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原因及预防护理措施.方法 通过对128例老年住院患者采取加强心理护理,疏导患者情绪;经常更换体位,主动或被动活动肢体;进行呼吸及咳嗽练习;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给患者穿弹力袜,以利回流;给患者多饮水,输液纠正脱水,降低血液黏稠度;保护血管,不在同一处反复穿刺,避免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等预见性护理措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结果 128例老年住院患者中,通过积极预防和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1.5%,大大低于文献报道的10%~20%的发生率.结论 对老年住院患者进行早期积极干预,可降低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抗血栓压力泵预防脊髓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入院先后顺序将9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常规预防措施加用抗血栓压力泵.对照组采用常规预防措施.入院后7 d行下肢静脉造影,了解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抗血栓压力泵能安全有效地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4.
深静脉置管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7例股静脉置管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形成血栓的危险因素: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和高凝状态.提出必须针对这三大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通过术前正确评估、宣教及早期积极主动和被动活动促进静脉回流;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行静脉穿刺,尽量选择上腔静脉置管;必要时采用小肝素药物预防.对已经发生DVT的患者,做好抗凝、溶栓期间的护理,并严密观察病情,防止出现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吕文桃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13,(Z2):668-670
目的:制订早期活动方案,探讨其对预防大隐静脉曲张腔内激光治疗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临床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大隐静脉曲张腔内激光治疗术后病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除给予大隐静脉曲张腔内激光治疗术后常规护理外,实施系统早期活动方案,即术后进行足踝被动或主动运动,腓肠肌、股二头肌、股四头肌和臀大肌等长收缩运动和双下肢空气驱动压力泵按摩;对照组给予大隐静脉曲张腔内激光治疗术后常规护理。分别在干预前及干预后第5日测量两组病人股静脉血流速度及DVT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股静脉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术后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系统早期活动方案能提高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安全、有效地预防大隐静脉曲张腔内激光治疗术后病人下肢DVT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后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14例颅脑损伤并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病人采用溶栓、抗凝治疗,配合适当抬高患肢,避免患肢液体输入,加强患肢肿胀、皮温、血运等各方面的观察,掌握正确的临床护理方法。结果本组14例病人治疗3周,1例并发肺栓塞,临床死亡,其余病人临床症状好转。结论颅脑损伤并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病人,正确的临床护理措施,可以减少致命并发症的出现,加快临床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卵巢囊肿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100例卵巢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同时,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预防DVT的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DVT发生率,血栓标志物、血小板和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试验组DVT总发生率(8.00%)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P0.05);与对照比较,试验组PT、a PTT、TT变化不显著,但PLT、Fbg水平下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卵巢囊肿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可有效降低DVT的发生率,同时还可改善患者血液的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9.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常见病 ,近几年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血栓形成有可能威胁患者的生命 ,而其后遗症则影响患者的工作能力 ,甚至致残。我科自 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3年 12月收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共 97例 ,其中85例行静脉切开取栓术 ,同时进行下腔静脉滤过器置放术 ,结合抗凝、抗炎等综合治疗 ,实施整体有效的护理措施 ,97例患者均治愈出院 ,达到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97例 ,男 4 1例 ,女 5 6例 ;年龄 2 3~ 78岁 ,平均 5 3岁。均拟“下肢肿胀”入院。其中有 89例是左下肢肿胀 ,5例是… 相似文献
10.
11.
李永兴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2,33(6):672-672
目的 观察沙丁胺醇联合营养支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119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沙丁胺醇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营养支持治疗,观察患者肺功能指标和血气分析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氧分压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二氧化碳分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沙丁胺醇联合营养支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疗效积极稳定,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B超联合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omputer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检测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患者行B超联合CTA检测,对照组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测.分别对2组患者的颈动脉狭窄检出率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 2组患者颈动脉狭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联合CTA在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狭窄的临床检测中具有较好的检出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eng,SWI)与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DAI患者125例,入院后行SWI检查,给予积极救治,6个月后再次进行格拉斯哥评分,复查SWI.比较前后患者SWI病灶多少以及治疗后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125例患者中,SWI检查共发现DAI 489处,表现为点状、条状、斑片状、环状、类圆形的低信号影,其中72例合并新月形或梭形硬膜下、硬膜外血肿.治疗后复查SWI病灶数目少,格拉斯哥评分高,两者有相关性.结论 SWI序列有较强的磁敏感权重,清晰显示DAI病灶,是目前检出DAI的最佳序列,同时为患者预后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效果.方法 将COPD稳定期患者5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干预组(31例).对照组予以一般护理,干预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手段,观察患者肺功能、生活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结果 1年后,干预组患者的Vcmax、FEV1、PEF和FEV1/FVC均比对照组明显提高,干预组的PO2和SpO2较对照组明显提高,而干预组的PCO2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日常生活、社会活动、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下降,6min步行距离有所增加,均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干预组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面系统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手段能够明显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对于巩固治疗效果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粘停宁联合糜蛋白酶预防开腹手术后腹、盆腔粘连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535例行开腹手术的妇产科患者,观察组268例,关腹前于组织切口处注入粘停宁5mL,糜蛋白酶4 000U加生理盐水25mL 注入肠管表面;对照组267例注入右旋糖酐30mL.观察2组临床效果.结果 粘停宁联合糜蛋白酶用于开腹手术后,盆腔粘连明显减轻.结论 粘停宁联合糜蛋白酶是预防开腹术后盆腔粘连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在分娩过程中对产程、分娩方式和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随机筛选孕产妇57例为观察组,在围生期实施全方位心理干预措施;另随机筛选孕产妇52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比较2组的分娩方式,总产程、产后出血量、产后病率、新生儿窒息和母乳喂养率.结果 观察组孕产妇明显消除恐惧、焦虑情绪,其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对孕产妇在分娩过程中身心健康有积极的作用,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7.
大疱性类天疱疮通常采取糖皮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但不同患者对糖皮质激素的疗效不同,临床中可见部分患者对治疗不敏感,甚至对治疗抵抗.我院皮肤科2008年来对大疱性类天疱疮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抵抗的患者15例同时采取血浆置换疗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王立孟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2,33(6):684-684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后发生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临床高危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07年1月-2010年12月实施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后发生ALI/ARDS的患者32例,分析发生ALI/ARDS的临床各项高危因素,并针对此分析总结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应注意的问题.结果 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后ALI/ARDS各项高危因素中,术前存在合并疾病者占比例最高,与其他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瓣膜置换术后各时段氧合指数<300比率分布,术后2h 10例(31.25%),6h 8例(25.00%),12h 7例(21.87%),24h 4例(12.50%),48h 3例(9.37%).结论 术前控制各项因素改善心肺功能,术中有效保护心肌、防止麻醉意外、积极处理合并疾病、客观利用血氧分析指标是降低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后ALI/ARDS发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郭平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2,33(6):710-710
目的 探讨复杂性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45例复杂性热性惊厥患儿进行了血C反应蛋白、血清钠、游离钙测定及脑电图检查,与对照组相比较.结果 复杂性热性惊厥组患儿血C反应蛋白增高率,血清钠、游离钙降低率均高于简单性热性惊厥(P<0.05),2组脑电图检查结果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性惊厥患儿中C反应蛋白增高,血清钠、游离钙降低者需警惕惊厥再发,复杂性热性惊厥患儿脑电图异常者易发展为癫痫.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PVS)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采用高压氧加常规治疗对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62例进行治疗.采用高压空气舱,空气加压0.18~0.20MPa;用面罩接氧气呼吸器后吸氧30min,共2次,中间休息10min;10次为1个疗程,治疗3~10个疗程.综合治疗,所有患者在高压氧治疗的同时均给予药物治疗,包括止血、脱水、抗感染、神经细胞营养剂、促醒剂及对症支持疗法.护理方法,采用入舱前后护理.结果 经高压氧综合治疗后,PVS患者基本痊愈27例(43.5%),明显好转18例(29.0%),好转8例(12.9%),无效9例(14.5%),总有效率85.5%.结论 高压氧综合治疗能促进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苏醒和生命功能的维持.做好入舱前的护理及加压、稳压、减压过程中的护理,可减轻或消除并发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