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线粒体DNA D-loop(mt DNA D-loop)基因多态性与肾透明细胞癌患者(CCRCC)发病年龄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59例CCRCC患者的mt DNA D-loop区进行扩增并测序。将mt DNA D-loop区的测序结果与线粒体文库中的剑桥序列(r CRS)比对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患者发病年龄关系的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高TNM分期组患者的发病年龄低于低TNM分期组;肿瘤直径≥5 cm的患者发病年龄低于肿瘤直径<5 cm的患者(均P<0.05),单核苷酸多态位点16293A/G基因型与发病年龄有关,多态位点16293G基因型患者的发病年龄明显早于16293A基因型患者(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高低、肿瘤直径大小、16293位点的多态性是影响肾透明细胞癌患者发病年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线粒体DNA D-loop区基因多态性可作为肾透明细胞癌患者发病年龄的预测因素,同时线粒体DNA D-loop区基因多态性有助于识别早发的肾透明细胞癌。  相似文献   

2.
背景 类风湿关节炎(RA)为临床常见疾病,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既往研究显示,40~60岁为RA的高发年龄,线粒体DNA(mtDNA)D-loop区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对肿瘤、肾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病年龄具有预测价值,但是,其与RA患者发病年龄的关系尚未见报道。目的 探讨mtDNA D-loop区SNP与RA发病年龄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5—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85例RA患者为研究对象,提取RA患者外周血中mtDNA,通过PCR扩增和基因循环测序,分析mtDNA D-loop区的SNP位点。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RA患者发病年龄生存曲线,并采用Log-rank法进行检验;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发病年龄的风险因素。结果 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mtDNA D-loop区SNP位点16519,携带低频率等位基因T基因型的患者发病年龄早于携带高频率等位基因C基因型的患者(χ2=5.395,P=0.020)。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显示,mtDNA D-loop区SNP位点16519是RA发病年龄的独立预测因子〔HR=1.750,95%CI(1.047,2.925),P=0.033〕。结论 RA的发病年龄可能与mtDNA D-loop区SNP有关,对于mtDNA D-loop区SNP序列的分析有助于早期识别发生RA的高风险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线粒体D-环区(D-Loop区)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与喉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实验标本取自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喉癌手术的患者71例及在该院体检中心行健康查体的人群159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扩增目的片段,并进行线粒体D-Loop区测序。采用χ2检验分析不同SNPs与喉癌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与喉癌发病相关的SNPs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线粒体DNA(mtDNA)D-Loop区的SNPs与喉癌的发病风险有关,73G、309C、315C及16319G基因型可能增加了喉癌的发病风险,而524C、556A、16288T、16291C及16311T基因型可能降低了喉癌的发病风险。结论 线粒体D-Loop区SNPs可作为预测因子,用于提高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早诊率,指导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浙江省丽水地区人群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和A1298C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人乳头瘤病毒(16、18、52、58)感染的宫颈鳞状细胞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检测在丽水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115例HPV(16、18、52、58)感染的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和143例HPV阴性的健康对照妇女血液标本MTHFRC677T和A1298C两个单核苷酸多态性基因型频率的分布,分析其与HPV(16、18、52、58)感染宫颈鳞状细胞癌发病风险的关系;28种HPV基因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反向点杂交法对宫颈分泌物标本进行检测。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MTHFRC677T和A1298C基因型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均P>0.05),病例组和对照组MTHFRC677T和A1298C基因型频率分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在MTHFRC677T多态性位点中,携带T的受试者HPV(16、18、52、58)感染的宫颈鳞状细胞癌发病风险是C受试者的1.871倍(OR=1.871,95%CI:1.294~2.705,P<0.05);在MTHFRA1298C多态性位点中,携带C的受试者HPV(16、18、52、58)感染宫颈鳞状细胞癌发病风险是A受试者的1.867倍(OR=1.867,95%CI:1.204~2.896,P<0.05)。结论MTHFRC677T和A1298C多态性可能与浙江省丽水地区人群HPV(16、18、52、58)感染者宫颈鳞状细胞癌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河南林州食管癌高发区食管鳞癌和贲门癌患者编码抑癌基因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SF1A)第133位氨基酸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方法,检测11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116例贲门腺癌患者和235名对照组RASSF1A基因型分布.结果:食管癌患者RASSF1A基因(Ser133Ala)多态位点的基因型分布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贲门癌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a/Ser Ser/Ser基因型增加贲门癌的发生危险(OR值=2.06,95% CI=1.09~3.97,P=0.02).结论:RASSF1A第133位氨基酸的单核苷酸多态改变与贲门癌的发生有关,与食管鳞癌的发生无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rs4619和rs1065780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关系.方法:应用TaqMan方法对77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和466例正常人进行基因分型,并用非条件性Logistic回归分析所检测的SNP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关系.结果:所检测的两个SNP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病没有关联.结论:SNP rs4619和rs1065780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病过程中不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磷脂酶A2-ⅡA亚型(PLA2G2A)基因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rs11677 C/T多态位点基因突变及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9年10月-2010年9月河南省林州市食管癌高发区,首次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食管ESCC患者260例,血液标本采用MassArray时间飞行质谱生物芯片检测PLA2G2A基因rs11677 C/T位点基因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SP法)检测癌及癌旁组织中PLA2G2A蛋白的表达情况。比较不同临床特征食管ESCC患者PLA2G2A基因rs11677 C/T阳性率及PLA2G2A蛋白表达阳性率,不同rs11677 C/T基因型食管ESCC患者PLA2G2A蛋白表达阳性率。结果 260例食管ESCC患者中PLA2G2A基因rs11677 C/T多态位点CC型 66.2%(172/260)、CT+TT型 33.8%(88/260)。携带CC基因型者PLA2G2A蛋白表达阳性率(56.4%,97/172)与携带CT+TT基因型者(55.7%,49/8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织学分化、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食管ESCC患者PLA2G2A基因rs11677 C/T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织学分化、TNM分期、淋巴结转移食管ESCC患者PLA2G2A蛋白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浸润深度食管ESCC患者PLA2G2A蛋白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rs11677C/T基因型食管ESCC患者PLA2G2A蛋白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9,P=0.928)。结论 未发现PLA2G2A基因 rs11677 C/T多态位点基因突变与其蛋白表达的相关性,PLA2G2A蛋白表达与食管ESCC浸润深度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DNA损伤修复基因RAD51基因多态性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以下简称鳞癌)遗传易感性、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在食管癌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选择98例食管鳞癌患者为观察组和8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选取RAD51135 G/C基因多态性为研究位点,以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进行多态性检测,应用Logistic回归计算比值比(odds ratio,OR)及95%CI,比较不同基因型与食管鳞癌发病风险的关系、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在食管鳞癌预后中的临床价值。结果:携带RAD51135 G/C多态患者中,基因型CC、GC 与野生基因型GG 相比,患食管鳞癌的危险度OR 和95%CI 分别是1.86(0.54~6.46)和0.93(0.50~1.72)。RAD51135基因纯合及杂合型基因型与淋巴结转移状态、远处转移及复发相关。结论:RAD51135基因单核苷酸多态与当地居民食管鳞癌遗传易感性无关;与食管鳞癌患者的淋巴结及远处转移可能相关;与食管鳞癌患者预后可能相关,对食管癌患者的预后可能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MDM2基因多态性在鲁西南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并分析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检测13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病例组)和132例健康人群(对照组)MDM2 SNP309的基因多态性,并比较不同基因型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 MDM2 SNP309位点在鲁西南汉族群体中的基因型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对照组和病例组MDM2 SNP309基因座位上突变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7.50%和45.4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SNP309基因座中突变等位基因G的纯合子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0.61%和18.94%,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DM2 SNP309的G/G基因型可增加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病风险(OR=2.27;95%CI:1.04~4.97)。结论 MDM2基因SNP309位点的G/G基因型可能与鲁西南地区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病风险增高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SET8基因3'端非翻译区的miR-502结合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肝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完成肝癌患者80例SET8基因3'端非翻译区的miR-502结合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测序分析,生存曲线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组间对比使用Log-rank检验,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研究发现肝癌患者SET8基因 3'端非翻译区种子区域miR-502结合部位一个多态位点rs16917496 CC基因型患者生存时间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对危险度0.187,95%可信区间0.073~0.757,P=0.005).结论 SET8基因3'端非翻译区的miR-502结合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是肝癌患者预后的一种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