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转开腹的原因并探讨其中转开腹时机的把握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8年6月进行的640例LC中的中转开腹16例(2.5%),分析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术中发现胆漏2例,出血无法控制6例,胆囊与周围粘连严重8例;予中转开腹进一步处理,均痊愈出院。结论:熟悉各种解剖变异、规范精细操作、适时中转开腹是预防LC并发症的关键;胆囊周围粘连严重、解剖困难、出血不易控制、损伤周围脏器、胆囊癌变等情况是中转开腹手术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手术的原因。方法:对我科3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中转开腹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中转开腹率为4.2%,术后均恢复顺利,临床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术前重视评估及辅助检查,熟练掌握中转开腹指征才能保证手术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以其安全、创伤小、痛苦小、对腹腔脏器干扰小、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高危患者能耐受等优点,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患的首选治疗方法[1].但是由于解剖变异、炎症粘连、结石嵌顿、技术条件等原因,致使部分LC患者即刻中转行传统的开腹手术.我院从2003年开始行LC,共 12例中转开腹.现将开腹术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以其安全、创伤小、痛苦小、对腹腔脏器干扰小、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高危患者能耐受等优点,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患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是由于解剖变异、炎症粘连、结石嵌顿、技术条件等原因,致使部分LC患者即刻中转行传统的开腹手术。我院从2003年开始行LC,共12例中转开腹。现将开腹术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307例腹腔镜胆囊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术前对患者进行细致全面的综合评估,估计手术难度,排除腹腔镜手术的禁忌症。术中精细解剖,认清“三管”关系,做到手法轻柔、动作规范、不急不躁、思路灵活,一般情况下都能顺利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转开腹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586例行L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中13例中转开腹的原因。结果 13例患者中转开腹手术后均治愈出院,中转开腹率为2.2%。结论 LC中转开腹原因分析为胆囊及Calot三角周围严重粘连、术中出血、胆管损伤及Mirizzi综合征等,为此,严格掌握LC适应证,娴熟的LC操作,及时发现并发症,适时的中转开腹手术,可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2月共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2 000例,其中中转开腹62例,针对不同原因中转开腹的患者进行侧重点不同的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特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原因及其预防对策。临床资料:分析了938例LC术中37例中转开腹的临床资料,发现其发生原因以急慢性炎性反应使胆囊三角解剖困难、术中出血、"B"超的漏诊、上腹部手术史后肝下间隙包裹性粘连、胆管、十二指肠损伤为主。结论:严格掌握LC适应征,提高LC操作技术水平,降低中转开腹率,及时中转开腹可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转开腹的原因,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对2008年10月-2011年3月间共6例LC中转开腹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92例LC术中转开腹6例,中转率3.12%.其中全部主动中转开腹手术,局部粘连较重解剖层次不清2例,胆囊颈部、胆囊管的结石嵌顿1例,合并胃癌1例,合并结肠肝曲癌2例.结论:LC术是胆囊良性疾病的首选术式,严格掌握LC术适应症,术中根据情况及时中转开腹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术前对病人进行详细检查和仔细评估是降低中转开腹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胆囊炎、胆囊结石是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具有创伤小、痛苦轻、安全性高、切口小而美观、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我院2005年7月至2008年7月共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000例,其中中转手术46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C)在我国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现以普及全国,每年都有初学者加入此行列。中转开腹对初学者是一个重要课题。开展腹腔镜手术,一定要认识到它的局限性,更应认识到中转开腹是避免患者遭受严重手术并发症的有效方法,这一点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术前超声检查与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转开腹的关系.方法 240例行LC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术前行超声检查,对多种导致手术困难的危险因素进行相关分析,评估超声显像与LC中转开腹的关系.结果 221例成功完成LC,19例中转开腹.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超声显像胆囊肿大、胆囊萎缩、胆囊壁增厚、胆囊轮廓不清或囊壁结构不完整、胆囊颈管结石嵌顿、胆囊周围及Calot三角区粘连是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胆囊壁增厚、胆囊轮廓不清或囊壁结构不完整、胆囊周围及Calot三角区粘连是影响腹腔镜中转开腹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术前超声检查正确评估分析LC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有助于安全、有效地实施LC,对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原因,术前评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难易程度及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18例患者中转开腹的临床资料,明确术中转开腹原因。结果: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率为10%,其中因腹腔、胆囊周围及胆囊三角粘连严重、急性炎症术野渗血致解剖不清主动中转11例,胆囊床出血、胆囊动脉出血被动中转开腹2例,手术器械故障主动中转2例,术后胆瘘被动开腹2例,胆管损伤3例。结论:急性炎症大于72h,胆囊壁明显增厚的慎重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掌握中转开腹时机,是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严重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胆囊切除术中的优越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238例需要进行胆囊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腹腔镜组(119例)和开腹组(119例),分别进行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镇痛泵使用率、卧床时间、住院天数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之对照组明显减少(P〈O.05);而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无明显差异(P〉O.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创口小,愈合快,病人痛苦小,肠道功能恢复快,住院天数短,术后并发症少,而住院费用与开腹手术相当,可作为临床胆囊切除术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6.
总结经腹腔镜普通外科中转开腹手术的原因。通过对100例腹腔镜下普通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中转开腹手术10例。腹腔镜行普通外科手术具有一定的中转开腹率,要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在保证手术安全的情况下,避免不必要的中转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方法治疗胆嚢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胆嚢疾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传统胆嚢切除术,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胆嚢切除术,随访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及镇痛药使用率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嚢切除术治疗胆嚢疾病具有诸多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将2010年1月~2011年3月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和开腹胆囊切除术组,两组各40例,观察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结果:开腹组术后疼痛时间长于腹腔镜组(P <0.05),开腹组术后肛门排气明显晚于腹腔镜组 (P <0.05),开腹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明显晚于腹腔镜组 (P <0.05),开腹组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腹腔镜组(P <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开腹胆囊切除术创伤小、疗效高、并发症少、疼痛轻、恢复快,且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影响较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综合优势较明显,适用于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腰椎滑脱症是临床上常见病例之一,引起腰臀部酸疼,但双侧下肢麻木疼痛,走路跛行手术治疗费用高,恢复慢,痛苦大,患者不易接受,本科室2005年以来采用单纯手法复位进行治疗,效果显著。 1 临床资料48例中,男20例,女28例;年龄在40~70岁,  相似文献   

20.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的对比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1987年Mouret医师成功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来,现代外科腹腔镜术被认为是外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目前,腹腔镜可完成腹部绝大部分手术,而腹腔镜胆囊切除已成为治疗有症状胆囊疾病的首选方式。2005年10月—2006年5月我院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05例,开腹胆囊切除法18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