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芍药汤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6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以芍药汤灌肠,对照组采用柳氮磺胺吡啶配成悬混液灌肠。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4%。结论:芍药汤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好,症状改善快。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口服柳氮磺胺吡啶加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柳氮磺胺吡啶加替硝唑灌肠治疗。结果:观察组47例,治愈25例,显效9例,好转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7.23%;对照组47例,治愈19例,显效6例,好转9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2.34%。结论:合理地选择灌肠液加上良好的护理措施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和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孙勇 《吉林中医药》2009,29(10):851-852
目的:观察中药三黄汤灌肠、柳氮磺胺吡啶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根据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的治疗方法,运用三黄汤方保留灌肠及柳氮磺胺吡啶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27例,对照组26例,予柳氮磺胺吡啶口服、灌肠。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2.5%,对照组总有效率80.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三黄汤加味灌肠及柳氮磺胺吡啶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用中药汤剂白头翁汤加味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白头翁汤加味保留灌肠)和对照组(口服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94%和77.78%,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白头翁汤加味保留灌肠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白及苦参汤保留灌肠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联合治疗组予白及苦参汤保留灌肠并同时口服柳氮磺胺吡啶,对照组仅给予柳氮磺胺吡啶口服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6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白及苦参汤保留灌肠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清肠健脾汤口服配合康复新液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7例用清肠健脾汤口服配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对照组34例用柳氮磺胺嘧啶口服配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9.18%,对照组79.4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清肠健脾汤配合康复新液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较好,具有抗炎、抗渗出、抗溃疡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保留灌肠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UC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予以康复新液保留灌肠联合口服柳氮磺吡啶;对照组30例单用柳氮磺吡啶,疗程均为5周。结果:治疗组治愈率56.7%,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治愈率46.6%,总有效率76.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新液保留灌肠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及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用中药内服及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32例口服柳氮磺胺吡啶及甲硝唑等灌肠。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7.5%,对照组7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内服及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灌肠联合柳氮磺吡啶(SASP)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SASP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康复新液保留灌肠,疗程均为4周。记录2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肠镜变化,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腹痛、腹泻及脓血便均明显减少,且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新液灌肠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中药辩证加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药辩证加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100例采用中药辩证加灌肠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口服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片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34例,总有效率89%,对照组显效8例,总有效率66.67%,两组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中药辩证加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廉、效的特点,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肠道水疗舍云南白药、锡类散结肠灌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0例活动期轻度溃疡性结肠炎惠音分为3组各20例,对照1组采用艾迪沙口服治疗,对照2组采用柳氮磺胺吡啶保留灌肠治疗,治疗组采用肠道水疗配合云南白药、锡类散结肠灌注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0%,对照1组为55%,对照2组为50%治疗组与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道水疗合云南白药、锡类散结肠灌注治疗活动期轻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优于艾迪沙口服及柳氮磺胺吡啶保留灌肠治疗,  相似文献   

12.
中药内服加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内服加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方法:将82例UC随机分为2组,冶疗组42例用自拟中药内服加保留灌肠,对照组服用柳氮磺胺吡啶口服,甲硝唑、庆大霉素、地塞米松保留灌肠,以4周为一疗程,观察4周及一年后的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近期疗效:P〈0.05,远期疗效:P〈0.01。结论:自拟中药内服加保留灌肠治疗UC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均较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热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柳氮磺吡啶6片溶于100ml生理盐水保留灌肠后给即予中药热敷下腹30分钟.对照组用柳氮磺吡啶6片溶于100ml生理盐水保留灌肠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6.6%,结果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热敷对UC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操作简单,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消渍愈肠方配合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以消溃愈肠方(乌梅、败酱草、秦皮、黄连、木香、益母草、炒白芍、炒枳实、炒山楂、炒白术、党参、茯苓、葛根、甘草)水煎服,并以煎液调入云南白药、锡类散保留灌肠;对照组46例,给予口服柳氮磺吡啶片,配合氢化可的松保留灌肠。观察比较两组近期完全缓解率、总有效率、2年未复发率。结果:近期完全缓解率治疗组为71.15%、对照组为39.13%,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15%、对照组为82.6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年未复发率治疗组为83.78%,对照组为11.1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消溃愈肠方配合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李明彦  刘召 《西部中医药》2014,(11):127-130
目的:观察三黄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UC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予三黄汤治疗,水煎服,1剂/d,同时采用三黄汤煎剂保留灌汤,2次/d,对照组予柳氮磺吡啶片2.0 g/次,3次/d,连续治疗8周后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主观症状,同时内窥镜检查恢复情况以及治疗前后DNA酶1、白介素10(IL-10)、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的表达。结果:治疗后临床疗效、主观症状、病灶恢复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DNA酶1、IL-10、SOD、NO水平明显上升,TNF-α、IL-8、ET含量明显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黄汤治疗UC疗效确切,能明显提高DNA酶1及IL-10、SOD、NO的表达,使TNF-α、IL-8、ET下调。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黄虎汤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69例轮状病毒肠炎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86例和对照组83例。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治疗组采用黄虎汤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两组均以3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35%,对照组为87.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虎汤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优于西药保留灌肠。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4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杰忠  许铮 《新中医》2005,37(1):66-6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活动期UC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用溃结合剂(处方:白头翁、败酱草、地榆、苦参、白及、白芍、木香)加柳氮磺胺吡啶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用柳氮磺胺吡啶保留灌肠治疗。2组均以2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2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近期治愈率治疗组73.81%,对照组36.67%;总有效率治疗组95.24%,对照组80.00%。2组近期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保留灌肠治疗活动期UC较单纯西医治疗疗效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白头翁苦参汤保留灌肠联合针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9月~2012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2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片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白头翁苦参汤保留灌肠联合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及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头翁苦参汤保留灌肠联合针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是一种较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