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方法对雅安地区2008年1-12月期间收集到的829例ADR报告分别从药物种类、给药途径及患者年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29例不良反应中,女性占总比例的54.52%(452例);以静脉滴注给药方式引起的ADR占总例数的72.26%(599例);最容易引起ADR的药品为抗感染药物占61.40%%(509例);不良反应最常见的表现是皮肤及附件损害,占总比例数的38.00%(315例)。结论应加强ADR监测报告分析,避免或减少ADR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2.
我院25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6年1~12月收集的25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52例ADR报告中,以静脉滴注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70.2%(177例);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61.5%(155例);ADR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伍最为常见,占总例数的52.3%(132例)。结论:应慎用注射剂,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药品的不良反应。方法:对我院2003~2005年上报的21例ADR报告按患者年龄、性别,致ADR的药物种类、给药途径、ADR损害类型、上报人职业、既往不良反应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R以医生呈报的数量最多,占总例数的71.43%;抗生素引起的ADR占61.90%;给药方式以静滴为主,占90.48%;所涉及的患者以住院病人居多,占61.90%。结论:控制注射途径给药,密切注视中草药注射液应用,都是今后ADR监测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4.
我院18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规律和特点,为临床提供药品安全性信息。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利用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对我院2004年1月~2007年8月上报的ADR报告检索统计,并将检索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184例报告中,男女性别比例无明显差异,10岁以下和60岁以上患者的ADR发生率高于其他年龄段;发生ADR的药品以抗微生物药最多见;静脉注射给药较其他给药途径更易发生ADR;ADR的临床表现累及系统-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最多见;严重不良反应为过敏性休克和听力降低。结论:抗微生物药品是不良反应监测的重点,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意识,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5.
尼富苓 《首都医药》2009,16(16):60-61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2008年收集到的111例ADR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1例ADR中,男性患者较多(占62.16%);静脉给药方式引起的ADR最多(占61.26%);引发ADR药品共57种,其中以抗病毒药及抗感染药居多;ADR涉及系统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常见(占27.86%)。结论应加强ADR的监测和报告工作,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6.
75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各种因素对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及其特点,以促进医院的合理用药,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收集2004年1月1日~2007年9月30日的我院门诊、住院患者ADR监测报告75例,对药物种类、抗茵药类别、涉及的系统/器官、给药途径及年龄等各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75例ADR中,老年患者较多,占18.67%(14例);静滴给药引发的ADR居多,占总例数的82.67%(62例);抗菌药物引起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45.33%(34例);临床表现以皮肤最为常见,占总例数的49.33%(37例)。结论:医务人员在临床药品使用中结合ADR发生的特点,注重合理用药,把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7.
462例药品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和相关因素,确定来年ADR监测工作方向。方法:对我院2007年度收集到的462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R报告中20至59年龄段构成比最高;ADR涉及的药品151种,其中抗感染类药物引起的ADR占总例数的74.68%(345例),中成药引起的ADR次之;静脉给药的ADR占72.08%(333例)是引起ADR的主要途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其次是消化系统损害。结论:临床应重视ADR的监测和报告工作,促进合理用药、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安全用药。方法:收集我院2008~2009年向国家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心上报的278例ADR报表,从患者年龄、性别,药品种类、给药途径,涉及器官以及临床表现、原发疾病,ADR的分类、结果判断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78例ADR报表中,抗感染药引发ADR比例最高(72.15%),静脉给药构成比最高(84.89%),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最多见(41.22%),新的严重的ADR7例,判断结果中“很可能”、“可能”的比例最高。结论:加强对ADR监测力度及相关知识的宣传,确保临床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9.
2003年我院40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89,自引:4,他引:89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在我院的发生情况及其给患者造成的危害。方法:对404例ADR病例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评价。结果:涉及ADR的药物共有175个品种,其中抗感染药的发生率居首位,其次为抗肿瘤药、心脑血管用药,中药制剂也较多。合并用药占26.0%;途径以静脉用药为主。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损害,其次是胃肠系统损害、发热等全身症状。重度ADR17例(4.2%)。结论:应继续加强不易观察及慢性ADR的监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122例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因素,以减少和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以药师查房和临床报告相结合的方法,收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并对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在122例不良反应中,有11例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其余为一般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伤最为常见占50.82%,其次是消化系统反应20.49%,神经系统反应18.03%。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占总例数的61.48%。低龄儿童及年龄50岁以上人群发生的ADR比例分别为21.32%、34.42%。静脉给药引起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91.96%。结论:对低龄儿童及老年人群用药要慎重,避免不合理的联合用药,静脉给药要注意药物剂量和临床观察,重视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同时加强ADR监测,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1.
我院43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肿瘤专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对我院2009年收集并上报的437例ADR报告,分别从报告人、患者性另q及年龄、引发ADR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涉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37例ADR报告中,50~60岁者ADR比例最高,占38.90%;以抗肿瘤药居多,占55.15%;静脉滴注给药方式是引发ADR的主要给药途径,占75.29%;ADR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以及骨髓抑制。结论:应加强化疗监护,优化给药剂量,并重视ADR的监测工作,以减少或避免ADR的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12.
我院25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03年10月-2005年12月收集到的256例ADR报告分别从报告人、给药途径、药物种类、抗感染药物类别、引发ADR前10位的药品、涉及的器官系统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报告来源于医师的占60.94%;静脉滴注药物引发的ADR占75.0%;抗感染药物和中药制剂的ADR报告例数居第1,2位;ADR发生频率最高的3种药品是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头孢曲松;ADR表现以皮肤损伤最为常见。结论:应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的质量监督,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我院严重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7-2010年收集的51例严重ADR报告,分别从患者的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1例严重ADR报告中,中药注射剂所占比例最大(39.22%),其次为抗感染药物(21.57%),临床表现以全身性损害最多(54.54%),45例(88.23%)严重ADR由静脉滴注给药所致。结论:应重视严重ADR监测与报告,加强临床合理用药,以减少和避免严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我院近年的注射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规律和特点,减少注射剂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危害,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方法对我院2011至2012年度因临床使用注射剂出现ADR的275例患者,对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物种类、可疑药品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275例报告中,青壮年、中老年分别为54.18%和36.00%;主要为静滴方式占91.27%;主要为抗生素占47.64%,其次为中药制剂占21.45%,而抗生素中头孢菌类占52.67%,喹诺酮类占19.85%。结论我院注射剂ADR的发生与患者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分布较广;给药途径以静滴为首要;药品以抗菌药物及中药制剂为主。临床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中药注射剂,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临床科室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分析,发现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与规律,提示医务人员密切关注各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及时停药,对症治疗。方法总2011年1—10月各科室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136例。结果136例ADR报告中,男76例(55.88%),女60例(44.12%),老年人ADR49例发生比例最高,可达36.04%,主要给药途径为静脉给药,其中抗感染药物85例引起的ADR最多,可达62.50%,涉及器官及系统的ADR中,以皮肤及附件最常见58例占42.65%。结论各临床科室应积极密切关注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并及时上报,以确保患者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6.
8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了解我院ADR报告基本情况和ADR发生情况。方法:统计2003年12月~2004年12月各途径收集的85例ADR报告表.对ADR涉及的药品种类、临床表现、合并用药情况、因果关系及收集途径进行分析。结果:85例ADR报告中50例为抗感染药和中药制剂,占全部报告表的58.82%,ADR表现以过敏反应发生比例最高,占65.63%.医护人员自愿报告的ADR病例大多数也为过敏反应。结论:应加强ADR监测工作,降低漏报率,尤茸应多玲径收集过敏反应以外的药品不良反应.提高报表质量。  相似文献   

17.
10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ADR报告填写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6年收集的101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涉及药物种类以及ADR临床具体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由抗茵药物导致的ADR最多,占总数的46.5%(47例)。101例ADR中60岁以上老年患者较多,占总例数的35.6%(36例),20岁以下的患者较少,占总数的4%(4例);以静脉滴注方式92.1%(93例)为主;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伤最常见,占总例数的39.6%(40例)。结论:临床应重视ADR报告和监测工作,合理使用抗茵药物,避免或减少ADR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肿瘤专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对我院2010年1~12月收集并上报的623例ADR报告,分别从报告人、患者性别及年龄、引发ADR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涉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23例ADR报告中,40~50岁者ADR构成比最高,占31.14%;以抗肿瘤药居多,占52.49%;静脉滴注给药方式是引发ADR的主要给药途径,d163.56%;我院ADR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以及骨髓抑制。结论:应加强化疗监护,综合考量患者身体状况,优化给药剂量,并重视ADR的监测工作,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特点。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1日-2007年12月30日收集到的77例ADR分别从药品种类、给药途径、临床表现及患者年龄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7例ADR中,抗感染药46例(占59.74%)、中成药15例(占19.48%),静脉滴注引起的47例(占61.04%),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有42例(占54.54%)。结论:加强对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同时加大对中成药监测,加强对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宣教,对医护人员和患者都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0.
10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和分布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提高一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以达到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有效的目的。方法:对2009年我院收到的101例ADR病例报告进行分析。结果:药品不良反应涉及的药品以抗微生物药最多,为44.54%,中药制剂次之,为14.29%;静脉给药引起的ADR占91.09%。结论:应全方位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加快药品不良反应的信息传递,以减少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