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7 毫秒
1.
按堀江法分离人嗜酸细胞,混悬于含10%胎牛血清、庆大霉素(50μg/ml)的RPMI1640培养液中(1×10~6/ml)。将柴朴汤提取剂5g溶解于5ml蒸馏水中,离心后取上清,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止泻退热分散片的抑菌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数据支持。方法:体外采用最小抑菌浓度测定方法,体内采用感染致病菌的动物模型,观察止泻退热分散片的抑菌作用。结果:止泻退热分散片对体外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痢疾杆菌、产毒性大肠杆菌和致泻性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药物浓度分别是1.03×10-3g/ml、9.26×10-3g/ml、3.09×10-3g/ml、2.78×10-2g/ml。给与高、中、低不同剂量止泻退热分散片后感染痢疾杆菌和产毒大肠杆菌小鼠的死亡率与模型组相比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止泻退热分散片具有体外和体内抑制多种肠道感染性细菌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两头尖中主要有效成分竹节香附素A的体外抗肿瘤活性,为两头尖抗肿瘤有效成分竹节香附素A的创新药物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体外MTT法,研究竹节香附素A对人体LAX肺癌、QGY-7703肝癌、Bre-04乳腺癌、Col-6肠癌及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考察竹节香附素A对QGY-7703和L929细胞增殖抑制的量-效和时-效关系。采用流式细胞仪研究竹节香附素A对QGY-7703肿瘤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结果:竹节香附素A对QGY-7703和L929细胞具有显著的抑制增殖作用,且其增殖抑制作用与药物给药浓度、给药时间呈现明显的量效和时效关系。竹节香附素A作用48小时后,对肝癌QGY-7703、肺癌LAX、乳腺癌Bre-04、肠癌Col-6和小鼠成纤维L929五种肿瘤细胞均具有抑制增殖作用,IC50分别为:5.09μg/ml,11.48μg/ml,9.32μg/ml,11.22μg/ml,12.71μg/ml,顺铂的IC50为:5.27μg/ml,6.04μg/ml,6.23μg/ml,6.78μg/ml和9.75μg/ml,其中竹节香附素A对QGY-7703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最强,作用强度略高于顺铂。竹节香附素A可以显著诱导QGY-7703细胞凋亡,给药剂量的增加,凋亡细胞比例增大。竹节香附素A低剂量(1μg/ml)给药,QGY-7703细胞的凋亡率为19.78%高于顺铂(2μg/ml)给药的细胞凋亡率12.68%,竹节香附素A给药(50μg/ml)24h细胞凋亡率达到67.29%。结论:首次系统研究了竹节香附素A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竹节香附素A体外对QGY-7703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进而发挥诱导QGY-7703凋亡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4.
淫羊藿甙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目的了解淫羊藿甙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探讨淫羊藿“补肾壮阳,益精健骨”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在96孔培养板和24孔培养板内分别加入0.2ml和0.4ml的4×105个/ml细胞,并在相应培养基中加入淫羊藿甙,终浓度分别为20μg/L、40μg/L、60μg/L,不加淫羊藿甙者作为对照.培养24h、48h、72h后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及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在6孔板内放置盖玻片,每孔内加入1×105个细胞,并加入淫羊藿甙(终浓度为20μg/L),继续培养24h、48h,用于I型胶原蛋白免疫组化研究.结果淫羊藿甙对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无明显的刺激作用,但能促进成骨细胞合成分泌碱性磷酸酶和I型胶原蛋白.结论淫羊藿甙可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使骨形成增加,起到“健骨”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几种中药及复方抗肿瘤作用(体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外实验研究结果,燕山蛩有机溶媒提取物(772)20μg/ml、10μg/ml及复方中药肺癌平0.94mg浸膏/ml均明显抑制 L_(1210)、Hella、胃癌803细胞的生长;巴西白薯叶多糖和蛋白的水提物1mg叶干粉/ml明显抑制S_(180)细胞生长;鳖甲散1mg/ml明显抑制L_(1210)、HL-60、胃癌803细胞生长。这些药物有直接细胞毒作用。参芪注射液对L_(1210)和HL-60细胞无直接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体外实验明确大蒜油能否增强肝枯否细胞(kupffer cell,KC)的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酶消化法提取小鼠肝脏枯否细胞,分别以含大蒜油浓度为1200、600、300、150、75、37.5μg/ml的培养液培养枯否细胞24h。换洗培养液后,按10∶1效靶比加入小鼠结肠癌细胞CT26,共同培养24h。用MTT法测定活细胞数量,以未加药的KC/CT26共同培养和KC、CT26单独培养为对照组。结果KC的杀癌率为10.49%,经一定浓度大蒜油激活后,KC的杀癌率明显增强,并且杀癌率随大蒜油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大蒜油浓度分别为1200、600、300、150、75、37.5μg/ml的杀癌率分别为91.91%、75.92%、73.71%、42.38%、37.94%和18.07%;300μg/ml组与600μg/ml组比较、37.5μg/ml组与不用大蒜油激活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大蒜油能激活肝枯否细胞,从而增强其抗癌活性。300μg/ml的大蒜油浓度可能是一个恰当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绿茶提取物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结肠癌细胞株LoVo细胞和SW480细胞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EGCG(0、10、20、35μg/mL)对LoVo细胞和SW480细胞进行处理,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HES1与JAG1基因的表达情况。计量资料采用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 10、20、35μg/mL EGCG对LoVo细胞和SW480细胞增殖均具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均在EGCG浓度为35μg/mL时达到最高,其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不具有时间依赖性。经0μg/ml ECCG处理后LoVo细胞、SW480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72%,16.43%。经20、35μg/mL ECCG处理后,LoVo细胞和SW480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5.1%,19.13%和21.4%,40.81%,与0μg/mL ECCG处理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65,19.702,P<0.05)。35μg/mL EGCG能将LoVo细胞和SW480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滞在GO/G1期,阻碍其向S期转换。35μg/mLEGCG能下调LoVo细胞HES1基因和JAG1基因的表达水平(t=7.686,10.92,P<0.05)。结论:EGCG对体外培养的LoVo细胞和SW480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能诱导细胞凋亡和影响细胞周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HES1及JAG1的基因表达及激活Notch信号转导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茶藨子木层孔菌多糖(PRG)在阿尔兹海默症病理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Aβ_(25-35)诱导PC12细胞损伤作为细胞模型,观察PRG的预保护、修复损伤及抑制凋亡作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Annexin-V-FITC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不同浓度PRG对Aβ_(25-35)诱导的神经细胞损伤具有预保护作用,提高存活率,分别为74%(10μg/ml)、81%(50μg/ml)、88%(150μg/ml);不同浓度PRG均能修复细胞损伤,提高存活率,分别为53%(10μg/ml)、55%(50μg/ml)、59%(150μg/ml);不同浓度PRG均能降低Aβ_(25-35)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降低凋亡率,分别为28.6%(10μg/ml)、19.3%(50μg/ml)、14.1%(150μg/ml)。结论茶藨子木层孔菌多糖PRG对Aβ_(25-35)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寻找新的血小板活化因子抑制剂,对朝鲜药用植物进行筛选,发现侧柏(Biota orientalis)的水提取物呈现较强的抑制作用,并根据生物活性指导分离法,从侧柏的已烷提取物中分离到2种活性成分pinusolide(IC_(50)=2.5×10~(-7)M,0.0084±0.009μg/ml,n=4)和雪松醇(IC_(50)=1.3×10~(-5)M,2.9±0.79μg/ml,n=3)。此外,为寻找新的类似pinusolide结构的其它活性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黄芪甲苷对哮喘模型小鼠呼吸道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黄芪甲苷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用卵蛋白致敏和雾化激发的方式建立哮喘模型.于造模第14天开始给药,于雾化吸入鸡卵白蛋白溶液之前1h,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黄芪甲苷溶液25、50、100mg/kg,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1次/d,连续给药14d.造模第27天,进行气道高反应性激发试验.造模第28天取材,采用瑞氏染色检测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细胞总数、嗜酸粒细胞计数及百分比,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L-6、IL-13含量;检测肺组织MDA、GSH-Px、SOD活性.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黄芪甲苷中、高剂量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总数[(8.58±0.92)×105个/ml、(2.10±0.25)×105个/ml比(17.28±2.34)×105个/ml]、嗜酸粒细胞数[(3.17±0.37)×105个/ml、(0.36±0.03)×105个/ml比(10.35±1.06)×105个/ml]及百分比[(36.67±3.96)%、(14.71±2.04)%比(60.82±5.88)%]减少(P<0.01);IL-6[(80.81±13.42)pg/ml、(77.14±12.73)pg/ml比(118.08±20.41)pg/ml]、IL-13[(120.59±18.38)pg/ml、(65.12±13.81)pg/ml比(168.11±26.43)pg/ml]含量降低(P<0.01);肺组织MDA含量[(53.04±5.08)nmol/mg、(42.90±3.91)nmol/mg比(69.03±7.01)nmol/mg]降低,GSH-Px[(4.59±0.41)μmol/g、(6.24±0.58)μmol/g比(2.71±0.26)μmol/g]、SOD活性[(5.98±0.56)U/g、(8.29±0.81)U/g比(3.88±0.39)U/g]升高(P<0.01).结论 黄芪甲苷可有效改善小鼠的哮喘状态,其作用机制与抑制气道内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赤芍、炒白芍、丹参、三七、地榆、黄芪和白芷七种中药对酒精致损伤的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药物分别作用于贴壁的PC12细胞2 h后,加入终浓度达800 mmol/L的酒精,继续作用24 h。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中药对酒精致损伤的PC12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加入赤芍(2.0~10.0 mg/ml)、地榆(0.125~14.0μg/ml)和丹参(8.0~20.0μg/ml)后细胞增殖率显著高于单纯酒精处理的PC12细胞(P<0.01);其中赤芍浓度在10 mg/ml、地榆浓度在2μg/ml、丹参浓度在14μg/ml时对细胞的保护作用最强,其余中药对酒精致损伤的PC12没有明显保护作用。结论赤芍、地榆和丹参能有效的保护酒精所致损伤的PC12细胞。  相似文献   

12.
用体外细胞培养和测定3H-TdR参入细胞DNA的方法,研究淫羊藿多糖对Hu所致“阳虚”小鼠的骨髓细胞增殖和DNA合成率的影响,结果1×106个细胞经100μg淫羊藿多糖处理后,细胞增殖率提高72%,DNA合成率提高88%。  相似文献   

13.
半夏泻心汤对NK细胞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人外周血中单核细胞进行分离,并使之成20×10~6·ml~(-1)·well~(-1)浓度,然后添加半夏泻心汤提取剂(浓度0~100μg/ml),经5天培养后,以~(51)Cr游离试验测定K562的NK细胞活性。结果表明,半夏泻心汤提取  相似文献   

14.
刺五加体外逆转K562/ADR细胞多药耐药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初步研究刺五加体外对人白血病细胞系K562/S及其多药耐药细胞系K562/ADR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中药在肿瘤化疗中扶正增效作用的可能途径.方法:以MTT法测定刺五加对K562/S(敏感株)和K562/ADR(耐药株)的直接细胞毒作用;测定柔红霉素(DNR)对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测定细胞在不同浓度刺五加作用后DNR的细胞毒性变化;用荧光法测定细胞内药物(DNR)浓度的变化,结果:①刺五加在25μg/ml~200μg/ml~浓度之间对562/S和K562/ADR细胞均无明显的毒性,当浓度大于200μg/ml细胞毒性呈增加的趋势,因此选择50μg/ml、100μg/ml、200μg/ml为实验浓度进行以下实验.②DNR对K562/S和K562/ADR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087μg/ml和8.36μg/ml,K562/ADR耐药细胞的耐药倍数为96倍.③K562/ADR细胞在50μg/ml、10μg/ml、200μg/ml、200μg/ml刺五加作用24h后可增加DNR对其的细胞毒作用,IC50下降分别为6.874μg/ml,4.028μg/ml及1.978μg/ml.与对照组相比P>0.05、P<0.05、P<0.01);逆转倍数分别为1.22倍、2.08倍、4.23倍.3种浓度的刺五加对K562/S敏感细胞的DNRIC50,也有一定影响,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刺五加(100μg/ml和200μg/ml)可提高K562/ADR细胞内DNR的含量,从对照组的0.286μg/ml蛋白分别提高到1.045μg/mg蛋白和1.712μg/mg蛋白;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K562/S细胞无显著影响,且耐药细胞株内DNR的含量亦未恢复到敏感细胞的水平(2.895μg/mg蛋白,P<0.05).结论:高浓度刺五加有一定抗肿瘤作用,对抗肿瘤化疗有扶正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明确柴朴汤参与抗变态反J立作用的成分,以人服用柴朴汤后尿中检测成分对大鼠肥大细胞组胺游离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按常法从Wistar系大鼠(7~8周龄)腹水中制备肥大细胞.调制成5×10~4个/ml的细胞悬液,进行培养。将细胞悬液以受试化合物(终浓度为0.05~100μg/ml)处理10min后,添加钙离子载体A23187(终浓度为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PNS)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增殖作用。方法:采用体外培养HUVEC的方法,通过XTT法以及细胞计数法观察对细胞的增殖作用;细胞侵入实验观察细胞迁移的能力。结果:PNS对HUVEC有促增殖作用,XTT实验中100μg/ml浓度增殖率为(33.58±2.41)%;在细胞计数实验100μg/ml浓度增殖率为(94.15±10.96)%;在细胞侵入实验中100μg/ml浓度侵入率为(42.64±9.50)%。结论:PNS能够促进HUVEC的增殖与侵入。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金樱子中槲皮素、山萘酚、芹菜素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ZORBAXSB-C18(150mm×4.6mm,5μm);检测波长360nm;甲醇-0.2%磷酸(45:55)为流动相;柱温30℃;流速1.0mL/min。槲皮素、山萘酚、木犀草素、芹菜素理论板数分别大于5000、6000、6000、7000;四种化合物的分离度均大于1.5。结果槲皮素、山萘酚、木犀草素、芹菜素回归曲线分别为Y=1504.412X+9.9756,Y=1991.745X+8.6051,Y=567.591X+2.5397,Y=1811.803X+0.3074,在5.5216×10-2~19.3256×10-2μg/mL、4.608×10-2~16.128×10-2μg/mL、12.5504×10-2~43.9264×10-2μg/mL、6.0288×10-2~21.1008×10-2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92~0.99998,槲皮素、山萘酚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5%、100.6%,RSD分别为3.7%、3.7%。样品分别含槲皮素、山萘酚、木犀草素、芹菜素0.28、0.25、0.0、0.04mg/g.结论本法为金樱子提供了分析黄酮化合物方法,该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数据及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葫芦茶苷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以及对JAK/STAT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机制。方法:以HBV基因转染的HepG2.2.15体外细胞模型,采用MTT法检测葫芦茶苷对HBV基因转染的HepG2.2.15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和最大无毒浓度(TC0),在最大无毒浓度(TC0)情况下观察不同浓度药物作用于HepG2.2.15细胞后,分别在第4 d和8 d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采用ELISA法测定上清液HBsAg,HBe Ag的滴度。FQ-PCR法检测上清液HBV DNA的含量;采用FQ-PCR法检测葫芦茶苷10μg/ml,20μg/ml,40μg/ml剂量组对HepG2.2.15细胞内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STAT1mRNA、STAT2mRNA表达的影响;RTPCR法检测JAK2、STAT3mRNA表达水平。结果:葫芦茶苷对HepG2.2.15细胞毒性较低,TC50为109.56μg/ml,TC0为41.54μg/ml。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0μg/ml,20μg/ml,40μg/ml剂量的葫芦茶苷能有效抑制HepG2.2.15细胞分泌HBsAg和HBe Ag,明显降低HBV DNA的含量。10μg/ml,20μg/ml,40μg/ml剂量的葫芦茶苷能明显升高细胞内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STAT1、STAT2、STAT3、JAK2 mRNA的水平。结论:葫芦茶苷体外具有显著的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而发挥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祖师麻主要成分的抗炎活性.方法 分离提取祖师麻化学成分川木香醇D、左旋松脂酚、瑞香新素、西瑞香素、黄瑞香苷A、瑞香素、黄瑞香苷B,采用CCK-8实验进行细胞毒性评价.将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化合物组.对照组和模型组各加入50μl培养液,化合物组分别加入50.00、25.00、12.50、6.25、3.12μg/ml西瑞香素、黄瑞香苷A、黄瑞香苷B溶液,模型组和化合物组再加入4μg/ml脂多糖50μl,刺激24 h.采用Griess试剂法测定NO释放量,采用ELISA法检测TNF-α分泌量.结果 西瑞香素、黄瑞香苷A、黄瑞香苷B在50μg/ml下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具有较弱的细胞毒性,而其他化合物细胞毒性作用较明显.与模型组比较,12.50、25.00、50.00μg/ml黄瑞香苷B可抑制RAW264.7细胞NO[(271.86±20.92)%、(256.48±20.92)%、(199.31±15.16)%比(358.62±28.64)%]、TNF-α[(647.87±115.79)%、(618.42±87.52)%、(588.33±87.94)%比(1035.06±58.29)%]生成(P<0.05或P<0.01);25.00、50.00μg/ml黄瑞香苷A可抑制RAW264.7细胞NO[(234.99±34.28)%、(167.36±25.76)%比(358.62±28.64)%]、TNF-α[(691.76±60.37)%、(534.01±41.60)%比(1035.06±58.29)%]生成(P<0.05或P<0.01);12.50、25.00、50.00μg/ml西瑞香素可抑制RAW264.7细胞NO[(283.89±36.69)%、(243.08±48.19)%、(225.92±33.67)%比(358.62±28.64)%]、TNF-α[(713.77±121.96)%、(670.62±18.70)%、(599.62±68.62)%比(1035.06±58.29)%]生成(P<0.05或P<0.01).结论 黄瑞香苷A、黄瑞香苷B和西瑞香素具有抗炎作用,可降低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细胞NO释放量和TNF-α分泌量,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20.
10种中草药抗炎有效成分对白三烯B_4生物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种中药有效成分在体外对钙离子载体A_(23187)刺激人多形核白细胞产生白三烯B_4影响试验的结果表明:1×10~(-5)mol/L的大黄素的抑制率为100%,3×10~(-5)mol/L齐墩果酸的抑制率为45.5±4.4%,1×10~(-4)mol/L的放线瑞香宁、去氧胆酸等也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