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9例腹膜假性黏液瘤(PM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9例患者中7例伴卵巢黏液性囊腺瘤(其中3例有阑尾黏液性腺瘤),1例伴卵巢黏液性腺癌,1例伴胰腺黏液性囊腺瘤。9例均经手术治疗。现存活2例(3个月1例,26个月1例),死亡7例。PMP可能来源于卵巢和阑尾等的黏液性肿瘤,病理形态虽为良性或低度恶性。但患者生存率低。手术是治疗PMP的有效方法,术后腹腔内化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56岁,2004年因下腹疼痛而诊为急性阑尾炎并手术切除,术后阑尾部取病理结果回报阑尾囊肿。术后1年出现腹胀、乏力、纳差。超声检查发现有腹水,疑诊为“结核性腹膜炎”行腹穿未抽出腹水,使用抗生素和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等药物正规抗痨治疗3个月,症状无明显好转,故停用。后上述症状逐渐加重,腹胀大,进少量食物即有饱胀,胸骨后烧灼感、反酸,并消瘦。  相似文献   

3.
腹膜假性黏液瘤为临床少见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为腹痛腹胀,腹部进行性膨隆。抽取腹水为胶冻样液体。常见误诊为卵巢癌、结核性腹膜炎等。  相似文献   

4.
腹膜假性黏液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 ,76岁 ,因腹胀 1年入当地医院。 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 ,偶有反酸及嗳气 ,无低热、盗汗、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B超 :腹腔中量积液 ,内含大量纤维素样渗出物 ,大网膜不均匀增厚 ,并与肠管黏连 ;腹水检查 :多量间皮细胞 ,成团及片状 ,少部分核异质 ,见少量淋巴细胞、白细胞和红细胞。诊断为“结核性腹膜炎” ,给予抗痨及中药治疗 ,腹围由 74cm增至 95cm ,收入院。体检 :贫血貌 ,心肺 (- )。腹部显著膨隆 ,无静脉曲张 ,腹壁硬 ,可触及数个大小不等结节 ,活动度差 ,无压痛及反跳痛 ,移动性浊音 (- ) ,肠鸣音亢进 ,肝脾未触及…  相似文献   

5.
<正>腹膜假性黏液瘤(PMP)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继发性主要源于阑尾黏液囊肿、卵巢黏液性囊腺瘤或囊腺癌,为一种低度恶性病变。产生黏液的腺癌或囊肿破裂,瘤细胞不经淋巴管或血管扩散,而种植于腹膜或腹腔内脏器表面形成弥漫性转移灶,一般不发生脏器实质性浸润。病灶破裂聚集于腹腔中成为胶冻样黏液,导致腹腔广泛种植并不断产生黏液性物质,纤维组织增生产生广泛粘连。目前,临床上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手术去除病因。但该病在术后极容易复发,如何降  相似文献   

6.
腹膜假性黏液瘤 (pseudomyxomaperitonei,PMP)是一种腹腔充有大量胶样黏蛋白 ,形成假性腹水的罕见病 ,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易造成误漏诊。为此 ,我们对我院 1990~ 2 0 0 1年间资料完整 ,经B超、腹腔镜、剖腹探查等检查 ,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 2 5例PMP进行回顾性分析。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2 5例中 ,女 17例 ,男 8例 ,发病年龄为 8~70岁 ,平均 4 7.4岁。2 .临床特点 :2 5例病人均有不等程度的腹部进行性膨隆、腹胀及腹痛。 10例行腹腔穿刺 ,腹水不易抽出。粗针吸出胶冻样、易凝固液体 5例 ,血性腹水 2例 ,…  相似文献   

7.
我院收治1例60岁女性患者,临床一直误诊为肝硬化,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起源于阑尾的腹膜假性黏液瘤(pseudomyxoma peritonei,PMP).本文就PMP的病理学、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8.
病例介绍:患者,女,80岁,2006年10月曾因腹胀伴纳差2月,加重10 d在我院诊治.B超示下腹部大片网絮状肿物样回声,腹腔内液性暗区,透卢筹.子宫体萎缩,子宫左侧壁强回声钙化影象.腹部CT示子宫团状钙化,腹水.腹平片不除外小肠小全梗阻,盆腔钙化密度影.CA125、CEA、AFP、CA19-9正常,PPD(-).腹平片示盆腔钙化密度影.胃镜提示慢性胃炎、Barrett食管.B超定位下腹穿末抽出腹水.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55岁,因脐部反复渗液10余年,局部包块7年于2002年12月24日入院。患者10余年前出现脐部渗液,呈胶冻状,时有时无,局部无疼痛不适,无发热,未在意。7年前脐部形成一包块,且包块逐渐增大,经常破溃流出胶冻状液体。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查体:生命体征及心肺检查正常。脐部隆起,见2×2cm包块,局部破溃形成一约0.5×0.5cm大小破孔,有胶冻状液体流出,脐偏下可及一约9×7×6cm大小包块,边界清,无压痛,触压时破孔处有胶冻状液体流出。肝脾肋下未及肿大,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正常;血常规:红细胞5.11×1012/L,血红蛋白129g…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55岁,因发热4 d,胸腹痛3 d入院。腹痛初以上腹部钝痛为主,伴左侧胸肋部疼痛,向后背部放射,吸气和体位改变时加剧,后疼痛以脐周偏右为主,伴发热,体温最高39℃,伴恶心、呕吐胃内物数次,解黄色稀水样便4~5次/d,无脓血便及里急后重感.无咳嗽、咳痰,无胸闷、心悸,无盗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增强对腹膜假性黏液瘤(pseudomyxoma peritonei,PMP)临床特征的认识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23例PMP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情况、诊断与治疗、病理特征及随访。结果术后病理证实,2例阑尾黏液囊腺癌,3例阑尾黏液囊瘤,10例阑尾交界性肿瘤,2例卵巢黏液腺癌,3例卵巢交界性肿瘤,3例未找到原发灶来源。术后随访率96%,3年生存率81%,5年生存率59%。结论 PMP为罕见病,术前诊断困难,影像学及肿瘤标志物对该病有一定提示意义,虽然PMP的病理形态为低度恶性,但复发率高并极易种植转移。减瘤术并辅以热灌注化疗仍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1病例介绍 男,76岁。因腹胀10个月于2004-06-18就诊。2年前B超查体发现腹水,在右下腹处腹穿抽出草黄色腹水约20ml。近10个月自觉腹胀伴双下肢浮肿、乏力、消瘦(10个月体重下降5kg),曾按慢性胃炎及结核性腹膜炎治疗均无效。发病过程无腹痛、呕吐、无低热盗汗,二便正常,无烟酒嗜好。查体:慢性病容,心肺及血压未见异常,肝脾未触及,剑下触及4~5个直径1cm左右小结节,稍硬,无触痛,全腹触诊似有不平之感觉,但未触及明显包块及肿大淋巴结,无压痛及反跳痛,叩诊全腹有多处局限分割性鼓音区及浊音区,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水肿。  相似文献   

13.
腹膜假性黏液瘤(PMP)是一种腹膜继发性肿瘤,以腹腔弥漫性胶冻样积液伴腹膜表面和各网膜上黏液外分泌性细胞种植为特征性表现,临床少见,且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现总结本院1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并结合复习相关部分文献,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4.
15.
<正>腹膜假黏液瘤(pseudomyxoma peritone,PMP)是一种少见病,其特征为大量黏液胶状物质分散种植于腹膜和大网膜表面,其发病率为2/100万[1]。以往研究人员认为其是良性肿瘤,随着研究深入表明它是一种恶性程度较低的肿瘤。国外病理学家将PMP分两类,即播散性腹膜黏液腺瘤(disseminated peritoneal adenomucinosis,DPAM)和腹膜黏液癌病(peritoneal mucinous carcinomatosis,PMCA),其中PMCA预后较差。本病常见于老年患者,病史较长,可迁延数月或数年。临床表现主要为腹部进行性增大、腹胀、腹痛、恶心、  相似文献   

16.
17.
腹膜假性黏液瘤(pseudomyxoma peritonei,PMP)是一种罕见疾病,其特征为腹腔弥漫性胶冻样积液伴腹膜表面和网膜上黏液种植.女性发病率较男性高2~3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回顾性分析老年阑尾假性黏液瘤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以及外科治疗策略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48例老年阑尾假性黏液瘤病人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手术治疗策略、病理结果和预后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入组的48例病人中,38例肿瘤未破裂(肿瘤未破裂组),10例术中见瘤体已破裂(肿瘤破裂组)。肿瘤破裂组与肿瘤未破裂组的年龄、性别、肿瘤标记物、临床表现及肿瘤直径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破裂组术中快速病理提示恶性者5例,肿瘤未破裂组术中快速病理提示恶性者6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共随访13~101个月(平均34个月),且随访期间均无病人死亡。肿瘤破裂组中,8例病人术后1年内复发,其中5例为初次术中病理诊断恶性并接受顺铂腹腔灌注化疗者,术后3年内10例病人全部复发,均行二次手术治疗,且复发的病人中有3例初次术后病理诊断为良性的病人发生恶变。肿瘤未破裂组病人术后3年内均无复发。肿瘤破裂组的复发和恶变风险均显著高于肿瘤未破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完整切除是治疗老年阑尾假性黏液瘤病人的关键,瘤体破裂后更易恶变和复发,且病人从化疗中获益很少。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性,76岁.反复腹胀10个月,复发并加重半个月入院.入院前10个月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进行性加重的腹胀、少尿,腹部阵发性隐痛,纳差,伴乏力,眼睑浮肿,双下肢水肿,活动后心累气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我科1997年6月~2004年6月收治的35例原发性左心房黏液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35例患者经体检和心脏彩超检查明确诊断后,除1例术前猝死外,其余34例行体外循环下左心房黏液瘤切除术,术后均经病理证实术前诊断。结果手术均获成功,随访34例术后患者,有1例复发并有多发转移,其余33例无复发,心功能良好。结论原发性左心房黏液瘤诊断明确后要尽快手术;心脏彩超为首选的辅助检查方法;手术治疗效果好;极个别有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