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测定p21HBsAg/HBsAg和p21HBX/HBX转基因小鼠及野生型小鼠的血清生化指标,探讨几种血清生化指标在两种转基因小鼠及野生型小鼠的变化规律.方法 对p21HBsAg/HBsAg和p21HBX/HBX转基因小鼠不同月龄11种血清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并分析比较.结果 p21HBsAg/HBsAg和p21HBX/HBX转基因小鼠不同月龄、不同的指标雌雄之间t检验差异显著,并且随着月龄的变化,雌雄之间的变化规律不同.结论 p21HBsAg/HBsAg和p21HBX/HBX基因的转入对小鼠的血清生化指标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定p21^HBsAg/HBsAg和p21^HBX/HBX转基因小鼠及野生型小鼠的血清代谢产物,探讨各种血清代谢产物在两种转基因小鼠及野生型小鼠的变化规律。方法对p21^HBsAg/HBsAg和p21^HBX/HBX转基因小鼠不同月龄4种代谢产物血清总胆红素(TBILI)\尿酸(UA)、肌酐(CRE)和尿素氮(BUN)进行测定并分析比较。结果p21^HBsAg/HBsAg和p21^HBX/HBX转基因小鼠不同月龄、不同的指标雌雄之间t检验差异显著,并且随着年龄的变化,雌雄之间的变化规律不同。结论p21^HBsAg/HBsAg和p21^HBX/HBX转基因小鼠的血清代谢产物在不同的年龄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目的测p21^HBsAg/HBsAg和p21^HBXIHBX转基因小鼠及野生型小鼠的血清生化指标,探讨几种血清生化指标在两种转基因小鼠及野生型小鼠的变化规律。方法对p21^HBsAg/HBsAg和p21^HBXIHBX转基因小鼠不同月龄11种血清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并分析比较。结果p21^HBsAg/HBsAg和p21^HBXIHBX转基因小鼠不同月龄、不同的指标雌雄之间t检验差异显著,并且随着月龄的变化,雌雄之间的变化规律不同。结论p21^HBsAg/HBsAg和p21^HBXIHBX基因的转入对小鼠的血清生化指标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p21HBsAg/HBsAg和p21HBX/HBX转基因小鼠的血液生理指标,分析p21HBsAg/HBsAg和p21HBX/HBX基因引入小鼠基因组p21位点中对其血液指标的影响。方法用日本光电MEK-5126K血球计数仪(动物芯片)及配套试剂盒对四个月龄不同基因型小鼠的血液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并且与野生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多数指标雌雄之间差异显著,并且两种基因型小鼠及野生型在不同年龄、不同指标的动态变化不同。结论p21HBsAg/HBsAg和p21HBX/HBX基因转入小鼠基因组p21位点对其血液生理指标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p21^HBsAg/HBsAg和p21^HBX/HBX转基因小鼠的血液生理指标,分析p21^HBsAg/HBsAg和p21^HBX/HBX基因引入小鼠基因组p21位点中对其血液指标的影响。方法用日本光电MEK-5126K血球计数仪(动物芯片)及配套试剂盒对四个月龄不同基因型小鼠的血液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并且与野生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多数指标雌雄之间差异显著,并且两种基因型小鼠及野生型在不同年龄、不同指标的动态变化不同。结论p21^HBsAg/HBsAg和p21^HBX/HBX基因转入小鼠基因组p21位点对其血液生理指标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21^HBsAg/HBsAg转基因小鼠的繁殖性能与生长发育状态,分析p21^HBsAg/HBsAg基因引入小鼠基因组p21位点中对其生长繁殖的影响。方法选者繁殖种鼠40对,日常生产繁殖过程中对相关的繁殖指标及应用分析天平对其体重进行测量和记录,并且与野生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不同日龄野生型小鼠较p21^HBsAg/HBsAg转基因小鼠(-/-)增重快,而且两种表型小鼠雄性个体较雌性个体增重快;不同胎次胎间隔差异显著。野生型胎间隔较p21^HBsAg/HBsAg转基因小鼠长;不同胎次两种表型小鼠产仔数差异不显著,说明野生型小鼠较p21^HBsAg/HBsAg转基因小鼠繁殖能力强。结论p21^HBsAg/HBsAg基因转入小鼠基因组p21位点对其生长繁殖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21HBsAg/HBsAg转基因小鼠的繁殖性能与生长发育状态,分析p21HBsAg/HBsAg基因引入小鼠基因组p21位点中对其生长繁殖的影响。方法选者繁殖种鼠40对,日常生产繁殖过程中对相关的繁殖指标及应用分析天平对其体重进行测量和记录,并且与野生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不同日龄野生型小鼠较p21HBsAg/HBsAg转基因小鼠(-/-)增重快,而且两种表型小鼠雄性个体较雌性个体增重快;不同胎次胎间隔差异显著。野生型胎间隔较p21HBsAg/HBsAg转基因小鼠长;不同胎次两种表型小鼠产仔数差异不显著,说明野生型小鼠较p21HBsAg/HBsAg转基因小鼠繁殖能力强。结论p21HBsAg/HBsAg基因转入小鼠基因组p21位点对其生长繁殖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p21HBsAg/HBsAg转基因小鼠肝脏病理学改变.方法分别选取2、6、12、18、24月龄的SPF级p21HBsAg/HBsAg转基因小鼠和p21+/+野生型小鼠,剖检进行大体观察,取肝脏及肝脏肿瘤组织,进行组织学HE染色及电镜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p21HBsAg/HBsAg转基因小鼠肝脏大体、光镜和电镜下均有明显病理改变.随着月龄的增加,肝脏色暗质硬,表面有结节和肿瘤形成;光镜下,肝细胞浊肿,炎症细胞浸润,脂肪变性,点状、灶状和碎屑状坏死,非典型增生,肝细胞癌.癌细胞分化良好,类似肝细胞,形成索状和腺泡状结构.癌细胞核深染,具核分裂像.电镜下,癌细胞核变形,核膜曲折凹陷,线粒体肿胀,数目增多,嵴减少.4例18月龄转基因小鼠发生肝细胞癌(4/10),6例24月龄的转基因小鼠发生肝细胞癌(6/10),其中2例发现远处转移.结论 p21HBsAg/HBsAg转基因小鼠肝脏出现明显病理损害,18月龄小鼠开始发展成高分化的肝细胞癌,高龄小鼠形成的肝细胞癌能够转移.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p21^HBsAg/HBsAg转基因小鼠肝细胞凋亡。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6、12、18、24月龄p21^HBsAg/HBsAg转基因小鼠和p21^+/+野生型小鼠新鲜肝脏组织。结果转基因小鼠肝细胞凋亡率低于同月龄野生型小鼠。结论HBsAg基因的转入和表达,抑制转基因小鼠肝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p21HBsAg/HBsAg转基因小鼠肝癌细胞凋亡.方法 用透射电镜观察p21HBsAg/HBsAg转基因小鼠肝癌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结果 细胞凋亡早期,细胞核染色体发生边集,核形不规整,核膜表面凹凸;凋亡中期,核内染色质凝聚,趋边呈月牙状,核膜孔消失,核膜呈波纹状皱缩;凋亡晚期,核固缩,细胞膜出芽形成小泡,可见凋亡小体.结论 p21HBsAg/HBsAg转基因小鼠肝癌细胞凋亡具有典型性病变特征,是研究HBV感染诱发肝癌发病机理的合适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1.
Aworldtrendsuchasthefreetrade agreement(FTA)promoted bythe worldtrade organization(WTO)resultsinexpan-sion of bothimportation and exportation of industrial materials,grains,food products and domestic animals,as well aspets and wild animals.Nowadays,not onlyfoods but also various kinds of animals are arrivedfromall over the worldtoJapan,and anincrease inrisk of the invasion of zoonoses fromabroadto Japan was pointed out for many years.Thus,the Ministryof Health,Labor and Welfare(MHLW)of J…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定位整合(p21HBsAg/HbsAg)转基因小鼠肝癌发生过程中PCNA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分别选取2,6,12,18,24月龄的SPF级转基因小鼠,取肝脏及肝脏肿瘤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结果]①阳性肝细胞核内可见棕黄色反应颗粒;②2,6月龄转基因小鼠肝脏有少量散在分布的肝细胞呈PCNA阳性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5%,3%;12月龄转基因小鼠肝脏PCNA阳性表达主要出现在非典型增生的肝细胞,阳性率23.65%;18月龄转基因小鼠发生的肝细胞癌PCNA阳性率61.68%;24月龄的转基因小鼠发生的肝细胞癌PCNA阳性率63.56%。12月龄转基因小鼠PCNA阳性率高于2,6月龄转基因小鼠(p<0.01),18月龄和24月龄的转基因小鼠PCNA阳性率高于12月龄转基因小鼠(p<0.05)。[结论]①PCNA能准确反映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定位整合转基因小鼠肝细胞的增殖能力,PCNA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②非典型增生的肝细胞有较高的PCNA阳性表达,是一群具有肿瘤增殖潜能的癌前细胞群。  相似文献   

13.
骨肉瘤p73、p21WAF1/CIP1蛋白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p73蛋白、p21WAF1/CIP1蛋白在骨肉瘤的表达并探讨二者在骨肉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的方法检测和分析58例骨肉瘤中p73蛋白、p21WAF1/CIP1蛋白的表达.结果 (1)58例骨肉瘤中p73蛋白、p21WAF1/CIP1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骨组织(P<0.01);(2)二者的过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及病理类型无关,而与有无侵袭转移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3)根据临床Enneking分期,Ⅰ与ⅡA期病例p73、p21WAF1/CIP1蛋白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但明显低于ⅡB期,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4)骨肉瘤中p73和p21WAF1/CIP1蛋白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骨肉瘤组织中p73、p21WAF1/CIP1蛋白呈高表达,且与组织的增殖状态和恶性程度相关联;p73基因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诱导p21WAF1/CIP1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检测骨肉瘤组织中p21 WAF1/CIP1基因的表达及其DNA序列变化,探讨它们与骨肉瘤生物学特性之间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评价.[方法]采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法检测45例人骨肉瘤p21 WAF1/CIP1基因mRNA及p21蛋白的表达.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骨肉瘤p21 WAF1/CIP1基因DNA变化.采用双脱氧核苷酸末端终止法进行DNA的直接测序.[结果]①p21蛋白表达阳性率在骨肉瘤中为18%(8/45);②p21 WAF1/CIP1基因mRNA表达阳性率在骨肉瘤中为42%(19/45);③DN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骨肉瘤中p21 WAF1/CIP1基因第三外显子(exon3)的cDNA全长序列的609位碱基处发生C→T改变,发生率为47%(17/36).exon2a的cDNA全长序列的187位、303位碱基处发生G→T改变,发生率为6%(2/36).exon2b的cDNA全长序列的522位碱基处发生G→A改变,发生率为2.7%(1/36).[结论]①随着骨肿瘤恶性度的升高,p21 WAF1/CIP1基因mRNA及p21蛋白的表达下降.②p21 WAF1/CIP1基因mRNA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对预后有影响.③本实验对中国人群骨肉瘤p21 WAF1/CIP1基因DNA多态性位点进行了新的定位,这些位点可能会对今后对该基因的研究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过表达p62能否提高自噬小体中泛素化蛋白的水平。方法:构建pIRES2-EGFP-HBsAg重组质粒和pIRES2-EGFP-Ub-HBsAg重组质粒;脂质体法分HBsAg、Ub-HBsAg、Ub-HBsAg+p62组3组转染HepG2细胞,在相同细胞数量和转染效率下,经万珂、雷帕霉素和氯化铵处理转染细胞并提取DRibbles,ELISA法检测其中HBsAg含量。结果:万珂、雷帕霉素和氯化铵处理后,Ub-HBsAg+p62组HepG2细胞DRibbles中HBsAg显著增高,而且明显高于药物处理的其他两组。结论:当蛋白酶体被抑制时,过表达p62蛋白促进泛素化蛋白(HBsAg)进入自噬小体,阻断自噬降解途径提取的DRibbles能够募集到更多的泛素化蛋白(HBsAg)。  相似文献   

16.
P21/Wafl调节血管紧张素Ⅱ的抗增生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抗内皮细胞增生作用及其分子生物学调节机制,将健康胎儿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至第3代,用AngⅡ培养并在不同时间计数细胞密度.用TUNEL或ELISA方法证明AngⅡ或CGP42112A诱导内皮细胞凋亡.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21/waf1 mRNA和P21蛋白的表达并测定条带的光密度.结果表明,在Ang I培养后不同时间,细胞密度比对照减少30%左右(P<0.01).AngⅡ作用后可以诱导典型的凋亡,阳性率极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并具有剂量依赖性.AngⅡ组或CGP42112A组的p21/waf1 mRNA表达分别是对照组的(473.69±39.97)%和(391.58±48.24)%(P<0.01).Ang Ⅱ组的P21蛋白表达比对照组极显著地增加并具有时间依赖性.认为Ang I具有抗内皮细胞增生作用,其细胞内机制是同时诱导凋亡和p21/waf1 mRNA与p21蛋白的高表达,使细胞发生G1期阻滞,增殖受抑.  相似文献   

17.
梁坤  戚好文 《医学争鸣》2001,22(3):256-258
目的 检测c-erbB-2基因产物p1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