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例1女,20岁,头部被石块砸伤,当即昏迷,伤后于当地医院急诊开颅手术,见广泛性脑挫裂伤,右额叶脑内有血肿,右额硬脑膜下有血肿.清除血肿后去右额骨瓣减压,术后14天清醒.因颅骨缺损收入我院治疗.检查:右额骨缺损14cm×8cm,右眼睑下垂,右眼失明.头...  相似文献   

2.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 ,43岁 ,阵发性头痛 10a ,右下肢麻木七个月入院。查体无阳性体征 ,头CT及MRI检查见额、顶、枕叶各有一处占位性病变。均靠近中线。行左额开颅 ,术中见 :肿瘤位于矢状窦旁 ,并穿过大脑镰到对侧 ,有完整包膜 ,大小约 3.9 × 2 .4 。左顶枕开颅 ,肿瘤在矢状窦旁 ,顶叶肿瘤约 2 .8 × 3.1 ,枕叶肿瘤约 2 .2 × 2 .3 ,包膜完整。术后病理诊断 :纤维型脑膜瘤。2 讨论 脑膜瘤可发生于有脑膜的任何地方 ,发病率为十万分之二 ,占颅内肿瘤的 13.4% [王忠诚 .神经外科学 .武汉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 0 0 1.4 56] ,大…  相似文献   

3.
脑肿瘤合并颅内出血的发生率为4%左右,主要见于转移性肿瘤与胶质瘤。脑膜瘤合并颅内出血者异常少见,至今也只有15例报告。本文报告了1例脑膜肉瘤并发硬膜下血肿。患者为36岁男性,因头痛、恶心、呕吐数周入院。CT扫描发现右侧硬膜下血肿或积液,右中颅凹与外侧裂有高密度区。右侧脑血管造影发现一个很大的无血管区。手术钻颅吸出血性液体150毫升。术后数天再次复发,又行第二次钻颅术。术后8天开颅探查,右侧额顶颞区有一大的硬膜下血肿,而且有坚硬的包囊围绕。并发现一个源于蝶骨脊外1/3的肿瘤,部分瘤体穿过血肿内壁突入腔内。血肿腔内尚发现几个小的  相似文献   

4.
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杨杰 《人民军医》2000,43(11):641-642
重型颅脑损伤病死率高达 30 % 50 %。为此 ,各国非常重视重型颅脑损伤救治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并取得了大量具有临床实用价值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为挽救伤员生命 ,降低病死率发挥了重要作用。1 标准大骨瓣开颅术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经过几十年的实践与探索 ,已经形成一套标准的开颅术式。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能清除约 95%单侧幕上颅内血肿 ,其余 5%幕上顶后叶、枕叶及颅后窝血肿则须行其他骨瓣开颅术。标准大骨瓣开颅术能达到下列目的 :( 1 )清除额颞顶硬膜外、硬膜下及脑内血肿 ;( 2 )清除额叶、颞前及眶内等挫裂伤区坏死脑组织 ;( 3)控制…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42例老年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SDH),其中男41例,女1例,年龄65~81岁,病程 6个月至 9年。经 CT及 MRI检查明确诊断,额颞顶血肿37例,额颞部5例;血肿量大于70 ml 15例,大于100 ml 27例。42例患者分3组采用不同术式治疗,A组13例采用颅骨钻孔冲洗;B组11例进行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包膜摘除;C组18例采用B组术式+带蒂颞肌贴敷治疗,方法与B组开颅相同,将颞肌从骨瓣上剥离,骨瓣下1/3切除,把颞肌转移至颅内贴敷脑面颞肌与硬脑膜间断缝合,硬脑膜下置引流管,常规闭颅。所有患者术后每日输等  相似文献   

6.
急性重型外伤性颅内血肿多表现为脑疝形成或颅内压严重增高,意识清醒者血肿量也多>80 ml.长期以来临床多应用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术进行救治.1998年1月-2009年10月,笔者对位于额顶颞后及枕部的或继发于对侧开颅术后的急性硬膜外血肿、部分单纯性急性硬膜下血肿等患者,选择性应用微创穿刺治疗,达到了很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放射学实践》2011,(6):585-585
病例54 病例资料患儿,男,6个月余。呕吐、发热1d伴间断抽搐半天。查体示浅昏迷,右眼外上斜视,四肢肌张力高,双侧巴氏征阳性。术前CT扫描检查见图1a,MRI见图1b、c;临床限期行右额开颅,术后4个月复查MRI见图2a、b。  相似文献   

8.
宋勇 《西南军医》2012,14(3):468-469
目的探讨额颞部脑挫伤伴血肿的手术指针、采用标准外伤骨瓣开颅术治疗额颞部脑挫伤伴血肿的方法及手术效果。方法对2005~2011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额颞部脑挫伤伴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额颞部脑挫伤伴血肿的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意识障碍逐渐加重、或已有一侧瞳孔散大的脑疝表现的病人,或头CT示一侧额、颞叶脑挫伤合并弥漫性点、片状出血、脑组织水肿、头CT检查发现中线结构移位超过0.5cm、脑室明显受压、环池模糊不清者及时手术。对双额、颞叶广泛脑挫裂伤,经非手术治疗后意识障碍加重,可放宽手术指征及时手术。手术采用标准外伤骨瓣开颅术入颅清除血肿及挫伤脑组织。标准外伤骨瓣采用美国标准外伤骨瓣开颅减压术,去除骨瓣,咬除蝶骨棘,在头灯辅助照明下清除额颞部脑挫伤伴血肿。术中电灼并剪开大脑镰,清除对侧额叶底部挫伤的脑组织及血肿。扩大缝合硬膜.术后进入ICU监护,予抗炎、引流、防治血管痉挛、消化道出血、神经营养、气管切开等治疗。结果本组100例中死亡15例,恢复良好40例,植物生存3例,轻、中残42例。结论对于额颞部脑挫伤伴血肿,标准外伤骨瓣开颅手术是治疗患者的有效方法.通过该术式入颅清除额颞部脑挫伤伴血肿,具有视野好、暴露充分、减压彻底、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具有较强的临床实用性。只有彻底减压,同时加强围手术期的综合治疗,可以提高额颞部脑挫伤伴血肿患者的生存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9.
在开颅术后并发高渗性高血糖非酮性昏迷,病情严重,治疗非常困难,临床的死亡率非常高,现将我院近年来发现的6例开颅术后并发高渗性高血糖非酮性昏迷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4例,女2例,年龄25~60岁.诊断垂体瘤2例,颅咽管瘤1例,外伤性颅内血肿脑疝术后3例.其中有5例无糖尿病史.术前查血糖正常,6例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开颅术切除肿瘤及清除血肿.术后甘露醇加地塞米松等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王洪亮  谢永胜 《人民军医》1998,41(5):252-252
1995年5月~1996年5月,我院共收治因前倒训练致急性硬脑膜下血肿3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均为男性,年龄18~20岁。均为入伍6个月以内的新兵。在前倒训练中出现头痛、头晕和呕吐,并在出现上述症状后0.5~1h出现意识障碍。CT检查见右额、颞区急性硬脑膜下血肿,出血量60~100ml。无头、面区直接触地受伤史。CT确诊后,均急诊开颅行血肿清除术,2例同时行去骨瓣减压术。1.2 结果 术后分别于48h、3d和5d清醒。1例左侧肢体肌力2级,并有精神症状,于术后3周恢复;2例去骨瓣减压者于术后3个月行颅骨修补术。3例均痊愈。2 讨…  相似文献   

11.
创伤性脑动脉瘤发生率不到颅内动脉瘤的1%[1],创伤性胼周动脉瘤更为少见.临床上往往满足于创伤性胼胝体血肿诊断,未能考虑到创伤性胼周动脉瘤的存在,导致漏诊并延误诊断及治疗.我院2004-2012年收治创伤性胼周动脉瘤3例,现对其诊断及治疗过程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1,男,50岁,交通伤入院,GCS7分,颈部抵抗感,头颅CT示胼胝体血肿并双侧脑室铸形(图1).住院9d时昏迷程度加深,急诊行右额开颅额中回入路血肿清除+脑室造瘘去骨瓣减压术,术后7d行CT血管造影(CTA)证实胼周动脉瘤.术后第9天再出血,急诊行开颅纵裂入路胼周动脉瘤夹闭术.术后1个月并发脑积水行V-P分流,2个月后意识清楚.  相似文献   

12.
开颅术后发生颅内远隔部位血肿12例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探讨开颅术后形成远隔部位血肿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开颅术后形成远隔部位血肿的原因极其复杂,术前、术中、术后给予高度重视能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及早的处理。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27岁。因左侧面部疼痛3月入院。查体:神清,左侧面部痛、温、触觉减退,口角轻度右偏。MRI诊断:左侧桥小脑角区表皮样囊肿。于2013-08-09行左侧乙状窦后入路开颅切除囊肿,术后病理诊断:表皮样囊肿。术后患者清醒,轻度头痛,呕吐胃内容物1次,神经系统查体同术前,予以对症处理。术后第1日复查CT示左额部硬膜外血肿,血肿内分层,上半部呈低密度,下半部呈高密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单侧额颞瓣开颅+大脑镰切开与双侧额颞瓣开颅对清除双侧额叶脑挫伤的手术疗效。方法对我科2010年1月~2013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双额叶脑挫伤5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A组25例,行单侧开颅+大脑镰切开术;B组28例,行双侧额颞瓣开颅。结果术中均直视下清除双侧额叶脑内血肿及挫伤坏死脑组织,术后CT检查提示脑挫伤血肿清除满意。A组平均手术时间、输血量均少于B组患者(P<0.05)。出院3个月后随访,两组在良好率、中残率及病死率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但A组重残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单侧额颞瓣开颅+大脑镰下切开清除双侧额叶挫裂伤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失血少、患者预后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肾囊肿破裂致肾周血肿误诊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报告患者男,60岁,因右侧腰部酸胀伴夜尿次数增多11天入院。无明显尿急、尿痛及血尿。查体:右肾区轻压痛,叩击痛(+)。血常规:红细胞3.2×1012/L,白细胞5.3×109/L,血小板128g/L。尿常规:红细胞1~2个/HP,白细胞1~2个/HP。红细胞沉降率15mm/h,癌胚抗原<5μg/L,甲胎蛋白<20μg/L。B超:(1)右肾实质内见43mm×27mm大小等回声包块,由多个分叶组成,集合部积压变形;(2)右肾囊肿。CT扫描:(1)右肾炎性改变,右肾脓肿伴肾周筋膜粘连;(2)肾周血肿。双肾增强CT扫描:(1)腹膜后软组织占位,腹膜后肿瘤侵犯肾脏可能性大,不排除肾癌;(2)右肾多发囊肿。术前诊断:(1)右肾占位病变;(2)右肾囊肿。行右肾肿瘤根治性切除术,术中见肾周脂肪囊正常,右肾中上方见一5cm×4cm包块,质地中等,颜色暗,肾包膜完整,肿块边界清楚。注射器穿刺抽出陈旧性血液,输尿管未见扩张,肾周及腹主动脉旁未及肿大淋巴结。术后病理报告:良性肿块。考虑为血肿,行右肾囊肿去顶减压及血肿清除术。2讨论自发性肾周血肿临床上较少见,大多由肿瘤引起。本例肾周血肿误诊为肿瘤的主要原因:(1)血肿增强后出现...  相似文献   

16.
患者 男 ,2 8岁。头部外伤后头痛、头晕 12天 ,以往有癫痫病史 10余年。查体 :颅神经检查未见异常 ,右上肢浅感觉减退 ,四肢肌力正常 ,双侧膝腱反射亢进。实验室检查 :未见异常。MRI扫描 :左侧额、顶、颞部颅板下方见一 11.5cm×5 .0cm× 9.0cm大小梭形异常信号 ,与脑实质比较呈等T1长T2 信号 ,T2 WI高于脑脊液信号 ,其内信号均匀 ,相应部位的脑组织及脑室明显受压右移。左侧额骨增厚 ,尤以板障明显 ,最厚处达 1.5cm。MRI诊断 :皮样囊肿或表皮样囊肿。手术所见 :颅骨与脑组织之间见囊性肿物 ,囊内为黄色液体并掺杂部分固态物。镜检 :…  相似文献   

17.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26岁,因右额顶矢状窦肿瘤切除术后10年余,肝脏多发占位伴反复发作性低血糖5个月,于2007年6月11日入院。1996年10月因左侧肢体阵发性抖动伴麻木,行头颅MRI诊断右额顶矢状窦脑膜瘤。行右顶过中线切口矢状窦内及窦旁肿瘤镜下全切术,术后病理报告:血管外膜细胞瘤。2005年左枕、后颅窝区复发,行左枕区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同前。术后行放射治疗。而后定期复查,未发现肿瘤复发,可正常工作。2007年1月于家中突发意识不清伴四肢抽搐。  相似文献   

18.
男性,66岁。头部跌伤三天,出现左下肢乏力,活动不利入院。查体:意识清,颈软,左下肢肌力Ⅲ级。CT平扫示;右额颞顶部见新月形高低混杂密度影,右侧脑室腔受压变形。诊断为右额颞顶部硬膜下亚急性血肿(图1)。患者有糖尿病Ⅱ型,长期服药史,一般情况较差,经保守治疗一月余,症状无明显好转。CT复查示:原硬膜下亚急性血肿转为慢性血肿,中线结构仍左移。局麻下于右额颞部行钻孔血肿引流,引流出暗红色液体约100ml。术后两周复查CT示:右额颞硬膜下仅存少量低密度液体影,中线结构回复。患者左下肢肌力恢复至Ⅳ+级,出…  相似文献   

19.
外伤性颅内血肿的治疗历来以“及早清除血肿”为原则,但对部分外伤性颅内血肿可采用非手术疗法.本院1995年8~9月间收治2例颅内血肿病人,经内科保守治疗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例1,男性,22岁.因棍棒击伤右额顶部后意识模糊20min,醒后恶心、呕吐3次,头痛、头晕,于伤后第9d转入我院.查体GCS15分.眼底视乳头上、下缘模糊,右额顶部头皮裂伤长5.5 cm,已哆裂,并感染积脓.除左掌颏反射( )及克氏征( )外,无其他神经系统异常体征.颅脑CT检查:右额顶颞区表  相似文献   

20.
颅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 男,9岁。2个多月前摔伤右额部,当时无特殊不适,未作处理。1个月后,患者右额部间断性疼痛,余无其他不适,当地医院头颅CT检查未“可疑右额部硬膜外血肿”,治疗后无好转而来我院求治。体检:右额部可触及直径约2cm包块,质硬,边界清楚,轻度压痛,与头皮无粘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