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研究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测定(AFU)、异常凝血酶原(APT)在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通过测定7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及98例健康试验者血清中的AFP、AFU、APT的含量,比较三种肿瘤标志物单独检测或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结果 原发性肝癌组血清AFP、AFU 、APT检测含量远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PHC组血清AFP联合AFU 、APT 的检测阳性率(93.5%)高于单测AFP阳性率(75.3%),p<0.05.结论 血清AFP、AFU 、APT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原发性肝癌的阳性检出率,并有利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与及时观察,提高临床诊断结果及更高价值.  相似文献   

2.
魏哲花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1):4345-4346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PH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10例原发性肝癌(PHC)、101例良性肝病患者和100例正常对照组人员的血清AFP、CA125、CA199三项指标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测定。结果:PHC患者组三项指标均显著高于良性肝病组和正常对照组(P均<0.01);三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PHC的阳性检出率为91.8%,明显高于单项指标的阳性检出率。结论:血清AFP、CA125、CA199联合检测可以提高PHC诊断的敏感性,有助于PHC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3.
异常凝血酶原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用锯鳞蝰蛇毒生化测定法测定53例原发性肝癌(PHC)、36例良性肝病、7例转移性肝癌及3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浆异常凝血酶原(APT)。结果显示:PHC患者血浆APT含量为161.66±66.61,与良性肝病组的APT含量84.64±34.69和对照组的65.73±31.35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以血浆APT≥120%作为PHC的阳性标准,APT诊断PHC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83.02%、88.89%、85.39%,高于同时测定的甲胎蛋白、γ-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Ⅱ和α-L岩藻糖甙酶,提示APT用于PHC的诊断优于其它标志物。36例良性肝病中的28例肝硬化中有4例APT阳性,阳性率12.49%,用维生素K_1后均降至正常,而PHC用维生素K_1后APT无明显变化。在AFP阴性PHC中APT的阳性率为80.00%(16/20)。APT与AFP联合检测阳性年提高到93.59%,PHC手术切除后血浆APT水平降至正常。上述结果提示:APT对PHC诊断和鉴别诊断是一个有价值的肿瘤标志物,尤其有利于AFP阴性及AFP低密度PHC的诊断,并有助于疗效的判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因子(TSGF)与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对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意义。方法采用化学比色法,放射免疫法检测58例PHC患者、40例良性肝病患者及49名健康人血中AFP及TSGF水平,进行组间分析。结果单一使用TSGF或AFP时阳性检出率,对PHC的检出率分别为TSGF70.23%和AFP86.72%,显著高于正常组和良性肝病组(P<0.01);二者联合捡出率为92.95%,显著高于(P<0.05)单一采用TSGF或AFP。结论血清TSGF和AFP联合检测能明显提高PHC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5.
PHC患者血清AFP AFU SF联合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铁蛋白(SF)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和酶标记法对46例PHC患者、52例良性肝病患者、61例健康对照者血清AFP、AFU、SF含量进行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PHC患者组血清AFP、AFU、SF水平均显著高于良性肝病组及健康对照组,联合检测血清AFP、AFU、SF诊断肝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各单项标志物检测.结论联合检测血清AFP、AFU、SF三项标志物对PHC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明显提高肝癌患者阳性诊断率.  相似文献   

6.
联合检测肝癌患者血清中AFP和VEGF含量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肝癌患者血清中AFP和VEGF的含量在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例肝癌患者和20例正常体检者的血清标本,采用放射免疫方法及ELISA法分别检测血清中AFP和VEGF的含量.结果:肝癌患者中,血清AFP阴性者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AFP阳性者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肝癌组血清VEGF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肝癌患者中,血清AFP阳性率为60%,血清VEGF的阳性率为75%,两者联合应用时的阳性率为85%.结论:联合检测肝癌患者血清中AFP和VEGF的含量,可提高肝癌的检出率,特别是对于AFP阴性的肝癌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因子(TSGF)与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对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意义。方法采用化学比色法,放射免疫法检测58例PHC患者、40例良性肝病患者及49名健康人血中AFP及TSGF水平,进行组间分析。结果单一使用TSGF或AFP时阳性检出率,对PHC的检出率分别为TSGF70.23%和AFP86.72%,显著高于正常组和良性肝病组(P〈0.01);二者联合捡出率为92.95%,显著高于(P〈0.05)单一采用TSGF或AFP。结论血清TSGF和AFP联合检测能明显提高PHC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因子(TSGF)与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对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意义。方法采用化学比色法,放射免疫法检测58例PHC患者、40例良性肝病患者及49名健康人血中AFP及TSGF水平,进行组间分析。结果单一使用TSGF或AFP时阳性检出率,对PHC的检出率分别为TSGF70.23%和AFP86.72%,显著高于正常组和良性肝病组(P〈0.01);二者联合捡出率为92.95%,显著高于(P〈0.05)单一采用TSGF或AFP。结论血清TSGF和AFP联合检测能明显提高PHC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9.
血清AFU和AFP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尹琍  赵宗豪 《安徽医学》2010,31(3):211-212
目的探讨血清a-L-岩藻糖苷酶(AFU)和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60例原发性肝癌和30例肝炎患者及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AFU和AFP浓度。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U和AFP水平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肝炎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联合检测的敏感性比单项检测高。结论联合检测血清中的AFU和AFP可提高PHC的诊断灵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血清甲胎蛋白(AFP)、癌抗原(CA125)、胸苷激酶1(TK1)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H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64例原发性肝癌者作为肝癌组,52例其他肝病患者为良性组,此外选取5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三组患者血清中AFP、CA125、TK1水平进行测定,对比三组患者间血清AFP、CA125、TK1水平以及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诊断效能。创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血清AFP、CA125、TK1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ROC值。结果肝癌组患者血清AFP、CA125、TK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以及良性组(P0.05)。在肝癌组患者中血清AFP、CA125、TK1三者联合阳性检出率(95.31%)明显高于单项阳性检出率(59.38%、64.06%、71.88%),肝癌组阳性检出率(95.31%)明显高于对照组以及良性组(0,21.15%)(P0.05)。联合检测灵敏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明显高于单项检测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后AUC值(0.906)高于单项检测(0.722、0.804、0.812)(P0.05)。结论血清AFP、CA125、TK1联合检测原发性肝癌诊断效能优于单项检测,可弥补单项检测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1.
成年人贲门异物梗阻很容易在胃镜下确诊,但是对于婴儿来说胃镜使用十分有限,极易误诊.现报告1例发病为8个月的婴儿贲门异物梗阻1例.  相似文献   

12.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及经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等十二指肠镜技术对胰胆疾病的诊治有重要作用,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术后急性胰腺炎、胆管炎为常见并发症[1],一般表现为轻型,常为乳头水肿  相似文献   

13.
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STR)由于在人类基因组中分布广泛,并且具有丰富的多态性、高度的稳定性及分型技术简单、快速等优点,目前已成为法医学中最主要的遗传标记。miniSTR基因座分析技术是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 reaction,PCR)引物设计的尽可能靠近重  相似文献   

14.
近期,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T管经剑突下戳孔引出1例。拔除T管后形成戳孔疝,现报告如下。患者,男性,61岁。因反复右上腹疼痛1个月,加重伴发热3 d入院。查体,体温38.5℃,巩膜黄染,右上腹压痛明显,Muphy征阳性。B超及CT示肝内外胆管扩张、胆管多发结石。完善术前准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的 用痴呆大鼠模型研究海马神经元凋亡机制及葛根素对其干预效应.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36只被随机分为对照组、痴呆组、治疗组,用HE染色、TUNEL染色和流式细胞技术观察痴呆大鼠模型海马神经元的凋亡现象及葛根素的影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 分析,研究其分子机制是否涉及凋亡基因Bax、Bcl-2和凋亡蛋白酶caspase-3表达变化.结果 HE染色、TUNEL染色时,对照组海马凋亡神经元少见;流式细胞术测定大鼠海马凋亡细胞率显示,对照组大鼠海马的凋亡细胞率处于较低水平,痴呆组与对照组比较海马凋亡神经元数量明显增加,凋亡细胞率明显增加(P<0.05),治疗组与痴呆组比较海马凋亡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凋亡细胞率明显降低(P<0.05).痴呆组比对照组大鼠海马组织Bax、caspase-3蛋白的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Bcl-2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与痴呆组相比大鼠海马组织Bax、caspase-3的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Bcl-2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结论 葛根素能抑制痴呆大鼠模型海马神经元凋亡,可为葛根素治疗痴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和黏附分子CD44拼构变异体6(homing cell adhesion molecule variant 6,CD44v6)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SP)法检测OPN和CD44v6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学资料之间的关系.结果 OPN和CD44v6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 3%、61.2%,均明显高于在癌旁正常口腔黏膜中的表达(P<0.01).OPN和CD44v6组织分化Ⅲ级的阳性率明显高于Ⅰ~Ⅱ级,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明显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性别、年龄无关.结论 OPN和CD44v6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在其进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OPN与CD44v6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例1,双胞胎之姐,社会性别女性,22岁,主因真两性畸形行一侧附件切除术后8年,要求阴道成形,于2011年12月入院.患者出生时父母即发现其外生殖器异常,12岁月经初潮,3~4d/30~50d,经量少,轻微痛经.14岁时第1次住院查体:身高150cm,双乳发育4cm×4cm.肛查:阴毛呈倒三角,阴阜下方有一长约3cm阴蒂,阴唇融合成皮肤皱褶,阴蒂下2cm处可见尿生殖窦开口,棉签向下探入5cm.  相似文献   

20.
对于肺外周占位性病变,支气管镜很难到达病变部位,诊断阳性率较低.而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对外周占位性病变的诊断越来越受到重视.河北省胸科医院结核科2008年1月-2010年12月对60例肺外周占位性病变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肺穿刺活检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