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苔藓饮对口腔扁平苔藓(OLP)的疗效和免疫调节作用。方法:65例OL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口服苔藓饮2号、3号加局部治疗;对照组31例,口服维生素A与维生素E加局部治疗,观察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IgGI、gMI、gA、C3、C4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80.65%,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IgGI、gMI、gA、C3、C4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免疫指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苔藓饮2号、3号对OLP患者疗效好,对血清IgG有双向调节作用,可下调IgA或补体C3、C4。 相似文献
2.
苔藓汤治疗口腔扁平苔藓3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晓林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1997,11(2):252-252
<正>口腔扁平苔藓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慢性粘膜病,根据祖国医学发病机理,我们自拟了苔藓汤,治疗32例口腔扁平苔藓,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 32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均经临床确诊.治疗组32例,男14例,女18例,年龄21~63岁,平均39.5岁,病变部位颊部27例,唇部5例,12例为糜烂型,6例伴有皮肤扁平苔藓,病程6月~5年,对照组20例,男7例,女13例,临床状况基本同治疗组.2.治疗方法 以活血化瘀,益气补血,健脾利湿,清肝泻火为组方原则,方取丹参、党参各15g,赤芍、当归、茯苓、生地各10g,柴胡9g,川芎、甘草各6g,取药水煎二次,留汁350ml,取50ml加温水稀释漱口,余分早、中、晚三次口服,每日一剂,30剂为一疗程,对照组以氯喹O.125,Bid,口服30日,分别观察疗效.3.疗效判断 痊愈:治疗后糜烂愈合,皮疹消失;显效:损害明显消退大于75%,白色花纹变细;有效:皮疹缩小、变浅;无效:治疗后无变化. 相似文献
3.
王艳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0(10)
口腔扁平苔藓(OLP)是一种伴有慢性浅表性炎症的皮肤-黏膜角化异常的疾病,其发病率约为0.51%.女性多于男性[1],癌变率约为0.4%~3.3%.该病病因病机不明[2],尚无特效治疗药物.笔者应用加味苔藓饮治疗OLP 30例,取得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扁平苔藓是一种皮肤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是常见口腔黏膜病之一.可以单独发生于口腔黏膜或皮肤,亦可以口腔黏膜与皮肤同时罹患,具有迁延反复与久治不愈的特点.目前尚不清楚其确切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上也未找到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与药物.为了寻求一种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采用局部与全身治疗的方法,治疗口腔黏膜扁平苔藓31例,并与31例常规治疗进行对照,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苔藓冲剂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苔藓冲剂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0例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分成治疗组18例,对照组12例.治疗组口服苔藓冲剂;对照组口服左旋咪唑.2组均配合金喉健喷雾剂局部使用.疗程2个月.观察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结果 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略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 苔藓冲剂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6.
用去除局部刺激物和复方苔藓片联合治疗 OLP15例,比单纯用去除局部刺激物治疗的OLP15例取更好疗效。认为去除局部刺激可改善 OLP 患者的主、客观症状,复方苔藓片对 OLP 具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7.
口腔扁平苔藓72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复方苔藓片和昆明山海棠对72例口腔扁平苔藓(OLP)进行治疗,并用去除口腔局部刺激因素加以对照观察疗效。结果表明,复方苔藓片治疗OLP有效率为84.37%,而昆明山海棠的有效率为61.54%,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作者认为除药物治疗外,去除口腔局部刺激因素是治疗OLP重要的一环,它能使OLP得到客观积极的改善,从而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0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治疗组35例,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35例,进行纯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与结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扁平苔藓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双地苔藓饮加减治疗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 OLP)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8月期间商丘市中医院口腔科收治的84例OLP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双地苔藓饮加减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口腔健康程度评定量表(Oral health impact profile, OHIP-14)评分、血液学指标[血清白细胞介素-12(IL-1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 2 receptor, sIL-2R)]、OLP症状面积、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以及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与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2.86%(39/42),明显高于对照组76.19%(3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OHIP-14评分、血清IL-12水平、sIL-2R水平、OLP症状面积、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口腔扁平苔藓(0LP)患者外周血细胞免疫功能状态。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NK细胞百分比.ELISA法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结果:OLP组外周血中除CD8^+细胞外,余CD3^+、CD4^+和CD56^+细胞(NK细胞)的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O.01),OLP组血清中IL-12产生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IL-10的产生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OLP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临床治疗须掳高OLP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用放免方法,对70名OLP患者(男性13名,行经女性34名,绝经女性23名)进行血浆皮质醇含量检测,并选33名健康人员作对照组,分3组进行对照比较。结果OLP男性组和行经女性组皮质醇含量略低于对照组,绝经女性组皮质醇含量略高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不支持OLP发病可能与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有关的假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白色念珠菌(C.a)是否产生溶血因子及来自正常人、非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和糜烂型OLP患者口腔内的C.a的溶血活性是否不同。方法:用浓缩漱口水法收集口腔微生物,在SDA上培养、分离、纯化和鉴定C.a,接种于血琼脂平板上,厌氧培养,检测其溶血活性。结果:所有C.a在此条件下均产生了溶血因子,以培养48小时最明显;来自正常人、非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和糜烂型OLP患者口腔内的C.a的溶血活性无显著性差异。结论:C.a能产生溶血因子;OLP患者有必要进行抗真菌治疗。 相似文献
13.
口腔扁平苔癣病人幽门螺杆菌检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①目的 初步探讨口腔扁平苔癣 (OLP)与幽门螺杆菌 (HP)的相关性。②方法 应用PCR技术检测30例OLP病人口腔多部位黏膜脱落细胞、牙结石及 19例病变组织中的HP DNA ,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对 19例OLP病人病变组织做普通病理切片行苏木精 伊红染色及银染色 ,以观察HP入侵情况。③结果 15 0个黏膜脱落细胞样本中有 2 0个HP DNA阳性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χ2 =5 .13,P <0 .0 5 ) ;口腔各部位黏膜脱落细胞HP DNA阳性率以颊部最高 ,糜烂型与非糜烂型OLP病人HP DNA的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 (χ2 =0 .2 0 ,P >0 .0 5 )。19例病变组织中有 12例HP DNA阳性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0 0 2 )。银染色切片可见到HP菌体。④结论 HP可在口腔黏膜上定居 ,OLP病变组织中有HP侵入 ,HP与某些OLP的发病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bcl-2在口腔扁平苔藓(OLP)和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的表达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SP法研究bcl-2在糜烂型、非糜烂型OLP,高、中、低分化OSCC中的表达。结果:bcl-2在正常口腔粘膜(NOM)上皮的表达较OLP明显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cl-2在高、中、低分化OSCC中的表达差异明显,OSCC分化越低,bcl-2表达则越强;分化越高,表达越弱。结论:bcl-2在OLP上皮层中表达较正常口腔粘膜(NOM)上皮明显减少,可能与OLP上皮细胞凋亡增加、上皮变薄有关。bcl-2在高、中、低分化OSCC中的表达具有明显差别,可能与OSCC的分化的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将曲安奈德加入复方氯已啶含漱液中治疗各型口腔扁平苔藓以及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治疗溃疡型口腔扁平苔藓。方法:80例OLP患者,随机抽样平分,试验组若伴发溃疡者予以4%曲安奈德局部封闭,用维生素E涂患处。4%碳酸氢钠液含漱和用曲安奈德加入复方氯已啶中交替含漱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强的松15mg,清晨顿服,服两天停五天,后逐渐减量至5mg/d,然后停药,用药2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月后比较2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时间对照组的病损多无愈合,无效35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曲安奈德加入复方氯已啶中含漱治疗各型口腔扁平苔藓以及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治疗溃疡型口腔扁平苔藓具有较好的短期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P物质(SP)在口腔扁平苔藓(OLP)组织中的表达,探讨SP与OLP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9例口腔扁平苔藓和正常人口腔黏膜组织中SP的表达。结果:比较OLP组和正常对照组SP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在OLP病损组织中表达高于正常黏膜组织;比较SP在糜烂型OLP组与非糜烂型OLP组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在OLP组织中表达增高,SP在OLP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参与了淋巴细胞的浸润及增殖,并参与了OLP慢性炎症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GF)及其受体(KGFR)在口腔扁平苔藓(OLP)和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的表达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SP法研究KGF及KGFR在糜烂型、非糜烂型OLP,高、中、低分化OSCC中的表达。结果:KGF在糜烂型和非糜烂型OLP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高、中、低分化OSCC中表达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但KGFR在非糜烂型OLP、正常口腔黏膜(NOM)、糜烂型OLP表达逐渐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KGFR在高、中、低分化OSCC中表达逐渐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KGF对OLP,OSCC发生可能并不起关键作用。KGFR可能是影响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增殖的重要因素,可能与OLP的发病有关,且可作为监测OLP癌变的早期指标,KGFR还可能与OSCC的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儿茶解毒冲剂对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本院口腔粘膜科和协作医院门诊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用儿茶解毒冲剂治疗;对照组按常规处理,口服昆明山海棠片.两组患者均治疗2~3个疗程.结果:实验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儿茶解毒冲剂对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粘膜扁平苔癣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应用强的松龙混悬液加1%的普鲁卡因行病变区局部封闭,口服双冬汤煎剂,另用生姜片涂擦患处,3周为1个疗程。结果 116例患者治愈79例(68.10%),显效18例(15.52%),好转13例(11.20%),无效6例(5.20%)。总有效率为94.82%。结论 本治疗方法简单,药源充足价廉,无毒副作用及禁忌症,疗效确切。患者易接受,便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免疫荧光技术在口腔扁平苔藓和慢性盘状红斑狼疮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免疫荧光技术对口腔扁平苔藓(OLP)和慢性盘状红斑狼疮(DLE)的免疫病理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IgG和纤维蛋白原荧光抗体在上皮基底膜区沉积的阳性率两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而胶样小体中出现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两病患者的血清抗核抗体阳性率之间亦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