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RAIL及其受体DR4/DR5在急性肾脏移植排斥反应中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新型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TRAIL及共受体DcR4/DcR5在急性肾脏移植排斥反应作用.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对正常人及发生急性肾脏移杆排斥患者外周血单个细胞(PBMC)表面的TRAIL分布进行探讨;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正常人肾脏和急性排斥坏死肾脏病理切片DR4和DR5进行分析.结果正常人PBMC几乎不表达TRAIL,急性肾脏热电厂斥患者PBMC高表达TRAIL,进一步证实其为IFN-γ 细胞表达;正常人肾脏表达的DR4和DR5低,但急性肾排患者高表达DR4和DR5.结论TRAIL及其受体DR4/DR5之间的作用可能参与了肾脏急性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2.
李阳飞 《医学综述》2011,17(6):809-811
器官组织移植是医学领域最重要的成就之一,但移植免疫排斥是困扰器官移植发展因素中重要的问题。如何控制免疫排斥是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现普遍认为,解决异体移植排斥反应的关键在于诱导受体对供体细胞、组织或器官产生免疫耐受。白细胞介素10(IL-10)是机体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IL-10可以抑制T细胞活化增殖及诱导活化的T细胞凋亡、减轻移植排斥反应、诱导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3.
移植排斥反应中趋化因子及其受体表达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器官移植术后急、慢性排斥反应是导致移植物功能丧失的重要原因之一。趋化因子在器官移植早期表达异常活跃,它们特异性募集T细胞和抗原提呈细胞到移植组织内,激发并加剧炎症发展,致使移植物功能损害。因此,动态监测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状况可成为判断急、慢性排斥反应发生的重要依据;筛选出一个或多个特异性趋化因子或受体作为抗排斥治疗的新靶点对提高器官移植术后疗效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近年来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Han L  Sun W  Ma C  Zhang L  Cao Y  Song J  Chen Y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9):597-600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转染后,细胞对肿瘤坏死因子(TNF)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RAIL)诱导 的凋亡的敏感度变化及作用机制。通过人肝癌细胞HepG2及转染了HPV全基因组的HepG2.2.15细胞对TRAIL诱导凋亡的敏感度研究,探讨HBV感染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TRAIL诱导的凋亡反应和细胞表面TRAIL蛋白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分泌型TRAIL蛋白质的表达,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TRAIL受体和其转导通路中凋亡拮抗分子FLIP的表达。结果:HepG2和HepG2.2.15对TRAIL诱导的凋亡率分别为51.60%和9.12%。与HepG2相比,HepG2.2.15细胞表面TRAIL蛋白质及其受体的表达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调,而抵抗细胞凋亡的分子-FLI的表达却显著上调(P<0.01),两细胞系上清中分泌型TRAIL的表达量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HBV转染可以抵抗TRAIL诱导的细胞凋亡,可以下调细胞表面TRAIL蛋白质及其受体的表达,但使FLIP的表达显著上调。这能从一定程度上解释HBV感染逃逸机体免疫监视,持续存活,导致相应病理变化的机制。  相似文献   

5.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RAIL)是新的肿瘤坏死因子家族成员,共有5种受体,其配体-受体系统介导细胞凋亡。免疫细胞的凋亡异常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治疗等方面,近年来,TRAIL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开始受到关注。现就TRAIL及其受体在免疫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其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关系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6.
同种移植排斥至今仍是器官移植后一个尚未完全解决的难题,也是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近年来,许多学者研究证实:细胞粘附分子在肝脏同种移植排斥反应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综述了细胞粘附分子的生物学特点,在肝脏移植排斥反应中的诱导和表达及其在诊断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器官移植是目前治疗恶性疾病的方法之一,而移植相关并发症制约了器官移植的进一步发展.其中,移植物排斥是移植后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Toll样受体4(TLR4)在先天免疫和免疫耐受中是个关键分子,但在器官移植后移植物排斥中的作用目前尚不明确.文中将对TLR4信号途径在器官移植后移植物排斥中如何通过调控抗原递呈细胞( APC)成熟、活化T细胞、引发免疫攻击的分子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器官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的主要手段,为避免术后排斥反应的发生和发展,患者术后需终生服用大量免疫抑制药物.尽管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有效地预防了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但其在实体器官移植患者中仍有引起潜在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此外,尽管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大多数移植患者仍会因急性或慢性移植物损伤引起移植器官功能障碍.虽然最初的排斥反应由宿主机体获得性免疫系统中T淋巴细胞引起,但最新证据表明天然免疫系统在移植物排斥反应发展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天然免疫识别由多个不同蛋白质家族的受体启动,其中包括Toll样受体(TLRs)家族.TLRs能够特异性地识别一系列病原微生物和内源性介质,激活天然免疫系统.TLRs的发现使人们对器官移植术后引起及调节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有了新的认识.TLRs活化可以激活获得性免疫系统,导致移植物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急性排斥和慢性排斥反应,同时可通过TLRs诱导免疫耐受..TLRs作为干预治疗的潜在目标开始受到人们青睐.本文总结TLRs和及其配体的结构和功能特点,重点探讨目前在动物实验及临床器官移植中TLRs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移植排斥和免疫调节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器官移植是各种终末期疾病的最终治疗手段,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使细胞性排斥反应得到有效控制,而体液性排斥反应即供体特异性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仍是造成移植失败甚至受体死亡的重要因素.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在超急性排斥反应和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医学界对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的认识还很有限.本文就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的发生机制、检测与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在诱导移植免疫耐受,防治移植排斥反应方面中的作用,已成为目前器官移植领域研究的热点,并且得以充分肯定。在实验动物模型中,利用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诱导特异性免疫耐受,防治移植排斥反应,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仅就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培养、诱导免疫耐受的机制、防治移植排斥反应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