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腔内血管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10例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 ,共植入 11个金属支架 ,其中国产支架 4个 ,Memotherm支架 5个 ,Symphony支架 2个。病变部位 :髂动脉 4例 ,髂股动脉 1例 ,锁骨下动脉 2例 ,腋动脉 1例 ,股动脉 2例。术中辅助应用钬激光技术 3例 ,辅助球囊扩张装置 9例。结果 :11个支架的植入技术均获成功 ;术后 1例发生了远端肢体动脉栓塞 ,1例发生了支架内血栓阻塞 ,其余 8例支架植入后随访 3~ 11个月 ,均保持通畅 ,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支架植入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效果良好 ,国产支架和进口支架的近期疗效没有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2.
李卫兵 《天津护理》2001,9(5):229-230
超声消融仪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项先进技术。该文结合11例行血管内超声消融术患者的护理,阐述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不良反应以及加强患肢功能锻炼。做好健康教育是手术成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血管内超声溶栓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皮血管内超声溶栓再通动脉硬化闭塞症闭塞动脉的可行性。方法 14例有严重下肢缺血症状的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用血管内超声溶栓仪进行了溶栓治疗。结果 超声溶栓探头在闭塞段血管内重建了通道,所有患者均实现了闭塞血管再通,6例仍有血管狭窄的患者行球囊扩张术。结论 血管内超声溶栓术可以用于再通闭塞的周围动脉,尤其是闭塞范围较长,药物溶栓治疗无效和患者禁忌药物溶栓治疗时,血管内超声溶栓是一种新的可靠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照传统方法,总结超声消融仪对治疗难治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优势与局限.方法:2003年7月至2008年10月应用Acolvsis超声消融仪对23例难治性ASO惠者进行消融术,结合血管成形术及人造血管旁路术等综合治疗,通过术后观察及随访,统计各种不同程度的ASO治疗效果.结果:23例难治性ASO患者中,临床表现及X线片,最重要是下肢CTA显示为病变段流出道完全阻塞的6例患者预后不良,4例合并有股动脉瘤并血栓形成,同时行动脉瘤切除、人造血管移植术,恢复良好.B超、CTA及临床表显为病变段流出道狭窄患者近期及随访6个月效果好.结论:血管内超声消融术时难治性ASO较之传统方法有一定优势,但存在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消融术在治疗血管闭塞性疾病方面的研究应用成果及其发展趋势。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 1980~01/2004-01期间与超声消融术治疗血管闭塞性疾病相关的文献,检索词:“ultrasonic bioffects,ultrasonic angioplasty”,并限定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检索清华同方数据库1994-01/2005-01期间的相关文献,检索词:“超声消融、体外治疗性超声、血栓、动脉硬化”,并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 资料选择:从资料中选择有关超声治疗血管闭塞性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方面的文献,观察对象无论是患者还是动物均纳入,排除综述类文献。 资料提炼:从筛选到的120篇文献中,选择研究设计较严密、临床研究样本较大的文献,重复的资料以近年发表在较权威杂志者优先,共纳入21篇文献进行综述。 资料综合:21篇文献中包括14篇体外实验,8项临床研究共248例患者,分别就超声消融治疗的安全性、疗效、治疗方法以及和其他治疗方法对照或联合运用的效果进行评价。 结论:实验室研究证实了超声消融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超声血管成形术的临床运用显示了它较其他介入治疗所特有的优势,体外治疗性超声的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我们于 1999年 2月~ 2 0 0 0年 10月对 38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进行了血管内超声消融治疗并取得较好疗效 ,现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38例患者中男性 2 3例 ,女性 15例 ,年龄 5 3~ 80岁 ,经血管造影证实 ,髂总动脉闭塞 11例 ,髂外动脉闭塞 3例 ,股总动脉闭塞 13例 ,股浅动脉闭塞 9例。 12例采用穿刺方法 ,2 4例采用动脉切开方法插入闭塞的动脉 ,当超声导管尖端抵达斑块和血栓处 ,通过超声发射器向导管尖端释放高能低频超声能量 ,一次释放时间为 30~ 6 0s,间歇 30s,释放能量期间轻柔地前后移动消融导管 ,以增加消融效果。…  相似文献   

7.
只德建 《天津护理》2012,20(3):138-139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血管外科常见病.血管腔内成形术(PTA)因其具有微创和可重复操作性等优点而在临床应用中逐渐得到推广,现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8月腔内介入治疗3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动脉硬化闭塞症狭窄程度的超声评估及对手术治疗的应用。方法 对102例患者双侧血管术前进行准确的超声检测。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图像显示的管壁结构。管腔内回声,配合彩色血流测量管腔内外径,进行频谱分析。结果 轻度狭窄管腔内径小于外径的2/3,血流速度增快,中度狭窄管腔内径小于外径的1/2,血流速度增快不明显,重度狭窄管腔内径小于外径的1/3,血流速度明显降低。闭塞时管腔内径小于1mm无血流通过,结论 超声对临床手术方式选择及对术后检查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血管内超声消融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疗效.方法 将32例老年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患者,抽取自体骨髓干细胞260 ml,分离出单个核细胞悬浊液40 ml.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或显露切开插入超声消融导管,在动脉造影监视下进行血管内超声消融.而后将干细胞悬浊液注射小腿缺血肌肉内.结果 32例患者术后间歇性跛行距离增加,冷、凉感觉改善.结论 血管内超声消融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老年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价值。方法:21例TASCⅡC D型股动脉或腘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共26条下肢动脉硬化症行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比较术前后患肢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22条肢体开通或部分开通,将肢体放置支架,1条肢体行股骨中段水平截肢,1条肢体行旁路转流术。随访1~6个月,多数患者肢体的临床症状有好转。结论:分段血管腔内成形术和膝下动脉行PTA后应用尿激酶对提高PTA的成功率和近期通畅率有帮助。  相似文献   

11.
总结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行血管腔内治疗后并发症的护理。护理措施是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肢体血液循环情况和全身出血情况,做好穿刺部位护理和出院健康指导。113例行血管腔内治疗患者,治疗后发生相关并发症13例,其中穿刺部位巨大血肿及假性动脉瘤2例,急性动脉血栓形成3例,血压升高3例,下肢过度灌注综合征2例,消化道出血1例,支架再狭窄2例,经治疗和护理均治愈;2例因病情较重,治疗后效果差,行膝下截肢术。  相似文献   

12.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病人的外科治疗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是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大、中动脉血管腔节段性狭窄或闭塞.临床表现为间歇性跛行、静息痛、远端肢体脉搏减弱等为特征的一类疾病。该病治疗难度大、易复发、预后合不太理想.通过对23例ASO病人的护理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联合血管内支架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9年1月收治的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研究组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联合血管内支架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足背动脉、胫后动脉踝肱指数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18%,高于对照组的77.27%(P0.05);治疗后两组足背动脉、胫后动脉踝肱指数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9.09%,与对照组的4.55%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联合血管内支架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可有效改善下肢血液循环,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魏永刚  赵纪春 《华西医学》2002,17(3):418-419
动脉硬化闭塞症 (ArteriosclerosisObliter ans,ASO)是一组多发于老龄人口下肢动脉的疾病 ,长期以来 ,对ASO的治疗方法包括旁路手术及包括经皮血管腔内气囊成形术(PTA)等的介入治疗方法。但是 ,在综合多个完全随机对照实验的系统评价中 ,PTA治疗组仅在短期内能得到改善 ,在长期疗效上 ,其与非手术治疗组之间无显著差异〔1〕,而在旁路手术与PTA及血栓内膜切除术等的比较中 ,三者的疗效之间在长期并无差别〔2〕。此外 ,旁路手术和介入治疗方法尚存在治疗后再狭窄以及对肢体远端病变及流出道狭窄者和…  相似文献   

15.
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人口老龄化,近年来动脉硬化闭塞症(atr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发病率越来越高。因此,对ASO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ASO主要病理表现为动脉内膜出现粥样硬化斑块,中层组织钙化,腔内可继发血栓形成,最终使管腔狭窄,甚至完全闭塞,患肢发生缺血性病变,严重者引起肢端坏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治疗动静脉阻塞性疾病微创、有效的新方法。方法用腔内超声消融术治疗7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3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对近期疗效进行总结。结果7例ASO患者,超声消融术后均达到了血管再通而无穿孔,血管造影示动脉狭窄由(93±12)%减少到(35±6)%,肢体缺血症状明显改善。33例DVT患者超声消融术后血管均再通,静脉平均狭窄由100%减少到(28±8)%,肢体肿胀消失。结论超声消融术是治疗动静脉阻塞性疾病安全、高效、微创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和护理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杜心平 《天津护理》2005,13(3):179-180
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一种全身性动脉性疾病,是由于周围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物质不断扩大和继发性血栓形成引起的动脉管腔狭窄、闭塞而造成肢体急、慢性缺血的一组临床症候群。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逐渐增多和生活水平的提高,ASO病人在我国有增多的趋势,给病人造成极大痛苦。近年来,介入和外科手术治疗此症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术后精心护理对预防并发症及康复起着重要作用。现将主要的治疗方法和术后护理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治疗性血管生成联合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严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32例严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机分成联用组及对照组各16例,联用组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300μg 肌肉注射,每日2次;第3天时采集和分离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s),配成单个核细胞混悬液,同时行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并通过导管于缺血部位动脉腔内注入PBMNCs:联用组围手术期应用肝素3000 U,静脉注射,每日1次,连用14 d.对照组仅应用传统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随访12个月,观察下肢溃疡愈合情况,测量跛行距离及ABI,磁共振血管成像(MfLA)作为影像学随访检查手段.结果 血管腔内成形术即时成功30例,其中联用组与对照组各15例,即时成功率93.75%(15/1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跛行距离及ABI治疗后均明显延长(P<0.01),以联用组明显,联用组跛行距离由入院时的(24.6±4.0)m逐渐提高到12个月时的(629.5±123.1)m,表现为持续延长,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联用组ABI短期明显提升,由入院时的0.60±0.03提高到1个月的0.84±0.04,12个月时略有下降,为0.70±0.03,但仍高于入院时的水平,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溃疡于术后1~3个月逐渐愈合.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治疗性血管生成联合血管腔内成形术,结合围手术期功能锻炼,对严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微创、安全、并发症少、可重复治疗等优点,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的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ArterialOcclusiveDiseaseofLowExtremity ,简称ASO)为动脉因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的慢性动脉闭塞性疾病 ,主要侵犯腹主动脉下端、髂动脉、股动脉等大、中型动脉。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 ,动脉中层变性和继发血栓形成而逐渐形成管腔闭塞 ,使下肢发生缺血。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肢发冷、麻木、疼痛、间歇性破行、动脉搏动消失、肢体组织营养障碍、趾或足发生溃疡或坏疽。随着国内饮食结构的改变 ,摄入含脂食物增多 ,人均寿命的延长及检查诊断技术的改进 ,被诊断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腔内治疗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致下肢慢性缺血的初步临床经验.方法 2003年10月至2007年3月,应用球囊扩张或(和)支架植入治疗多平面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70例.结果 行腔内治疗65例,技术成功率为92.86%,无严重并发症和手术死亡.术后30天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平均随访12个月,症状持续改善者50例,症状改善维持6个月以上的有48例,维持1年以上的有28例.结论 腔内介入是治疗多阶段多平面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有效方法.其手术创伤小,操作方便,更适用于高危重症患者;动脉的病变范围与手术治疗效果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