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急性期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方法(ELISA)对34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急性期外周血细胞因子进行检测。结果 HFRS患者血清TNF-α,IL-6及IL-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含量随病情加重而升高,重型组明显高于中轻型组;患者的IL-2则低于对照组,重型组较中轻型组明显降低。结论 患者血中上升的TNF-α,IL-6及IL-8和下降的IL-2水平均与该病的病理损伤有关,且与病情轻重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TNF-α、IL-8和P-selectin与慢性肝病的关系。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124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TNF-α、IL-8和P-selectin的水平。结果:慢性肝病患者血清TNF-α、IL-8和P-selectin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均<0.001,P-selectin组P<0.01)。结论TNF-α、IL-8和P-selctin可能与慢性肝病免疫病理损伤过程。检测血清TNF-α、IL-8和P-selectin水平对判断患者病情和预后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登革病毒感染患者血清INF-γ和TNF-α在登革病毒感染致 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广州地区30例DV-1感染患者血清IFN-γ和TNF-α的水平。实验数据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法处理。结果:30例登革病毒感染者血清IFN-γ和TNF-α水平比正常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P<0.01)。感染病程第一天,患者血清IFN-γ水平开始升高,第二天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患者血清TNF-α水平第2天明显升高,第3天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结论:TNF-γ水平开始升高,第二天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患者血清TNF-α水平第2天明显升高,第3天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结论:TNF-γ和TNF-α在登革病毒的致病与免疫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RA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水平,并与部分临床指标作相关性分析,结果:RA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与部分临床指标是正相关,重度活动期RA患者TNFα、IL-6水平明显高于轻、中度活动期,治疗后随着病情好转,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有明显下降。结论:RA的发病与血清TNFα、IL-6介导的细胞免疫调节异常有着明显的关系。检则血清TNFα、IL-6水平对RA的病情活动观察、药物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慢乙肝)谷丙转氨酶(ALT)反复波动与干扰素(IFN)干扰素抗体(an-IFN),白介素Ⅱ(IL-2),肿瘤坏互因子(TNF)在血清中含量变化关系。方法:使用ELISA和RIA法检测50例慢乙肝患者为观察组和50例曾用过干扰素治疗的慢乙肝患者,50例健康人做2组对照。结果:三组中IFN,an-IFN血清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IL-2血清含量干扰素治疗组明显高于观察组,健康人血清中IL-2水平也明显高于观察组(P<0.01),TNF在干扰素治疗组与观察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故,此研究检测IL-2含量对判断慢乙肝患者发病机理及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肺结核患者血清前炎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血清TNF-α及受体、IL-1β及受体、IL-6及受体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并明确其在结核病免疫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41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21例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和20名正常人血清TNF-α、sTNF-RⅠ、IL-1β、IL-1R、IL-6、IL-6R的水平,同时对17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后上述CK水平进行了随访。结果 活动性肺结核组和非活动性肺结核组血清TNF-α、sTNF-RⅠ、IL-1β、IL-1R、IL-6、IL-6R水平及TNF-α/sTNF-RⅠ比值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0.05)。活动性肺结核组血清TNF-α、sTNF-RⅠ、IL-1β、IL-1R、IL-6、IL-6R水平及TNF-α/sTNF-RⅠ比值显著高于非活动性肺结核组(P<0.01-0.05)。空洞组血清TNF-α、sTNF-RⅠ、IL-1β、IL-6水平及TNF-α/sTNF-RⅠ比值低于无空洞组(P<0.01-0.05)。抗结核治疗2月末,17例患者中有15例患者血清TNF-α、sTNF-RⅠ、IL-1β、IL-1R、IL-6、IL-6R水平及TNF-α/sTNF-RⅠ比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0.05),且上述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痰菌阴转,胸片病灶吸收好转、空洞缩小或闭合。但有2例患者血清上述CK水平较治疗前未明显降低,痰菌未阴转。结论 TNF-α、sTNF-R、IL-1β、IL-1R、IL-6、IL-6R等均参与结核病免疫发病过程。肺结核患者血清前炎细胞因子及受体水平的检测有助于了解疾病的活动性,判断病情及预后,监测抗结核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TGF-β1、TNF-α的含量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寻求肝纤维化的诊断.工从细胞因子角度探讨肝纤维化的发病机理。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和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分别测定30例正常人员、45例慢性乙型肝炎及10例肝硬化患者血清中TGF-β1和TNF-α的含量。结果:①慢性乙型肝炎轻、中、重复度及肝硬化患者血清TGF-β1、TNF-α水平均不同程度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并且随着肝损害程度的加重逐渐升高,与肝损害程度呈正相关关系(P<0.01)②血清中TGF-β1、TNF-α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①血清TGF-β1、TNF-α水平随着肝纤维化程度加重而升高,与肝纤维经发展发展密相关。②对血清中TGF-β1、TNF-α水平同时测定,可作为诊断肝纤维化的血清学指标。③寻找有效的方法拮抗TGF-β1、TNF-α对抗纤维2经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培哚普利对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 放免法检测53例老年CHF患者(培哚普利组28例,常规治疗组25例)治疗前后及25例健康老年人血清中TNF-α、IL-1β、IL—6水平.结果 老年CHF患者血清中TNF—α、IL-1β、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着心功能损害程度加重而升高,TNF—α、IL—6水平在心功能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IL—1β水平在心功Ⅳ级显著高于心功能Ⅱ、Ⅲ级(P<0.05).培哚普利组与常规治疗组老年CHF治疗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浓度均有明显降低,但培哚普利组TNF—α、IL-1β、IL—6水平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 血清中TNF—α、IL—1β、IL-6水平可反映心力衰竭的程度;培哚普利可明显降低老年CHF患者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从而保护和改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9.
旋毛虫病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和一氧化氮水平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检测旋毛虫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一氧化氮(NO)水平。方法:分别收集 20例旋毛虫病患者和健康志愿者血清,用试剂分别分别检测血清TNF-α、IL-1β和NO水平。结果:旋毛虫病患者血清TNF-α和NO水平显著升高IL-1β水平轻微升高。结论:TNF-α和NO可能在宿主杀伤旋毛虫、加重肠道炎症和扰乱胃道功能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收集20例肝吸虫病患者和健康志愿者血清,用试剂盒分别检测血清TNF-α,IL-1β和NO水平,结果显示肝吸虫病患者血清TNF-α,IL-1β和NO水平显著升高,说明TNF-α,IL-1β和NO可能在宿主杀伤华支睾吸虫和加重肝胆管炎症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和腹水中白细胞介素(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变化及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双单克隆抗体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用放射免疫测定(RIA)检测36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和腹水中IL-8、TNF-α的含量及动态活性变化。结果: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的血清和腹水中IL-8、TNF-α水平明显高于未合并SBP者及对照组,未合并SBP者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合并SBP者经抗感染治疗后两参数水平均显著下降,治疗后1周开始下降,4周后与未合并SBP者水平相当。合并SBP者发生肾功能损害时,血清和腹水中的IL-8、TNF-α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肾功能损害者。结论:检测血清和腹水中的IL-8、TNF-α水平有助于判定肝炎后肝硬化合并SBP经抗感染治疗后的疗效;腹水感染程度可以用腹水中IL-8、TNF-α的水平来反映;高水平IL-8、TNF-α在肝炎后肝硬化合并SBP者发生肾功能损害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沙眼衣原体(CT)所致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在临床表现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NGU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8、TNF—α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相比较。结果 NGU患者治疗前血清IL—8、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而治疗后与正常对照相比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IL—8、TNF—α可能在CT感染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细胞因子在急性心肌梗塞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细胞因子在急性心肌梗塞(AMI)中的作用,测定了28例AMI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β)水平,并选择1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和1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表明:AMI组血清TNFα水平明显高于UA组及正常组(P<0.01),UA组血清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血清IL-1β水平在严重的AMI患者(心功能KillipⅢ、Ⅳ级)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提示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与心肌缺血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4.
背景:近年来许多研究证明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在炎症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目的:研究克罗恩病(CD)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的变化,探讨它们在C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以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测定CD活动期和缓解期患者的血清TNF—α和IL—6水平,同时测定血沉(ESR)、血小板计数和C反应蛋白(CRP)。结果:活动期CD患者的血清TNF—α和IL—6水平均显著高于缓解期患者和健康成人(TNF—αP<0.05,IL—6:P<0.01),与ESR、血小板计数和CRP的变化一致。结论:TNF—α和IL—6在CD患者的炎症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CD活动期的新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研究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患者胆汁及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的含量,探讨二者在此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确诊AOSC30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剂盒检测胆汁和血清中TNFα、IL-6的含量,同时与40例非AOSC病例对照。并于术后第4d经鼻胆管引流测定30例AOSC患者胆汁中TNFα、IL-6的含量。结果AOSC组术中胆汁中TNFα、IL-6含量分别为(179.25±26.50)、(207.00±42.05)pg/ml,血清中TNFα、IL-6含量为(189.14±28.89)、(420.18±89.04)pg/ml。对照组胆汁中TNFα、IL-6含量为(4.02±2.17)、(7.48±3.89)pg/ml,血清中TNFα、IL-6含量为(8.16±2.29)、(14.92±4.73)pg/ml。AOSC组胆汁和血清TNFα、IL-6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AOSC组患者术后第4d与术中胆汁TNFα、IL-6比较明显下降(P〈0.01)。结论AOSC组患者胆汁和血清中TNFα、IL-6含量高于对照组,TNFα、IL-6可能参与了AOSC的病理生理过程且可作为诊断AOSC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乙肝3号冲剂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NF—α、IL—6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乙肝3号冲剂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NF-α、IL-6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乙肝3号冲剂,对照组皮下注射α-2b干扰素300万U,观察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肝功能及TNF-α、IL-6的变化。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ALT、AST、TBil和γ-G均明显降低;同时TNF-α、IL-6亦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结论:乙肝3号冲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降低TNF-α、IL-6水平可能为其抗肝损伤,改善肝功能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循环中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6(IL-6)浓度的影响。方法:将47例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氯沙坦组(n=24)给予氯沙坦25~50mg/d和苯那普利组(n=23)给予苯那普利5~10mg/d治疗4周,治疗前后分别抽血6ml,用ELISA法检测TNF-α、IL-6浓度。同时抽检1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1)心衰患者中TNF-α、IL-6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并与心功能级别呈正相关。氯沙坦治疗4周后能使TNF-α、IL-6浓度显著降低(P<0.05)。(2)苯那普利组TNF-α、IL-6浓度亦显著降低,但氯沙坦组降低IL-6较苯那普利组显著(P<0.05)。结论:氯沙坦治疗心衰4周后能显著降低病人血清中TNF-α、IL-6浓度。  相似文献   

18.
采用ELISA法或RIA法对26例骨髓增生性疾病(MPD)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2-及其受体(IL-2/sIL-2R)、白细胞介素6及其受体(IL-6/sIL-6R)和β2-MD水平进行了检测。发现MPD患者血清IL-2、β2-MG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NFα有升高趋势,IL-6/sIL-6R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病情活动或转化为急性白血病时,IL-2/sIL-2R和β2-MG均显著升高,提示这三项指标可作为判断MDP病情活动的参数。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泰能治疗重型肝炎(SH)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治疗效并探讨血清和腹水中TNF-α、IL-6及IL-8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静脉滴注泰能(0.5g,每日2次,持续7-14天)和腹腔注射有(0.5g每日1次,持续5-7天)治疗SH并发SBP30例,并于治疗前、后采用放免疫法(RIA)检测其血清和腹水中TNF-α、IL-6及IL-8水平。以15例非感染性腹水患者作对照。结果:泰能治疗SH并发SBP治愈率为50%(15/30),总有效率为93.3%(28/30),无效率为6.7%(2/30),未治愈患者中10例因发性肝性脑病或肾功能衰竭死亡。5例8水平高于血清中的(P<0.05),其升高程度与腹水中白细胞数呈正相关(P<0.01),感染控制后血清和腹水中TNF-α、IL-6及IL-8水平明显下降(P<0.05)。死亡组血清和腹水中TNF-α、IL-6、IL-8的初始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结论:泰能治疗SH并发SBP的疗效与血清和腹水中TNF-α、IL-6及IL-8水平密切相关,通过检测上述细胞因子有助于SBP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结核性及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及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8(IL-8)、胸液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及外周血多形核白细胞(PMN)上粘附分子CD11d/CD18在参与胸膜病变的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和在鉴别诊断上的价值。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法)、双抗体夹心ELISA法及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31结核性、31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胸液和(或)血清中TNF、IL-8、sICAM-1和CD11d/CD18表达水平,并与31例健康献血者对照。结果 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血清中TNF、IL-8含量以及PMN上CD11d/CD18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 结核性胸液中TNF与IL-8水平和血PMN上CD11d/CD18表达明显高于恶性胸液患者(P<0.01),结核性胸粹中sICAM-1水平明显低于恶性胸液(P<0.01)。胸腔积液中TNF与IL-8、sICAM-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4和r=0.79,P<0.01),血清TNF与PMN上CD11d/CD18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61,P<0.01),胸腔积液中sICAM-1水平与血PMN上CD11d/CD18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经作曲线拟合,Y=1442.31-36.85X∧2+0.25X∧2,R∧2=0.59,F=19.83,P<0.01)。结论 细胞因子TNF、IL-8和粘附子sICAM-1、CD11b/CD18相互联系,在结核和肿瘤性胸膜病变的免疫 理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在结核性和肿瘤性胸腔积液患者的表达水平不同,可作为临床上鉴别诊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