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观察胚胎脊髓提取液(fetal spinal cord extracts,FE)对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分化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制备FE加入NSC培养体系中诱导分化,分别于分化后第3、7天进行免疫荧光细胞化学鉴定,观察分化细胞表型并计算神经元样细胞所占的比例.结果 两组均可观察到神经元,实验组所占比例较高,可达23.39%,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两组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分化已经比较成熟,也可检测出MBP阳性少突胶质细胞.结论 FE通过提供胚胎脊髓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各种细胞因子和细胞外基质,支持NSC成活并诱导其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且神经元的分化比例达到23.39%.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干细胞研究的发展,神经干细胞的发现为干细胞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提供了前提条件。在脑损伤后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干细胞可分化成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神经干细胞周围微环境会影响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存活、迁移和分化。本文综述了肾上腺髓质激素、生长因子和低氧诱导因子等细胞因子对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的影响,分析了这一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就今后的发展进行了积极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神经干细胞是神经系统中未成熟的前体细胞,通过不对称分裂产生神经细胞和神经祖细胞而自我维持和保持多向分化潜能,通过对称分裂实现自我更新和扩增。因此,可以利用神经干细胞的特性来替代受损的神经细胞。神经干细胞分化调控的分子机制研究是神经干细  相似文献   

4.
神经营养因子对大鼠损伤脊髓神经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神经营养因子防止成鼠脊髓轴突损伤后引起神经元萎缩的作用。方法采用发言奶的Allen’s打击法致伤大鼠脊髓,将实验动物分为5组,A组:单损伤组;B组合 :损伤+NGF组;C组:损伤+CNTF组;D组:损伤+NT-3组;E组:损伤+BDNF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神经干细胞(hNSCs)移植对脊髓损伤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取2~3个月流产胎儿海马区组织,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采用通用型脊髓打击器将24只成年SD大鼠制成脊髓损伤模型,伤后第8天随机分为移植组和对照组,于损伤中心分别注入CM-DiI标记的hNSCs悬液和DMEM/F12培养液。分别于hNSCs移植后当天及1、2、3、4、6、8周采用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行为功能评定量表评估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移植后第4、8周取损伤部位脊髓,行病理切片,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移植细胞的存活和迁移,并检测损伤脊髓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元核心抗原(NeuN)、2,3-环核苷酸磷酸二酯酶(CNPase)、神经巢蛋白(Nestin)等抗原的表达。结果:移植组后肢运动功能评分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移植1周时后肢运动功能有所改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6.4±0.99 vs 6.0±0.93,P>0.05);移植4周时后肢运动功能比1周时有明显恢复,BBB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9.7±1.04 vs 7.4±0.95,P<0.05);移植的hNSCs可在损伤脊髓处长时间存活(至少8周),并分化为神经元、少突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结论:人神经干细胞可在损伤脊髓处向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分化,并能促进脊髓损伤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部分恢复。  相似文献   

6.
探索骨髓基质细胞(BMSCs)分化为神经干细胞和成熟神经细胞的可行性,为BMSCs在神经科学领域的应用提供依据。以犬的BMSCs为实验对象,利用bFGF、RA、GDNF等作为增殖或分化诱导因子,对各阶段细胞进行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结果发现,增殖培养24-72h见细胞分裂像和克隆单位;诱导培养3天,部分细胞开始表达NSE或GFAP,继续增殖培养仍可见细胞克隆(干细胞特性);诱导培养第10天有成熟神经细胞形成(成分鉴定证实)。说明BMSCs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经过多种因子的“程序性”作用,可以向神经干细胞、成熟神经元及胶质细胞方向分化。提示BMSCs可作为“种子细胞”在神经科学领域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7.
神经干细胞体外分化抗原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体外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过程中标志性抗原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神经干细胞体外增殖分化的影响因素提供参照.方法:取12~14天胎鼠大脑皮层,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于第1次传代后第3天将培养的神经干细胞置于含有分化培养液的培养皿中进行分化;于不同分化时间点(1、4、7、10和14天)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神经巢蛋白(nestin)、SOX2、doublecortin(DCX)、Tujl、神经元核心抗原(NeuN)各抗原的表达.结果:nestin和SOX2在开始时表达量非常近似,几乎在所有的细胞中两者均同时表达,随时间的推移,两者表达量均逐渐下降,但SOX2表达时间相对nestin持续更长;DCX表达量在分化1周内较高且变化不大,随后开始下降,至分化14天时仅有少数细胞呈DCX阳性;Tujl在分化7天时已有少量表达,随后逐渐增加,分化14天时有38.27%的细胞表达Tujl;在贴壁分化的1周内未见NeuN阳性细胞,但至分化14天时,NeuN阳性细胞占21.11%;在贴壁分化第1天时即有大量GFAP阳性细胞,其表达量随分化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但下降趋势较nestin缓和,至分化14天时仍有大量GFAP阳性细胞.结论:神经干细胞体外分化过程中抗原的表达是一个相互交错的过程,未分化状态标志性抗原表达的减少与分化状态标志性抗原表达的增加互相对应.  相似文献   

8.
心理因素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干细胞移植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晶  付淑云  张赞  林美雄  代广辉 《武警医学》2010,21(6):486-487,490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患者心理因素对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 NSCs)移植疗效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60例脊髓损伤患者,根据自评焦虑量表(SAS)评分系统分为高评分组和低评分组,采用相同的NSCs移植方案,术后给予相同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术后3个月评价患者各方面改善情况,并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别.结果 SAS低评分组改善情况明显好于高评分组,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理因素对脊髓损伤患者NSCs移植疗效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高压氧治疗脑挫裂伤前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 采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114例脑挫裂伤患者治疗前后血浆中C3、C4、IgG、IgA、IgM的变化,采用GCS评分标准判断疗效.结果 GCS评分:高压氧治疗组(12.95±1.96)分,对照组(9.67±2.8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补体水平:高压氧组治疗前C3、C4分别为(0.97±0.28)g/L和(0.31±0.27)g/L;治疗后C3、C4分别为(1.20±0.23)g/L和(0.43±0.27)g/L;治疗前后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球蛋白水平:高压氧治疗前IgG(10.47±2.89)g/L,治疗后(9.83±3.2)g/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A治疗前(1.45±0.65)g/L,治疗后(1.53±0.84)g/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M治疗前(2.04±0.87)g/L,治疗后(1.86±0.94)g/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高压氧治疗脑挫裂伤能明显增强机体的免疫机能.  相似文献   

10.
高压氧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干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压氧(HBO)对成年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干细胞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高压氧治疗组(HBO组).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持续缺血1.5 h后再灌注,分别在第4、11、31天用氯化三苯四氮唑(TTC)染色,观察梗死灶面积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显示5-溴脱氧尿核苷(Brdu)阳性细胞和巢蛋白(nestin)阳性细胞,光镜下观察并统计分析HBO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干细胞的影响.结果 TTC染色显示,HBO组各时间点梗死灶较IR组均有所减小;IR各组与SS组相比,皮层和纹状体BrdU阳性细胞和nestin阳性细胞数目均显著增多(P<0.05);HBO组与IR组相比,在第11天和第31天BrdU阳性细胞和nestin阳性细胞数均显著增多(P<0.05).结论 HBO对成年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干细胞的增殖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人神经干细胞在宿主鼠脑内分化成神经元呈脑位点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人胎脑神经干细胞植入年幼大鼠脑后的成神经元分化作用,探讨神经干细胞替代治疗小儿脑病的可行性。方法自孕16周的胎脑组织分离培养出神经干细胞球,在小儿脑脊液中培养诱导分化以证明其分化潜能。将培养14d的神经干细胞球移植10d龄鼠的侧脑室内,于移植后第4、7、14天杀鼠取脑,切片,行人神经丝特异性标志的免疫荧光分析,显示神经元的分布和细胞形态。结果培养获得典型神经干细胞球,呈漂浮生长,在小儿脑脊液中能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用抗人神经丝混合单抗检测移植物的成神经元分化,移植后的第4天,观察到阳性反应细胞在颗粒层表现为颗粒性细胞,锥体细胞层则出现长突起的锥体细胞,还有连接神经元样中间神经元,小脑内有单层排列的浦肯野细胞。对比各时间点的观察结果,阳性细胞分布位置未变。随着移植后天数的后延,阳性细胞数量呈减少趋势,但锥体细胞的突起明显加长。结论体外培养获得的人神经干细胞脑室途径移植年幼大鼠,在脑内发生迁移,并分化成形态上与其临近宿主细胞一致的神经元。提示宿主脑组织局部微环境在引导移植物分化成神经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5 Hz和20 Hz磁场对中脑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目的:观察5Hz和20Hz磁场(EMF)对新生大鼠中脑神经干细胞神经元向分化的影响。方法:神经干细胞分别置于5Hz和20Hz正弦交变磁场(8mT)中诱导变化,每天上午、下午各1次,每次15min,分别作用于1d、5d或10d,同时设立相应的对照组。利用神经元特异性标记物MAP2抗体进行免疫荧光染色,计数MAP2阳性细胞的百分比。结果:5Hz和20Hz交变磁场干预1d,均出现对NSC分化方向的显著影响,即促进NSC神经元的分化;20Hz电磁场随干预时程的延长,NSC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逐渐增高,以10d组神经元比例最高;5Hz磁场干预5d时神经元比例最高,10d时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20Hz磁场效应在10d时显著大于5Hz磁场。结论:5Hz和20Hz电磁场以不同的效应模式促进NSC神经元向的分化,电磁场可以成为NSC定向分化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人骨髓基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hBMSCs)在经过表面纳米化处理的PET人工韧带材料表面的粘附、增殖及成骨分化。方法:根据PET膜片表面处理情况分为PET组(PET膜片未经表面处理)、LBL组(PET膜片表面经透明质酸、壳聚糖纳米自组装涂层处理)和HA组(PET膜片经透明质酸、壳聚糖纳米自组装处理后,表面再加纳米羟基磷灰石涂层)3组。在上述3种PET材料上分别培养hBMSCs后进行各项检测。扫描电镜(SEM)观察hBMSCs在材料上培养1天和7天时的细胞形态。培养7天后,Alamar blue法检测hBMSCs的增殖,pNPP法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RealTimePCR检测培养3天hBMSCs的整合素β1mRNA表达。结果:SEM显示HA组和LBL组hBMSCs能更好地伸展和粘附,形态明显优于PET组。培养7天,HA组和LBL组的细胞增殖、ALP活性定量均显著高于PET组(P<0.001);HA组细胞增殖显著高于LBL组(P=0.01),HA组ALP活性显著高于LBL组(P<0.001)。培养3天后,HA组和LBL组hBMSCs的整合素β1mRNA表达显著高于PET组(P<0.001),HA组显著高于LBL组(P=0.003)。结论:PET人工韧带材料表面经壳聚糖、透明质酸纳米自组装涂层和纳米羟基磷灰石涂层处理后,能明显促进人hBMSCs的粘附、增殖和分化。纳米羟基磷灰石涂层的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纳米颗粒标记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最佳孵育时间。方法分离培养兔骨髓单个核细胞5×105/8ml共4瓶,SPIO分别以10μl、20μl、60μl浓度加入其中3瓶标记,另1瓶为未标记细胞。均在37°C,5%CO2条件下孵化过夜,6h及以后每隔6h直至标记后7d分别经荧光显微镜观察标记细胞的形态学改变和铁颗粒结合率,并与未标记组细胞进行对照。结果3组均显示细胞内吞铁颗粒随着孵育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标记浓度越高则细胞内吞铁颗粒越多;10μl组标记后18~24h标记率可达到96%~100%,且细胞的形态与增殖分化能力正常,与未标记细胞组基本一致,孵育时间<18h则标记率<90%;20μl组标记后12h细胞标记率即达到100%,标记后3~7d,细胞分裂增殖不明显;60μl组标记后6h标记率即达到100%,但以后细胞的分化增殖能力明显受限。结论安全标记浓度下磁性标记干细胞的最佳孵育时间为18~24h。标记率与标记浓度和标记后孵育时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应用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神经元蜡样质脂褐质沉积病的效果.方法 2005年6月~2006年12月我们对3例神经元蜡样质脂褐质沉积病患者采用立体定向技术,选取基底节区作为靶点进行神经干细胞移植术.结果 全部接受神经干细胞移植的神经元蜡样质脂褐质沉积病患者均取得一定疗效,无手术并发症.3例患者神经功能均获得一定的提高,其中1例1年后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结果显示大脑皮质代谢明显提高.结论 神经干细胞移植可作为神经元蜡样质脂褐质沉积病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但其长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测定MRI监测SPIO标记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MSC)的最低SPIO浓度,寻找MRI体外定量测定SPIO标记r-MSC的方法.方法 分离、培养r-MSC,不同浓度SPIO标记r-MSC 24 h后采用3.0 T MRI T2*W-GRE、T1W-GRE、T2W-PROPELLER序列扫描标本.结果 3种序列中,T2 * W-GRE序列体外监测SPIO标记干细胞的能力最佳,1×105/ml、1 × 106/ml细胞浓度下,T2 *W-GRE序列测定的平均MR信号衰减率(△SI)与SPIO浓度之间具有强相关.结论 适宜细胞浓度下,T2 * W-GRE序列可用于定量近似预测SPIO标记浓度.  相似文献   

17.
大鼠脂肪组织源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及诱导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体外培养脂肪组织源间充质干细胞,诱导该细胞向成骨细胞和心肌细胞分化,为骨和心肌组织工程提供种子细胞。方法取Wistar大鼠脂肪组织,以胰蛋白酶消化分离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第三代细胞用于鉴定细胞表面抗原,同时以成骨诱导培养液诱导细胞,并以10μmol/L5-氮胞苷处理细胞24h,然后培养,用免疫组化法和组织化学法检测这些细胞。结果所分离细胞90%以上表达CD44、CD13、CD29抗原,有些细胞表达肌节型肌动蛋白和结蛋白;经成骨诱导液诱导14d的细胞表达碱磷酸酶,21d后表达骨钙蛋白并有少量胞外钙沉积;经10μmol/L5-氮胞苷处理的细胞均表达NKx2.5、肌节型肌动蛋白和连接蛋白Cx43。结论本实验所培养的细胞为脂肪组织源性间充质干细胞,能向成骨细胞和心肌样细胞分化,可为骨和心肌组织工程提供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SPIO)标记细胞后在细胞成像领域的应用价值。方法:SPIO与多聚赖氨酸(PLL)联合标记神经干细胞,使用4.7T磁共振对标记细胞进行T1WI、T2WI及T2*WI扫描,并测量标记细胞及未标记细胞的弛豫率R2和R2*。结果:①与未标记细胞相比,标记细胞于T1WI时信号强度平均上升24.06%,T2WI时信号强度平均下降50.66%,T2*WI时信号强度平均下降53.70%。②未标记细胞和标记细胞的T2分别为516 ms和77 ms,弛豫率R2分别为1.94/s及12.98/s;T2*分别为109 ms和22.9 ms,其弛豫率R2*分别为9.17/s及43.67/s。标记细胞的R2及R2*分别约增强了5倍及4倍。结论:SPIO能够有效的标记神经干细胞,明显提高标记细胞的R2及R2*,T2WI和T2*WI序列对显示标记细胞与未标记细胞间的信号差异较敏感。  相似文献   

19.
小鼠x线6Gy局部照射左后肢条件下,照射后股骨骨髓CFu-S、CFu-C和CFu-E的动态变化与相同剂量全身照射小鼠不同,表现为造血干细胞数量降低辐度小、恢复快。照射后2l天内照射股骨骨磕CFu-S向CFu-E的分化优于向CFu-C分化;相反,照射后90天内屏蔽侧股骨骨髓CFu-S向CFu-C分化优于向CFu-E分化。同时,屏蔽部位的造血功能也发生了轻度抑制。本文讨论了在局部照射条件下,造血干细胞由屏蔽区域向照射部位迁移的作用和可能的机理}造血微环境在造血干细胞竞争性分化的作用以及未照射区域发生远隔效应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