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莉 《广西中医药》1998,21(5):39-39
丹参30g当归10g川芎6g白术10g茯苓10g泽泻10g皂角刺15g穿破石25g香附10g路路通10g炙甘草6g性质功效理血类方剂。养血化瘀消,健脾利湿通脉。主治病证由湿瘀所致妇女输卵管通而不畅或不通之不孕症、卵巢囊肿、慢性炎性包块、痛经、闭经等...  相似文献   

2.
急慢性胰腺炎临床较为常见,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具有病变复杂,病情轻重不一,并发症较严重,治疗难度大的特点。笔者对24例确诊患者采用中医理气化瘀,通下解毒法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理气化瘀通下解毒法治疗急慢性胰腺炎24例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慢性胰腺炎临床较为常见,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具有病变复杂,病情轻重不一,并发症较严重,治疗难度大的特点.笔者对24例确诊患者采用中医理气化瘀,通下解毒法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化瘀理气通腑汤治疗术后肠粘连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手术后确诊为肠粘连的12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化瘀理气通腑汤口服治疗,每日1剂。对照组采用莫沙比利5mg/次,每日3次口服,治疗均以1个月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瘀理气通腑汤治疗术后肠粘连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确切,且价格低廉,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粘连性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病之一。虽然手术治疗可松解分离粘连,但是由于手术创伤、积血、异物等因素,往往会引起再次新的粘连,因此临床上尽可能采取保守治疗。1990年12月至2010年1月,笔者运用通滞化瘀理气法治疗粘连性肠梗阻36例,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本院外科要求中医会诊患者,其中男28例,女8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52岁,平均年龄38.6岁;  相似文献   

6.
理气化瘀止痛汤治疗术后腹痛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术后腹痛是外科手术后最为常见的临床表现,笔者近2年来,针对患者的这种情况,根据中医药学基本理论,运用理气活血法自拟经验方理气化瘀止痛汤治疗腹部手术后腹痛5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通督化瘀灸促进混合痔术后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术后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通督化瘀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微波照射治疗,比较2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第3天疼痛、水肿、出血、肛门坠胀积分,术后1周疼痛、水肿、肛门坠胀积分,术后3月随访皮赘残留比较,差异均...  相似文献   

8.
笔者对剖腹产术后的产妇采用中药理气方法治疗,在胃肠功能早期恢复和防治术后肠胀气发生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一般资料我院从2008年6月~2008年12月间共选择足月妊娠剖宫产分娩的产妇128例,均为子宫下段剖宫产,年龄18~39岁,平均25岁。初产妇15例,经产妇13例。双胎1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和评价化瘀通腑法联合肠内营养对大肠癌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84例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两组,每组42例,试验组术后24 h开始至术后第7天予化瘀通腑法(给予桃红四物汤合大承气汤)联合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予单纯肠内营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指标(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术后并发症指标(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肠梗阻、吻合口瘘)、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指标。结果 (1)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试验组较对照组明显提前(P0.05,P0.01)。(2)术后并发症:试验组患者的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肠梗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增加(P0.05)。(3)住院时间试验组短于对照组(P0.05)。(4)住院费用两组间比较,试验组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瘀通腑法联合肠内营养可有效促进大肠癌术后快速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0.
闻集普  王建华 《中医杂志》1993,34(9):558-559
采用大鼠小肠移行性综合肌电指标,综合对比四君子汤,木香Zhi实合剂,丹参川芎合剂及复方对大黄所致脾虚大鼠小肠电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黄所致脾虚大鼠十二指肠和空肠位相性收缩增强,四君子汤能明显阻断这种变化过程,健脾理气化瘀复方及丹参川芎合剂也有一定的复健作用,木香Zhi实合剂的作用较差。  相似文献   

11.
黄桂灌肠剂活血化瘀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观察黄桂灌肠剂抑制家兔“血瘀”及抗大鼠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 用黄桂灌肠剂分别给新西兰家兔、SD大鼠灌肠 ,观察其对全血黏度变化及大鼠血栓形成的影响。结果 灌肠剂能明显降低“血瘀”家兔的全血黏度 ,能明显减轻大鼠血栓湿重。结论 黄桂灌肠剂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12.
肿瘤血瘀证实质及活血化瘀治则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阐述肿瘤血瘀证与纤维蛋白原 (Fng)的关系 ,进一步探讨肿瘤血瘀证的实质及活血化瘀治则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比浊法测定 77例原发性肺癌患者Fng含量 ,其中肺癌组 (未转移者 ) 5 0例 ,转移组 2 7例和健康人对照组 2 0例 ,并按中医辨证标准予以分型。结果 肺癌组、转移组较对照组Fng含量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P <0 .0 1 ) ,且转移组与肺癌组也有明显差异 (P <0 .0 5 ) ;中医辨证分型中具有血瘀证特征者 ,Fng含量增高尤其突出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结论 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加剧肿瘤血瘀证 ,而肿瘤血瘀证的实质是血液凝固—纤溶—血小板功能紊乱。活血化瘀贯穿于中医治疗肿瘤的始终 ,在此基础上 ,根据辨证和病程辅以其它治则。  相似文献   

13.
活血化瘀法防治脑缺血损伤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论述瘀阻脑络为缺血性中风的病机关键,探讨脑缺血发生后由于局部瘀塞不通进一步派生"痰(饮)、风热、瘀毒"等多种病理产物,导致脑缺血后炎性损伤,形成"炎症—血栓"的恶性循环,使脑神经细胞缺血缺氧、损伤加重,甚至成为不可逆的脑缺血坏死,是病情发展演变与恶化加重的根源,故在治疗上采用活血化瘀大法,可使瘀阻得通,风火得清,痰饮得平,而肿毒自消,并可改善脑部的炎症、损伤、微循环障碍的病理状态,使脑脉通畅,血供恢复,减轻或改善神经功能的缺损症状,从而有效降低病残率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传统治疗思路认为具有柔肝养阴、缓急止痛作用的芍药甘草汤是治疗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的有效方剂.但笔者通过临床实践、结合古代文献及中医药理论认为,血脉瘀阻是RLS的主要病机,活血化瘀应是治疗RLS的核心疗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药国际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研究思路。方法:采用单味饮片与西药的药理学对照。结果:活血化瘀药组与西药组有相对应的药理学效应联系。结论:中西药药理学效应对照研究方法是中药现代化有效、可行的研究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男科疾病的治法众多,思路各异,目标一致。本文结合三十年的临床实践认为:大部分男科病因病机都由于"瘀"、"痰"、"湿"密切相关,以及脏腑功能失调,气机郁滞不通,阴阳失衡而致,故全文治疗中都体现活血化瘀的思想。  相似文献   

17.
活血化瘀类中药防治肝纤维化的机制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损伤发展成为肝硬化的必经环节,有效的抑制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对肝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活血化瘀中药发挥了自身的特点,对肝纤维化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文章对活血化瘀中药在肝纤维化治疗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为此类药物在肝纤维化研究和治疗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益气扶正活血化瘀中药逆转糖耐量低减(IGT)的作用及其差异。方法 150例IGT患者随机分为益气扶正A、B组,活血化瘀A、B组以及吡格列酮组5组,每30例,A组只用相应中药,B类除了中药外另加服吡格列酮,吡格列酮组作为对照。检测各组试验前后的相关指标,处理时间为12周。结果各组干预前后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活血化瘀B组干预后2hPG、HbA1c、FINS水平与吡格列酮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益气扶正和活血化瘀中药均具有逆转IGT的作用,而活血化瘀可能强于益气扶正类中药。  相似文献   

19.
血瘀证及活血化瘀临床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瘀证及活血化瘀治疗是中医学宝库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历史源远流长,理论独特,应用广泛,尤其在一些疑难疾病的治疗方面效果显著,因而深得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及基础研究重视。文章系统回顾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血瘀证诊断标准的建立及发展、不同时期血瘀证和活血化瘀临床研究的热点和成果,并对目前和未来研究的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养阴化瘀中药对大鼠实验性高脂血症血及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胆固醇饮食饲喂大鼠造成高脂血症模型,予以养阴化瘀中药灌胃,实验结束时取血及肝脏测试其脂质含量,并与基础饲料喂养及西药灌胃治疗对照观察。结果 中药、西药治疗组血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明显低于造模组(P〈0.01)、高密度脂蛋白及其亚型明显高于造模组(P〈0.01),肝脏匀浆胆固醇含量亦明显低于造模组(P〈0.01),且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