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感热病统一辨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感热病的辨证有六经,八纲,三焦,卫气管血,脏腑辨证之不同,但在分析其病因病机,归纳证型,确立治则,阐明疾病的传变等方面很大程度上有着内在联系,各种辨证各具特色又彼此互补,旨在说明病邪由表入里,病情由渐而甚,病证由实而虚的发展规律。提出以脏腑为基,气血为例,八纲为用,形成任何证型都可以概括的辨证统一体,尝试把热性病分为表证,表里证和里证3期,以指导各种热性病的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2.
外感热病辨治心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巫君玉 《中医杂志》1995,36(1):12-14
  相似文献   

3.
外感热病初起辨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感热病是感受外邪而致的以发热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 ,其初起是指首发病证的病性、病位尚未出现明显变化 (即未传变 )的阶段。由于外感病是许多疾病的诱因或开端 ,如约 70 %的哮喘急性发作由外感引起 ,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哮喘、肺结核等也常是外感误治、病邪深入、病情恶化的结果 ,有些严重的疾病如间质性肺疾病、心脏病、肾脏病、免疫病、结缔组织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或血液病等的发生也与外感病治疗不当有关。同时 ,一些难治病在合并外感时可能会有转机 ,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在外感高热时易于治愈 ,哮喘在外感诱发急性发作时才易于根治 …  相似文献   

4.
赵绍琴辨治热病神昏神经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建功 《中医杂志》2002,43(1):17-18
  相似文献   

5.
6.
总结王霞芳教授辨治小儿外感热病临床经验。王师将小儿外感热病分为外感风邪、邪结少阳、阳明实热、湿温热病、暑温热病等证辨证论治,并举案例说明。  相似文献   

7.
8.
<正> 吕同杰主任医师,在多年临床中对外感热病的辨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主张治外亦当调内,治热与保津并举的原则,验之于临床,尽收满意疗效,介绍如下。 1.顾护其虚,扶正祛邪吕老认为,温热疫毒是外感热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温为阳邪,极易化燥伤阴。在其发展过程中,极易出现热势鸱张或高热稽留的急重征象,主要责之于阳热亢盛,水不制火之故。吕老非常注重吴鞠通关于温邪在表亦当“顾护其虚”的观点,并推崇其“增液保津”之品的应用。吕老的经验是,邪热和阴亏互为因果,  相似文献   

9.
1 识病因明机理神昏在风温、春温、暑温、湿温、秋燥、冬温、温毒、温疫等热病中均可见到,因其病因不一,治疗用药也应不同。临床上除了从发病时节上区分病因外,还应结合临床症状、体征,从脉、舌、色、症及相关理化检查,正确区分其病因之寒、热、风、湿、痰、瘀、食、火,不能仅凭主观臆测。虽热病中不应有寒邪,但由于治疗用药不当,寒凉过度,易使病情中出现凉遏、寒凝、冰伏等现象,故  相似文献   

10.
孙钢 《江西中医药》1995,26(5):30-30
试论“治上焦如羽”对小儿外感热病的意义孙钢(江苏省常州中医院213003)关键词小儿外感热病,理论研究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心肺功能处于不完善状态,万密斋倡“肺常不足”、“心常有余”之说,因此,在外感热病中,最易出...  相似文献   

11.
急性热病是对以发热为主症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它包括温病、时病及五脏各系急性发热性杂病,基本上也包括西医感染性、非感染性发热性疾病以及急性发热性传染病。本文就638例小儿急性热病的证治情况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观察对象均为急性发热、体温在38℃以上的住院或留观患儿,男356例,女282例;年龄最大者12岁,最小者1个月,其中≤1岁者196例,≤3岁者218例,≤5岁者105例,≤8岁者48例,>8岁者71例。  相似文献   

12.
13.
周筱斋教授是新中国首批中医教育家、中医临床大家,擅长诊治外感热病和内伤杂病。他诊治外感热病经验丰富,卓有成效。认为治外感热病首先详辨温热病与湿热病两大类别,将"温热顾阴"、"透邪外达"作为重要的治疗原则。他治疗恶性疟疾,辨证结合辨病,制定十一种临床类型并自创和化裁古方;治疗天花险症,详辨虚实寒热,早期表里双解,后期祛邪与扶正。文中附验案3则以说明。  相似文献   

14.
外感热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由于老年人与青壮年体质特点的不同,对外感病邪的反应亦不同,故在外感热病的发生、传变等病理过程及其在治疗上都具有其特殊性。笔者长期从事老年医疗保健工作,在老年外感热病的防治方面积  相似文献   

15.
“寒热如疟”是指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类似疟疾的一种常见症状,又称“寒热往来”。这种“类疟”症在外感热病中颇为常见,且容易误诊误治。正如赵献可所说“世间似疟非疟者多,世人一见寒热往来,便以截疟丹施治……以致萎顿,甚或困而致毙者有之,是不可不辨也”。《医贯·疟论》有关“寒热往来”的症状鉴别也只列出3种证候,即邪入少阳、外感疟邪、湿热郁阻三焦。然证诸临床,并非仅此3种,因此参阅前贤文献,结合个人管窥之见,约有如下数端:1 桂枝麻黄各半汤证 桂枝麻黄各半汤证“寒热如疟”疑于少阳,别以不呕;热多疑于阳明,别以清便自可,即二便…  相似文献   

16.
农志飞 《四川中医》2001,19(11):55-56
为减少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的发生,应用中医分期辨治对69例外感患儿进行观察治疗,结果与57例未分期辨治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体温下降时间与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的发生率上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表明中医分期辨治小儿外感是减少感染后脾虚综合征发和珠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
小儿外感咳喘的辨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外感咳喘,包括现代医学的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肺炎等病,是小儿科的常见、多发病。咳喘虽非一病,然外感致咳与外感致喘医理相近,皆为外感之邪犯肺,肺气不能宣发肃降所致。正所谓“五脏六腑皆能令人咳,非独肺也”,然又必肺而为病。故治疗当以疏表宣肺,利气化痰为其共性原则,均应以“微苦微辛、轻以去实”为法。所谓“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笔者临证中将小儿外感咳喘分为风寒闭肺、风热闭肺、壮火食气,邪陷厥阴、心阴虚衰5种类型,其治疗分为正治法和变证治法两类,每可收到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辨治体会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不囿于寒温流派,中病是求温病学是《伤寒论》的发展,外感热病是指由外邪入侵而引起发热疾病的总称。《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以及“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的论述,既表示了伤于寒邪可以发热,又表示了不限于寒邪,其他外邪侵袭而引起的热病,皆可以伤寒一类视之,所以后人推演出了不少病名,如冬温、风温、春温、湿温等都带以伤寒名称。《素问·热论》又言:“凡病伤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的中医辨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瑞石 《新中医》1994,26(9):57-58
糖尿病的中医辨治林瑞石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有遗传倾向的代谢内分泌疾病。基本病理生理为绝对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所引起的糖、脂肪及蛋白质代谢紊乱。其特征为血糖过高及有尿糖出现。临床上出现多尿、多饮、多食、疲乏消瘦等症候群。严重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常易有化脓性感...  相似文献   

20.
高脂血症中医辨治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王松坡  蔡淦 《江苏中医》1998,19(10):17-18
从中医学角度论述高血脂的病理实质是血中伏痰,而痰浊之成则因于脏腑功能失调。痰瘀互结是高脂血症发展的必然结果,经脉受累是高脂血症变证的枢纽。提出以理气化痰祛瘀为主,配合合理调养的综合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