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玉厚  张录 《医疗装备》2006,19(9):45-46
目的:观察危重颅脑损伤患者胃肠外营养(TPN)过渡到早期肠内营养(EN)的临床意义。方法:治疗组21例危重颅脑损伤病人术后第2d开始TPN、72小时过渡到EN,10d后完全EN,观察血糖、白蛋质、淋巴细胞计数,并发症发病率及预后。对照组19例常规治疗的危重颅脑损伤患者。结果:治疗组各项技术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危重颅脑损伤患者早期EN能有效地改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银公敬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2):2388-2389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及复合伤患者的临床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2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致命原因、临床特征、诊断方法、抢救措施及预后状况5例(1.52%),死亡103例(31.40%)。[结论]在处理重型颅脑外伤时,应仔细检查全身的每一个部位,决定手术时,应优先处理致命伤的原则,注意多科配合抢救,防治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郭杰 《现代养生》2022,(15):1301-1303
目的 观察危机管理模式在急诊颅脑外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7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收治的急诊颅脑外伤的患者51例,根据组间基本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外伤急救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危机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模式下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以及急诊各项用时。结果 采用危机管理模式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到院确诊时间、急诊至手术所用时间、急诊至病房所用时间以及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危机管理模式的运用可以显著缩短急诊颅脑外伤患者的抢救时间,并且降低各种并发症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临床研究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给予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本院收治的118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依照电脑生成随机数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9例,分别实施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24 h再手术率、并发症发生率、恢复状况、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结果:观察组24 h再手术率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观察组(6.78%)较对照组(22.03%)低,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恢复1、2级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术后1、3、6月GCS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治疗中应用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可降低24 h再手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恢复状况和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5.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首选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因为其可获得与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相似的临床营养效果,但全身性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及费用低于PN。研究显示,早期EN支持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生存率,降低残疾率。我科自2005年5月开始采用胃.空肠管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EN,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手术后气管切开的护理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分析100例严重颅脑外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06年7-10月实行综合气道管理的患者50例为治疗组,2005年7-10月未实行综合气道管理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8例发生肺部感染,6例感染得到控制,控制感染时间平均为(7.8±1.47)d,对照组22例发生肺部感染,14例得到控制,平均控制时间为(14.4±2.79)d。结论认真、科学、严谨的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是防止气管切开术后发生感染等并发症的保障,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及其复合伤患者的临床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2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致伤原因、临床特征、诊断方法、抢救措施及顸后状况。结果328例患者中恢复良好187例(57.01%),中残23例(7.01%),重残10例(3.05%),植物生存状态5例(1.52%),死亡103例(31.40%)。结论在处理重型颅脑外伤时,应仔细检查全身的每一个部位,决定手术时,应优先处理致命伤的原则,注意多科配合抢救,防治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胃管喂养并发症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004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138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中67例发生胃管喂养并发症患者原因进行分析。结果:32例腹泻,10例便秘,5例呕吐,4例胃潴留,8例高糖血症,4例脱管,3例堵管,1例误吸。结论:护理人员应重视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胃管喂养并发症发生,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措施,保持和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肠外营养(PN)和肠内营养(EN)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了57例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术前接受中心静脉置管,术中行空肠造瘘,术后给予PN和EN支持。结果PN中位时间为8天(5~24天),EN中位时间为21天(5~69天),平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72.5±19.8)小时,术后住院的中位时间为24天(17~74天)。57例患者中,1例于围手术期死亡,2例因严重腹胀、腹泻中止EN;41例出现腹胀,17例发生腹泻;中心静脉导管脱出和堵塞各2例,空肠造瘘未出现导管并发症;29例出现糖代谢严重异常,2例伤口裂开,19例次发生术后感染。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需要联合PN和EN,治疗中应坚持无菌配液、严格管路护理、注意血糖变化和加强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ORFLO鼻胃管在颅脑外伤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方法对48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采用CORFLO鼻胃管置入,进行肠内营养并进行观察。结果应用CORFLO鼻胃管后的主要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如下:呕吐(0:2);腹泻(2:11);鼻粘膜损伤(0:6);腹胀(0:4);误吸(0:3);误吸性肺炎(0:5)。结论对于颅脑外伤术后的患者,应用CORFLO鼻胃管可减少并发症,长时间留置,促进营养吸收,更好地辅助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脑外伤术后昏迷患者应用三种不同供能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入住的脑外伤术后昏迷患者90例,随机分为肠内供能组、肠外供能组和肠内外联合供能组,每组30例。采集各组患者治疗后第1、14天的外周静脉血,检测免疫球蛋白Ig A、Ig M、Ig G及血清蛋白、前蛋白,同时记录患者胃肠功能障碍(包括上消化道出血、呕吐及腹泻等)以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情况。三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供能治疗第14天,肠内外联合供能组免疫球蛋白、前蛋白及白蛋白与肠外供能组、肠内供能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肠内外联合供能组发生消化道应激性溃疡5例、腹泻及吸入性肺炎6例,肠外功能组发生消化道应激性溃疡14例、腹泻及吸入性肺炎32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外伤术后昏迷患者应用肠内外联合供能是提高其机体免疫功能和减少临床并发症的最好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营养指标和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将62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分为PN组(n=30)和EN组(n=32)。比较两组病人在营养支持后第1和第2周的营养指标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果:EN组病人的血清清蛋白和前清蛋白较PN组有明显改善,而PN组病人的谷丙转氨酶较EN组有明显升高。EN组病人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PN组。结论:EN支持可改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营养指标,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有利于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的效果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08年10月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8例,随机分为肠内营养加肠外营养支持组(观察组)19例和全肠外营养支持组(对照组)19例。观察组早期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和肠外营养(parenterl nutrition,PN)结合,10天后转为全肠道营养,对照组10天内行全肠外营养支持,观察血糖、血浆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结果观察组能获得充足的能量和蛋白质合成物,1周时的血糖控制程度、血浆白蛋白及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10天后病死率为(15.79%)明显低于对照组(31.58%)。结论重型颅脑损伤行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结合符合病人的病理、生理要求,能使该类病人营养状况和生存率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在老年危重患者救治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老年危重患者98例,根据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分为肠外营养(PN)组30例,肠内营养(EN)组32例,PN+EN组36例。摄入同等总热量和同等氮量,营养支持治疗时间14 d。治疗0 d和连续营养支持治疗14 d后,检测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淋巴细胞总数(TLC)、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值并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3组患者Hb均较治疗前增高。EN+PN组患者Alb、PA较PN组及EN组治疗后增高。营养支持治疗后,3组患者TLC明显增高。EN组IgA、IgM,EN+PN组IgA、IgG、IgM均较PN组增高。PN+EN组并发症低于PN组及EN组。结论老年危重患者救治中应根据老年人特点及疾病不同情况合理选择营养支持方式,PN+EN联合应用更有利于改善老年危重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的安全性、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98例食管癌患者术后随机分为两组,普通输液组(对照组,49例)、早期接受肠内营养组(EN组,49例),EN组术后24h开始行肠内营养治疗,营养支持连续7d,两组热量基本相等,并对两组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第8d营养状态评价,比较术后肠功能恢复及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等。结果:两组患者血浆蛋白、前白蛋白、体重均较术前下降,以对照组显著,但EN组前白蛋白降低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肠道功能恢复EN组明显加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对照组为高;住院时间以对照组长。结论:食管癌术后肠内营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安全、有效、经济,能改善营养状态,促进肠功能的恢复,又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Cushing溃疡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65例入院前均无消化道溃疡及上消化道出血史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在入院后24h内留置胃管开始肠内营养,其余按一般治疗护理常规进行。结果发生Cushing溃疡者10例,发生率15.3%,死亡27例,病死率41.5%,明显低于一般情况下的16%~47%及50%。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颅脑损伤病人预防Cushing溃疡发生,降低病死率,促进康复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比例肠内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营养状况、器官功能、并发症发生及病死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符合入组标准的94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EN占联合肠内外营养支持比例,将病人随机分为50%EN组、75%EN组及TEN组(100%EN)。分析各组营养状况指标、血生化指标、并发症发生和治疗效果等情况的差异。结果:营养支持第7天时,50%EN与75%EN组病人的总蛋白、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TEN组(P0.05)。75%EN组及TEN组病人的院内感染发生率均低于50%EN组(P0.05)。75%EN组病人的总住院时间、ICU10天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75%EN比例在肠内外营养支持的应用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不但可以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而且能减少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缩短ICU住院时间及降低住院费用,在临床应用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8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鼻饲肠内营养,对照组采取肠外营养,比较意识变化、并发症的发生及预后。结果治疗组在意识恢复、减少并发症及治愈率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临床对照实践分析肝功能不全患者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部收治的72例肝功能不全患者,采取随机数字法分为EN(肠内营养)组与PN(肠外营养)组,通过术后给予两组患者不同途径的营养支持,对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肝功能变化、营养状态指标、炎性反应综合征、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果 EN组患者给予营养支持15 d后体重明显高于PN组;住院时间方面EN组也少于PN组;给予营养支持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均有明显改善(p<0.05),基本上达到正常水平,但是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性;术后第1天、第7天的营养状态指标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性(p<0.05),但是术后第15天,EN组的PA值明显高于PN组,EN组的CRP则明显低于PN组;另外在炎性反应指标、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等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性。结论在肝功能不全病例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不仅可有效地改善患者营养状况、肝功能,还可明显降低临床炎性反应、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肠内和肠外联合阶段性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45例分为完全胃肠外营养组(TPN组,n=25)和肠内营养加肠外阶段性营养组(PN+EN组,n=20)。观察两组治疗结果以及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营养支持后PN+EN组的APACHEⅡ评分和CT评分均显著低于TPN组(P〈0.01)。营养支持两周后两组患者的血糖、血清淀粉酶和血肌酐水平均较营养支持前显著下降(P〈0.01),血清白蛋白、总蛋白、血钙水平均较营养支持前显著升高(P〈0.01),但是两组的各项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PN+EN组患者的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TPN组(P〈0.01),平均住院天数也显著短于TPN组(P〈0.01)。结论肠内和肠外联合阶段性营养支持方式的疗效优于完全胃肠外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起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