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研究。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予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治疗,对照组予西药阿司匹林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温针灸加电针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以供临床参考应用。方法:选取156例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温针灸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温针灸加电针治疗。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5天为1个疗程,休息2天进行下一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温针灸加电针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郭健 《新中医》2012,(9):9-10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逐瘀方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4例以西药维脑路通、尼莫地平治疗,并配合康复锻炼、稳定血压等对症治疗;治疗组8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益气逐瘀方治疗。2组均治疗3疗程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02%,观察组为79.6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益气逐瘀方可明显改善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预后,临床疗效优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应用温针灸联合电针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中风后遗症患者120例,按不同治疗方案分2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电针治疗,观察组在电针基础上施予温针灸治疗,比较2组疗效、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5. 00%高于对照组76. 67%(P 0. 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7. 32±2. 31)分、运动功能评分(80. 12±4. 29)分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能力评分(80. 54±4. 92)分高于对照组相(P 0. 05)。结论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联合温针灸、电针疗法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提升疗效,减少神经功能缺损,改善运动功能,促进生活能力恢复,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疗效。方法:68例中风后遗症患者纳入研究,分为针灸结合推拿的治疗组,及单纯针灸的对照组,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8.24%,对照组为73.5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全血还原粘度和RBC压积水平治疗组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针灸结合推拿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对血液流变学改善明显,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任氏脑脉苏茶荆对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后遗症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治疗组服用任氏脑脉苏茶剂治疗,对照组给予中风回春片;治疗3个月后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肌力、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及肢体运动功能疗效。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肢体功能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任氏脑脉苏茶剂可明显改善中风后遗症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三甲散加减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中风后遗症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予药物、康复、针灸等常规治疗,治疗组28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三甲散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29%,对照组为64.2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甲散加减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2例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血脂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三七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35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袁学开 《河南中医》2010,30(2):170-171
目的:观察三七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给予三七补阳还五汤,每日1剂,水煎服。对照组35例,以银杏叶胶囊、阿斯匹林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月并随访1月后对比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29%和71.4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三七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消栓通脉丸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疗效。方法:将69例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予消栓通脉丸口服配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33例单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3%,对照组为60.6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89%,对照组为69.7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栓通脉丸治疗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型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40例,全部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间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为79.4%,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初步观察举元煎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举元煎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为59.3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举元煎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黄芪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在中医-临床对于缺血性中风的治疗。方法:选择120例缺血症辩证分成气虚血瘀组40例,采取每日静脉滴注黄芪加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肾虚血瘀组35例,采用静脉滴注刺五加注射液,痰热瘀阻组45组,采用清开灵注射液,一共28天。结果:益气活血组的有效率为92.5%,补肾活血组的有效率为82.85%,化痰开窍组的有效率为84.44%。测试表明在益气活血组的效果明显好于其他组别(P〈0.05)。结论:采用益气活血疗法在诊疗气虚血瘀型中风是最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医益气化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85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口服自拟益气化瘀通痹汤,对照组口服脑心通胶囊,两组疗程均为两个月。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症状改善总有效率95.6%,明显优于对照组85.0%(P〈0.01)。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68.9%,优于对照组52.5%(P〈0.01)。治疗组硝酸甘油停减率92.9%,优于对照组75.0%(P〈0.01)。治疗组中医症候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化瘀法能明显改善冠心病辨证属气虚血瘀心绞痛的症状、心电图和血脂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电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电图的频率、波幅进行观察分析,进而从神经电生理方面对其疗效进行评估。方法:9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空白组,普通针刺组、电针组,每组30人,空白组对梗死侧进行10min脑电监测,针刺组在针刺得气后立即对梗死侧进行10min脑电监测,并记录脑电图监测结果,对梗死侧脑电图波幅、频率进行分析。结果:普通针刺组、电针组患者脑电频率较空白组增快,其中电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普通针刺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比普通针刺组脑电频率增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针刺组、电针组患者脑电波幅较空白组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脑电波幅较普通针刺组波幅增加,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电图波幅、频率不同程度增加、增快,其中频率的变化更有意义,进而从神经电生理方面证实了电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有效,脑电图可作为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客观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分期针刺配合分期运动疗法治疗Bell麻痹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Bell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分期针刺配合分期运动疗法,对照组采用针刺疗法,10d为一疗程,休息2d后行下一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采用H—B分级法进行疗效对比,治疗后6个月对治疗患者进行随访,进行后遗症及并发症对比。结果:两组在总体疗效上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治愈、显效、缩短病程及减少后遗症和并发症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期针刺配合分期运动治疗Bell麻痹可以缩短病程、提高疗效、减少后遗症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在脑中风后遗症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将156例脑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8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观察者给予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43%优于对照组的83.33%,观察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差值(17.19±7.2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67±6.3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可减轻神经功能缺损,促进病情缓解,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对气虚血瘀型胸痹的疗效。方法:选择胸痹7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西医治疗,实验组给予补阳还五汤治疗,对比疗效。结果: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O.05。结论:运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胸痹的疗效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灸与中药相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治疗组针灸与中药相结合治疗,对照组外用阿昔洛韦膏,口服阿昔洛韦片。结果:治疗组治愈6例,好转14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2例,好转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联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优于阿昔洛韦。  相似文献   

20.
雷中伟 《中医临床研究》2010,2(12):97-97,99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对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12月应用针灸治疗的各类急性期脑卒中性偏瘫患者29例为研究组,同期治疗患者22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运动功能(FMA)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价。结果:研究组治疗后和较治疗前FMA和BI评分显著提高(P〈0.01),而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评分有所提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灸疗法治疗可促进卒中性急性期偏瘫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减少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疗效确切,费用低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