定的区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实习护生依恋风格与应对方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择2019年7月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实习的163名护理专业实习生为调查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修订版成人依恋量表及简易应对方式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护理专业实习生的成人依恋总均分为(2.82±0.58)分,积极应对均分为(1.94±0.55)分,消极应对均分为(1.41±0.63)分。相关分析显示,依恋的亲近依赖维度与积极应对成正相关(r=0.163),依恋总分及亲近依赖维度均与消极应对成负相关(r=-0.332,-0.348),焦虑维度与消极应对成正相关(r=0.251)。回归分析显示,院校、亲近依赖和焦虑能解释消极应对方式13.7%的变异量。结论临床护理管理和教育者应早期识别实习护生的依恋类型,引导其形成安全型依恋,帮助其采取积极应对方式去处理临床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护理大专生临床实习环境与专业自我概念现状,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理临床实习环境评价量表、护理专业自我概念量表对214名护理大专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大专生临床实习环境总分(118.08±17.27)分,处于较满意水平;护理专业自我概念总均分为(13.23±1.61)分,处于较积极水平;护理大专生临床实习环境与专业自我概念呈正相关(P0.01或P0.05)。结论临床实习环境对于专业自我概念具有正向预测作用,改善护理大专生客观临床实习环境,有助于提高其专业自我概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肿瘤医院实习护生依恋风格与应对方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一般资料调查表、修订版成人依恋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163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成人依恋总均分为(2.82±0.58)分,积极应对均分为(1.94±0.55)分,消极应对均分为(1.41±0.63)分,相关分析显示依恋的亲近依赖维度与积极应对成正相关(r=0.163);依恋总分及亲近依赖维度均与消极应对成中等程度负相关(r=-0.332,-0.348);焦虑维度与消极应对成正相关(r=0.251)。回归分析显示院校、亲近依赖和焦虑能解释消极应对方式13.7%的变异量。结论:临床护理管理和教育者应早期识别实习护生的依恋类型,引导其形成安全型依恋,帮助其采取积极应对方式去处理临床实习过程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地方院校农村大学生成人依恋、社会支持与总体幸福感的相关性,为学校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1180名大学生采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进行测评分析。结果农村大学生亲密关系经历量表依恋回避维度评分、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主观支持维度评分和总体幸福感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城市大学生(P〈0.05或0.01),依恋焦虑维度评分显著低于城市大学生(P〈0.05);总体幸福感量表评分与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亲密关系经历量表各维度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农村大学生亲密关系经历量表依恋回避与依恋焦虑维度评分显著影响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总分及总体幸福感量表评分(P〈0.01);在农村大学生亲密关系经历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各维度评分与总体幸福感量表评分的回归分析中,依恋焦虑、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依恋回避维度评分显著影响总体幸福感量表评分(P〈0.01),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对总体幸福感的影响水平在加入社会支持后下降。结论农村大学生更倾向于回避型依恋,其依恋水平越低,总体幸福感越强。社会支持在农村大学生的依恋水平和总体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高职院校专科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相关性,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对1 196名高职院校专科生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测评分析.结果 高职院校专科生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中国常模(P<0.01),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4.16%.男生症状自评量表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女生(P<0.01),敌对及精神病性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女生(P<0.05);文科生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理科生(P<0.01);来源于城市的学生各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农村的学生(P<0.01).不同性别专科生应对方式问卷各因子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不同科别专科生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合理化因子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专科生症状自评量表均分及各因子分与应对方式问卷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0.01),与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症状自评量表均分及各因子分与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支持的利用度维度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0.01),焦虑、恐怖因子分与客观支持维度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除躯体化、恐怖因子外的其他因子分及均分与主观支持维度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0.01).应对方式问卷的解决问题、求助、自责、幻想因子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3个维度对预测心理健康有一定作用.结论 高职院校专科生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其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密切相关,学校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对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专科护生实习前心理韧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捷  赵庆华 《山西护理杂志》2014,(12):4241-4243
[目的]了解专科护生实习前的心理韧性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196名实习前专科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实习前专科护生心理韧性量表总分为(92.35±13.14)分,处于中上水平;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和积极应对方式均与心理韧性呈正相关(P〈0.01),焦虑状态和消极应对方式与心理韧性呈负相关(P〈0.01);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独生子女情况、是否学生干部、焦虑状态和积极应对方式是心理韧性的预测因素(P〈0.01)。[结论]可通过减轻焦虑及提高积极应对能力来加强实习前专科护生的心理韧性。  相似文献   

14.
护理本科生社交焦虑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社交焦虑现状。[方法]采用社交焦虑量表对某院校在校不同年级护理本科生(共245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本科生普遍存在社交焦虑,占总人数的60.41%。社交焦虑与社交技巧、自我评价及回避行为相关(P〈0.05或P〈0.01)。社交焦虑与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有关(P〈0.05)。[结论]护理本科生存在一定程度的社交焦虑,应引起护理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护理本科男生不同年级之间的压力状况变化,测试男护生压力水平与应对方式之间是否有相关性。方法采用自制本科男护生压力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青岛大学医学院和泰山医学院96名本科男护生进行描述性调查研究。结果男护生常见有10种压力源。不同年级男护生总压力和各维度的压力均值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11.93,P〈0.01),其中高年级压力相对较大,其次为低年级,中年级压力最小。男护生常用的应对方式为:通过工作、学习或其他一些活动缓解压力;尽量看到事物好的一面等。消极的应对方式与男护生的压力呈正相关(r=0.529,P〈0.01),积极应对方式与男护生压力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各年级的压力特点不同,护理教育者应针对不同年级男护生压力特点采取相应应对方式以降低他们的压力水平。  相似文献   

16.
刘素花  刘桂萍  韩慧 《全科护理》2012,10(10):870-872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量表和应对方式量表,对河南省449名本科护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本科护生SCL-90评分为136.11分±39.11分;心理问题阳性检出率为20.5%;SCL-90评分均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P〈0.05);强迫症状、焦虑、精神病性因子的得分高于全国青年常模(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幻想的应对方式是本科护生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OR=8.870),解决问题是保护因素(OR=0.069)。[结论]本科护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在本科护生教育中,应注重培养其积极成熟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护理大专生评判性思维与心理健康、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 采用评判性思维量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632名护理大专生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大专生评判性思维总分为(284.44士35.5)分,其中<280分有299名(47.31%),280~349分有330名(52.22%),≥350分仅有3名(0.47%);除躯体化和敌对2个因子外,护理大专生SCL-90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国内成人常模(P<0.01).评判性思维总分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P<0.01),与消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P<0.01);评判性思维总分与SCL-90总均分呈负相关(P<0.01).回归分析显示,阳性症状、应对方式和焦虑是评判性思维良好的预测因子.结论 护理大专生的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对其评判性思维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积极的应对方式和良好的心理状况有利于提高评判性思维水平.  相似文献   

18.
王进  纪忠红  时晓柯  王芳 《护理研究》2014,(7):2452-2454
[目的]探讨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对高社交焦虑高职护生的影响。[方法]采用社交焦虑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494名高职护生进行调查。[结果]高职护生社交焦虑总分为(40.57±5.96)分,高焦虑护生占14.4%,社交焦虑现象严重。高社交焦虑与主观支持呈负相关(r=-0.314)。二分类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高职护生采用积极应对越多、消极应对越少时遭受高社交焦虑的可能性越小。[结论]培养护生积极的应对方式,纠正其消极应对方式,通过建立护生良好的主观支持促进其形成积极的应对方式,将有利于降低高社交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19.
实习护生对临床学习环境态度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梁小芹  绳宇 《护理管理杂志》2010,10(2):102-103,106
目的调查实习护生对临床学习环境评价情况,比较本科、大专护生对临床学习环境评价的差异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对医院115名护生进行临床学习环境问卷的调查。结果实习护生对临床学习环境评价的总分为(142.00±22.43)分,本科和大专护生对临床学习境的评价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师生关系维度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生对临床学习环境评价中师生关系得分最为(25.99±4.09)分;个性化评价得分最低为(21.12±4.29)分。结论护理管理者应积极为护生创造良好的临床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