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比较托莫西汀与哌甲酯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共52例,随机分为托莫西汀组与哌甲酯组各26例,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ADHDRS-IV-Parent:Inv评分以及CPRS-R:S评分。结果:托莫西汀组与哌甲酯组的治疗有效率相近。治疗后托莫西汀组与哌甲酯组的ADHDRS-IV-Parent:Inv各项评分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托莫西汀组与哌甲酯组CPRS-R:S评分的分数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托莫西汀组的多动分变化值大于哌甲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托莫西汀的疗效与哌甲酯相近,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可乐定治疗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的抽动障碍(tic disorder,TD)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中TD和ADHD标准的儿童予系统的可乐定治疗,逐渐调整至目标剂量,并维持治疗12周。以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评定抽动症状;根据家长填写的ADHD评定量表(ADHD-RS-IV)评定注意缺陷多动症状;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本研究完成系统可乐定滴定并维持治疗12周的共患ADHD的TD患儿40例,男36例,女4例;年龄6.50~14.50(9.84±2.90)岁。完成剂量滴定患儿的目标剂量5μg/(kg.d),最大剂量不超过0.2 mg/d。治疗后抽动总分(9.78±7.76)分,运动抽动分(7.52±4.85)分,发声抽动分(2.26±3.27)分,功能受损程度评分(8.50±5.70)分;治疗前抽动总分(21.34±8.66)分,运动抽动分(15.41±4.68)分,发声抽动分(5.93±7.10)分,功能受损程度评分(21.16±11.76)分。治疗后运动抽动及发声抽动的数量、频度、强度和复杂性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治疗后ADHD总分(12.63±9.07)分,注意缺陷评分(7.43±4.74)分,多动-冲动评分3.0分;治疗前ADHD总分(31.05±8.51)分,注意缺陷评分(17.55±3.08)分,多动-冲动评分13.0分。治疗后家长ADHD症状评定量表总分及分量表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可乐定治疗共患ADHD的TD患儿的运动抽动、发声抽动、注意力缺陷、多动-冲动均有明显疗效,能改善患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盐酸托莫西汀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Meta分析对7项盐酸托莫西汀与安慰剂对比治疗ADHD对照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7篇文献,均为国外文献(Jadad评分≧3分);样本含量为130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托莫西汀组的注意缺陷/多动评定量表(ADHD—RS)总分值[MD=-5.86,95﹪CI(-7.73,-3.99)P<0.00001]、ADHD-RS多动/冲动分量表分值[MD=-2.64,95﹪CI(-3.75,-1.52)P<0.00001]、ADHD-RS注意缺陷分量表分值[MD=-2.35,95﹪CI(-3.87,-0.83)P<0.00001]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托莫西汀组患儿比对照组更容易发生腹痛、恶心、呕吐、嗜睡和食欲减退等不良反应(P<0.05)。结论:托莫西汀治疗儿童ADHD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显著改善儿童ADHD的多动/冲动以及注意缺陷,但应注意其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何耀众  陈亮 《中国药房》2013,(36):3396-3400
目的:系统评价托莫西汀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疗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查找托莫西汀治疗儿童ADHD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ev Man 5.1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7项RCT,包括2 548例患儿。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托莫西汀组的注意缺陷/多动评定量表(ADHD-RS)总分值[MD=-7.53,95%CI(-9.56,-5.51),P<0.01]、ADHD-RS多动/冲动分量表分值[MD=-4.15,95%CI(-5.25,-3.06),P<0.01]、ADHD-RS注意缺陷分量表分值[MD=-3.80,95%C(I-5.08,-2.51),P<0.01]及临床总体印象-总体严重度量表(CGI-S)分值[MD=-0.74,95%C(I-1.23,-0.26),P<0.01]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脱落失访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0,95%C(I0.85,1.18),P=0.99];托莫西汀组患儿比对照组更容易发生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痛、头痛、头晕、倦怠、易激惹、疲劳、体质量下降等不良反应(P<0.05)。结论:托莫西汀治疗儿童ADHD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显著改善儿童ADHD的多动/冲动以及注意缺陷,其耐受性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但应注意其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临床医药实践》2020,(3):196-198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联合托莫西汀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8月收治的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50例,在使用托莫西汀的前提下,加以家庭干预。比较治疗前后的Conners评分、儿童行为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后Conners评分明显比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儿童行为量表评分中总分、活动能力、抑郁、攻击、违纪、分裂性、交往不良、强迫性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社交退缩、学习能力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干预联合托莫西汀药物疗法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外化症状,与单纯药物治疗方案对比,可以更有效地改善患儿的注意缺陷症状和多动冲动障碍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沙盘游戏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治疗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68例ADHD患儿,根据治疗意愿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4例。研究组进行为期12周的沙盘游戏治疗,对照组不接受沙盘游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PSQ)评分、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评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障碍、冲动-多动、焦虑、多动指数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冲动-多动、焦虑、多动指数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冲动-多动、多动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BCL总粗分(44.18±8.97)分、社交退缩(2.18±0.88)分、攻击(9.53±8.15)分、违纪(2.24±2.76)分均低于治疗前,且均低于对照组的(50.19±6.53)、(3.13±0.98)、(14.24±8.82)、(4.41±2.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盘游戏治疗能改善ADHD儿童的焦虑情绪及注意缺陷、多动冲动等行为,可作为ADHD儿童综合治疗方案的非药物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盐酸托莫西汀(ATX)与盐酸哌甲酯(MPH)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例数合计为100例,选取时间范围是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观察组予以盐酸哌甲酯治疗,对照组予以盐酸托莫西汀治疗。两组患儿均连续服用药物3个月。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智力商数IQ改善情况,症状好转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IQ较治疗前有了显著的改善;两组患儿治疗后IQ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有食欲下降6例、嗜睡5例、皮疹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0%;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发生率为2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托莫西汀与盐酸哌甲酯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疗效相当,但盐酸哌甲酯更有助于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盐酸哌甲酯控释片(专注达)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不同临床亚型儿童的疗效.方法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试验设计.按照ADHD的DSM-Ⅳ诊断标准,分别收集注意缺陷为主型(IT)患儿、冲动为主型(HT)患儿以及混合型(CT)患儿各20例,分成三组,分别接受治疗各7天,并于治疗期末评定主要疗效评定指标:家长评定的Conners量表、教师评定的Conners量表.次要疗效指标:儿童行为量表.结果 疗效:哌甲酯控释片治疗7天后,不同临床亚型患儿的主要疗效评定指标和次要疗效指标均出现明显改善,其中注意缺陷为主型(IT)患儿在学习问题、不注意-被动以及注意力的改善程度等方面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儿童(P<0.05);冲动-多动为主型(HT)患儿在品行问题、心身障碍、冲动-多动以及多动指数的改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儿童(P<0.05),同时对于CBCL中的交往不良、多动、攻击性和违纪的改善也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儿童(P<0.05);混合型主要在多动指数和焦虑方面呈现较大改善.结论 盐酸哌甲酯控释片对于不同亚型的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疗效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益智抑动汤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ADHD患儿随机分成益智抑动组、利他林组,各50例,并进行12周对照观察。用SNAPIV量表、Conners多动指数(CIH)、数字划消试验、副反应量表(Tess)于治疗前后评定。结果治疗前后两组SNAPIV量表和CIH总分、数字划消试验失误率降低;总有效率为:益智抑动组74%,利他林组8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副反应发生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益智抑动汤治疗儿童ADHD有效,且副作用较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抽动障碍(TD)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应用精神兴奋剂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06年8月在本院多动症专科门诊就诊的确诊为TD共患ADHD患儿69例(DSM-IV诊断标准、Conners量表和YGTSS量表),采用哌甲酯,泰必利或(和)氟哌啶醇联合治疗,随访2月观察疗效和安全性(血压、心律、肝功能等)。结果治疗2个月后Conners量表学习问题、多动指数2个因子,YGTSS量表运动抽动、发声抽动2个因子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减低,差异达到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兴奋剂对抽动症影响不大,小剂量兴奋剂(如哌甲酯)与常规多巴胺受体阻滞剂(泰必利)合用对TD共患ADHD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哌甲酯与托莫西汀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遴选福州儿童医院2019年6月至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90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视为探究对象,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划分成为相等例数(n=45)的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以单一哌甲酯治疗,观察组以哌甲酯联合托莫西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疗效、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儿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χ2=0.345,P=0.557);观察组患儿的疗效97.78%较对照组80.00%更高(χ2=7.200,P=0.007)。结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予以哌甲酯联合托莫西汀治疗可提升疗效,纠正患儿的不良行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黄龙颗粒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不同亚型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10月江西省儿童医院诊治的90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亚型不同进行分类,将注意力障碍为主型的患儿纳入A组(n=30)、将多动/冲动型患儿纳入B组(n=30)、将混合型患儿纳入C组(n=30)。比较三组治疗前、治疗8周后症状(采用SNAP-Ⅳ评定量表)、临床疗效[采用Conners简明症状问卷(ASQ)]及中医证候主症积分。结果:治疗后,三组SNAP-Ⅳ症状评分、ASQ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神思涣散、多动不宁、性急易怒、多言多语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黄龙颗粒对各分型ADHD患儿均有一定疗效,可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降低中医证候主症积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文拉法辛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门诊患儿,按就诊顺序分为3组做前瞻性研究,应用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及其简易量表对患儿症状进行评估。结果 文拉法辛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症具有与利他林相近似的疗效,联合应用作用更佳。结论 文拉法辛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症疗效确切,且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托莫西汀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疗效。方法:对46例ADHD惠儿给予托莫西汀与脑电生物反馈治疗4个月,于治疗前后详细记录患儿注意力商数与反应控制商数中视觉、听觉商数以及进行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父母问卷并进行评估。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注意力商数与反应控制商数中视觉、听觉商数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nners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注意力商数与反应控制商数中视觉、听觉商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onners量表评分在多动指数、学习问题、冲动一多动、品行问题等4个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心身障碍、焦虑两个方面评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莫西汀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ADHD可以更好的改善患儿的注意缺陷、多动和冲动等核心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研究治疗启动年龄对小学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江门市新会区妇幼保健院儿保科收治的ADHD患儿7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年级不同将其分为低年级组(n=35)和高年级组(n=35).采用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PSQ及Conners教师评定量表TRS对两组患儿进行调查,对比两组患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耳穴埋针联合托莫西汀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赣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神经康复科收治的300例孤独症谱系障碍共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100例)、B组(100例)、C组(100例),A组采用埋针联合口服托莫西汀治疗,B组采用耳穴埋针治疗,C组采用口服托莫西汀治疗。比较三组患儿治疗前后的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评分、Weiss功能性缺陷量表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三组患儿治疗后的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及Weiss功能性缺陷量表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患儿治疗后的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及Weiss功能性缺陷量表评分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治疗后的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及Weiss功能性缺陷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发生不良反应14例,C组30例,B组无不良反应发生,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托莫西汀平均口服剂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多动宁胶囊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综合征(ADHD)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法对照研究多动宁胶囊与利他林的临床疗效,连续服用8周后统计疗效.结果 多动宁胶囊治疗ADHD的总有效率为89.06%,利他林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3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在多动指数(Conners)改善方面,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症状发生方面,多动宁胶囊明显低于利他林,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多动宁胶囊治疗ADHD不仅疗效可靠,而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中药小儿智力糖浆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疗效.方法 将40例ADHD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0例)给予小儿智力糖浆口服;对照组(20例)给予利他林口服治疗.治疗12周进行疗效、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比较.结果 两组在临床疗效上无显著差异,药物不良反应有显著差异.结论 中药小儿智力糖浆治疗儿童ADHD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比较盐酸哌甲酯控释片(专注达)治疗注意缺陷为主型、冲动-多动为主型以及混合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8月我院诊治的ADHD患儿100例,根据DSM-Ⅳ中ADHD诊断标准分为三组,分别为ADHD-I组(注意缺陷为主型)33例、ADHD-HI组(冲动-多动为主型)33例和ADHD-C组(混合型)34例。三组患儿均采用盐酸哌甲酯控释片治疗,18 mg/d,疗程为6周。采用SNAP-Ⅳ父母评定量表及Conners父母症状评价量表评价疗效,观察并比较三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三组患儿在SNAP-Ⅳ和Conners量表中各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且ADHD-HI组患儿改善幅度大于ADHD-I组和ADHD-C组(P均<0.05),而ADHD-I组和ADHD-C组改善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DHD-HI组患儿总有效率84.85%(28/33),较ADHD-I组的66.67%(22/33)和ADHD-C组的73.53%(25/34)高(P均<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哌甲酯控释片治疗ADHD患儿有显著疗效,但不同亚型间的疗效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托莫西汀联合感觉统合训练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效果及对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参数、动态肌电图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ADHD患儿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托莫西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TCD参数[大脑基底动脉(BA)、左侧中动脉(MCA-L)、左侧前动脉(ACA-L)、左侧后动脉(PCA-L)]、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评分、中文版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评定量表-父母版(SNAP-IV)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BA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MCA-L、ACA-L、PCA-L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SNAP-IV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托莫西汀联合感觉统合训练可有效提升ADHD患儿的注意力和感觉统合能力,促进大脑动脉局部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