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拔罐联合穴位贴敷对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病人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抑酸护胃等西医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拔罐联合穴位贴敷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拔罐联合穴位贴敷疗法能提高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医特色护理中药拔罐联合穴位贴敷对脾胃气虚型胃脘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中医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抑酸护胃等西医护理治疗,中医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拔罐联合穴位贴敷中医特色护理治疗,观察两组胃脘痛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治疗结束后,对照组胃脘痛积分为(1.29±1.64)分,中医组胃脘痛积分为(0.84±1.05)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0%,中医组治疗有效率为93.3%,中医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中药拔罐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胃气虚型胃脘痛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隔姜灸联合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中的效果,总结护理措施。方法将50例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隔姜灸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干预。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00%(24/25),高于对照组的76.00%(1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姜灸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对提高治疗效果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治疗中辅以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2例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穴位贴敷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04%)明显高于对照组(86.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采用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效果,同时辅以穴位贴敷干预效果更优,可有效促进症状改善。  相似文献   

5.
潘东洪  吕艳  王伟  温凤倩  黎霞  曹云云 《护理研究》2013,27(22):2350-2351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中药拔罐对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病人,采用查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穴位贴敷联合中药拔罐方法治疗,对照组为常规治疗,观察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83.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中药拔罐疗法能提高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CG)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东莞市中医院内四科于2019年3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60例脾胃虚寒型CG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四联疗法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中医证候积分、胃肠激素水平[血清胃泌素(GAS)、胃动素(MTL)及血管活性肠肽(VIP)]、炎症反应指标[白介素-6(IL-6)、白介素-17(IL-17)]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6.67%)较对照组(73.33%)高,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2周后胃脘胀满、胃脘隐痛、喜按喜暖积分及血清GAS、MTL、VIP、IL-6、IL-17水平及Hp感染率均改善,且研究组改善幅度更大,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CG疗效确切,可有效调节胃肠激素水平,缓解症状,促进Hp转阴,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7.
王犇  杨晓华  刘良福 《全科护理》2016,(30):3162-3163
[目的]观察艾灸结合中药穴位贴敷对脾胃虚寒型胃痞病人应用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方法]选择胃病专科住院和门诊脾胃虚寒型的胃痞病人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在内服中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艾灸结合中药穴位贴敷进行辅助治疗。[结果]观察组在临床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6个月后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灸结合中药穴位贴敷措施容易被脾胃虚寒型胃痞病人接受,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及预防疾病的复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治疗虚寒型胃脘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虚寒型胃脘痛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应用胃脘痛中医症状评分评价患者的症状改变,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干预组的症状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干预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具有温胃散寒、和胃化湿的功效,对于虚寒型胃脘痛的治疗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西药治疗小儿慢性咽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小儿慢性咽炎患者86例,采用简单抽样法分为联合组和药物组,各43例。药物组给予甘桔冰梅片、复方福尔可定口服溶液治疗,联合组在药物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炎症介质水平,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药物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症状总积分低于药物组,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水平低于药物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药物治疗小儿慢性咽炎有效率高,能减轻患儿机体炎症反应,缓解患儿咽部疼痛等症状。  相似文献   

10.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是指由胃和十二指肠功能紊乱引起的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症状包括上腹痛、上腹灼热感、餐后饱胀和早饱之一种或多种,可同时存在上腹胀、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西医多采用对症治疗为主[1]。我院2010年2~12月,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结合拔罐疗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李秀凤  刘秀梅  李卫华 《护理研究》2007,21(35):3274-3275
[目的]观察局部封闭 芦荟外涂治疗化疗药物外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例化疗药物外渗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用局部封闭 芦荟外涂,对照组用局部封闭 冷敷后热敷,观察两组效果。[结果]实验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化疗药物外渗采用局部封闭 芦荟外涂经济、方便、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局部封闭+芦荟外涂治疗化疗药物外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例化疗药物外渗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用局部封闭+芦荟外涂,对照组用局部封闭+冷敷后热敷,观察两组效果。[结果]实验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化疗药物外渗采用局部封闭+芦荟外涂经济、方便、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失眠症的效果。[方法]将40例失眠症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7d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病人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8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失眠症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法。  相似文献   

15.
中药外敷结合手法按摩治疗急性乳腺炎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乳腺炎是乳房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中医称为乳痈,是产褥期常见病、多发病,一般在产后3周~4周发病,以初产妇多见,尤其是高龄产妇.多由肝郁、胃热、火毒而致乳汁淤滞、乳络不通、败乳蓄久而成.现代医学认为该病是由于乳汁淤积、细菌(多为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所致,常采用抗生素治疗.我科在全身用药的基础上局部施以手法按摩及四黄散湿敷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张惠玲  杨玉杰  赵金媛 《护理研究》2014,(10):3672-3673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联合锡类散、云南白药、十六角蒙脱石保留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效果.[方法]将65例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美沙拉嗪联合锡类散、云南白药、十六角蒙脱石灌肠治疗,对照组单用美沙拉嗪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锡类散、云南白药、十六角蒙脱石保留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用美沙拉嗪.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使用中药烫疗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效果.[方法]将106例腰背肌筋膜炎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药烫疗治疗腰背肌筋膜炎,对照组口服双氟芬酸钠释放肠溶胶囊.[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76.09%).[结论]传统中药烫疗治疗腰背肌筋膜炎方法简便有效,优于口服消炎镇痛药.  相似文献   

18.
中药烫疗治疗腰背肌筋膜炎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使用中药烫疗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效果。[方法]将106例腰背肌筋膜炎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药烫疗治疗腰背肌筋膜炎,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钠释放肠溶胶囊。[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33%)明显高于时照组(76.09%)。[结论]传统中药烫疗治疗腰背肌筋膜炎方法简便有效,优于口服消炎镇痛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耳穴贴压联合中药热敷在胃脘痛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月12月我院胃脘痛住院患者92例,将其中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46例作为对照组,2019年4月至2019月12月收治的46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耳穴贴压联合中药热敷.比较两组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