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2011年收集并上报的166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及年龄、引发ADR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涉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上报的ADR中以静脉给药方式为主,占95.2%;以抗感染药最多,占71.1%;ADR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54.8%.结论 应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深入宣传ADR监测对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意义,增强医务人员对ADR监测的责任意识,保障临床用药合理、安全、有效,避免ADR的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 对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上报的112例ADR报告分别就患者的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2例ADR中男性65例,女性47例;静脉给药途径ADR发生率最高,占88.4%;抗菌药物致ADR发生率最高,占59.8%;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占71.4%,其次为神经系统反应,消化系统反应等.结论 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①目的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规律,探讨临床合理用药。②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集到的130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⑧结果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药物中以抗茵药物最多,占总数的63.0%;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以皮肤及其附件最为多见,占总数的45.7%。静脉注射给药造成的ADR最多,占总数的76.2%。④结论应加强ADR监测工作,认真贯彻、执行ADR的报告制度,减少ADR的不报、漏报现象,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状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类统计方法,对2009年度185例ADR报告就基本情况、ADR发生的药物分布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85例ADR中,抗感染药物引发ADR的比例最高;静脉给药较其他给药途径更易发生ADR;ADR的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等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结论:应加强抗感染药物及中药制剂ADR的监测,正确选用给药途径,确保临床用药安全、合理、有效,避免或减少ADR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5.
6.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115例ADR分别从患者概况、药物种类、给药途径等方面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115例ADR中导致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药品以抗菌药物最多,老年患者发生ADR相对较多,给药方式以静脉滴注最多,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伤最多。结论: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上报和监测工作,避免或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4~2005年间上报的138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合并用药有关的ADR占总例数的44.2%(61例),以静脉给药方式为主;共涉及53种药品,与抗感染用药有关的ADR最为多见,占总例数的55.1%(涉及15种抗感染药)。ADR发生频率最高的4种药品是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头孢噻肟钠和头孢曲松钠;ADR表现以皮肤损伤最为常见,其次是消化系统损害等;较严重的ADR有1例。结论应加强专业人员的业务和素质培养,开展全方位的ADR监测工作,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上报的110ADR报表,按报表完整性,报告人职业、药品种类分布、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ADR 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规范分级标准:0级8例、1级15例、2级12例、3级35例、4级40例,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引发ADR的例数最多,有81例(73.64%);医师上报的ADR最多,有104例(占94.55%);所涉及的药品以抗感染药居多,有54例(49.09%),ADR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皮疹,有47例(42.73%),其次为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损害等.结论 临床应重视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我院10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对我院2009年~2011年收集的106例ADR报告,按患者疾病信息、药物制剂、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累积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 106例ADR报告共涉及药品70个品种,以抗感染药物为首,占43.40%;静脉滴注给药引发ADR比例最高,为69.81%;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主要为皮肤系统,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潮红、红斑为主。结论应重视ADR,加强相关培训,提高医务人员上报意识,进一步推动我院ADR监测与上报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2009年12月上报的219例ADR报表,按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品种、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ADR程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R发生率中,50岁以上患者较高,占123例(56.17%);静脉滴注引发ADR最多,占158例(72.15%);抗感染药物引起的最高,共55例(25.11%)。ADR主要临床表现为全身性损害,共67例(27.69%)。结论:医院应重视并做好ADR的监测、分析、评价工作,进行必要的用药干预和指导,以保证药物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一般规律。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9年5月收集并上报的93例ADR报告,分别从报告来源、年龄分布、引发ADR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涉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3例ADR报告中,50岁以上者ADR发生率较高,占50.54%; 涉及药品6类34种,抗生素类药物和中药制剂出现ADR发生率最高,分别为50.53%和34.41%; 静脉用药是引发ADR的重要给药途径,占68.82%; ADR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占38.71%。结论:医院应进一步加强ADR监测工作,促进合理用药,保证药物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了解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S)发生的规律及特点.收集我院2008-2009年上报的ADS报告1 25例,按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ADS因果关系评定与程度、ADS类型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年龄比例中,小于20岁和41-60岁人群发生ADS最多,分别占26.4%和38.4%;静脉给药途径ADS发生率最高,占84.80%;发生ADS药品种类中以抗感染药物比例最大,为54.00%;ADS累积器官多为皮肤及其附件,占56.80%.结论 临床应重视ADS的出现,坚持合理用药,以保证药物在临床中安全有效的使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药品品种的不断增加,临床药物应用不合理或滥用的情况时有发生,药源性疾病的发生率也逐渐上升。为预防和降低患者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率,现将我院2005年1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海口市琼山区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情况与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0年6月上报的249例有效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9份ADR报告中,各年龄段均有分布,但老年人和儿童多见;引起ADR的主要用药途径为静脉给药,占86.35%;抗感染药引起的ADR最多,占76.31%(190例);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有123例(47.67%);新的、严重的ADR31例,占12.45%。结论应加强ADR的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陕西省人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方法:对陕西省人民医院2008年收集的82例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报告人以医生和护士居多,分别占总例数的51.22%和48.78%;静脉滴注方式导致的不良反应例数最多(92.68%);导致不良反应的药品以抗微生物药物最多(53.66%);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和全身性损害为主(各21.39%)。结论:医务工作者应加强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一般规律.方法采取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07~2010年上报的280份ADR报告,按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引起ADR的药品种类、涉及器官或系统以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静脉滴注较其他给药途径更易发生ADR(258例,占92.14%);抗感染用药引发ADR的比例最高(118例,占42.14%),其次为心血管系统药物与中药制品类药.ADR的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等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其次为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损害.结论应加强药品使用的规范管理和加强ADR检测意识,完善相关报告分析制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一般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将我院2007~2009年收集的ADR报告212例,按照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药品种类、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12例ADR报告中抗感染药引发的ADR占63.21%;中药制剂占16.98%;静脉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85.38%,以皮肤及其附件最常见,占55.60%。结论:加强ADR监测上报工作,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及中药制剂,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了解常德市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对常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集到的1621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给药途径、品种类别、ADR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与评价。结果:1621例ADR报告中涉及药品7类共95个品种,其中以抗感染药引起的ADR发生率最高,为883例(54.5%);中药注射剂345例(21.3%);静脉滴注987例(60.9%);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33.1%。结论:必须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加强药师与临床的沟通交流,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