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婴幼儿腹泻,亦称消化不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水样,或兼有不消化的乳食残渣为主症.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夏秋季为多.病情严重的婴幼儿如治疗不及时,可影响生长和发育,甚至导致津液耗损、阴竭阳脱的危症.本病以感受外邪、内伤饮食和脾胃虚弱等多见,其主要病变在于脾胃,因胃主腐熟水谷,脾主运化精微,如脾胃受病,则饮食入胃,水谷不化,精微不布,合污而下至成泄泻.  相似文献   

2.
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腹泻亦称消化不良,是2岁左右小儿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夏秋季最为多见,由于患儿脾胃不足,故无论外感六淫,内伤饮食或致病性大肠杆菌、病毒等感染,均可引起脾胃功能失调而致腹泻.以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水样或兼有不消化的乳食残渣为主症,病情严重如治疗不当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甚至导致津液耗损阴竭阳脱的危症,临床必须重视.  相似文献   

3.
小儿腹泻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是儿科常见病。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较高,一岁以内约占半数,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夏秋季发病率最高,严重者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和死亡。西医认为肠道内感染是腹泻常见的原因,中医认为婴幼儿形体未成熟,脾胃功能虚弱,易于感受外邪,伤于乳食或脾肾气阳亏虚,均可导致脾病湿盛而发生泄泻。临床上除腹泻和呕吐外,患儿伴有发热、  相似文献   

4.
小儿腹泻是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位居第2位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多见于2岁内的婴幼儿[1],因发病时间多在秋末初春阶段,所以也称之为"秋季腹泻",临床以大便稀薄,形如蛋花汤样,次数增多为特点.祖国医学认为小儿脏腑娇嫩,脾胃不足,无论感受外邪,内伤乳食或脾肾虚寒均可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而发生泄泻;根据病因、粪便性状与症状表现不同分为脾虚型、伤食型、风寒型和湿热型.  相似文献   

5.
婴幼儿腹泻是儿科中极为常见的疾病,全年都可能发生,但以夏秋季为最多见。腹泻是消化功能紊乱的一种表现,小儿正在发育生长时期,营养要求较高,胃肠道负担较重,但是小儿脏腑娇嫩,发育不完善,消化功能差;在这个矛盾基础上,稍一不慎,外感六淫,内伤饮食,都可使脾胃紊乱而发生腹泻。腹泻,中医称之为泄泻。孙文胤:泄者,如水之泄也,势犹舒缓;泻者,势似直  相似文献   

6.
针刺长强穴治疗婴幼儿腹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刺长强穴治疗婴幼儿腹泻张天录,刘改莲主题词长强穴;婴幼儿腹泻;针刺治疗婴幼儿腹泻,多发于夏秋季节。多因气候影响,喂养失当、饮食不节;引起脾胃的消化功能失调。笔者在临床实践中,用针刺长强穴治疗泄泻和久泻,取得满意效果。临床资料本组38例中男婴16例,...  相似文献   

7.
郑峰  汪洋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4):687-687
小儿腹泻多见于2岁以内的婴幼儿,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以夏秋季节发病较多。由于小儿具有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特点,使其脾胃需化生更多的水谷精微充盛机体,小儿脾胃的负担相对较重;同时小儿兼具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特点,脾胃相对较薄弱,感受外邪、内伤乳食等均可引起脾胃失调而腹泻。  相似文献   

8.
婴幼儿腹泻为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也是婴幼儿死亡的原因之一。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下,发病季节以夏秋季为主,秋季腹泻以病毒感染为主。因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热,消化酶的活性较低,常因外界或内在的环境变化而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导致腹泻。营养不良、佝偻病、异常体质也是引起腹泻的因素。喂食过多、过早添加大量脂肪类、淀粉类食物以及突然改变食物的性质或未经辅助食品过渡而骤然断奶,均可引起腹泻。气候突变、过冷、过热都易诱发腹泻。  相似文献   

9.
小儿腹泻是婴幼儿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夏秋季发病为多.1岁之内发病率最高,多发生在3岁以下,属中医学的泄泻证.其发病多为感受外邪,内伤饮食,脾肾阳虚,脾胃虚弱.  相似文献   

10.
婴幼儿腹泻是儿科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夏秋为多.泄泻,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凡脾胃功能失调,以腹泻为主不夹脓血者称为泄泻.  相似文献   

11.
小儿腹泻是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位居第2位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多见于2岁内的婴幼儿,因发病时间多在秋末初春阶段,所以也称之为"秋季腹泻",临床以大便稀薄,形如蛋花汤样,次数增多为特点.祖国医学认为小儿脏腑娇嫩,脾胃不足,无论感受外邪,内伤乳食或脾肾虚寒均可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而发生泄泻;根据病因、粪便性状与症状表现不同分为脾虚型、伤食型、风寒型和湿热型. 2007年12月~2009年12月我们应用艾灸的同时推拿八髂穴、加上辨证施护治疗此类患儿167例,疗效显著,无任何毒副反应,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谷雪莹  蔡江 《光明中医》2008,23(6):749-749
小儿腹泻是一种四季均可发生的常见病,尤以婴幼儿发病率最高。在婴幼儿腹泻中,又以消化不良性腹泻最为常见。其临床症状主要有腹胀、腹泻、食欲不振、大便次数增多、水样便伴有不消化食物或奶瓣。笔者近年来运用小儿推拿疗法治疗消化不良性腹泻,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邵聪文 《国医论坛》2013,28(1):52-53
婴幼儿腹泻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症[1].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下,1岁以内占半数,这是由于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胃酸和消化酶分泌少,免疫功能差,易患肠道感染.此外,饮食不当、气候突变、营养不良等原因,均可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导致腹泻.病程一般3~8 d,每天腹泻次数可达数次或数十次,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脱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循环功能障碍而危及生命.本文针对婴幼儿腹泻特点,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促使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4.
小儿腹泻是儿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水样,带有不消化乳食及黏液为其主证,尤以2岁以下婴幼儿更为多见,年龄愈小,发病率越高,一年四季均有发生,而以夏秋季节较为多见,由于夏秋暑湿当令,其邪最易内侵脾胃而发病,且因贪食,多致小儿误食腐败之品,  相似文献   

15.
“腹泻”是婴幼儿时期发病率较高的常见病之一,也是婴幼儿死亡的原因之一。发病季节以夏秋季为主,秋季腹泻以病毒感染为主。因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热,消化酶的活性较低,常因外界或内在的环境变化而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导致腹泻。营养不良、佝偻病、异常体质也是引起腹泻的因素。喂食过多、过早添加大量脂肪类、淀粉类食物以及突然改变食物的性质或未经辅助食品过渡而骤然断奶,均可导致腹泻。  相似文献   

16.
《养生大世界》2006,(8A):43-43
夏季,是感染性腹泻的高发期,脾胃虚寒型腹泻,主要是患平时吃寒凉饮食,长此以往造成脾胃消化功能受损,出现脾胃虚弱。患平时应少吃寒凉食物,喝温开水,禁食冷饮为好。食疗可选生姜大枣粥,生姜温中散寒,且有止呕的作用,大枣健脾止泻,粳米养胃。合为健脾胃,温中散寒止泻,适用于脾胃虚寒型腹泻。  相似文献   

17.
泄泻是婴幼儿常见多发病。临床上以排便次数增多 ,粪便稀薄或如水样带不消化乳食及粘液为其主要特征。针对婴幼儿泄泻病因和临床特点 ,笔者采用辨证施护方法 ,提高了临床疗效 ,现介绍如下。1 病因分析1.1 感受外邪 婴幼儿泄泻与时令气候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婴幼儿脏腑娇嫩 ,易为外邪所侵 ,且因脾胃薄弱不耐受邪 ,若脾受邪困 ,运化失职 ,升降失调则引起泄泻。外感风、寒、湿、暑均可发病 ,临证应依季节、气候、病因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施护方法。1.2 内伤饮食 婴幼儿泄泻与饮食有密切的关系。由于调护失宜 ,乳哺不当 ,饮食失节或过食生…  相似文献   

18.
幼儿腹泻是2岁以内的婴幼儿夏季常见病。其病因有:一是乳食不节,由于乳食无度,喂养不当,以致胃肠负担过重,伤其脾胃,而引起脾胃虚弱,功能紊乱,因而出现泄泻频频;二是受凉饮冷,若腹部受凉,或饮生冷寒凉的食物,影响脾的运化,又不能消化乳食,温运水谷,以致“水反成湿,谷反成滞”,水谷不分,水湿滞留,并走大肠,便成腹泻;三是感受暑湿时邪,夏季天气炎热,暑气熏蒸出汗多,气津易伤,异致抗病能力差,故易感受暑湿时邪,发生暑热暴泻。其病理主要在其脾胃,因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乳食;脾主运化降浊,输布精微,营养全身,共同担负消化功能,若脾胃失职,则受纳运…  相似文献   

19.
许纪全 《河北中医》2000,22(5):363-364
小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疾病之一,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节多见。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胃功能尚未完善健全,若外感风寒暑湿邪气或内伤乳食,或脾胃虚寒等原因,均可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而引起腹泻。正如沈金鳌所说:“小儿吐泻,皆因小儿幼稚,脏腑脆弱,外部易侵,兼以护理失调,乳食不节,清浊相干,蕴作而然。”说明本病的发生与乳食、外邪有关,且由于小儿发育未全,而易得本病。故而在临床上治疗小儿腹泻,必须时时注重小儿脾胃之气。盖小儿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生机蓬勃,对水谷精微的需要超过成人,这就依赖脾胃后天之本…  相似文献   

20.
曹静  曹是褒 《新中医》1999,31(3):52-53
新生儿腹泻临证颇为常见,由于脾胃功能较婴幼儿更为稚弱,治疗新生儿腹泻也较为困难些。如何选用小方,用最少的药量予以治疗,笔者作了些探讨,现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并祈指正。1伤食型多由于乳母恣意饮食膏脂厚味之品所致。如徐春圃所说:“乳母饮食,乳汁便通,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