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总结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对31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进行精心围手术期护理的总结。结果患者通过围手术期的治疗和护理均顺利出院,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结果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可大大提高患者的自信心,术后获得良好的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79例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术后尽早进行功能锻炼.结果 79例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加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效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干预作用。方法将确诊的2019年3月-2020年1月80例高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信封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所采纳的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实验组40例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开始和护理后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量表(HAD量表)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Kolcaba的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手术整体时间、总恢复时间、总并发症出现率。结果实验组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量表(HAD量表)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Kolcaba的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手术整体时间、总恢复时间、总并发症出现率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可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促使患者减轻焦虑抑郁,并提高患者舒适度,减少手术和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我科54例平均年龄在83岁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施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前合并疾患的护理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等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所有高龄患者均安全渡过围手术期,术后均能借助拐杖或助行器行走。结论: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难度大,危险性高,只要护理措施切实有效,也能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髋部骨折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老年人髋部骨折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的疗效与护理方法。方法对60岁以上48例单侧髋部骨折的老年人选择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并在围手术期予以护理指导。结果48例髋部骨折病人,伤口Ⅰ期愈合、术后1周扶拐下地床旁活动,4周后单拐下地行走,功能恢复正常,效果良好。结论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及合理的围手术期护理指导治疗老年人髋部骨折,手术时间短、康复快,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方法对36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健康教育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增强了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知识,病人均康复出院,无1例并发症。结论对围手术期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有利于减少并发症,促使病人早期恢复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75岁以上股骨近端骨折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 分析2003年1月~2009年1月33例75岁以上股骨近端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经过,并评价其效果.结果 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加强专科及心理护理,并且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控制并发症,33例患者均顺利渡过围手术期.结论 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通过对20例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病人的护理,分析总结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结果:术前心理护理、康复护理.术后发热和预防并发症护理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护理关键.结论:人工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护理是关系手术成败和预后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46例老年股骨头、股骨颈病损及股骨颈骨折的患者实施了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术后给予了系统的护理.结果 本组46例手术患者,除1例因糖尿病切口延迟愈合外,45例均在术后14 d左右拆线,效果满意,功能良好.结论 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正确而系统的护理是手术成功及疾病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年龄80~92岁股骨颈骨折患者(头下型9例。经颈型3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结果:所有病人均安全度过手术期,无切口感染及严重并发症发生,优良率为91.67%。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只要高度重视围手术期的处理。不失为治疗效果良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总结了116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围术期护理。认为术前应根据老年人病理生理特点做好心理护理,指导患者加强营养,积极控制并存病。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采取正确卧位,做好负压引流护理,指导患者正确功能锻炼。护理的重点是针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并发症感染、髋关节脱位、假体柄断裂、疼痛、假体松动等找出与护理相关因素,制定完善护理计划,采取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确保手术成功和置换后肢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 al Head,ANFH)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8年1月-2013年3月接收诊治的112例老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治疗情况,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用术进行治疗,B组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可下地时间等指标。结果:A组患者术后可下地活动时间短于B组,B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显著低于A组(P〈0.05),B组即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整体治疗效果较好,经X线检查,坏死关节假体位置无位移、错位现象,未出现较严重感染,比较结果用统计学软进行处理。结论:临床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于治疗老年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具有较好疗效,全髋关节置换术从长远上考虑全髋关节置换术优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疗效,但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综合性分析最恰当治疗方式,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人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8例老年人(年龄71~89岁)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其中32例存在一种以上的合并症。结果:术中无死亡,切口无感染。38例均于术后1周开始下地行走,无髋关节脱位,3例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3例术后下肢长度不等长。术后1年Harris评定优20例,良15例,优良率为92%;2例死于其他病症。结论: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高龄患者选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疗效可靠,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应用于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近期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照组给予动力髓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应用于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加长柄双动头人工髋关节假体置换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0例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行加长柄双动头人工髋关节假体置换治疗,观察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近期满意度.[结果]3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年,平均(1.93±0.50)年.按Harris评分标准:优18例,良8例,可4例,差0例,优良率为86.6%.假体松动影像学表现:髋臼磨损程度轻28例,中度磨损2例.双极假体活动度良好26例.28例无明显髋部行走痛,无明显人工关节松动及下沉等,均对疗效满意,2例患者出现髋部轻微疼痛及跛行.[结论]加长柄双动头人工髋关节假体置换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能短期内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部骨折疗效观察,总结护理经验,提高治疗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人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疗效观察,均给予认真细致的术前、术中及术后观察。结果临床效果满意,术后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对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方法对我科2001~2007年收治8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其中20例保守治疗,35例行复位内固定,14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11例人工髋关节置换。对其心理护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康复训练指导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80例患者能正确认识自己的病情,消除了焦虑、恐惧心理,主动配合做好各项医疗护理工作,在医护人员、家属的协助下能正确地进行功能锻炼,住院期间均无并发症发生,手术切口达到一期愈合,出院随访,生活均能自理,人工股骨头无松动、下沉、脱位等。结论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感染,给予良好的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出院指导及健康教育是患者康复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分析手术室舒适护理模式对老年股骨头置换患者的心理情绪及心率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老年股骨头置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模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心理状况,监捌并观察麻醉前及麻醉后心率波动范围,比较上述指标在2组患者中的差异,分析2种护理模式的效果。结果:2组患者术前1dSAS和SD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在不同护理模式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出现大出血、骨水泥漏等严重并发症。观察组麻醉前及麻醉完全苏醒后心率波动范围的差值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d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舒适护理模式可降低患者术后的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情绪,可避免术前及术后患者心率波动范围过大,维持心率稳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临床治疗与护理效果。方法:收治58例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连续硬膜外麻醉下手术植入人工股骨头。对术前消除思想顾虑、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以及重视术后功能锻炼的护理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8例手术顺利并均全部治愈,无护理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住院20天。出院时能离床扶拐下地部分负重,术后下床时间为7天,X线片显示置换位置良好。术后6个月以上随访,没有发现假体松动、下沉、钢丝松动和断裂情况。其中优38例,良15例,差5例。结论:做好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护理,可以保证手术的顺利成功,缩短术后卧床及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