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斜裂是一组少见的颅颌面先天性畸形。除极少数情况外,面斜裂都属于严重的先天畸形,通常需要多次手术才能改善畸形状态。根据Tessiel 1973年的颅面裂分类法,面斜裂属于Ⅲ、Ⅳ、Ⅴ型。不全性面斜裂属于骨性裂存在而软组织连续性尚存在的隐性裂崎形。如果选择方法得当,治疗效果比较满意。我院自1996年以来,采用综合的手术治疗,成功地治疗了2例不全性面斜裂病人。特别是一例TessierⅣ犁面斜裂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介绍颅面裂的Tessier分类诊断与手术治疗体会。方法按Tessier分类法对33例颅面裂患者进行分类,并根据畸形类型及轻重程度制定手术方案;共施术29例,手术方法包括单纯眶内侧壁截骨与鼻翼软骨修整、局部皮瓣转移、内眦固定、真皮移植、骨移植、组织代用品置入、吻合血管的游离组织瓣移植等。结果33例中属0号颅面裂1例、0—14号颅面裂3例、1号颅面裂1例、2-12号颅面裂2例、3号颅面裂3例、4号颅面裂1例、5/6号复合颅面裂1例、7号颅面裂18例、6/7/8号复合颅面裂2例、11号颅面裂1例;29例接受手术的患者,术后面部形态明显改善,无并发症发生。结论①Tessier颅面裂分类法有助于发现与主诉体征相伴的其它颅面畸形,对作出全面正确的诊断及制定手术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②在Tessier颅面裂中以7号颅面裂较为常见。③Tessier颅面裂有不同的类型,且每一类型的颅面裂又有不同的严重程度,而且不同类型及不同严重程度的颅面裂又可见于同一患者,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3.
先天性下颌下唇正中裂是一种很少见的先天性颅面畸形,根据Tessier分类法属于30号颅面裂。症状可从轻微的红唇切迹,到较重的下颌骨裂、舌骨缺如、胸骨裂及其他伴随症状。本病发病率低,病情程度不同,因此在病因、治疗方面仍存在分歧。特别是对于下颌骨正中裂的治疗时机、手术方式仍未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先天性颅面裂隙畸形进行分类和诊断,有利于区分畸形的部位和程度,为手术修复提供指导。方法 用Tessier颅面裂分类的基本方法,对81例先天性颅面裂隙畸形进行分析,再根据畸形发生的部位、性状、CT扫描等临床检查结果,按照受累的范围,选用S(皮肤)、T(皮下组织)、O(颅面骨)等字母组合表示畸形部位和性状,选用阿拉伯数字的大小表示畸形的严重程度,作为Tessier分类的补充。结果 以STO分类法分析81例病例,眶下方畸形以Ⅲ、Ⅳ号裂多见(24.70%),眶上方畸形以IX、X号裂多见(38.27%),各种组织的受累程度并未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结论STO分类法是Tessier分类法的补充,可为颅面裂隙畸形的修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整形     
整形外科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的探讨;33例颅面裂Tessier分类诊断与治疗体会;吻合血管的逆行游离耳前皮瓣移植修复鼻部分缺损;延长成骨术修复颅骨缺损的实验研究;TessierNo.0面裂分叉鼻畸形矫正术  相似文献   

6.
眶距增宽症(Orbital Hypertelorism)是指眼眶间骨性距离过大的颅面畸形,最早由Creig[1]于1924年提出并命名。以往认为眶距增宽症是一种独立的颅面部畸形,现已证明两眼眶间骨性距离的增宽只是一种症状,可以出现于多种类型的颅面畸形中,比如Tessier0-14号颅面裂畸形以及Crouzon综合征、Apert综合征等[2]。  相似文献   

7.
目的介绍为3例Tessier 3型面裂鼻眼畸形患者行整复术的经验.方法 1例患者经Z成形术和鼻内眦固定术矫正,1例患者经鼻唇沟皮瓣和Z成形术矫正,1例患者经联合应用鼻唇沟皮瓣、额鼻皮瓣和睑颊颧部旋转皮瓣矫正.结果 3例患者均获得较满意的矫正效果,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只要病例选择适当,应用局部皮瓣矫正不完全型Tessier 3型面裂鼻眼畸形可获得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Tessier 3型面裂鼻眼畸形矫正3例报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介绍为3例Tessier 3型面裂鼻眼畸形患者行整复术的经验。方法1例患者经Z成形术和鼻内眦固定术矫正,1例患者经鼻唇沟皮瓣和Z成形术矫正,1例患者经联合应用鼻唇沟皮瓣、额鼻皮瓣和睑颊颧部旋转皮瓣矫正。结果3例患者均获得较满意的矫正效果,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只要病例选择适当,应用局部皮瓣矫正不完全型Tessier 3型面裂鼻眼畸形可获得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面横裂又称巨口症,Tessier分类为第七号裂,是一种较少见的口腔颌面部先天性畸形。人们通常将面横裂与唇腭裂,面斜裂等疾患归类在一起,统称为“面裂”。面横裂国外报道较多,但多为个案报道,国内报道很少。大多数情况下,它是作为某些综合征的一种伴随畸形出现,如第一、二鳃弓综合征、Goldenhar综合征、Lenz综合征、Treacher-Collins综合征、Halleman-Streijif综合征等。而在极少的情况下,面横裂(transverse facial Cleft)才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存在,不伴有耳、眼、颌骨畸形等其他畸形。  相似文献   

10.
我科自1990年以来,对6例TessierⅢ型面裂采用耳郭复合组织移植修复双侧鼻翼畸形,效果均较满意。  相似文献   

11.
1 概述 颅面裂畸形是一种罕见的发生于颅面部软组织和骨骼的单发或复合性裂隙畸形,其发病率为1.43~4.85/100 000(新生儿),在每1000例常见的面部裂隙畸形中有9.5~34.0例属于颅面裂[1].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利用原位及邻位组织联合自体耳甲腔软骨对颅面裂患儿鼻翼畸形进行综合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颅面裂伴鼻翼畸形的患儿采用鼻部残留软组织、邻位皮瓣以及自体软骨游离移植行综合修复治疗。结果本组共4例患儿,术后均恢复良好。术后随访6~24个月,患儿及家属对手术效果满意。其中1例患儿鼻尖表现点不佳,局部皮瓣臃肿,拟待青春发育期后行二期皮瓣修薄等手术。结论充分利用鼻部残留软组织、邻近皮瓣和自体软骨,在完全松解复位原位组织的前提下,联合自体软骨或假体置入等综合手术方法,对颅面裂鼻翼畸形修复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颅颌面外科手术病人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颅颌面外科是一新兴学科,其手术不同于单纯的颅脑手术,也不同于单纯的颌面部手术,在麻醉处理上有一定的特殊性。现将我院近两年颅颌面外科手术病人的麻醉处理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择期颅颌面外科手术144例,ASA~级,年龄7~56岁,体重24~65kg。其中颅颌面部外伤性骨折54例,面中裂33例,面斜裂20例,下颌角肥大22例,其它先天性畸形15例。所有病人术前化验及ECG检查均正常。麻醉前用药为安定0.15~0.20mg/kg,术前30分钟肌注。病人入手术室后开放两条静脉,经桡动脉穿刺监测动脉血压,连续监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估计出血多…  相似文献   

14.
面斜裂的病因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斜裂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畸形,发生率为1.43~4.85/105新生儿[1],在所有面裂中约占0.075%~0.54%[2].  相似文献   

15.
颅面外科是近3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年轻的外科学分支学科。这一新学科的创立和发展使严重复杂的先天性颅面畸形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满意治疗效果。随着近20年来美容整形外科的迅速发展及颅面外科技术在这一领域日益增多的应用,逐渐形成了颅面美容外科(Aesthetic craniofacial surgery)的全新概念[1~4],这无疑为创造美好的容貌形象提供了新的外科学技术。   20世纪90年代以来,颅面骨骼及软组织附丽的重塑或再造新术式不断涌现,通过骨膜下剥离术能够将全面部软组织如同“面罩”般抬起,同时进行颅面骨骼截骨造型手术和面部软组织皮肤提紧术,使整个面容重塑和年轻化[1]。Ramirez(1994)[1]将Tessier等创立的经典颅面外科称为:矫形或正畸颅面外科(Orthomorphic craniofacial surgery),其目的在于使颅面畸形患者获得“正常”(normality)容貌。而将上述新型学科领域定义为:颅面美容外科(Aesthetic craniofacial surgery),其宗旨是:根据医患双方共同追求的更为完美的标准,对正常或轻度畸形的、老龄化的颅颌面部软、骨组织进行整形外科手术治疗,以获得更为美丽和年轻的容貌。  相似文献   

16.
双侧先天性鼻眶裂修复一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先天性双侧鼻眶裂属3型颅面裂,系罕见先天性颅面畸形,我们收治1例,采用自行设计的鼻肌重建复位术一期修复,获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7.
颅颌面双侧不对称畸形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先天性及发育性一侧颜面发育不良或萎缩所致颅颌面双侧不对称畸形的综合手术治疗。方法 针对患者的畸形情况,设计相应的手术方案以重建患侧的外形及功能。骨骼畸形不明显而主要为软组织萎缩凹陷者,可采用软组织移植的手段予以充填修复;对同时伴有颅面骨骼发育不良的患者,首先重建面部的骨骼支架,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完成软组织的修复。结果 1998年9月至2004年8月,共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双侧颜面不对称畸形患者42例,其中单侧颅面短小畸形22例,进行性半侧颜面萎缩16例,肿瘤切除后放疗导致的邻近区域软组织及骨骼的发育不良4例。男18例,女24例。年龄16~38岁,平均24岁。2例肿瘤术后放疗患者,因局部软组织条件差,发生钛板及植入骨外露,1例单侧颅面短小畸形患者采用自体下颌骨外板及肋骨行下颌升支重建后发生感染,致手术失败,其余患者双侧不对称畸形均获得明显改善。结论 单侧颜面发育不良或萎缩所致颅颌面双侧不对称畸形,是临床上常见且治疗难度较大的一组畸形,畸形轻重程度不等,涉及软组织和骨组织的治疗。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设计手术方案,综合运用整形及颅颌面外科技术分期手术重建,方可达到最大程度改善外形、恢复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颅面畸形手术为整形外科近年开展较多的手术之一,手术过程较为复杂.我科于2000年9月收治1例较罕见的颅面畸形患者,该患儿额骨高拱,外观似"狮面",经检索未见相关报道后暂取名:"颅骨狮面畸形".经手术治疗后获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先天性颅面环束带畸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提高对颅面环束带畸形的认识与治疗水平。方法对6例颅面环束带畸形病例,全部采用骨膜下充填羟基磷灰石或可切削生物活性玻璃陶瓷进行畸形修复,并复习了有关文献,对其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分类及治疗进行了分析。结果6例均获满意效果,随访3个月~5年,颅面环形沟消失,皮肤平整。结论骨膜下充填有活性的生物材料是矫正颅面环束带畸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靳天娇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6):1081-1084
Apert综合征,又称为尖头并指综合征I型,是最常见的颅颌面严重畸形综合征之一。Apert综合征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主要以尖颅、面中部发育不全和对称的手足并指(趾)畸形为特点。最早由Wheaton于1984年报道第1例尖头并指畸形,后来Apert于1906年报道了9例并命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