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巴迎莹  徐艳玲 《光明中医》2011,26(4):630-632
通过哮病"夙根"与过敏体质的关系探讨哮病从过敏体质论治的机理并浅述过敏体质分型,从而将辨体质-辨病-辨证模式运用到临床哮病治疗中,拓展中医治疗哮病思路。哮病是中西医疑难病之一,其"夙根"至今未完全阐明,综合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研究成果认为,"夙根"的内涵即是过敏体质。因此,对体质的调治是防治哮喘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庞大承  张硕  田甜  王彤 《四川中医》2023,(11):38-42
本文通过对哮病“夙根”理论及哮病从膜原论治的源流和病机特点进行具体阐释,从理论层面探讨哮病从膜原论治的机理,从而辨析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探讨哮病从膜原论治提供新的视角。同时,对哮病从膜原论治的法则进行解析,提出了以达原饮为基础的治疗方剂和以“疏达通利、开达膜原”为主的总治法并附验案,从而丰富了哮病的临证辨治思路,这对临床诊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其病机专主于痰.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哮病的治疗,除宣肺化痰、止咳平喘之外,还要健脾祛湿,以绝生痰之源.笔者通过教学和临床实践体会到肺脾相关理论在哮病的病机分析中具有重要意义,而宣肺健脾是防治哮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感性精神障碍,是一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  相似文献   

5.
高脂血症从肝论治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金生 《新中医》2006,38(11):6-9
根据高脂血症从肝论治的学术源流,从生理、病理方面展开探讨,提出“从肝论治高脂血症”的学术观点,明确高脂血症病机是肝失疏泄,延及脾肾为本,脂浊内生为标,属本虚标实之证。强调肝失疏泄是推动高脂血症病机演变的关键机制之一,调肝降脂法是治疗高脂血症的主要原则,且在临床应用中取得较好的效果,促进了中医药防治高脂血症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哮病乃虚实夹杂之证,发时注重标实,平时多谈本虚,然本虚中多论述肺脾肾之气虚,鲜论肺阳虚,且常将肺阳虚与肺气虚一概而论,但临床发现从肺阳虚论治哮病,疗效显著。肺阳虚之哮病是由于肺阳亏虚,水液凝聚为痰,成为哮病之夙根,藏于肺部。每因外感寒邪或他脏阳虚伤及肺阳,引动夙根,诱发哮病。从肺阳虚理论出发,依据肺阳的生理功能,确立了“总宜温补”的治则,从补肺阳、化痰瘀、健脾肾及防燥伤阴等角度治疗哮病。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因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心肌缺血的功能性和器质性病变。从其临床表现看本病相当于祖国医学中的厥心痛、胸痹、真心痛等,心脉气血运行失常是其主要矛盾,我们根据中医理论,从肝论治冠心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哮病之本在于痰饮,多反复发作而难愈,现通过两则哮病发作期的病案,反思哮病发作期重视脾胃,扶助正气之重要性。所持观点与中医内科教材提倡的"发时攻邪,缓时扶正"略有不同,尤其对于年老正气虚患者,扶正应贯穿于哮病的各个阶段。  相似文献   

9.
李玉爽  李涛 《北京中医》2012,(7):509-510
糖尿病患者伴发抑郁症状是神经生物因素与社会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抑郁症既是糖尿病病因、发病环节,又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情志失调为病因,肝失疏泄为病机,从肝论治为治疗要领。以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为糖尿病患者实行全方位、多维度的科学评定和防治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病"消瘅"范畴,传统观念认为,"阴虚燥热"为其基本病机,立"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之大法。但临床中发现,精神因素所致的糖尿病病人亦不在少数。故我们认为,糖尿病的发病与"肝失疏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骆忠元 《中医研究》2011,24(10):57-58
随着我国生活和物质水平的提高,现代医药得到广泛应用,静脉给药方法得到医生和患者的广泛认同,输液已成为现代医药治疗哮病最常用的方法。哮病患者体内不经消化系统被输入了大量外来液体,这些液体即使在炎热的夏季温度也低于机体自然体温,机体将这些液体升至正常体温将消耗大量的能量,使中医温、热之病因受到抑制,甚至热邪寒化;此外,在输液过程中,随着激素、抗生素的大剂量输用,  相似文献   

12.
卒中后抑郁是继发于脑卒中的一种包括多种精神和躯体症状的复杂情感性的精神障碍性疾病,临床上以抑郁不乐、焦虑不宁,甚则悲观绝望、绝食自杀等为主要症状。据统计,40%~50%的脑卒中患者可出现抑郁;同时,初次卒中后出现抑郁的易诱发二次卒中,发病率为30%-50%。目前,西医主要用抗抑郁药物治疗,但疗效欠佳,且不良反应较大。笔者在临床实践及查阅文献过程中发现,卒中后抑郁大多与情志刺激有关,其发生的关键环节在于肝失疏泄条达,故主张从肝论治。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风哮理论的形成,风邪是哮喘发病的重要因素,风盛痰阻、气道挛急是哮病发作的主要病机,祛风解痉是治疗哮病的根本大法等方面,阐述了晁恩祥教授"从风论治"哮病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4.
从肝失疏泄论治胸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痹是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一种身心疾病,情志失调是其不可忽略的重要危险因素。情志致病首先影响肝的功能,肝失疏泄是形成心脉痹阻不畅的重要基本病理机制之一。因此,疏肝解郁法是治疗和预防胸痹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从肝主疏泄谈肝脾相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主疏泄实质上是对气机的疏泄。中焦脾升胃降的气机有赖于肝疏泄气机来斡旋。气机疏泄太过,木旺克土,土受克而动;气机疏泄不及,木不疏土,土无力以运。肝失疏泄有太过、不及之分,故对脾运化的影响也不同。"木不疏土"较"木旺克土"使脾运化功能减退得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16.
刘老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二十余年,在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间质性疾病等肺系疾病的中医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在哮病的中医诊治上,既承继了前人之经验又能在现代医学对哮病的病理、发病机制方面的新发现、新认识的基础上,对哮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及治疗不泥  相似文献   

17.
针对"宿痰伏肺"为哮病"夙根"的观点,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哮病"夙根"的实质是脏腑阴阳失调,肺脾肾对津液的运化失常.  相似文献   

18.
国医大师郭诚杰教授通过在临床工作中大量的乳腺增生病患者的病例收集和经验总结,得出"肝郁"在该病的病因病机以及症状表现中的重要性,将"从肝论治"的思想贯穿在整个治疗中,多采用针药结合的方式,以疏肝解郁,理气止痛为大法,配以兼证的调理,使治疗更具针对性,疗效更显著。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9.
关于“宿痰伏肺”为哮病“夙根”的不同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礼明 《四川中医》2001,19(2):13-14
针对“宿痰伏肺”为哮病“夙根”的观点,提出不同看法,认为痰阻气道,肺失宣降,气道挛急是哮病发作时的基本病理,此痰非“宿痰”,乃各种原因导致肺、脾、肾三脏功能紊乱,津液停聚所生之新痰。  相似文献   

20.
亚健康态从肝论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普遍认为,亚健康是由于心理、生理、社会三方面因素导致机体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整体协调失衡、功能紊乱而致。本文浅析了“肝主疏泄”在亚健康态发病、转归及预后中的作用,认为在亚健康治疗过程中应以疏肝解郁为治疗大法,从肝论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