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米非司酮与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米非司酮组和妈富隆组,治疗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调经效果、激素水平变化、子宫内膜厚度、药物副作用等。结果:治疗3个月后,米非司酮组在治疗期间均有效止血,无复发;妈富隆组停药后有撤退性出血,复发率为21.7%;米非司酮组血清激素水平FSH、LH、E2、P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妈富隆组E2、P较治疗前下降;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治疗前变薄,治疗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较妈富隆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观察小剂量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 :3 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于月经周期第 1d开始服米非司酮 10mg ,1次 /d ,连续服用 6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及生殖激素的改变。结果 :服药期间所有患者均闭经 ,痛经及盆腔痛消失 ,腺肌症患者子宫明显缩小、卵巢异位、囊肿缩小或消失。雌二醇 (E2 )及孕酮 (P)处于早~中卵泡期水平。结论 :小剂量米非司酮长期服用可破坏子宫内膜的完整性 ,干扰其功能 ,影响在位及异位内膜的生物学效应 ,从而起到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尤其适用于围绝经期及术后复发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刘岩 《航空航天医药》2009,20(12):96-97
目的:观察小剂量米非司酮配合中成药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典型重症子宫腺肌病患者30例。自月经周期第1~3 d开始口服米非司酮。每晚12.5 mg,2个月后开始减量。维持量2.5~10 mg,1次/d,疗程9个月,继以加服中成药桂枝茯苓胶囊3粒/次,3次/d,连续服药3个月。观察闭经时间,症状改善、子宫体积及腺肌病变化对肝肾、血糖的影响,停药后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子宫体积明显缩小,平均缩小47.35%。腺肌病完全消失。18例子宫大小、形态恢复正常。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1)。FSH、LH、E2均处在卵泡期水平,低雌激素症状轻微。检测肝肾功、尿RT、血糖均正常。随访6个月~2年,复发率10%。结论:米非司酮小剂量长疗程治疗子宫腺肌病有效、安全、简便、经济。配合中成药桂茯苓治疗,可进一步巩固疗效,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刘英  王宇  何晓英  李梅 《西南军医》2003,5(5):12-13
目的 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3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于月经周期第1天开始服用米非司酮10mg,每日1次,连续服用6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及生殖激素的改变。结果 服药期间所有患者均闭经,痛经及盆腔痛消失,腺肌症患者子宫明显缩小,卵巢异位囊肿缩小或消失。雌二醇(E2)及孕酮(P)处于早-中卵泡期水平。结论 小剂量米非司酮长期服用可破坏子宫内膜的完整性,干扰其功能,影响在位及异位内膜的生物学效应,从而起到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尤其适用于围绝经期及术后复发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患者服用妇康片治疗前后血性激素水平、B超测量子宫内膜厚度、诊刮组织病理学检查及月经改善情况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病理诊断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患者73例,分段诊刮术后第5天及下两次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口服妇康片,5mg/d,连服22d,共3个月经周期,于第3个月经周期的第25~28天取子宫内膜组织做病理检查。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子宫内膜厚度变薄(P〈0.05);76.71%(56/73)的患者单纯性增生内膜转化为分泌期内膜;血FSH和LH水平下降(P〈0.05),E2和P水平变化统计学上无差异;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月经周期缩短,经量减少。结论妇康片可抑制子宫内膜细胞增殖活性,可有效治疗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  相似文献   

6.
雷公藤多甙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甙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价值。方法 于术后 1周开始用药 ,治疗组 4 1例口服雷公藤多甙片 ,30mg/d ,连续服用 6个月 ;对照组 35例口服米非司酮 12 .5mg/d ,连续服用 6个月。 结果 治疗组 12例月经量明显减少 ,2 9例治疗周期中出现闭经 ,对照组治疗期间均闭经。停药后 1年内 ,治疗组复发率为 14 6 3% ;对照组复发率为 14 2 8% ,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别。治疗组副反应发生低于对照组。结论 雷公藤多甙可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异常出血的疗效。方法 采用每日5mg的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顽固性子宫异常出血26例,其中功血症18例,粘膜下子宫症18例,粘膜下子宫肌瘤2例,子宫内膜息肉4例,子宫肥大症2例。所有病人的子宫≤50天孕大。结果26例病人全部闭经,贫血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停药后仍有10例病人继续闭经在3个月以上,13例病人停药后出现少量月经,无须治疗,3例病人停药后阴道流血接近治疗前,重  相似文献   

8.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剂重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3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于月经周期第l天开始服用米非司酮10mg,每日1次,连续服用6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及生殖激素的改变。结果 服药期间所有患均闭经,痛经及盆腔痛消失,腺肌症患子宫明显缩小,卵巢异位囊肿缩小或消失。雌二醇(E)及孕酮(P)处于早-中卵泡期水平。结论 小剂量米非司酮长期服用可破坏子宫内膜的完整性,干扰其功能,影响在位及异位内膜的生物学效应,从而起到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尤其适用于围绝经期及术后复发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预防围绝经期子宫内膜息肉(EP)复发的可行性。方法 2008年6月—2012年2月在我院行宫腔镜EP切除术的围绝经期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共118例,按照宫腔镜息肉电切术后是否用药分为研究组60例,行宫腔镜下EP切除术,术后口服米非司酮12.5 mg,共3个月;对照组58例于宫腔镜下行EP切除术后不做任何处置。对两组患者进行复发和不良反应方面的随访观察。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前者EP复发率明显低于后者(P<0.01),且不良反应轻。结论宫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内膜息肉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能够有效地预防EP复发。  相似文献   

10.
周静 《航空航天医药》2013,24(9):1107-1108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加用米非司酮和达那唑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2-01 ~2013-01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经腹腔镜术后口服米非司酮)和对照组40例(经腹腔镜术后口服达那唑),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平均月经恢复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停药后2年内患者的症状、体征、妊娠率等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服药过程中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相比于对照组少很多,停药之后不良反应均消失.结论:在临床治疗中,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加用米非司酮和达那唑均具有良好效果,而米非司酮更优于达那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于绝经过渡期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就诊的绝经过渡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每天给予米非司酮12.5mg口服,连续服用3个月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均采用B超测定子宫内膜厚度,并检查性激素水平,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结果1例因失访退出研究,余下44例完成3个月的治疗,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后患者雌二醇、孕酮、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刺激素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4例患者在治疗3个月内均出现闭经,随访6个月中35例患者绝经,9例患者月经稀发。结论米非司酮可有效调节绝经过渡期功血患者雌激素水平,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用于不孕患者子宫内膜组织学检查在子宫膜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宫腔组织吸引管对80例不孕患者于月经周期25~28d取子宫内膜细胞检验支原体病理检查(吸引管组)。80例不孕患者于月经周期25~28d常规诊刮子宫内膜检验支原体病理检查(诊刮组)。结果:吸引管组子宫内膜阳性率60例占75%,MH5例占6%,病理报告40例,显示子宫内膜组织炎症改变30例,正常子宫内膜8例,子宫内膜腺体发育欠缺,2例未见子宫内膜;诊刮组子宫内膜感染支原体55例,占68.7%,MH4例占5%,病理检查子宫内膜感染41例51%,正常子宫内膜31例,子宫内膜腺体发育欠缺7例,3例未见子宫内膜。结论:在不孕症子宫内膜取材中,宫腔组织吸引管具有无疼痛出血少的优点,比常规金属刮更有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TCRP)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子宫内膜息肉(E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科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21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10例,TCRP术后不给予任何治疗;研究组108例,TCRP术后月经后半周期口服地屈孕酮,共3个疗程。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月经恢复及子宫内膜息肉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94例(85.45%)月经恢复正常,EP复发9例(8.18%);研究组99例(91.67%)月经恢复正常,EP复发2例(1.85%)。两组比较,EP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RP联合地屈孕酮治疗EP可以有效改善月经、减少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保守性手术后辅助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 in-re-leasing homone agonists,GnRHa)治疗中,联合结合型雌激素(CEE)和安宫黄体酮(MPA)反加疗法与否对治疗效果及副反应的影响,分析应用GnRHa联合反加治疗的必要性和时机。方法 将63例保守性手术后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患者随机分为2组:反加组(31例)术后皮下注射诺雷德,每4周1次,连续3次,于用药第2个月起加用倍美力0.625mg/d+安宫黄体酮4mg/d,连续2个月;单药组(32例)术后单用诺雷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性激素水平、CA125、副反应、复发率和不孕患者的妊娠率。结果反加组、单药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55%、93.75%,复发率分别为9.68%、9.38%,两组复发都发生在停药后1~2年,两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复发率及复发间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GnRHa治疗后1个月,FSH、LH、E2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E2降至绝经期水平,单药组比反加组下降更明显(P〈0.05),停药后3个月均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血清学指标CA125阳性率均明显下降;反加组13例不孕患者中妊娠率为53.85%,单药组15例不孕患者中妊娠率则为53.33%,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潮热等副反应发生率,单药组为87.50%,反加组仅25.00%,都在用药后1~2个月出现。结论 GnRHa联合反加疗法治疗保守性手术后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可以缓解GnRHa的副反应,不影响疗效及复发,是治疗内异症较理想的方案,建议GnRHa用药后1月反向添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TCRE)后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10年8月我院宫腔镜及病理确诊为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过长的患者58例行TCRE术,术后随机分为2组:单纯TCRE组(对照组)29例,术后无任何治疗;TCRE联合米非司酮组(观察组)29例,术后口服米非司酮片,10mg/d,共3个月。术后6月观察两组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经期、血红蛋白情况。结果 TCRE联合米非司酮组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经期时间均较单纯TCRE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血红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子宫内膜电切术后口服米非司酮可抑制残留子宫内膜,降低子宫内膜增生症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郭彦玲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10):1858-1858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的疗效。方法:选择40例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给予口服米非司酮12.5 mg/d,连续3个月。超声监测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的变化;血常规检查治疗前后病人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月经的变化及服药后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后患者子宫肌瘤体积明显缩小,血红蛋白含量明显提高,月经复潮后经期明显缩短、经量明显减少,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12.5 mg/d连续使用3个月具有较好治疗子宫肌瘤及改善子宫肌瘤患者贫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腺醇治疗稽留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A组:给予米非司酮50 mg,1次/d,口服,服药前后1 h禁食,连服3 d,第4 d早晨6点给予米索前列醇400μg口服,观察宫缩及胚胎组织排除情况。B组:给予米非司酮75~100 mg,1次/d,口服,连服3 d,第4 d早晨6点给予米索前列醇600μg口服,也同样观察宫缩及胚胎组织排出情况。C组:为对照组,选择10例周期稽留流产病例,用已烯雌酚5 mg,1次/d口服,连服5 d。结果:A组有效率为92.3%,B组有效率为96.7%,C组有效率为10%。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腺醇用于稽留流产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是治疗稽留流产的一种有效、安全、方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并发闭经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TUAE)治疗子宫肌瘤并发闭经的原因。方法 搜集1999年4月至2004年5月,接受TUAE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231例,年龄29~51岁,平均39.5岁。TUAE均采用经导管双侧子宫动脉注射碘油-平阳霉素乳剂的方式,其中碘油用量6~20ml,平阳霉素用量8~16mg,231例中186例加用明胶海绵颗粒果栓塞。结 231例中2例分别于TUAE后3和4个月发生闭经,发生率0.87%。1例考虑为卵巢功能受损引起的闭经,表现为雌二醇(E2)下降,促卵泡成熟激素(FSH)增高,经过1年的雌孕激素序贯治疗,患者月经逐渐恢复正常;另1例经宫腔镜证实为子宫内膜萎缩所致。结论 TUAE后极少数人可发生闭经,其原因与卵巢功能受损及子宫内膜萎缩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肌瘤对月经和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66例子宫肌瘤行UAE后随访3~33个月,观察月经变化,其中15例在preUAE和postUAE3个月,监测血清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TSH)、泌乳素(PRL)、孕酮(Prog)、雌二醇(E2)等5种性激素变化。结果:47例(81%)UAE后恢复正常月经或明显改善,5例(8.6%)有一过性月经紊乱,3例(5.2%)出现闭经(年龄>45岁)。14例血清5种性激素在preUAE和postUAE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1例(年龄46岁)5种性激素preUAE处于卵泡期水平,postUAE3月处于绝经期。结论:UAE治疗子宫肌瘤后,大部分患者可恢复正常月经,对卵巢功能影响小,对血清性激素水平无明显影响,但极少数年龄大于45岁者postUAE可出现闭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肌瘤对女性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 31例子宫肌瘤患者行UAE后随访3~6个月,观察月经变化及监测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孕酮(Prog)、雌二醇(E2)4种性激素变化.同时于介入手术前及术后3、6个月分别行B超检查测定肌瘤体积及肌瘤的供血状况.结果 25例(80.6%)UAE后恢复正常月经,临床症状明显改善,4例(12.9%)有一过性月经紊乱(3~6个月恢复正常),2例(0.06%)出现闭经(年龄45岁、49岁).31例患者4种血清性激素术前、术后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AE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对女性血清性激素无明显影响,但年龄大于45岁以上者可能出现闭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